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由研發處舉辦的學產講座,邀請到第五屆教育部國家產學大師獎得主胡石政教授至本校經驗分享。胡教授的創新發明「晶圓自動處理系統濕度/氧氣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已被嵌入並成為當今10奈米以下製程設備(FOUP Gas Purge)的標準配備。三十多年來與30多家廠商產學合作,近十年產學合作收入超過一億三千多萬元,產品技術轉移營收超過三千萬,榮獲海內外專利40多項。
胡教授從大學教授的角度出發,幫助大家釐清自身擁有的資源、定位和對未來的期許,才能夠知道如何與產業接軌。同時也要對教學和研究有熱情,精益求精,透過與研究團隊的合作,各自將自己負責的部分做好,才能將產能發揮到最大。
胡教授認為工科應該經世濟民,要把研究的創新與市場接軌,甚至申請專利,未來可以透過專利持續不斷獲益,這是一個長期有利的模式。他也開玩笑地說:「古代說學而優則仕,現在應該說學而優則賺錢。」
被問及當初如何走上產學合作的路,胡教授說,一開始當然很辛苦,到處教課,除了系上的教學,還有學分班,但是這些學生都是很好的資源,他們會在上課時交流工作上的心得,老師因而能教學相長。而當你做一件事情足夠熱情,不斷追求精進,就會有廠商來找你合作。
胡教授在台北科技大學建立了「潔淨技術研發中心」和「半導體廠務與製程設備中心」, 培育150多名碩博士及博士後研究員,活躍在半導體製造業領域。說起學生,他認為教學就應該像孔子有教無類,因此只要來找他指導的學生,全部都收。而對於研究團隊裡的成員,包括研究教授、兩位博士後研究員, 也不吝於給予經費和資源來支持。
胡教授強調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才能透過團隊的力量在產學合作上發揮最大的產能。
#SDG8#SDG12
【文字提供:黃郁芳、照片提供:黃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