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永續週 環境教育「鳥事一籮筐」、「溜之大吉」傳達與鳥、蛇和諧共處正確觀念

返回

2023-05-01

國立高雄大學環境安全衛生中心每年定期舉辦「永續週」傳達大眾生態保育、環保永續意識,今年探討校園及公園中可能出現的鳥害與蛇類出沒議題,邀請學者專家帶領學員重新認識,以及正確防治、相處之道。



5月22日「鳥事一籮筐環境教育工作坊」,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分享都市環境與鳥類生態;長榮大學保管事務組助理管理師林淑環分享該校防治鳥害的實際案例,並找來防治鳥害的業界家專家李國維解說各種防鳥設施及適用範圍,讓大家對鳥類生態及現今鳥害的防治方式都有一定的認知,會中也由環境安全衛生中心介紹校園中常見鳥類及部分鳥害問題。



高大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蘇永銘則帶領學員分組討論,尋找人與鳥可以共存的方式或環境管理的重要方向,在自然環境日益縮減的今日,這個議題討論讓每個參與者都有再次思考的機會。



鳥類在人們眼中所謂的有益或有害,在不同的情境下其實會有不同的標準及倫理,鳥語花香使人神清氣爽,蟲鳴鳥叫也給都市空間帶來幸福感,甚至在景觀植栽的營造上也常希望能具有誘鳥的生態功能。



然而生物找的出路不都是人們本來所能預設的,從分享案例中可看到,校園中的建築因著構造設計、區位規劃,而成為特定鳥類愛聚居的場域,當鳥糞成為清理壓力、鳥巢羽毛令人過敏,總是讓環境管理的行政人員不勝其擾,如何兼顧生態保育與環境衛生常常不是單一作為可以全盤解決,合理的界線與距離也非量尺可界定,在工作坊中大家共同來釐清鳥與人的友善界線,也探討如何利用設施減少人與鳥的環境衝突,找出合宜的環境倫理,期待一同營造友善的校園。



5月24日「溜之大吉環境教育講座」是回應高大校園曾有雨傘節出沒,造成部分人員恐慌的問題而舉辦,由於校園綠地廣大,附近又有農田圍繞,自然生態的環境偶爾會出現蛇蹤,巧遇的霎那常使人心頭一驚,如果是毒蛇就更令人驚恐,但是通常下一秒鐘先消失的往往是蛇,名符其實的溜之大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杜銘章,亦是「蛇類大驚奇」一書的作者受邀分享畢生研究蛇類生態的豐富經驗,同時帶飼養的玉米蛇、緬甸蟒供學員親身感受特性,並破除許多似是而非民間傳說,真實認識蛇這個生物本身的特質,也能更清楚分辨台灣重要的毒蛇種類,減少不必要的恐懼。



杜銘章特別指出,物理隔絕仍是室內防蛇的最佳方式,更澄清灑石灰其實對蛇完全沒有驅除的功用,也透過實驗數據讓大家知道蛇主動攻擊人的機率非常低……。其實人的恐懼常常因為缺乏認知所引起,也可能因為各種傳說所影響,包括五毒的種類就有好幾種不同版本,在講師幽默的言談中,整場講座充滿笑聲,透過真實的觸摸蛇,也顛覆了學員自身對蛇的觀感,讓大家面對蛇有正確的態度及處置方法,不再人云亦云,使人平安、蛇安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