banner

建築系準畢業生發表設計成果 邀專家學者評圖與談 20日於高市府展出

返回

2025-05-05

【文字、照片:建築學系114級畢籌會總召蔡旻恩】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4911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日前舉辦第三屆(114級)畢業設計期末評圖,共28名準畢業生發表畢業設計成果。學生以建築人的視角回應基地內的各種問題,並構思未來生活藍圖。南部展區將於5月20日至23日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展出,後續則移師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於6月13日至15日登場。更多資訊可搜尋Instagram帳號「nukarch2025」。

該活動於4月下旬(23日),在校內圖書資訊館2樓宅創空間登場,28位準畢業生所關心的議題,涵蓋自然、複合式設計、都市、文化資產、教育、社會議題等面向,基地從自然場域延伸至都市空間,從浮覆地至山海交界帶,試圖以建築的方式,回應基地內的問題,並提出未來空間想像的藍圖,展現本屆畢業生對各類場域的獨特觀察與創造力。

畢業設計召集老師、副教授馬瑜嬪指出,建築教育從來不僅是技術的訓練,更是一種觀察社會、理解環境、回應議題的深度實踐;從初入學的空間感知訓練,學生們到最終年度呈現了成熟而多元的設計提案,並以熱情與毅力克服無數挑戰,展現出屬於這一屆高大建築學子的獨特風格與思想深度。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展場,一同見證這場集結青年建築創作能量的空間盛會。

本次策展主題為「新分法」,嘗試以嶄新角度重新觀看真相。在這個社會中,訊息提供者常以二元方式建構敘事,使人們陷入非黑即白的選擇模式—接受或拒絕、支持或反對;而隨著智能科技興起,人們更易陷入對權威的絕對服從。然而,有些事物儘管違反直覺,儘管看似絕無可能,卻依然真實。混沌理論作為一種具多解性的數學模型,展現出自然與隨機的自由度,恰如設計過程中,從基地環境與議題條件中找出獨特解法,形塑出有限自由的設計表現。

學生的作品將透過「新分法」的思維重新觀看基地,以建築語彙與設計手法詮釋空間構想,並透過動畫、模型等方式,展現空間的氛圍與情境。此次作品發表前的期末評圖階段,特別邀請多位重量級建築師與學者蒞臨指導,包括廖偉立、黃若珣、林東憲、龔書章、黃少妤、吳書原、趙建銘、林怡欣、賴人碩、何震寰、初家怡、邱浩修等人,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對談與深入交流,評圖現場反應熱烈。

#SDG4 #SDG9 #SDG11 @建築學系 &教學與課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