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深耕,生根」——高雄大學攜手蚵仔寮社區深耕在地文化座談會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通識教育中心老師陳靜儀】2021-09-30 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8日邀請高雄市蚵仔寮社區之禮蚵、智蚵、信蚵三位里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蚵仔寮文化協會、劦助慈善會及梓官區公所社會課長等在地賢達人士齊聚一堂,針對高雄大學如何攜手社區深耕在地文化進行討論。討論過程非常熱烈,並達成了多項初步共識。位於國立高雄大學旁緊鄰台17線的蚵仔寮社區,因蚵仔寮觀光漁港而廣為人知。早期該社區居民是依靠捕撈烏魚維生,漸漸形成了聚落鄉里。由於環境變遷嚴重影響生態系統,導致烏魚產業漸漸式微,對於居民的生活型態及傳統文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國立高雄大學庇鄰蚵仔寮社區,師生與社區互動密切,高雄大學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特別邀請在地賢達人士齊聚一堂,希望透過區公所與地方熱心人士,能協助整合蚵仔寮社區的文化資訊並設法加以留存。這次會議的共識是將藉由翁烔慶老師的「田野調查」與「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等課程作為切入點,帶領學生進入社區進行訪談調查,透過翁老師的歷史專業協助並結合當地文獻資料、耆老口傳與族譜記載等,以及蚵仔寮文化協會等各界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後續由陳靜儀老師所帶領的「服務學習」課程學生運用數位科技予以整理保存,並發展出遊戲式的鄉土教育教材推廣至十二年國教端,希冀能落實文化傳承的初衷。這次高雄大學與地方的合作不同於以往,更著重於文化方面的活動,例如以生態教育為主題——「援中濕地護陸蟹過馬路」,也有發展成教案的計畫——「烏魚藏寮文化資料數位化」等,由高雄大學協助整合舊照片、拍攝360度全景照片結合生態特色介紹資料,運用AVR技術製作導覽專案……,如此將可邁出在地文化傳承的一大步!高雄大學與蚵仔寮社區的合作,是高雄大學善盡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相信這次合作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透過彼此的良性互動與信任關係的建立,將會迸出更多創意的火花,為深耕在地文化、提升居民社區認同盡一份棉薄之力。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攜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 協助企業提升社群經營能力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 楊書成】高雄大學與青年局合作的社群網絡管理師訓練課程日前舉辦成果發表會,學員紛紛將課程中所學習到的文案撰寫、圖片與影像編輯、顧客互動、直播與鏡頭表現、廣告投放、資料分析與解讀等技巧,應用在期末作業上,也讓自己的小編實力更上一層樓。這項社群網絡管理師訓練計畫由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台灣社會網絡學會共同補助執行,自今年3月起歷經半年時間,開設三班免費課程,共吸引超過500人報名,從中錄取96位來自於中小企業、公家機關的小編,透過完整六大技巧的訓練,除了提升這些小編在社群平台實務操作與管理上的能力,更期待能將小編正名為社群網絡管理師,並成為未來中小企業經營電子商務時的重要編制。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楊書成強調,透過這樣的課程及六大技巧的規範,我們希望能讓企業主清楚了解,經營社群平台所需要投入資源的分向。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丁一賢補充,這三次課程的結束,只是代表下一階段的開始,未來我們會努力讓課程遍地開花,協助更多中小企業在網路的世界裡發光發熱。這三班小編課程的成果發表會於9月25日及26舉行,主辦單位還邀請了三位在社群平台經營相當有經驗的實務專家擔任評審,分別是丹爸社群電商團購平台董事長洪宗賢、甫東科技董事長賴家榮、鮮奇樂整合行銷執行長趙思行,除了給予學員在成果報告上的建議外,更分享社群經營的點點滴滴,讓學員受益不少。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EMBA第18屆畢業典禮 校長陳月端:母校永遠敞開 盼請支持校方活動與建設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EMBA中心秘書康靜如;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9-05 國立高雄大學「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EMBA中心)」4日舉辦第18屆畢業典禮,遵循防疫規定下,進行實體撥穗授證儀式,校長陳月端特別出席給予畢業生祝福,強調母校永遠敞開歡迎校友,也盼請校友支持校方活動與建設。該場畢業典禮於4日晚間於管理學院演講廳登場,校長陳月端受邀出席,教務長陳啟仁、國際長吳行浩、EMBA系友會會長余靜芳、創會長李宗銘也都前來祝福。配合防疫規定室內控管在80人以下,畢業生為實體授證,在校生則於另一間教室同步觀看典禮過程。今年EMBA中心共有54名畢業生取得管理碩士學位,由中心主任翁銘章宣讀畢業生學位推薦書、撥穗,教務長陳啟仁頒發畢業證書,校長陳月端見證及合照。陳月端勉勵畢業生要勇敢追求夢想、築夢踏實,不斷學習精進專業、培養跨領域能力,行有餘力更要常常關懷社會、幫助弱勢團體,尤其是EMBA中心學員各個都是社會菁英、中高階主管,在疫情嚴峻艱困的時刻,社會更需要大家彼此團結互助才能度過難關。「Once NUK, Always NUK」陳月端強調一日高大終身高大人,希望大家把高大當成是一個寶庫、是一個資源,學校師長也是校友顧問團隊,永遠為校友敞開大門。「我們配合微解封疫管,在開學前特地辦理這場畢業典禮,主要就是希望為畢業生留下美好的回憶」,EMBA中心主任翁銘章說,學員認真學業取得碩士學位,大家也都期待穿上碩士袍、從師長手中接過畢業證書完成授證儀式的這一天,所以無論如何中心都希望能為畢業生辦理一場實體畢業典禮。「炸物總匯應援餐車」是EMBA中心全體師生送給108級畢業生的禮物,特別具有意義的是餐車老闆也是EMBA本屆畢業的2位學員,也出現了老闆一邊料理,時間一到馬上趕到會場授證的有趣場面!EMBA系友會創始會長、97級EMBA畢業系友李宗銘,以及系友會秘書長同時也是本屆畢業生王志清,各自獻奏2首薩克斯風組曲。李宗銘說「You raise me up!主要就是希望勉勵大家,不管是遇到困難或是感到疲憊,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擁有堅強自信,就像是在高大師長的帶領下,總是能讓我們感受到溫暖、並且看見永遠一樣」。王志清則以「往事只能回味」以及「相思爬上心底」兩首搭配幽默風趣說書功力獲得全場喝采。畢業生致詞代表為108級副會長王志清、洪淳逸,他們除了開心拿到學位,也感謝母校高大老師的教誨,並且珍惜同窗情誼。而在校生致詞代表109級會長黃嘉儷,則提到感謝學長姐的照顧,也祝福學長姐畢業快樂、事業愈做愈大、前程似錦,最重要的是要時常回來看學弟妹、參加活動。接續進行頒發優秀畢業生獎以及奉獻獎,這次有學員特地從台北下來、從金門搭機回台,還有從越南遠道而來的畢業生,「我沒想到還有機會能參加母校為我們辦理的畢業典禮,現在越南疫情非常嚴重,台灣前陣子因為疫情畢業典禮也都改成線上,想不到現在留在台灣能遇到這個難得機會」越南班畢業生張銘顯與胡舒怡很興奮的跟大家說,在疫情下大家能平安的聚首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祝福了。最後進行畢業生向師長行謝師禮,深深一鞠躬,表達了對師長最深的感謝,並且向陪同前來的親友們深深致上一鞠躬,感謝親友一路上的支持。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典禮最後再來個大合照,並給彼此最棒、最熱烈的掌聲!充滿感性歡樂且隆重溫馨的畢業典禮就在大家滿滿的祝福聲中畫下完美句點。

Type:

其他

Office:

2021全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探討量子科技 納入高中課程 培養人才不缺席世界舞台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9-02 當各國政府、學界重視且積極發展「量子科技」,臺灣有何因應與配套?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國立高雄大學日前舉辦「2021全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產官學界齊聚討論物理科技、教育發展趨勢,受邀與會的科技部次長林敏聰強調,科技部將主導籌組跨部會「量子國家隊」投入技術研發,臺灣人才不會在世界科技舞台缺席。2021全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為期3天,由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國立高雄大學、國立屏東大學、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物理學科中心共同舉辦,8月19日登場,配合當時防疫規定採線上視訊方式,進行多場次專題演講及論壇,並頒贈「物理教育推廣獎」予基隆女中張仁壽、台師大附中李柏翰兩位高中教師,以表彰於物理教育政策推廣及帶領高中生進行前瞻物理研究。身兼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表示,學會1975年成立,每年舉辦年會並邀請先進同好,發表研究成果、教學經驗交流推廣,藉以鼓勵更多新血投入,培育紮實基礎科學人才、厚實國力。會議中,余進忠也代表學會頒授「榮譽理事證書」予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彰其長期協助學會深耕全臺灣科學教育及科普活動。宏碁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上線致意與支持,指出臺灣作為矽島於世界的重要性,期盼在深耕基礎科學讓未來臺灣在世界的科技上佔有更重要角色,而物理教育是科技產業的重中之重,應更加重視教育環節。因應量子科技興起,其中議程之一「高中量子科技課程座談會」安排大學端教授、高中端教師及學生共同討論,科技部次長林敏聰表達政府極為重視該技術發展,並於去(2020)年12月由科技部主導,攜手中研院、經濟部等部會成軍「臺灣量子國家隊」,未來也將邀請鴻海、半導體龍頭廠商加入。佛光大學副校長傅昭銘、學會理事長余進忠也就高中量子課程提出建言、進行整體規劃報告,開設多元選修課程。其他還有「研討探究實作課程於大考入題」、「108課綱教材」、「當代傳播環境下的物理教育」、「學習歷程與大學選才」等重要議題,並以後疫情科普傳播、素養導向教學、教材教法、教案教具、教學研究與課程發展等為主題進行邀請演講及學術論文發表。該會議也首次與「物理實作平台」合作辦理年會,因應課綱及探究實作課程,該平台邀集國內各物理學者開發物理實驗及教材演示方法,範圍含括聲光熱電及物理新領域,因此頗受高中及大學端好評。

Type:

其他

Office:

「新美中戰略關係下之臺灣發展策略」研討會13日登場 剖析最新政經局勢、後疫情管理思維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EMBA中心秘書康靜如;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8-12 最新「國際政經局勢發展」、「後疫情時代管理思維」精闢剖析都在這裡!國立高雄大學「新美中戰略關係下之臺灣發展策略」研討會13日週五重磅登場,邀請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前駐越南代表黃志鵬等產官學界菁英,一連三天將進行9場次(實體、線上同步)專講及座談,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企業主管報名與會,EMBA中心洽詢專線:(07)591-9532。該研討會由高雄大學「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主辦,為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系列課程也是特色傳統。EMBA中心主任翁銘章表示,每場次講者、與談人都是重量級政府官員、該領域專家學者,透過他們分享激發學員新想法,成為商場經營策略。例如去(2020)年「台灣最強歐吉桑」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分析美中貿易戰下,政府與企業佈局因應之道;金馬獎導演魏德聖暢談拍片心得之外也點出IP(智慧財產權)可觀商機。翁銘章強調,遵照中央防疫規定,研討會規劃「實體、線上同步」互動分流形式,實體部分安排2間會議室、每間容納50名學員並隔以安全社交距離;中心境外班及外縣市學員則透過遠距視訊與會以減少移動群聚,均符合相關指引。「這波疫情大家都辛苦了!」翁銘章體恤近期疫情衝擊不少產業店家,也開放與邀請非學員的公司行號業主或主管加入線上收看,提供轉型因應靈感,但頻寬有限維護轉播品質,額滿為止。此次研討會共有6場專題演講及3場座談會,專講講者有前駐越南代表黃志鵬、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智原科技總經理王國雍、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台灣微軟AI研發中心總監賴尚宏,就各自專業領域發表觀察心得與趨勢。3場座談主題則有「後疫情時代高雄產業與都市發展願景」、「後疫情時代台美日更緊密經貿關係之探討」、「廠商數位轉型策略與思維」。

Type:

其他

Office: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舉辦全台首場「線上模擬法庭」結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葉蕙禎】2021-06-15 遠距視訊怎麼開庭?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法院、檢察署已將近一個月沒有開庭,國立高雄大學張麗卿特聘教授的刑事訴訟法課程,每年的重頭戲「模擬法庭」,今年結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於6月11日登場,搶先一步,在司法院即將啟動遠距視訊開庭之前實際上演,讓參與評論的高雄地方法院蔡書瑜審判長,也感嘆久違的法庭緊張感!張教授指出,因為疫情爆發,讓原定模擬法庭的排演受到很大影響,所幸參與學生們仍秉持法律人的熱誠,共同克服許多通訊上的困難反覆排練,才能讓整個法庭模擬如期上演,成功進行全台首場的「線上模擬法庭」。今年的模擬法庭,以街坊垃圾糾紛失控傷人的真實案例做腳本,描述兩戶鄰居因長期垃圾糾紛積怨引爆的衝突,被告因一時氣憤持刀刺傷鄰居的行為,究竟要論以殺人未遂罪,還是故意傷害罪?成為檢辯攻防的焦點。本次活動邀請橋頭地檢署洪信旭檢察長、高雄地方法院蔡書瑜法官、恆禎法律事務所吳啟源律師、法務部調部辦事林映姿主任檢察官,以及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王正嘉教授全程參與並擔任講評。洪檢察長指出,素人法官心證的形成,多數倚靠個人在法庭活動中直觀、直覺的感受,因此,從檢方的角度,本案中,傷勢的照片、長達25公分兇刀的提示與勘驗就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素人法官感受到臨場的震撼。然而,對此,吳律師則從辯護人的角度認為,一般人對於血跡、凶器的現場照片可能有不適感,且為避免過度影響素人法官的心證,類此證物的提示應該要有適度節制,例如以黑白照片的方式提示即可。檢辯雙方不同立場的交鋒,引出相當精彩的評論。王正嘉教授認為,縱有素人法官參與,終究仍應回歸法律審判的本質,而非服膺於民粹或是街坊的議談。林映姿主任檢察官相當肯定本次線上模擬法庭的活動,期許同學藉由國民參審中所呈現的多元意見,更細膩地反思所學的法律知識。蔡書瑜審判長則期待疫情過後,學生能再到高雄地院進行實體的法庭模擬,會有更深的體驗。疫情之下,線上學習不打折,透過遠距視訊的方式,本次模擬法庭仍在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師生的合力下完成演出。張麗卿特聘教授同時也是「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的執行長最後總結時表示,眾人最盼望的是快點平安渡過疫情,回到法庭直接審理的面對面的交流。但也因為這次線上法庭的模擬,演練時就注意到遠距視訊可能會有的人別如何確認?音調、語言如何真實呈現?得不公開審理的審判程序應如何進行等問題。張執行長特別指出:未來充分運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促進審判體系與審判能力現代化,實現法院高度智慧化的運行,建立相應的在線訴訟規則等,是克服遠距審理的重要課題。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關心在地新移居課題 協辦跨校USR論壇 盼整合高教資源與善盡社會責任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高教深耕計畫專案經理張志成】2021-06-02 為強化場域學習及社會實踐力,深耕高雄在地社會責任實踐場域,國立高雄大學於5月28日(星期五)下午配合辦理「後疫情時代之天涯若比鄰:「新移居」高雄社會責任論壇」,本論壇由社團法人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發起,教育部補助與指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主辦,連結本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正修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等,共六校協同籌備,因應疫情三級狀況,全面以防疫之線上論壇方式辦理。 本論壇主要探討「新移居」之社會責任,「新移居」包含新移民、新住民及新移工,在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對尊重人、社區和環境之責任下,引導在地連結、區域合作及社會創新,主要對應永續發展目標3: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目標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及目標16: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期望結合公部門、專家學者與社會大眾等不同利害關係人,來凝聚新移居者的需求、透過各社區組織優勢及整合社會資源,以合作解決新移居問題,達到關懷社會、創新價值和永續發展。 高雄大學由通識教育中心參與籌備本論壇計畫,在論壇活動前段「融滲多元文化於高等教育」論壇的主題中,由陳啓仁教務長發表「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 由地方鏈結到區域影響力」之講題,以高雄大學USR地景場域的教育連結與營造經驗作回顧與借鏡,回饋本校高教深耕主軸四計畫USR-Hub的大學社會責任與實踐,並期待在後疫情時代之「新移居」的社會課題上,透過大學高教資源,於未來高雄地區新移居族群的友善環境與文化融滲與社會教育盡一份力量。 而下半場的綜合討論由本校專案經理張志成主持,探討1.如何凝聚政府及企業參與「新移居」社會實踐、2.如何激發師生對「新移居」社會實踐的參與,3.如何營造多元族群友善環境與交流學習,仍由本校陳啓仁教務長與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蔡維信執行長以及其他5校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長官與教師參與討論,對於關注多元文化,啟動與政府與企業參與連結,促進多元交流學習,在防疫新生活架構下的防疫新教育關切「新移居」社會實踐與參與,討論相關的措施與作法,凝聚共識,進一步營造多元族群友善學習與教育環境。 本次USR論壇主題焦點是高雄「新移居」的生活文教等在地社會課題與各大學近年投入的社會責任工作上,藉由經驗分享與討論,激發許多新的構想與方案,值得政府、企業與大學做進一步計畫整合來推行,更重要的是這是高雄地區第一次跨多校聯合辦理之USR論壇,也呈現出相同的社會課題,各校可以用不同的專業面向工作與社會責任實踐方式之導入,進行團隊合作,因而誠屬難能可貴。會議結論也宣示敦請政府在疫情嚴峻時納入新移居者之防疫措施,一視同仁給予照護;另也提到未來整合高教資源而續辦USR論壇的共識,期待明年持續推動。

Type:

其他

Office:

銀髮族醫療人權研討會 為長照社福政策建言 陳菊、陳其邁出席表達支持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今(26)日共同舉辦「銀髮族當代醫療人權議題探討與政策建議研討會」,探討銀髮族基本人權、數位人權與醫療人權三大議題,提出相對應未來國家政策之具體建議。該研討會於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辦,監察院院長陳菊、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國家人權委員會副主委高涌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等出席致詞表達支持。陳菊致詞表示,很高興回到熟悉與熱愛的高雄,年齡增長是每個人都要走過的人生歷程,尤其台灣現已是高齡社會、2025年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考驗國家轉型的能力。為此政府也提出因應政策,包括托老照顧、延攬外國人才、促進中高齡就業、數位化轉型。國家人權委員會關注政策執行過程中,特定弱勢族群的權益有無被照顧到,因此特別與高雄大學、高雄市政府共同邀集長期關注該議題的法律、醫療等領域專家學者集思廣益,作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陳其邁表示,感謝陳菊在市長任內,全國首創整合型長照中心,讓弱勢中的弱勢,被社會遺忘,多重障礙疾病的長者及幼童有所庇護照顧,就是彰顯人權最好的實證。陳其邁也強調,高市府持續推動偏鄉銀髮族健康照護措施,諸如「公車小黃」協助就醫接送等;補助醫師、護理師偏鄉到府看診服務,以及努力加強垂直、水平整合,希望讓不論貧富地位,都能享有醫療尊嚴。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以「銀髮族基本人權的探討」為題發表研究成果,從該族群基本人權保障的國際發展趨勢,觀察並檢視國內相對應法規,繼之提出符合高齡社會銀髮族基本人權保障之政策建議,以因應台灣高齡社會的挑戰。陳月端指出,銀髮族基本人權包括居住權、工作權、醫療人權,尤其醫療人權,老人必須有充足經濟能力,始能確保退休後醫療、照護服務支出及維護其身體健康及生活尊嚴;同時需要社會保障制度提供醫療及照護服務,予以扶助。陳月端說,國內已有醫療法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等法令保障病患之醫療自主權及知情權,但對於實現醫療自主權在醫療照護程序上的落實,如在尊重老人意願及生活尊嚴,則需再加以立法。其他與會發表論文的還有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志中、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系主任高浩雲、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副教授林倖如。台灣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快速成長,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盛行率急遽上升,失智與失能人口也將大幅增加,同時也產生長期照顧需求。現行銀髮族以「尊嚴」「友善」為核心法制價值,增列人格維護、支持服務、獨立生活等,隨著人工智慧科技將再衍生數位人權與醫療正義等議題,也都在本次研討會中交流討論。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統一超商與優樂地永續顧問攜手培育「青年永續大使」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國際事務處、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2020-11-18 國立高雄大學、優樂地永續顧問公司和統一超商共同執行「7- ELEVEN青年永續扎根計畫」,培育高雄大學學生成為「青年永續大使」。培力計劃共包括三部曲:第一是帶領學生認識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二部曲是擇出20名精英學生進行永續教案與活動的規劃力,第三部曲將實際讓學生以7- ELEVEN為場域,帶領鄰近小學生擔任小店長進行永續好鄰居的實戰演練。高雄大學共有62位同學熱烈參與,其中40名是資訊管理系本學期「資訊倫理」課程的修課學生,授課老師林杏子將該課程進行永續融入課程之教學實踐,把SDG-16之公平、正義與包容的社會(Promote just, peaceful and inclusive societies)目標融入於課程中,並提供同學參與本項工作坊的培力實務經驗。第一部曲的活動於10月19日開幕,由童士恆教務長為工作坊揭開序幕,優樂地永續為參與的同學進行智與樂的工作坊,包括Sammi總監為同學講解SDGs與企業案例分享,永續遊戲師Leon帶領同學進行「步步為營」的永續桌遊,同學們扮演組織裡不同部門的角色,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ESG)」三面向在遊戲的過程中,建立對永續的瞭解,獲得參與學生們的熱烈回饋。第二部曲活動於10月26日進行,參與者是由首部曲中擇出20名精英同學規劃10套「永續好鄰居同樂會創意教案」,通過者並獲得「永續大使」證書。這些教案與活動將於第三部曲於校園鄰近的統一超商門市引導小小店長學習永續知識,展現大學教育與青年發展在地社會與永續責任,透過與社區的互動與融合,達到「永續種子向下扎根」的目標。而資訊倫理課程共有五名同學(王薇琳、林湘縈、王新賦、張家蓁、馮上昀)完成第二部曲的挑戰。「7- ELEVEN青年永續扎根計畫」以三部曲的方式進行一系列對大學生的培力,使參與同學在整個歷程中,瞭解在地社區、永續ESG、大學生做為公民的社會參與,亦可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不論是從企業或大學社會責任觀之,都是一場富饒意義,在利他中完成利己的一門課。-

Type:

其他

Office:

亞太系舉辦「2020國際品質管理研討會(ISQM)」探討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亞太系研討會助理梁翔雯】2020-11-07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每年度皆辦理品質管理研討會,今年由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承辦,併同地主中華民國品質學會高雄市分會共同主辦「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56屆年會、高雄市分會第45屆年會暨2020國際品質管理研討會(ISQM)」,主題為「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於11月7日在本校管理學院盛大舉辦。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長期以來致力於品質相關理念、管理及技術之研究發展與推廣,對於國家產業升級與競爭力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全球各國正如火如荼推動工業4.0及智慧製造,智慧製造時代的二大關鍵要素,就是品質管理和資訊科技,今年主題「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完全符合時代潮流。品質學會楊錦洲理事長表示,學會在「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的推展上超前佈署,於5年前已辦理「工業4.0」研討會,去年也舉辦了「智能製造」的研討會,今年上半年亦舉辦「AI品質工程師認證考試」,於智能製造、智慧工廠的進展過程中培育關鍵角色。亞太工商管理學系莊寳鵰教授同時也是品質學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因身為地主於致歡迎詞中除介紹了創校至今二十周年的高雄大學,並表示亞太系於16年後能再度承辦品質管理研討會,讓國內品質管理之學術先進及產業界專家們在此匯聚,彼此交流相互學習深感榮幸。研討會在上午的大會議程中除頒發中華民國品質學會會士、榮譽會士,並頒發卓越經營品質獎、品質論文獎、聚陽產學應用論文獎、博碩士論文獎等;並敬邀中鋼公司劉宏義處長和日月光半導體公司陳俊銘品管副總擔任主講人,分享最先進的智慧製造推動經驗和智能品管的演進。而在下午的議程中,此次ISQM研討會共收錄65篇論文,大會安排了兩個時段共十個場次的論文發表,包括八個中文場次和兩個英文場次以及壁報展示;此外,大會也同步安排了卓越品質獎得獎單位經驗分享、可靠度論壇、數位品質4.0論壇以及智慧製造環境之精實系統論壇,這些議題都是連結現今全球產業潮流的重要課題。研討會共計有3百多人參與,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連錦漳局長致詞所言,必能從本次盛會中獲得靈感與動力,並與產官學研各行各業一同成長,以「品質」這把利器,推動台灣產業創新脫胎換骨、拓展經貿佈局。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