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3 氣候行動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玉帝、王母下凡助陣 宣導韌性防災 高市水利局、高大災防中心合辦社區成果交流會

sdgs icon
【文字提供: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經理劉玟里;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10-18 何等大事,連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也下凡了?「110年度高雄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成果交流會」今(18)日於國立高雄大學登場,舉辦防災士授證、社區交流,其中還有隱藏「彩蛋」,別出心裁安排歌仔戲團、高大土環系學生共同上台唱戲,宣導善用科技、社區互助韌性防災觀念,接地氣又逗趣表演博得滿堂彩。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國立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臺灣韌性城市發展協會共同舉辦該場成果交流會,高市府水利局局長蔡長展、高雄大學學術副校長陳啓仁、災防中心主任吳明淏出席與會。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局長蔡長展表示,「社區」是災害防救體系最基礎、最重要環節,十年間經歷了2012年天秤颱風、2015年蘇迪勒颱風、2016年尼伯特、莫蘭蒂及梅姬颱風,一直到近幾年的極端降雨,社區的堅持是公部門最大的鼓勵,學習如何與災害共處是未來防災體系主要的趨勢。高雄大學學術副校長陳啓仁表示,校方重視社會鏈結、產業鏈結,發揮大學社會責任,災防中心主任吳明淏團隊就是最佳體現,持續超過10年為防災工作努力與付出。面對極端氣候影響,期許持續透過學術、在地與公部門互助合作,為減災、避災進而降低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共同努力。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是經濟部水利署於2010年起,將全台高淹水潛勢地區劃設為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透過社區民眾自主參與防災活動的方式,培養民眾對於災害發生的危機意識,以及讓民眾共同參與災害預防的行動,建立民眾「自救」和「互救」的能力。高雄市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屆滿十年,目前已輔導40餘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藉由教育課程訓練落實全民防災觀念之推動與建立,結合社區防救災體系,整合社區內、外資源,辦理防災演習,激發民眾防災意識,提升社區「抗災、避災、減災」的預防措施。吳明淏團隊輔導有成的包括堪稱是長青典範仁武區中華社區,10年不間斷守護著後勁溪;永安區新港里化劣勢為優勢,運用魚塭預排的巧思降低北溝排水造成的災害損失;湖內區太爺社區與公舘社區區域聯防,共同守護二仁溪沿岸居民的安危;大社區保社社區及中里林仔邊社區堪稱是新設社區的典範,自助而後人助。吳明淏表示,透過高雄市傳統戲曲推廣教育協會的演出及宣導,希冀帶給參與社區耳目一新的體驗,戲中傳達「只求無災無害,也求家在人在」是大家努力目標,然而面對極端氣候,無法保證災害不發生,因此減災、避災更是從公部門到民間建立與落實的課題。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中興合辦研討會 邁向2050淨零排放,美日韓澳台學者專家齊聚求解方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國際事務處許媛茹】2021-10-13 國立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與國立中興大學於10月13日共同舉辦了「2021後疫情時代淨零碳排社會之挑戰與機會」國際線上研討會。研討會由國立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國立中興大學薛富盛校長以及日本笹川平和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阪口秀所長的致詞揭開研討會的序幕。主辦單位邀請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韓國及國內專精研究氣候變遷科學、公共政策、國際經貿法、環境經濟與國際援助等領域頂尖專家學者擔任主持人與講者,並就氣候變遷趨勢、生態保育及淨零排放法律與政策等多項議題發表研究成果及交流與談,全程以英文進行。本研討會邀請講者:美國猶他大學大氣科學專家Simon Wang教授由氣候科學角度分享關於極端氣候的趨勢和原因;韓國高麗大學Heungsuk Choi教授針對韓國政府因對COVID-19疫情與綠色成長的領導力與決策模式進行精彩報告;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Pasha L Hsieh教授分享了如何在區域經貿整合與貿易協定談判下,因應氣候的變遷與環境保護挑戰;來自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的講者Dr. Atsushi Watanabe主任研究員、Hajime Tanaka研究員與 Sakiko Hataya研究員分享日本的藍色碳匯發展與相關案例成效,包含函館以海藻養殖固碳,以及北極區域環境治理機制與黑碳問題的法制度分析。澳洲西雪梨大學法學院資深講師Dr. Beatriz Garcia分享了森林保育與固碳的議題,並以巴西亞馬遜雨林推動REDD+(開發中國家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畫)的制度設計與成效。國際開發合作基金陳俐君組長,則對於國合會在緬甸鄉村推動微集中式供電站計畫案例經驗進行分享。本研討會透過線上平台的即時直播,吸引了兩百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業界代表以及高雄大學在東南亞、印度姊妹校師生與會,討論與提問相當熱烈,並對本研討會透過跨領域、各國作法比較等深入分析表達高度肯定的回饋。研討會主辦人高雄大學國際長吳行浩教授表示,高雄大學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聯合國永續目標(SDGs)議題,並融入本校研究、教學及校務治理。本研討會為高雄大學近數年來第四次辦理有關國際氣候變遷法政策論壇,本次研討會特別感謝中興大學柳婉郁特聘教授、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黃俊揚研究員的鼎力支持,促成中興大學永續農業創新研究中心、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共同合辦。往後希望透過跨國、跨域、跨校的持續深化合作,尋求未來亞洲各國推動淨零政策的解方。

Type:

其他

Office:

20週年校慶「高大雙十、嶄新精實」 造林減碳、健康宣言 友善環境、愛護地球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今(21)日舉辦創校20週年慶祝活動,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取消大型集會,改為紀錄片首映暨專刊首發會搭配網路直播,與20週年紀念牌巡禮、校史室啟用儀式、以及植樹造林減碳、刺桐老樹祈福、健康宣言等戶外活動,見證高大20歲生日之餘,也響應聯合國「世界森林日」,表達對友善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視。校慶活動精華剪輯:https://youtu.be/uJ3mLEIVCOA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引用此次主題「高大雙十、嶄新精實」指出,對任何學校而言,創校20週年都是大日子,校方自去年底就著手規劃系列慶祝活動,但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配合政府防疫作為、維護師生賓客健康與安全,改以小規模、控制人數(座位間隔1公尺)方式進行。 慶祝活動包括20週年紀錄片首映、紀念專刊首發、紀念郵票發行、I Love NUK紀念牌(地景藝術)巡禮、校史室剪綵,以及「樹來運轉」植樹造林、刺桐老樹祈福暨宣讀健康宣言,國際友人也透過視訊傳送祝福:https://youtu.be/0KQybA1cX50。高雄大學20週年紀錄片「高大雙十 記憶重拾」、紀念專刊詳實收錄自成立籌備處迄今的重大軟硬體建設,包括填平魚塭鋪路起造校舍、歷任校長推動政策、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諸多成果,搭配今昔影音對照彷彿帶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紀錄片網址:https://youtu.be/XX6C3oSNBXI。高大校慶當(21)日亦為聯合國世界森林日,特別選擇毛柿、克蘭樹、冇(讀音同「某」)骨消等台灣原生植物共420株樹苗,由校長王學亮帶領主管、師生種植響應。此外因承辦2020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預估將產生大量碳排放,造林所植之樹即可中和部分碳排放,表達對永續環境的承諾,該樹苗由林務局屏東林管理處提供,並由「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慷慨贊助各項整地及灌溉系統費用。「樹來運轉」植樹活動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Bl4hzrgvc師生也在刺桐樹下舉辦祈福與健康宣言,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項次3(健康與福祉),推動高大校園成為有益生活、學習、工作的健康場域,體現大學社會責任。刺桐老樹祈福及高大健康宣言活動影片網址:https://youtu.be/8MrlPQxD_Y020週年校慶郵票限量發行700套,採「只送不賣」方式,凡捐款「天使500送愛助學獎學金」每達300元即獲贈1套,送完為止。該獎助學金主要照顧對象為申請就學貸款、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特殊境遇家庭的高大弱勢學生約780人,占學生總人數14.7%,透過多方捐款、資源挹注,鼓勵努力向學。除了創校20年的紀錄片,另也收錄全校教職員工生的祝福影音彩蛋,展現高大活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AkGwomauM。20週年校慶活動精彩影音:國立高雄大學20週年校慶活動精華剪輯:https://youtu.be/uJ3mLEIVCOA「高大雙十 記憶重拾」20週年紀錄片 :https://youtu.be/XX6C3oSNBXI來自國際友人的祝福:https://youtu.be/0KQybA1cX50「樹來運轉」植樹活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Bl4hzrgvc刺桐老樹祈福及高大健康宣言活動:https://youtu.be/8MrlPQxD_Y0全校祝賀20週年影片:https://youtu.be/fMAkGwomauM

Type:

其他

Office: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9年第二屆東亞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法制論壇」深化高雄與國際連結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吳行浩 】2019-10-17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將於10月17-18日舉行「2019年第二屆東亞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法制論壇」,該論壇於高雄大學法學院舉辦,邀請國內及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長期關注氣候變遷、海洋政策及能源法制專家學者與會,就氣候變遷、海洋保育及再生能源法制等多項議題發表研究成果及交流與談,全程以英文進行。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吳行浩教授表示,近年台灣及周邊國家飽受極端氣候的影響,導致颱風、暴雨頻繁侵襲,對台灣造成不少災害。因此氣候變遷與防災變得格外重要,他認為從法政策層面切入並結合國內外跨領域學者專家經驗分享交流,將可提供台灣面臨氣候變遷衝擊時,如何整合政府、民間與企業的力量將民眾所受到損害降至最低。吳行浩也表示,雖然近年來台灣民間的國際交流頻繁,但南台灣較少舉辦大型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因此想要藉由本論壇的舉辦,提升南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讓學生及市民體會高雄擠身國際舞台的榮耀感。他也特別感謝行政院海洋委員會、ICLEI高雄能力構建中心及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等相關單位的支持,使本論壇得以遂行。 該論壇也歡迎高雄及南台灣對於氣候變遷與防災法制有興趣的民眾共襄盛舉,相信會讓大家滿載而歸。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莫拉克風災10周年 高大災防中心 聯合公部門舉辦災害回顧及策進作為論壇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8-08 莫拉克風災邁入10周年,國立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高雄市政府災害防救辦公室、農委會水保局臺南分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今(8)日共同舉辦「從災害中學習高雄市歷史災害回顧與策進作為論壇」,安排參與救災區長、局處人員分享經驗,也邀請菲律賓城市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等貴賓出席,藉以交流救災及互相學習臨災的應變及處置作為。論壇於科工館北館舉行,高雄市長韓國瑜特別出席表達支持,同時表揚16家防災企業楷模、一一為第1屆103位防災士授證。韓肯定論壇透過交流,分享寶貴救災經驗,記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尤其面對極端氣候如短時間強降雨特別容易造成災情,因此期許從民眾到企業都能建立自主防災意識,再配合政府推動相關政策,就能大大減少傷亡財損。論壇策畫者、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表示,會中除了2009年莫拉克風災,也安排2010年凡那比風災、2014年高雄氣爆等10年內,高雄發生3大災害事件的回顧與策進作為,分別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水保科科長黃國維、民政局專委宋貴龍、鳳山區公所區長施維明、水利局主任秘書張世傑、阿蓮區公所區長陳恭府、經發局公用事業科科長魏建雄等主講。此外,吳明淏也特別邀請菲律賓地方城市首長與災防部門官員,包括菲律賓城市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組長SUSAN WARREN-MERCADO、塔古姆市市長ALLAN RELLON、將軍特里亞斯市市長ANTONIO FERRER等13位,自6日至10日來高雄實地參與韌性城市見學活動及莫拉克風災1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希望藉由防災經驗及技術的交流,促進雙方災防科技與教育訓練產業之實質合作。吳明淏說,臺、菲同處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經常遭受天然災害威脅,本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 「SDG13氣候行動」之精神,十分樂意不藏私分享其長期支援高雄市政府進行災害防救科研之成果與經驗。除了論壇,也在科工館北館6樓迴廊舉辦「莫拉克風災10周年紀念活動」,8、9兩日展示中央與地方執行防救災工作成果。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高大南向教育系列報導> 菲國大學校長團參訪觀摩災防、SDGs成果 簽署MOU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_吳宜蓉;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7-12 拓展結盟東南亞高教資源,國立高雄大學腳步不停歇,9日邀請「菲律賓公立大專院校協會(The Philippine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PASUC)」會長Tirso A. Ronquillo等一行近60人到校,參訪「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等運作及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成果,吸引PASUC中Western 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 (菲律賓西民答那峨州立大學)等多校簽署MOU,未來將攜手學術交流。該菲律賓大學校長團來台參與「2019臺菲校長論壇」,行程之一是參訪高雄大學,特別指定觀摩災防研究成果,以及為菲國在台公民免費開設實用推廣課程,高大校長王學亮、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一民親自接待簡報。王學亮強調,校方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特別將高教深耕計畫接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而其中「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以及終身學習)」具體落實方法就是設立「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為在台菲籍公民提供進修學習管道。陳一民補充說明,PLC@NUK開設「初階華語文」、「台灣文化」,以及「菲常跳有氧」與「健康按摩工作坊」等4門免費推廣課程,主要授課對象為來台菲籍移工,除了是全國第1個,也經過事前調查,配合其工作輪班需求,採網路結合面授形式,兼顧彈性與教學品質。吳明淏舉上(6)月底赴菲、與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等單位合作舉辦「韌性城市」工作坊為例,台、菲同處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經常遭受天然災害威脅,本於SDGs指標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13(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精神,更應相互協助、共榮共好。吳團隊長期支援高雄市政府進行災害防救科研調查,累積豐富經驗但不藏私,慷慨分享永續環境、社區營造、災害管理及水資源管理等多年實務成果,並協助菲國校長團安排參訪高雄市災害應變中心。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高大南向教育系列報導> 防災經驗不藏私 與ADB亞銀 合辦「韌性城市國際工作坊」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照片提供:土環系主任吳明淏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6-28 國立高雄大學防災經驗不藏私,6月27日由校長王學亮、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吳明淏、特聘教授袁菁、高雄市東南亞教育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吳英明前往菲律賓馬尼拉市,與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等組織共同舉辦國際工作坊,分享永續環境、社區營造、災害管理及水資源管理等多年實務成果。該國際工作坊主題為「韌性城市-高雄可學習和複製的實際案例」,由高雄大學災防科技研究中心、亞洲開發銀行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部門、菲律賓國家經濟發展局(NEDA)、駐菲律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the Philippines,TECO)、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anila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MECO),以及姊妹校Bicol University、Batangas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等3大學共同舉辦。工作坊策畫者、高雄大學土環系主任吳明淏身兼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表示,中心長期支援高雄市政府進行災害防救科研調查,包括莫拉克風災(2009年)、凡那比風災(2010年)、高雄氣爆(2014年)、燕巢土石流崩塌(2016年)等重大公安事件均不缺席,從中累積重要數據與豐富經驗,更能精確分析各類災害潛勢區,並擬定防救計畫,執行與整合資源,減少民眾傷亡與財損。其他成果尚有輔導社區自主防災、規劃微滯洪(池)等,吳明淏強調,台、菲同處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經常遭受天然災害威脅,本著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指標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13(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精神,他不藏私願意分享。高雄大學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則於工作坊分享台灣能源政策、高雄市政府土壤地下水整治作法兩項議題,前者主要為政府推動2025非核家園,如何提升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比例;後者則是分享高市府發現私有地土壤汙染時,如何以公權力介入、搭配有效整治技術雙管齊下的經驗。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表示,校方執行高教深耕計畫成果,鏈結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正與亞銀推動的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氣候變遷等任務不謀而合,雙方一拍即合促成今日工作坊,首場先在馬尼拉,吸引15個菲國市長、災防部門官員參與,未來再擴大邀請來台交流。亞銀也表示,將派遣2名主管和訓練人員等約20人組團赴台,進行學術與災防交流。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學生社團「志服團」、「紅絲帶社」前進屏東內埔東勢國小 營隊宣導正視氣候變遷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2-15 正視氣候變遷觀念,從小建立,國立高雄大學學生社團「志願服務團」、「紅絲帶社」展現社會服務精神,日前前進屏東縣內埔鄉東勢國小、舉辦「天災防治營」,透過影片觀摩、團康遊戲、桌遊、DIY氣壓計等多個活動,帶領學童認識常見天災類型與因應作為。活動總召王裕閔表示,志服團成立宗旨以服務弱勢族群為目標,包括學童安親課輔、公益捐血,寒暑假則會走訪偏鄉國小、安養機構、新住民社區等舉辦營隊,服務過程學習傾聽、同理心、知福惜福,以及自我檢視不足處。此次為東勢國小舉辦的「天災防治營」,內容包括如何形成、造成結果、防治之道等3層面,引用去(2018)年台灣南部823水患、山竹颱風肆虐港澳地區、地震海嘯襲擊印尼、美國加州乾旱引發森林大火等多個天災影音新聞,讓學童更真實感受極端氣候的嚴重及危險性。除了嚴肅的環境議題,為了增加學習興趣,設計氣壓計DIY科普遊戲,將氣球封膜(罩)於飲料杯口,再水平黏以吸管。當高氣壓狀態時封膜則凹陷,使吸管末端抬高;反之(低氣壓)封膜鼓起、吸管下垂,從中認識高、低氣壓與天氣樣態,令學童嘖嘖稱奇。營隊也在團康遊戲中不忘宣導反菸毒、反(網路)霸凌、愛滋防治觀念,鼓勵學童遭遇問題能勇敢及時求助師長家人。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學生事務處

高大卓越講座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座簡又新: 正視氣候變遷 才能做好永續發展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8-12-26 無任所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日前出席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表示,「氣候變遷」影響人類文明甚鉅,尤其極端氣候引發天災人禍不斷,甚至動搖企業根本或國家生存,也唯有正視並有積極作為才能作好「永續發展」。簡提醒,當各國紛紛發展乾淨能源、限制汙染性產品進口時,國內企業與民眾也該提早因應。簡又新進一步指出,2009年莫拉克颱風導致高雄小林村覆滅、2011年泰國南部洪水肆虐,以及今年日本接連遭強颱侵襲、美國加州森林大火等諸多天災造成嚴重死傷財損等不幸事件,屬於極端氣候造成的物理性風險。但因氣候變遷衍生影響層面不斷擴大,對全球企業產生政策面、科技面、市場面等各種過渡性風險,經營模式將因法律修訂、市場偏好有所調整。例如立法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2050年減碳50%,降至1.23億公噸。又如2025年起挪威等多國政府訂定禁售燃油汽車、傳統內燃機汽車等政策,台灣相關規定也將於2040年上路,藉此使民眾改變消費習慣逐漸以電動車取代汽柴油車,產業界也需改變商品生產製程以符合大眾的低碳綠能需求。此外,一般投資者紛紛將環境面績效納入投資考量因子,眾多國際知名投資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更具體表明將拒買化石燃料基金,企業需針對多元的環境風險訂定全新的永續發展計畫。簡提醒學子,「莫以為氣候變遷與自己無關,若環境持續惡化,倒楣的是你與下一代。」當各國政府逐步限制、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淘汰燃煤發電廠以減少碳排、降低溫室效應時,也會祭出拒絕他國汙染產業、骯髒能源產製品,若台灣政府民眾沒跟進,恐將被世界淘汰。但挑戰通常也帶來機會,包括風力、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需求上昇,相關工作機會也將大幅增加;韌性設計與工程像是綠建築愈來愈受重視;創新產品與服務帶動循環經濟、資源再利用等,簡呼籲學子盡早儲備相關知識專業。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