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田野調查」 兼任助理教授翁烔慶帶領走讀 學習尊重、欣賞多元

返回

2023-01-09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通識教育中心/教師翁烔慶;公共事務組編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教育品質

國立高雄大學「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田野調查」兩門通識課程日前舉辦期末發表會,修課學生分享課堂收穫,以及走讀校園在地廟宇、社區舊聚落觀察所得,諸如寺廟如何使用龜殼占卜抽籤,或是古宅門匾堂號由來,從中了解臺灣民間多元社會融合過程乃至學習尊重、欣賞,體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精神。

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翁烔慶開設「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課程,教導學生認識籤詩由來,內容包羅萬象,例如自古即有從歷史人物、故事情節、天候、植物等面向,進而衍生出籤詩文學的民間文化。而隨著早期先民遷徙,將閩、粵各地神祇分靈來臺供奉形成的寺廟文化,兩者交互融合發展出此一特色。

除了課堂講解,翁烔慶也帶領學生走入校園周圍廟宇如藍田里仁壽宮、蚵子寮朝天宮,實際觀察各種層面文化與美學,例如進廟參拜與抽籤,感受過程中籤筒(竹籤)攪拌聲,以及半月形竹頭(木刻)擲筊(珓)拋於地上而此起彼落的喀嘎聲。

翁烔慶解釋,籤詩(文化)帶有隱喻、勸勉、迷和信以及學習自我思辨和改進建議,為台灣民間盛行許久的文化,其緣起古代文人雅士的創作,將自身經歷和得失人生際遇所訴諸於「五字一句」或「七字一句」而成四句一張的籤詩。臺灣宮廟常見「六十甲子籤詩」、「關帝百籤詩」、「觀音百籤詩」、「天后媽祖百籤詩」、「二十八星宿籤詩」、「頭字藏頭詩」、「自創籤詩」。

翁烔慶費心找出臺灣古法占卜抽籤,學生不僅體驗箇中樂趣,同時感受肅穆、寧靜等氛圍,以及籤詩文化「誠信」而不「迷信」文學面向。

另門課「田野調查」也經常被學生敲碗詢問內容,翁烔慶幽默回以「不用種田,不用種菜,也不是割稻。」主要建立學生對「調查對象所在處」直接收集社會資料研究的基礎觀念,包括現地觀察、個案研究、訪談等多種方式。

翁烔慶解釋,高雄大學坐落楠梓區藍田里,昔日多為農田(村),歷經社會變遷今僅存2座謝家(堂號陳留)和1座林姓(堂號西河 )門楣傳統建築,鄰近的援中港社區也存在傳統聚落、新建大樓並存的特殊景觀,因此期末報告則是鼓勵學生發掘周遭的藍田里、援中港、橋頭區頂鹽里、梓官區蚵仔寮的人文歷史特色。

#SDG4 @教學與課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