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4 保育海洋生態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雄大學《卓越講座》邀「養蝦之母」羅竹芳談永續:養殖技術轉移、知識共享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22日邀請養殖界「養蝦之母」、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羅竹芳,與師生、樂齡大學學員分享長期投身病毒學、蝦類病理學等多項領域耕耘心得,強調台灣蝦類養殖產業,除了應捨棄傳統高密度(養殖)做法,朝向更多元的技術創新與全球合作,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高雄大學副校長莊琇惠主持講座並致頒感謝狀予羅竹芳,指出早期台灣曾是蝦類養殖領先者,但因高密度養殖、過度使用環境資源,養殖池頻繁發生傳染疾病導致產業衰退。1990年代初,爆發「蝦白點病」嚴重打擊全球養蝦產業,羅竹芳團隊1994年不僅分離出該致病病毒更成功開發「檢測試劑」,幫助各國業者早期防範、有效降低(養殖蝦)死亡率,對產業復甦貢獻巨大。《卓越講座》該場主題「永續蝦類養殖產業的挑戰」,羅竹芳開場先分享母親「鼓勵勇敢面對、冷靜解決問題」,與父親「建立自信發掘與發揮潛能,進一步幫助他人」的教養觀念,藉此勉勵年輕學子多勇於嘗試、探索未知,以及學習發揮共好精神,這些都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動力。特別是全球化挑戰、科技發展迅速,更凸顯跨領域合作、持續學習重要性。談到蝦類養殖面臨的挑戰,羅竹芳認為關鍵解決之道是「永續發展」,蝦類養殖業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其基礎設施多半不足且(養殖)技術落差甚大,影響不只效率低下且造成環境沉重負擔。因此,加強技術轉移與知識共享,協助提升養殖技術,將是國際社會重要課題。 她也強調,永續蝦類養殖的推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需要政策支持與市場引導。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業者採用環保的養殖模式,同時消費者也應提升對永續水產品的認知與需求,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產業的永續發展。羅的研究不僅限於學術界,她積極促進產學合作,致力於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開發出多項高效且環保的蝦類養殖技術,這些技術不僅有效提升了產量,還有助於減少環境負擔,為全球蝦類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具體解決方案。羅竹芳為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水產科博士,研究專長包括病毒學、蝦類病理學、甲殼類病毒學及系統生物學,現為教育部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家講座、國立成功大學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心名譽講座教授、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特聘研究員。卓越研究和貢獻也使她榮獲多項殊榮,包括教育部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家講座獎,以及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等。2020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曾授予「2020 Meritorious Award(傑出貢獻獎)」,為台灣第1位獲此榮耀的學者專家。#SDG4 #SDG12 #SDG14 #SDG17 @推廣教育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2024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 藝創系用自然與海廢創作,藝起守護牡丹灣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藝創系系主任陳冠勳】【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自2016年起連續於牡丹鄉辦理至今為第七屆,今年由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與牡丹鄉公所、牡丹鄉社區發展協會共同主辦,邀請到正修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師生共同參與,二校師生及部落居民約30人參與,於琅嶠卑南古道牡丹灣段進行創作,以旭海在地故事為本、部落議題為架構、在地素材為材料,產出《緣旭》、《旭的傳說》及《手護》等3件作品,利用海洋廢棄物及在地素材,表達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展現旭海文化特色與海廢議題,並為落山風風景特定區增添新的吸睛點。本年度持續邀請到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黃世輝老師擔任營長,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管理學系李宜欣老師及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翁群儀老師擔任副營長,由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陳冠勳系主任領隊、正修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張錦郎、吳志南老師等共同指導,在8月26日(週一)-8月31日(週六)6天5夜創作3件作品。《緣旭》作品發想來自旭海部落舊稱牡丹灣為琅嶠卑南古道之一段,許多族群遷移台灣東岸必經之地,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平埔族與漢人等在此交匯停留,成為多元族群的聚落。因此在作品中,由在地居民潘昆淋先生指導學生編織廢棄漁網,結合刻畫不同族群圖騰的漂流木,展現族群融合、和平共處的精神。在夜晚時,更可躺在作品上,欣賞無光害的滿天星斗與銀河,感受自然的力量。作品《旭的傳說》設計發想,則是來自美好的旭海風景,旭海的「旭」是由九顆日組成,象徵部落的熱情。有些排灣族人相信人類是來自太陽所生之卵孵化而成,太陽也是部落領袖之象徵。因此,用漂流木與鋼筋結合製作9個太陽立柱,並使用當地的鵝卵石排列成太陽光芒,展現旭海的熱情與能量。《手護》作品的設計理念是模擬一個巨人雙手握著一根釣竿,釣竿釣上來的不是漁獲而是一串海洋廢棄物,提醒人們海廢議題,以及引發民眾思考淨灘、海廢回收與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今年另有一組數位設計組的學生,在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系王政弘副教授的指導下,結合AR功能開發出APP軟體,透過手機與環景紙眼鏡工具,即可看見歷屆的作品展現在牡丹鄉各地,相當別出心裁。據牡丹鄉公所柯富霖課長表示,透過7屆的牡丹.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的辦理,累積牡丹鄉藝術能量,培養超過15位以上部落素人藝術家,更讓參與的同學與老師成為牡丹鄉最佳行銷員。參與6屆的旭海部落居民,亦是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解說員的潘鄭文鐘也說道,本次營隊作品,設置在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入口,可以讓更多的國人看見海廢議題,喚起國人對生活減廢與海洋永續的關注。另陳冠勳系主任也表示,從營隊的參與看到跨校同學的合作與對社區無私的奉獻,讓他感動。來自台中的薛筳恩同學與表示,第一次來到原住民的部落,可以跟部落族人學習編織並應用在作品上,讓她收穫滿滿。本屆森里海環境藝術設計營,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川人街工作室的媒合下,配合牡丹鄉公所、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系與正修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師生將藝術帶進部落,加上今年度配合落山風風景特定區旭海資訊站啟用,更增添牡丹鄉旭海部落生態旅遊的魅力,亦讓走訪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旅人感受到旭海部落的文化及生命力!#SDG4 #SDG14 #SDG17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舉辦海洋與環境教育類虛擬實境教材體驗活動邀請高雄市蚵寮國中共襄盛舉(112/06/07)

進入高雄市蚵寮國小進行海洋主題熱轉印體驗活動(112/05/23)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Type:

活動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數位內容設計研究中心

進入高雄市蚵寮國小進行海洋繪本導讀與創作、海洋VR體驗活動(112/05/02)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Type:

活動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數位內容設計研究中心

進入高雄市蚵寮國中進行海洋與環境教育類虛擬實境教材體驗活動(112/04/26)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Type:

活動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數位內容設計研究中心

「單車環島公益服務隊」誓師授旗 學務長王明月:展現堅強韌性、團隊扶持、體現在地實踐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學務處課外組李宏修;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學務長王明月、課外組組長林宏益今(8)日共同為學生社團「希望種籽社單車環島公益服務隊」授旗並致贈加菜金,祝福一路平安順風。服務隊共有12名學生,將於12日出發,沿途拜訪育幼院及淨山淨灘,26日完成旅程。王明月稱讚希種社學生的熱情,將「單車環島公益服務隊」活動延續,今(2024)年邁入第11屆,旅程上從個人展現的堅強、韌性,到團隊發揮的相互扶持,乃至不忘對環境、社會的關心與付出,都體現校方推動的「在地實踐」。此次服務隊規劃前往高雄紅十字育幼中心、屏東旭海小學堂、嘉義修緣育幼院,以及桃園虎頭山淨山、漢寶濕地淨灘,成員包括總召蕭珮瑄、副召賴昀志、方俞翔、凃宇晴、陳弘峻、吳芃均、林耘、廖怡萱、高孟佟、曾恒晨、謝承峻、陳泯錡等共計12名隊友。蕭珮瑄表示,人生初次單車環島,且扛下總召重責,零經驗難免忐忑,所幸上屆學長姊經驗傳授,以及加強訓練調整心態,信心喊話夥伴共同完成這趟極富意義旅程,創造美好回憶。廖怡萱第1次騎乘公路車環島,與夥伴在豔陽八月天踩踏前行相當瘋狂,期待過程中砥礪心志;去年參與過的高孟佟,今年再次加入,除了趁年輕揮灑熱血,也想再次感受夥伴並肩騎行、單車環島兼做公益的社團優良傳統。#SDG1 #SDG3 #SDG14 #SDG15 @學生事務處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學生事務處

建築系畢業設計成果展25日登場 關懷社會、環境議題 解決基地內問題、構思未來生活藍圖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建築學系113級畢籌會公關簡婕菱;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第二屆(113級)畢業設計成果展今(25)日於校內圖書資訊館2樓中庭登場,由30名準畢業生發表對「異質場域」等議題,以建築人視角解決基地內問題,並構思未來生活藍圖的作品。校內場展期至28日,接著將移師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於6月7至9日展出,更多詳情可搜尋IG「nukarch2024」。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出席表達支持與恭喜,感謝家長對校方的信任與支持,以及師長諄諄教誨,培育優秀建築人才。也強調高大「產業鏈結、社會鏈結」治校目標,與建築人「不斷與社會大眾對話溝通」自我期許乃不謀而合,也期許畢業生努力考取建築師,將來貢獻所長。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系主任陳怡兆表示,此次為建築學系五年制第2屆畢業設計展,畢業生以「無邊日記 - 有著複眼的人們」為題,展現學生獨特的觀察與創意,尤其作品格局衍伸全國各個角落,充分展現對鄉土、文化、社區再造的熱情與關心,因此系上師長努力為其創造舞台、展示作品成果,與校際、業界交流過程中締造高大建築系歷史。30位準畢業生作品,選定所關心的議題,包含異質場域、共生住宅、學習場景,大至自然環境、都市尺度的研究,小至討論材料工法、居住單元,基地由南台灣的高雄、屏東出發,遍及台南、嘉義、台中、新竹、桃園、台北等地,試圖用建築的方式,解決基地內的問題以及構思未來生活的藍圖。「人文感知組」簡婕菱創作《土地的心跳-從原生到創生》,以台灣這片山海緊緊維繫了原住民族群為序,點出原住民與土地關係密切且不可替代,然而在面臨殖民政權更替頻繁的過程,許多部落被迫遷移。透過比較新舊部落在遷村過程中空間文化位序的消逝,將建築設計帶回舊部落,由生活場域(家屋)延伸至公共及儀式空間(文化會所),創造連續性的空間體驗,以轉譯排灣族傳統建築語彙為手法,試圖使原民建築能夠在時代更迭下更具當代性,亦使在地族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場域以保存獨有的空間文化。同類組的蘇郁珈創作《求海起手式 - 人工場域中的現代海洋經驗》,在位於17公里的人工海岸末端,試圖創造與生態共存的空間,定置漁場的存在代表著與海洋生息的證據。翻轉漁場空間,始於一場求海起手式。「都市再生組」張哲瑋創作《明日生活計畫 - 住居與都市線性空間的關係重整》,以都市規劃的觀點切入,討論都市綠帶、藍帶及在這之上的建築與開放空間關係,並回應基地–鳳山,尋找出更適宜的居住環境。同類組的藍御齊,創作《SPACELESS INTERSPACE - 健康場域營造》,當迷失在外在的喧囂,忽略內在的聲音;嘗試提供放慢腳步的機會,以非典型醫療建立新型態場域,減少達成健康的步驟。在光影、空間和動線交錯中,探索自我,與自然共處,重新思考生命意義所在。「空間重塑組」陳浩創作《生活·邊界之外-擴張的居所與未定型的框架》,台北老舊的公寓立面時常呈現著內部居民的環境樣態與生活習慣,觀察到的擴張行為變成居民生活場所的精華重點所在。透過分析該建築型態,轉化為對公共及都市有利的空間,探究台北都市未來生活更多可行性,及嶄新的建築再生可能。「生活再議組」陳楷創作《工業都市矩陣》,藉由都市尺度的觀察下,從多樣的都市活動與樣貌定義象徵高雄工業精神性場域。工業不僅作為高雄的代名詞同時也與都市的生活空間中相共存。從宏觀歷史的角度檢視各式生產在高雄的狀態,利用時間的軸線下理出都市的活動變化與進程,進而縮放到10公里X10公里的市中心範圍進一步研究。藉由歷史地圖,搜尋當代都市圈中仍然生產的工業痕跡。研究範圍作為工業製造與都市生活交錯實驗場域,提出銜接下一個階段的工業都市主義生活可能性空間。學生作品發表前的評圖階段,特別邀請到姜樂靜、吳光庭、林佳如、楊士正、龔書章、鄭采和、張博碩、林宛蓁等多位重量級建築師蒞臨指導,評圖過程獲學生熱烈迴響,指導老師、建築師林光浩也表示,畢業設計對於「學習」來說或許是個句號,但對於「人生」來說只是個逗號,並期許學生們在畢業後也要不斷努力精進自己!#SDG4 #SDG11 #SDG14 @建築學系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建築學系

業師授課:離岸風電技術與風場開發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台灣風能協會呂威賢秘書長協同授課在「離岸風電技術與風場開發」演講中,呂威賢秘書長提到台灣海峽很適合當作風力發電的風場,又從優勢及劣勢的面相分析設置風機的過程及會面臨的問題,讓專業領域、非專業領域的人士對於台灣發展風力發電有更全面的認識。當中提及維護風機的人力是如何到達風機維修的畫面十分險峻,也呼應本課程蘇老師上課曾提及,開發一個新領域背後所要犧牲的人事物都是需要被考量的,讓學生對於一個產業的發展有更深層的反思。學生對於風電產業及職場有更多認識透過此演講,作為一個公民在人云亦云之中,慢慢學會風電產業背後的發展過程,學習懂得擁有自我觀點,而非迷失在爆炸的資訊中。呂秘書長不僅在專業知識上有深刻的見解,同時給予即將就業的同學許多建議,並給予引導式的建議,需要同學們先釐清自己未來想發展的領域再投入職場。此外,呂秘書長以自己過去的人生經驗告訴同學們要往心之所嚮之處發展才會快樂,格外鼓舞人心,他作為一個領域的佼佼者,除了不藏私地傳承專業知識外,更散發著在風電領域深耕的熱情,聽者會有所感染,激起那份想為了各自的未來努力的心,演講分享最厲害之處,可以使聽者由衷地在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這樣的理想才經得起時間的淬煉,而達到「深耕」的真正意涵。#SDG11 #SDG14#學產同軌【文字提供:土環系、照片提供:土環系】

Type:

其他

Office:

法務部、海委會、高雄大學共辦國際研討會 促進學術、實務界交流對話 體現SDGs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法務部、海洋委員會、國立高雄大學15日共同舉辦「國際行政執行制度研討會」邀請日本學者、菲律賓官員分享經驗,以及行政執行署「科技化執法作為」等3場報告,除了回顧行政執行法發展歷程與徵起成果,也邀請學術、實務界學者專家跨領域、跨機關交流,提升行政效率更體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精神。研討會於高雄大學登場,校長陳月端以東道主身分致意及歡迎,表示SDGs就是高大DNA與校務治理核心,鏈結社會與產業,發揮大學價值響應國家政策,此次攜手法務部、海委會,促進學術單位、行政機關對話合作,共同貫徹公權力、落實公平正義、捍衛海疆主權、海洋生態,就是展現SDG 14(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SDG 16(促進和平多元社會、確保司法平等)精神。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表示,現今社會變遷快速,過往閉門造車作法已不合時宜,因應新型態挑戰,更應積極橫向聯繫、開創合作機會,也因此促成行政執行署與高雄大學、海委會共辦此次研討會。蔡指出,行政執行署成立迄今23年績效卓越,結合科技執法包括空拍機、VR影片、車牌辨識系統,徵起金額超過6,000億元,同時落實「法遵先行、公義便民」,不只伸張公權力更關懷弱勢。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致詞指出,近年中國大陸抽砂船違法越界抽砂事件頻傳,此類多屬複合型事務,需要跨機關通力合作,海委會積極呼籲社會各界重視該行為嚴重性,並於今(2023)年5月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學者發聲,展現守護台灣主權、海洋生態決心。管還強調,她在立委任內提案修正《土石採取法》和《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從修法前驅離近4,000艘次違法抽砂船,到(修法後)今年迄今7艘,足見嚇阻效果。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署長黃玉垣介紹成立宗旨,迄今累計徵起金額超過新臺幣6,441億元,體現貫徹公權力、落實公平正義、建立民眾守法觀念的作為。黃指出,我國創世界各國制度之先,設置專責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的執行機關。成立以來積極落實「公義與關懷」與「法遵先行」核心價值,不僅與時俱進,運用科技活化執行方法,也對弱勢民眾伸出溫暖援手,善用行政執行分期制度及活用其他機關與社會資源,共織救援網絡,兼顧執法寬嚴併進的原則。本次研討會共進行1場專題演講,以及3場專題報告,分別由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署長黃玉垣主講「回首來時路—行政執行署23年之回顧與展望」;第1場專題報告主題「他山之石一日本行政執行法制之介紹」,由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教授板垣勝彦發表。第2場(專題報告)主題為「以行政執行實踐SDGs—越界抽砂船之執行」,由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分署長周懷廉、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法律事務官上校Johonsan Fabilane發表;第3場為「科技執行—淺論行政執行送達於科技化下之未來可能方向」,由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屏東分署行政執行官張峻嘉發表。#SDG14 #SDG16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