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雄大學、日月光半導體、彪琥鞋業 晶圓研磨、切割廢棄膠帶回收 轉生環保DNA 鞋大底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電子廠每年產生的200公噸廢料,即將華麗轉身成為含有環保DNA的鞋廠原料。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化材系)主任蘇進成,攜手封測龍頭日月光,突破技術限制、成功將半導體製程中衍生的廢棄膠帶回收再利用,轉換成為彪琥鞋業的鞋大底原料,三方跨域合作,創造循環經濟高值化,體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精神。該項「廢膠帶循環回收再利用」產學合作技術,由高雄大學化材系主任蘇進成所主持之「綠色材料與資源實驗室」,與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所帶領的「集團研發化學暨環保實驗室」兩團隊共同找出「TPO(熱塑性聚烯烴)」最佳造粒製程 ,再由高雄在地製鞋大廠彪琥實際生產(鞋大底)驗證。蘇進成表示,半導體封裝廠進行研磨、薄化、切割及相關製程,為保護晶圓常以「切割膠帶(Dicing tape, DC tape)」、「研磨膠帶(Back Grinding Tape, BG Tape)」、「紫外線可硬化膠帶(UV Tape)」包覆支撐;主要由膠膜、黏著劑、接合樹脂等多層複合材料堆疊,一次性使用完畢即成下腳料,但因膠膜含有TPO 、 PVA 、 PET、PP、PE與PVC等多種高分子(塑膠)成分且質地佳,研判仍有回收再利用價值。「日月光希望能為環保多盡份心力!」洪志斌指出,廠方作法是將廢膠帶製成「固體再生燃料 (Solid recovered fuel, SRF)」,已優於業界普遍的焚化處理,但仍積極尋求更永續與高值化方案,因此雙方團隊合作,嘗試將廢料轉換為「 TPO(熱塑性聚烯烴)」回收料,取代鞋大底傳統採用的「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 )」材質。由於膠帶內含多層膠膜、黏著劑、接合樹脂等複合堆疊組成,儘管都是塑膠但各自成分、特性不同,若人工分層拆解又耗時費力,這也是多數業者寧可焚化不回收主因。高雄大學、日月光雙方實驗室鍥而不捨突破前述瓶頸,克服「異材質相分離(分布不均容易崩解)」難題,不僅造出第1批接近EVA特性的粒子,後續再造出彈性、混合性均佳的TPO粒子,目前已累積5種不同特性成果,為落實循環經濟產業鏈成型 ,將造粒成果交由彪琥鞋業實際生產驗證。「挑戰性十足!」是彪琥鞋業經理薛博祥接到日月光委託案的第1個反應,使用 EVA製作鞋大底早已是業界慣例,為了TPO,工廠重新調整模具、參數,反覆修正找出最佳製程,成功摻入(TPO)且比例達55%,陸續設計開發運動、休閒等多種鞋款。彪琥董事長薛永昌對這項合作也深表支持,與公司致力永續台灣,創新研發健康又環保的好鞋的理念不謀而合。薛博祥說「彪琥是深耕在地、百分之百台灣製造的企業,製鞋經驗超過30年,不怕挑戰。」也強調,即便改用TPO粒子,也不會犧牲或打折好鞋所應具備支撐身體平衡、吸震、反彈及均壓等基本條件,更可善盡CSR(企業社會責任),未來所生產鞋款將使用更多再生和負責任採購的材料,消費者購買同時即為環保盡份心力。洪志斌感謝高雄大學蘇進成實驗室、彪琥團隊協助日月光實踐「循環經濟」承諾,打造將廢料回收再利用,朝「2050淨零碳排 (Net Zero 2050)」目標邁進。洪也樂觀評估,集團員工眾多可望創造龐大需求,以產線作業員同仁為例,所穿著(無塵)鞋來回穿梭的磨損極高,期待透過彪琥開發更舒適耐用的款式,減輕工作中行動、站立等負擔不適,積極形成更友善職場。蘇進成表示,垃圾就是錯置的資源,此次三方跨域對話、演繹循環經濟,學術串接電子與製鞋產業合作,將潛在污染或廢棄物轉換為永續環保、高值化資源,這也是校方積極推動鏈結產業、社會,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SDGs12#SDGs17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承辦第九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 聚焦永續、環保與智能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李亭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第九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10月21、22日於國立高雄大學舉行,中國大陸採取視訊,台灣則採實體發表方式進行,總投稿合計60篇(大陸31篇、台灣29篇)。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致詞時表示,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近年來逐漸成為兩岸在科技管理研究上重要的學術交流平台,不論在科技管理、學術發展、以及培養青年人才等各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是由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等校,所聯合發起的科技管理學術年會。陳月端表示,今年,高雄大學很榮幸,承辦了第九屆年會,也很榮幸與大會先進共同分享這一年來,高雄大學的喜悅與成果,在《Cheers》雜誌「2022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高大勇奪「公立一般中型大學」榜首,更在「2022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名列全台第6。這是我們高雄大學將「SDGs(永續發展目標)」融入校務發展,積極鏈結產業、鏈結社會,加強學生跨域學習,所獲致的成果。目前,高雄從重工業城,逐步轉型為以半導體以及5G、AIoT為重心的科技城,而高雄大學正座落在「南部半導體S廊帶」樞紐。陳月端強調,高雄大學已攜手日月光集團等高科技公司,積極培育先進科技人才。另外,高雄大學也積極體現大學社會責任,在高雄「亞洲新灣區」為新創產業提供優化服務,並以實際案例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第九屆年會承辦方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李亭林指出,本次年會主題,聚焦在永續、環保與智能,正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大會(UNFCCC COP26),呼籲各方應採取更積極氣候行動,以達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 2050)目標。高雄大學不僅積極響應,先後與中華郵政、全國農業金庫締盟,合作推動淨零轉型「SDGs + ESG等具體行動方案」;更於今年5月高大永續週開幕典禮,由校長陳月端率領全體師生、與會貴賓,共同響應「2050淨零排放」,更宣示「綠色大學」6大努力方向。大會在與會專家學者熱烈發表論文以及討論激盪下,對於兩岸在科技管理與技術發展方面,提供許多學術及實務上的貢獻。這次總投稿篇數合計60篇(大陸31篇、台灣29篇),口頭報告的篇數57篇(大陸29篇,投稿作者人數61人、台灣28篇,總投稿作者人數55人),總註冊作者人數116人。這次研討會除了學術發表之外,也安排參訪亞灣新創園區、遊覽高雄港的風光、欣賞到2022年在高雄的「台灣設計 設計台灣」、以及「海洋微光」的晚宴、表演及炫麗的煙火秀等等,也都讓與會者留下美好的印象。#SDGs7#SDGs13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攜手日月光推動再生能源加值國教永續教育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新能源與電力發展研究中心專案經理林岱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綠能使用已是全球永續發展趨勢,國立高雄大學新能源與電力發展研究中心(新能電中心)首創台灣再生能源品質標籤「台灣教育力綠電品質證明標章EDUpower Quality Label」,以創新機制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目標7(可負擔之潔淨能源)與目標4(優質教育),今年更進一步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合作,共同建立「EDUpower品質標籤認證制度及運作模式」,針對教育單位或10年內設置之再生能源設備產出之再生能源憑證做進一步的加值認證,藉由標章的認證,成立「台灣教育力基金EDUpower Fund, Taiwan」,以支持我國中小學推動SDGs教育。新能電中心主任連興隆教授指出:「透過採購符合新能電中心標準之再生能源憑證,並由台灣教育力綠電標章加值認證後,使企業採購的憑證產生了更大的效益,因為加值認證的費用成為台灣教育力基金的資金來源。」台灣教育力綠電標章參考歐盟EKOenergy生態標籤之概念,並與EKOenergy在綠電憑證研究上簽署合作意向書,建立國際合作夥伴關係。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林子倫副執行長對於台灣企業與學界能將CSR與USR結合在一起,透過國外經驗的導入共同推動SDGs,表達樂觀其成之意。今年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邀集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串聯電子產業供應鏈一同支持再生能源品質標籤,並首度利用台灣教育力綠電標章作為平台,攜手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及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3所高雄在地國小共同合作,執行教育力基金計畫。日月光集團高雄廠資深副總周光春表示:「三所學校(杉林國小、寶山國小、蚵寮國小)執行教育力基金專案計畫,皆以各校的特色為原點,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發想,使企業的社會責任(CSR)透過EDUpower標章為這些國小帶來助益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之綜效。」杉林國小以SDGs 1消除貧窮為主軸,結合在地社區與農產品,發展該校特色文創與營養烹飪等特色課程。寶山國小以SDGs 15陸域生態系統為主軸,結合當地原住民部落文化與自然資源,培育傳承、推廣當地自然環境與布農文化的種子。蚵寮國小則以SDGs 14海洋永續發展為主軸,結合當地社區豐富的海洋資源與農產品,發展「漁樂・蔬香」海洋教育課程,培育「知海、愛海、親海、用海」的蚵寮海洋之子。高雄市教育局謝文斌局長對企業與學界能攜手協助國小永續教育表達感謝之意。台灣再生能源憑證(T-REC)由經濟部標檢局負責推動,該局黃志文組長強調,再生能源憑證是再生能源電力的身分證,可以證明持有者使用綠能。每張憑證會標示再生能源的來源、發電類型、發電時間、發電量等資訊,也是台灣企業讓國際看到他們使用綠能的入場券。次專案由聯發科、日月光、矽品、捷博科技等企業一共以128張的T-REC做台灣教育力綠電品質證明標章的加值認證,成為台灣第一批取得綠電品質標章加值之企業;宏碁則是將其採購的I-REC以EKOenergy生態標籤做加值認證;捷博科技更藉此機會,將環境分析實驗室成為台灣第一間100%使用綠電的專業實驗室。五家企業皆以行動支持綠能使用、品質標籤推動,以及台灣中小學發展SDGs教育,實現企業社會責任與成立「台灣教育力綠電品質證明標章」之宗旨。註:國際上常見之再生能源憑證還包括歐盟的GO(Guarantee of Origin)、美國的REC以及 I-REC。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舉辦_2018共創永續未來交流工作坊 協助大學與企業聚焦關心永續議題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系列推廣】2018-09-11 國立高雄大學今(11)日舉辦「2018共創永續未來交流工作坊」,邀請大學、企業端人士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議題交流對話,相互了解辦學或營運面臨的風險與社會問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專題演講,強調現今企業唯有將核心能力與社會責任結合,兼顧經濟、社會、環境3面向,才能永續蓬勃發展。校長王學亮開場致詞表示,高雄大學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接軌SDGs,積極尋求結盟國內外大學及各領域夥伴,不僅深根在地,更要連結國際,進一步實踐高雄大學的社會責任。今日工作坊目的,主要協助大學與企業聚焦關心的永續議題,看見永續未來的樣貌,實務操作如何將SDG融入既有專業或組織目標,並尋找彼此可以投入及合作的方案,讓更多人看見與創造SDG在商業、人文關懷、環境永續的價值,落實SDG目標17全球夥伴關係,共創永續未來之路。該場交流工作坊由國立高雄大學、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中鼎教育基金會、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主辦,針對SDGs 17項目標中的「7可負擔能源」、「8就業與經濟」、「12責任生產消費」、「16和平與正義制度」進行討論,進行內容分為專題演講、專題座談、工作坊。簡又新以「剖析企業SDG行動與未來趨勢」為題,主張公司的目標與願景,必須根植於經濟發展、社會正義、環境保護的永續發展理念,方可提升企業價值與競爭力。簡引用美國哈佛大學持續近20年研究報告證明,企業永續發展程度與財務績效具有高度關聯性,提醒企業毫無作為將付出高額代價,應積極調整經營策略,符合SDGs方向,使治理更透明,更好的資訊揭露,當然這些非單一企業可獨立完成,需要結盟合作。與會學者、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與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葉欣誠,則就「大學永續實踐行動與力量(治理面)」,分享提升國內外大學、企業組織,對SDGs內涵推動經驗。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