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SDGs講座「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執行長」裘振宇 體現「Taiwan Can Help」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國際處李家艿 ;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因為他,距台灣數千公里之遙、顛沛流離的敘利亞難民也能感受到「Taiwan Can Help」溫暖。「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Taiwan-Reyhanli Centre for World Citizens,或稱台灣中心)」執行長裘振宇,4日出席國立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SDGs講座,分享中心建造遭遇的挑戰與溝通過程,令他深刻體悟「有工作才有希望」道理,也盼望各界持續關心與伸出援手,包括支持「1001喵(汪)」活動。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曾梓峰特別到場致意。曾說他1987年赴德攻讀博士學位,當時德國推行跨域學習,例如他就讀的建築系,就被要求跟土木系、經濟系、法律系跨域共學,學習對話溝通、了解他人立場,「剛開始雞同鴨講,很痛苦!」但度過磨合期後就是心智視野大開,因此他十分支持鼓勵年輕人勇敢壯遊,人生很長,大膽嘗試多方(跨域)學習,接觸不同城市、國度乃至文化,甚至投入當志工,都能成為往後發揮的養分。曾梓峰也提醒,不應只以人道主義看待難民議題,尤其這群飽受烽火的敘利亞民眾,在型態上受難,但不代表其身分地位次等低劣,而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衝突,必須嚴肅看待。「台灣中心」為中華民國政府出資,土耳其南部哈泰省(Hatay)雷伊漢勒巿(Reyhanli)提供土地與部分資金共同建造的「人道建築」,預算僅台幣1,200萬元,自2016年至2020年10月9日建築主體完工營運,盼為這座飽受戰火摧殘的苦難城市及居民重建希望,而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幕後推手就是裘振宇。裘振宇為台灣人,任教於土耳其畢爾肯特大學(Bilkent University),也是專任教授中唯一亞洲面孔。裘表示,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逾560萬人逃離家園進入黎巴嫩、約旦、土耳其等多國,土耳其政府收容逾360萬名難民,其中近敘利亞邊境、人口僅10萬人口的雷伊漢勒巿,卻湧入12萬名難民,其中甚至夾雜恐怖分子,導致不斷遭受炸彈自殺攻擊,成為受苦難最深的城市,這也是台灣與土耳其合作的主因:建立台灣中心。從規劃到建造過程中的挑戰,裘振宇除了尋覓不著合適建築師(最後自己扛下重擔),要克服預算問題,自殺式恐攻的死亡威脅也未曾間斷,以及「要蓋土耳其、敘利亞人民都能認同的建築」,此外還有建築工程、落成啟用的資源,然而最大的挑戰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希望」。裘很感謝好友兼導師廖明彬,特地飛到當地點醒他「你在雷伊漢勒市,誰都要幫。從市長開始,你要一路幫下來,否則你誰都幫不了,絕對幫不了社會底層的難民。」台灣中心的室內面積達3000平方公尺,約相當於900坪大。每個單元總高10公尺、寬為6.35公尺,正是阿勒坡大清真寺(The Great Umayyad Mosque)拱形迴廊的尺度,共計52個空間單元。每個空間單元由預鑄混凝土牆加上鍍鋅鋁合金拱形屋頂組成,用掉近2,400噸重混凝土和500噸重鍍鋅鋁合金板,前者來自隔開土耳其和敘利亞的預鑄混凝土塊,後者用做厚度僅0.78毫米的鍍鋅合金折板屋頂,裘強調「是目前土耳其能蓋出最輕、最大、最便宜、最快速與最實用屋頂的方式」。裘振宇也引用建築師朋友王俊雄的建議,「你不是去蓋房子,你只是去做一件很小的事,唯有故事才能改變人心,也唯有人心的改變、世界才能改變。」期盼台灣各界持續關心敘利亞難民,伸出援手,讓國際社會了解「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

Type:

其他

Office:

資管系「資訊倫理」課程 玩桌遊學倫理 永續相伴行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開設於大四的必修「資訊倫理」課程,授課教師林杏子將本課程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第16項目標之公平、正義與包容的社會 (Promote just, peaceful and inclusive societies),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資訊倫理觀念與素養,並引導學生以此專業素養為根基,使自己成為讓社會更好的一份子。本學期課程內容邁向另一新的里程碑,由「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信義文化基金會」和「優樂地永續」攜手合作開發全台首創的「倫理桌遊」,讓倫理價值觀、倫理思維、道德發展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能夠透過教學與遊戲引發學生的興趣、討論與互動,當倫理能被內化與實踐,我們就有機會讓下一代成為改變社會的正向力量,此為開發倫理桌遊之初衷。2020年11月26日本課程40名修課同學在授課老師林杏子,同時也是倫理桌遊開發團隊成員之一,安排修課同學適逢其會成為這款倫理桌遊開發的前導試玩玩家。活動以工作坊形式,由優樂地永續的遊戲師Leon帶動整體遊戲的進行,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三名同仁偕同進行現場活動側記。參與的學生們普遍認為,「倫理桌遊」可以讓玩家在遊玩時,實際站在不同倫理觀點,讓大家在輕鬆互動狀態下了解道德兩難,並且能培養自己對於議題能有更廣、更多元價值觀點的看法,這麼一來,面對未來複雜的社會職場困境,就不容易受限於過去在未學習倫理前單一的角度來想事情。「倫理怎麼教?」可以用永續的角度來教,也可以用桌遊的方式來教,高雄大學資訊倫理課程對此做了實際的演練與展現,你也想玩倫理桌遊嗎?一起「倫理桌遊趣,永續相伴行」吧!

Type:

其他

Office:

「2020國際青年永續領袖培訓營」 校長陳月端勉:觀察發掘問題與解決 實踐社會責任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國際長吳行浩】2020-11-20 由國立高雄大學主辦,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及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台協辦的「2020國際青年永續領袖培訓營(2020 IYSL)」,有55名國際與國內講師與學員參與,活動係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的國際青年交流與培力營隊。以單一社區為據點,鼓勵年輕人認識SDGs,培育青年透過觀察與深入了解發掘永續問題,並透過互動與創新提出符合SDGs及當地需求之解決方案,接著將計畫化為實際的行動,實踐青年之社會責任。今(20)日開幕典禮上,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勉勵與會學員,面對COVID-19疫情對於全球帶來巨大衝擊的此刻,我們仍能在國內辦理這樣的國際工作坊,讓高大首屆SDG學生大使,國內如空軍官校等大專院校學生與在台外籍生有深度的合作交流機會,誠屬難得。本營隊讓不同領域專長,不同國籍背景的學員們一起走訪高大周邊具有特色的在地社區,結合設計思考、社會創新與地方創生將SDGs轉化為實踐行動,落實高大以SDGs接軌國際的精神,培養青年未來應具備的永續素養與國際視野,是相當難得的共創機會。2020 IYSL將以梓官區(蚵仔寮)及岡山區為探索據點,舉辦4天的青年永續領袖培訓營,由國內外長期深耕於永續發展領域的專業講師,由國際的觀點與全英語教材,結合社會創新、設計思考、地方創生等議題開發相關課程,並透過當地社區之實地訪查,開創青年學子國際視野,以SDGs為主軸縮減對偏鄉的認知差異及孵化在地永續發展的可能。-

Type:

其他

Office:

亞太系舉辦「2020國際品質管理研討會(ISQM)」探討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亞太系研討會助理梁翔雯】2020-11-07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每年度皆辦理品質管理研討會,今年由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承辦,併同地主中華民國品質學會高雄市分會共同主辦「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56屆年會、高雄市分會第45屆年會暨2020國際品質管理研討會(ISQM)」,主題為「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於11月7日在本校管理學院盛大舉辦。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長期以來致力於品質相關理念、管理及技術之研究發展與推廣,對於國家產業升級與競爭力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全球各國正如火如荼推動工業4.0及智慧製造,智慧製造時代的二大關鍵要素,就是品質管理和資訊科技,今年主題「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完全符合時代潮流。品質學會楊錦洲理事長表示,學會在「智慧品質與數位轉型」的推展上超前佈署,於5年前已辦理「工業4.0」研討會,去年也舉辦了「智能製造」的研討會,今年上半年亦舉辦「AI品質工程師認證考試」,於智能製造、智慧工廠的進展過程中培育關鍵角色。亞太工商管理學系莊寳鵰教授同時也是品質學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因身為地主於致歡迎詞中除介紹了創校至今二十周年的高雄大學,並表示亞太系於16年後能再度承辦品質管理研討會,讓國內品質管理之學術先進及產業界專家們在此匯聚,彼此交流相互學習深感榮幸。研討會在上午的大會議程中除頒發中華民國品質學會會士、榮譽會士,並頒發卓越經營品質獎、品質論文獎、聚陽產學應用論文獎、博碩士論文獎等;並敬邀中鋼公司劉宏義處長和日月光半導體公司陳俊銘品管副總擔任主講人,分享最先進的智慧製造推動經驗和智能品管的演進。而在下午的議程中,此次ISQM研討會共收錄65篇論文,大會安排了兩個時段共十個場次的論文發表,包括八個中文場次和兩個英文場次以及壁報展示;此外,大會也同步安排了卓越品質獎得獎單位經驗分享、可靠度論壇、數位品質4.0論壇以及智慧製造環境之精實系統論壇,這些議題都是連結現今全球產業潮流的重要課題。研討會共計有3百多人參與,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連錦漳局長致詞所言,必能從本次盛會中獲得靈感與動力,並與產官學研各行各業一同成長,以「品質」這把利器,推動台灣產業創新脫胎換骨、拓展經貿佈局。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 工業局 工研院機械所 共同發表「金屬產業初階課程地圖成果」

sdgs icon sdgs icon
-2020-10-07 國立高雄大學扣件中心、經濟部工業局、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所6日共同發表「金屬產業初階課程地圖成果」,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與會。高雄大學研發長、扣件中心主任林東毅表示,經聆聽各界寶貴意見,提出「師資來源」、「專題實作」、「工廠參訪」、「工廠實習」等4點(元素),做為培育未來金屬產業人才具體作法。林東毅指出,我國金屬產業具備優良傳統、競爭力,隨著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金屬產業智能化、人才世代交替成為必然趨勢,高雄大學扣件中心攜手工業局、工研院機械所分別於6月、8月邀集產官學界座談,同時參考與盤點國內10所大學材料、機械、電機、資工等相關學系課程,列出培訓研發、產品、成型、品管、業務專員等10種金屬產業人才須具備的專業知識,相信有所助益。林東毅引用德國哲學家康德名言「思考沒有經驗是空的,經驗沒有思考是盲目的」,引申他提出的「師資來源」、「專題實作」、「工廠參訪」、「工廠實習」4個元素缺一不可,強調理論與實務相互印證重要性,以及要與產業界緊密合作,而他也力行不悖,中南部鋼鐵製造、加工、粉末冶金等業者,幾乎都有他跟學生的足跡。「各界都在搶人才!」共同主持的工業局金屬機電組組長林華宇舉國外技術移轉為例,唯有培訓本土人才,才能留住精髓。強調政府各部會都在積極育才,例如日前成立的半導體人才庫、半導體學院,「我們不能搶輸人家!」也允諾協助找資源找經費,協助師生提高業界參訪機會次數。根據成果內容,地圖乃將大學端金屬相關系所及課程,串接產業端需求人才職能技術,提供產官學團隊依循、產業升級邁向智慧製造目標。

Type:

其他

Office:

2020全大運在高大 聖火引燃典禮 25日起環台傳遞串聯20大學

sdgs icon sdgs icon
-2020-09-24 「2020全大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高大!」承辦學校、國立高雄大學今(24)日舉辦聖火引燃典禮,由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王水文、高雄大學代理校長莊寳鵰領銜啟動。高大選手組成的聖火隊將自25日起展開環台大學傳遞串聯活動,為10月31日開幕宣傳造勢,屆時將有田徑等18種競賽、破萬名選手登場較勁爭取榮耀。全大運由教育部主辦、高雄大學承辦。體育署副署長王水文表示,競技運動、全民運動、運動產業將是施政三大重點,而全大運可說是最佳體現場域,尤其不少參賽選手也是東奧國手,相信賽事絕對精彩可期。體育署努力提升台灣體育環境,創造寬廣出路前途、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高雄大學代理校長莊寳鵰表示,「2020」不僅適逢全大運50週年,更是高大創校20週年,意義非凡。感謝政府全民攜手齊心努力控制肺炎疫情,正式賽會得以於10月31日登場。莊也強調,高大承辦全大運,期間將有超過萬名選手湧入高雄,為讓選手、民眾參(觀)賽之餘也能走訪領略高雄之美,規劃18種類競賽(場館)將分布在路竹、燕巢、橋頭、楠梓、左營、鼓山、三民、苓雅、鳳山、大寮、鳥松、大樹共12個行政區。全大運聖火隊火炬手由高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9名學生擔綱,接下聖火後除了跑步繞行校園,也將自25日從高大出發,一路北上傳遞給19所大學,不僅為全大運宣傳造勢,也將友校夥伴祝福帶回校內,創造「高大20」意象。2020全大運將於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進行,共有田徑、游泳、體操、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射箭、擊劍、柔道、空手道、舉重、拳擊、射擊、角力、木球、競技啦啦隊等18種競賽,詳細資訊可見全大運官方網站:http://109niag.nuk.edu.tw/。

Type:

其他

Office:

大手牽小手,高雄大學與十所國小簽署策略聯盟協議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西洋語文學系副教授傅鈺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本校為了深耕在地,以期與高雄在地相關國小資源共享互相提攜,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於2020年9月8日(二)舉辦「大手牽小手簽署策略聯盟協議座談會」,與高雄在地十所國小結盟,簽訂合作備忘錄。十所結盟國小及出席貴賓(依校名筆畫順序)為:中山國小-翁國恭教務主任(代理蕭木川校長出席),文府國小-李美金校長,四維國小-王淵智校長,東光國小-柯惠玲校長,李莉珍教務主任,新上國小-王彥嵓校長,新光國小-張華鳳校長,許志良教務主任,新民國小-吳俊男校長,援中國小-唐忠義校長,陽明國小-呂淑屏校長,許素燕教務主任,瑞豐國小-曾振興校長。典禮由莊寳鵰代理校長主持,高大與會師長包括促成本次策略聯盟的西洋語文學系傅鈺雯老師,研發處林東毅研發長、國際處吳行浩國際長、校友會李忠明副理事長,西洋語文學系顏淑娟主任,語文中心賴怡秀主任,研發處陳文正組長。莊校長表示此次策略聯盟主要希望實踐高雄大學連結國際,深耕在地的理念,和高雄在地國小資源共享互相提攜,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緣起於2019年12月第一屆高大盃高雄市兒童美語演講比賽舉辦期間舉行和國小校長的茶敘,互相交換許多意見及合作的可能性 (不限於外文),配合傅老師深耕計劃「大手牽小手,提升在地國小英語力與國際觀計劃」,簽約後先由英語力及國際化面向進行合作,推動平日交流活動,暑期營隊,及年終高大盃兒童美語演講比賽,往後再漸漸推動本校其他重點特色領域方面的合作或一起爭取計劃。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舉辦2020科展培訓營隊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為因應高中108課綱、探究實作課程,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及應用物理學系共同於7/24-26籌辦"2020國立高雄大學科展培訓營隊",該營隊報名僅1天半即額滿,共計75位高中生及11位教師,來自全國14所高中參與營隊活動。本科展培訓主要針對基本科學設備,例如: 三用電表、電源供應器、示波器、函數產生器等的使用介紹,各式科學軟體的安裝設定及運用,包含: Audacity、Tracker、Phyphox、Ray optics simulation、Excel繪圖等,以及運用時下最流行的Arduino感測器來進行科學數據擷取。此外,該營隊結合在地高教資源,聘請高雄中學 吳立森主任、物理教育學會2019年教學獎獲獎教師 吳原旭老師、左營高中 邱明星老師及本校 余進忠副教授等人,針對全國科展、小論文、物理辯論及探究實作競賽給予評審講座,讓學生能明瞭目前國內具公信力的各式科學競賽的舉辦期程、評分要點、評審觀點等,也聘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陳怡均、洪麒鈞及台灣大學物理系沈子耕等三位同學,分享科學競賽歷程及獲獎心得,於營隊第三天聘請屏東大學張雯惠教授給予科學報告撰寫技巧。希冀透過三天課程讓高中學生能快速獲得科展、物理辯論、探究實作競賽、小論文寫作、參展等活動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並培養對科學競賽應有的態度,進而投入科學競賽,培養自身的科學素養。開幕時營隊主辦人應物系余進忠老師特別感謝屏東女中詹莉莉教務主任、瑞祥高中鄭潔慧主任、高雄中學盧政良老師、豐原高中柯閔耀老師、嘉義女中張義杰老師、中山高中蔡銘賢老師等人,於營隊籌辦前給予諸多意見並共同促成此次營隊的籌辦。此次科展培訓營隊模式是國內首見大學端主導培訓高中生進行科學競賽,日後國立高雄大學將陸續籌辦類似營隊,為高中生科學素養盡一份心力。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數位行銷媒合會 輔導在地傳統業者轉骨 抓住零接觸商機

sdgs icon sdgs icon
-2020-07-24 肺炎疫情改變民眾消費習慣,「零接觸商機」崛起、衝擊傳統經營模式的企業商家,國立高雄大學今(24)日攜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義守大學共同舉辦數位行銷媒合會,介紹公部門可用資源以及輔導成功案例,吸引上百家在地服務、零售與餐飲業者與會。該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行銷」主辦單位、高雄大學研發長林東毅表示,這是今年高雄唯一一場針對在地服務、零售與餐飲業者量身打造的媒合會。林指出,多數民眾生活已習慣、離不開智能手機的網路時代,因此行銷更要隨著網速升級,跳離傳統思維模式,找尋銷售新藍海,培育奪目新亮點。林也強調,校方結合多位資訊、資工、商管、行銷等專長教授,以及校內育成中心多家資訊廠商分享輔導案例,協助業者「轉骨」,推廣優質產品、服務。講者之一、高雄大學EMBA中心主任楊書成長期輔導中小企業,經驗豐富,楊表示,要以顧客角度思考產業的「痛點」,尤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產品之上販賣體驗和幸福,讓顧客之間有所連結,這點也凸顯優良資訊服務廠商配合的重要性。「數位玩家」執行長莊子緯提醒有意利用數位行銷的業者,第1步就是確定與熟悉產品定位,與主要訴求對象,尤其要能「虛實結合」,創造接觸機會後再建立信任,進而轉化為訂單、收益。「好客科技」執行長賴經文舉各大品牌業者爭相經營會員為例,透過入會禮、消費集點、優惠券等誘因收集會員資料,進而形塑會員消費輪廓,量身打造行銷活動,例如發送折扣優惠券給常客,寄發簡訊喚醒沉寂會員等,而且每次促銷活動結束後都要評估與優化,去蕪存菁建立忠實鐵粉。

Type:

其他

Office:

Salamu Alaykum!葉門5交換學生在高大 最喜歡:開放自由學習、多元尊重包容社會價值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台灣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以及對多元尊重與包容的社會價值,讓這群葉門共和國青年好生羨慕。默德(Mohammed Rabbad)等5人這學期申請成為國立高雄大學交換生,修習商管、土木、環境工程等多門課程獲益匪淺,課餘還受邀前往鄰近小學介紹阿拉伯歷史、伊斯蘭文化,受到學童歡迎。默德特別建置「Mahasiswa Yemeni葉門學生」頻道,分享在台學習、生活點滴。來自葉門的默德(Mohammed Rabbad)、穆德(Mohammed Mustafa Hussein AL-Amrani)、馬列克(Abd Ulmalek Ali AL-shabany)、益善(Esam Sharyan Muthanna AL-Helali)、義思邁(Esmail Nabil Hussein AL-Sumaini),就讀印尼泗水Narotama University,今年2月申請交換到高雄大學修業1學期。時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從下機入境,被專車接送進校園、居家檢疫14日,確認健康無虞後再出關」,台灣專業嚴謹的防疫作為,給5人留下深刻印象。高大求學期間,默德充分展現熱情、自信、樂觀、社交、善於表達等商管學生特質,不只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課餘時間探索發掘周遭人事物,包括接受西洋語文學系副教授傅鈺雯邀請,擔任「1日(小學)老師」。「猜猜看,誰發現咖啡?」默德開場,成功吸引國小學童注意。除了介紹母國葉門國情、世界遺產「沙那古城」,乃至阿拉伯國家的地理歷史、伊斯蘭文化特色,還現場示範頭巾穿戴方式,當然也不忘教上阿式問候語「Salamu Alaykum(祝你平安)」。穆德、馬列克、益善、義思邁4人主要修習高大工學院學分,特別喜愛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葉琮裕開設的綠色化學、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等課程,尤其對葉將畜牧沼液沼渣轉換成農地肥分,或是利用向日葵「植生復育」整治土地汙染、提煉鉬元素的技術既驚訝又佩服。穆德含蓄隱晦表示,葉門也有發展太陽能產業,但因政局紛擾,技術規模不若台灣成熟,他們很珍惜出國留學機會,努力吸收綠建築、再生能源、環境工程等專業知識,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馬列克說,他們都是虔誠穆斯林,第1次造訪非回教國家的台灣,首要解決飲食問題,為避免觸犯聖訓,與多數教徒選擇蔬果、海鮮;大夥也曾想念家鄉料理,相約從學校多次轉車到高雄清真寺附近、哈拉(HALAL)認證的餐廳大快朵頤兼紓解鄉愁。前陣子適逢齋戒月(今年4月23日至5月23日),期間的清晨4時至傍晚6時禁止進食,他們以米飯、鮪魚罐頭、水果充飢。上課難免精神不濟、頭昏眼花,但仍不以為苦,強調守齋守紀律、約束言行,體現虛弱、體會貧窮、珍惜所有。「喜歡台灣的學習環境、進步建設,更喜歡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是這群葉門男孩的共同心聲。默德補充,「葉門人99%以上是穆斯林,但神也教導我們,要尊重別人的信仰」。默德分享親身體驗台灣社會溫暖實例,某次出遊旗津,因口罩臨時破損無法登船,身旁素昧平生的正妹見狀隨即贈以1只新口罩,令他大為感動。也因為欣賞台灣社會氛圍,默德發揮很商業頭腦、架設「Mahasiswa Yemeni葉門學生」頻道,透過Vlog(影像網誌)介紹5人學習、生活點滴,邀請大家點閱按讚分享。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