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雄大學、佛光山 簽署合作協議 攜手推動休閒觀光、導覽、語文、資訊應用、科技、教育

sdgs icon sdgs icon
-2020-06-05 「今生一照面,前世多少香火緣」,國立高雄大學、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山)4日舉辦交流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未來將攜手共同推動休閒觀光、導覽、語文、資訊應用、科技、教育等多方事項。締約儀式於佛陀紀念館3樓進行,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人間文教基金會(佛館館長)如常法師代表雙方簽約,未來將共享彼此專業、人力、設備,共同成長與提升。王學亮表示,樂見高大、佛光山締結善緣並期待發揚光大,雙方很多看法不謀而合,包括「培育人才」、「國際化」,乃至校方力推、實踐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也與佛館弘揚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相符。王指出,高大2019年成立全台大學第1所「AVR+ School」,培育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體感科技人才,相信也能與佛館推動科技弘法政策有所合作機會。「今生一照面,前世多少香火緣」如常法師說,感謝林杏子、蕭漢威、趙志宏等高大資管系教授帶領團隊,協助館方佈建戶外長距離無線網路,讓信眾、遊客享有優質便利網路品質,隨時分享感動美好,延續這份善緣成就今日合作。如常法師指出,高雄大學和菲律賓大學系統共組教學聯盟,佛館則有許多來自東南亞人士參觀,相信可提供學生許多學習機會。近期館方規劃改版網頁、資訊系統,也期待借助校方專業師資,帶給信眾耳目一新感受。

Type:

其他

Office:

2020第三屆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辯學術研討會 借鏡德日美 發展台灣自駕車倫理規範政策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葉蕙禎;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6-01 國立高雄大學「2020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辨研討會」日前登場,探討人工智慧(AI)科技導入車輛(自駕車)、醫療、金融等多方領域,帶來的便利與衝擊,邀請相關產官學界專家學者,以及法學院、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學生發表首度跨域共學的研究成果。研討會籌辦人、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張麗卿表示,自2018年開辦迄今已邁入第3屆,延續過往成果,邀集各界共同關心AI與法律相關配套發展。研討會由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朱兆民主持,張麗卿的科技部產學合作計畫借鏡、剖析德、日、美自駕車倫理規範與政策,提出台灣發展上的建言,安全是首要目標,其次是如何保護個人資料與平等利用,以及自駕車系統(數據)透明與解釋(牽涉事故肇責),還有如何衡平科技發展、法規倫理,都有待努力建立。與會業者、台灣智慧駕駛公司董事長陳維隆指出,自動駕駛車輛要大量商業化應用,除了技術瓶頸要突破,更要法律相關配套完善,以公司立場而言,在釐清相關法律(尤其是刑事)責任前,產品很難上市販售。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弘儒以倫理學經典題目「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提供道德哲學上思想試驗的方法,作為對自駕車碰撞倫理系統之啟發。前(第9屆)立法委員許毓仁受邀擔任專家評論,許任內關注數位科技產業發展議題,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基本法。許以「會動的電腦」形容自駕車,只要上路就在收集、判讀數據與執行,不諱言倫理道德法規的衝擊大過科技瓶頸。他倡議因應新興科技、新型態商業模式下以「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解決法規與科技之間的落差,設計風險可控管的實驗場域協助業者測試產品、服務、商業模式。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跨界合作,電機系教授吳志宏、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共同指導兩系及東海大學法學院學生,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成果,包括操作解說模擬自駕車、導入AI功能的輪型機器人、體現跨域共學精神。除了自駕車,研討會尚有探討AI與醫療、刑事法,以及AI與金融、演算法相關主題,累計近20篇論文。延續過去兩年盛大舉辦的「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辨研討會」系列,由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高雄大學生醫科技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高雄大學法學院及東海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

Type:

其他

Office:

咖啡很「文青」?亞太系副教授楊詠凱 「咖啡四部曲」真實呈現產業現況 結合SDG永續議題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咖啡產業很文青想投入?先通過「金牌測驗」再考慮吧。國立高雄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楊詠凱「咖啡四部曲」系列課程,其中1堂課帶領學生走訪咖啡館,除了見習相關知識、營運經驗,業者(師)羅世國也端出該測驗(手沖壺注水不滿溢)伺候,藉此體現扎實基本功遠比「拉花」還重要。楊詠凱的「咖啡四部曲」,包括「初探咖啡烘培」、「咖啡與公平貿易」、「咖啡與社會企業」,以及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黃裕宸合開的「咖啡綠色包裝設計」,想申請參加國際體驗學習、實踐SD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學生必須修習該4門微學分課程。楊詠凱表示,若單純談SDG難免空泛,因此結合大部分人都熟悉的咖啡,讓學生觀察、體會所衍生的若干項永續議題,諸如公平貿易(改善貧窮)、提供教育機會、雨林(生態)保護,或是生產過程中有無性別平等(有無同工不同酬現象)等。此外,課程也邀請「生態綠」經理潘怡伶、「Impct Coffee」共同創辦人陳安穠等社會企業,以及「五金咖啡」棧長羅世國,營運模式、理念迥異的業者分享經營心得。「不論是搶市場商機、衝鋒陷陣的拚勁,或者倡議公益、堅持友善環境的浪漫執著,都有值得借鏡之處。」楊詠凱說,這些都是參加國際體驗學習的行前基本功,幫助學生到了學習標的能更快融入適應,更有規劃地參與觀察。五金咖啡業者羅世國擔任首部曲「初探咖啡烘培」業師,介紹基本選豆、烘焙、沖泡知識技巧,也不吝分享經營心得,指出做生意首重清楚商品本質,如「咖啡要能提神,不是『拉花』就好賣」,這有賴紮實基本功偷懶不得;其次是出貨(杯)速度要跟得上客人的耐心,甚至還能抬高單價、增加獲益、攤提咖啡機器設備成本。 羅強調,店面裝潢、設備、資金都不是重點,人才才是,其腦袋內的專業與技術,以及能否與夥伴共事合作、發揮團隊綜效影響經營成敗。因此他特別要求員工的基本功,設計「金牌測驗」驗收訓練成果。受測者須以手沖壺將水注入金牌啤酒瓶,且將水柱拉到最高、最細,達到(瓶嘴)表面張力時立刻收水,若發生斷水、瓶身或瓶底面紙沾濕任一情形就是淘汰,通過則錄取,進階學習各種咖啡知識。「手沖壺比想像中還要重,且不同持法有不同控制力道,都是學問!」挑戰金牌測驗的東亞語文學系學生林曉涓收穫滿滿,因為喜歡喝咖啡而選修該門課,從只知道酸或不酸、濃淡口感,進階學到了選豆(品種)、烘焙、沖泡等各種技巧,也見識到「處處留心皆學問」。業者不藏私、賣力分享領悟的生意經(經營模式),甚至踩過的地雷,金融管理學系學生黃郁臻很是佩服,例如因應肺炎疫情生意下滑,客人不上門就主動出擊的拚勁。高雄大學2017年正式以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結合校務發展願景,推動包括各式課程、新南向、高教深耕、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等。2018年楊詠凱開辦「棉蘭國際共學營」,師生造訪印尼Padang Sidempuan地區,見習當地社會企業輔導小農栽種咖啡、樹糖建立穩定經濟收入,減少盜採伐木、破壞雨林生態的成果。2019年楊擴大實施,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補助,選送29位學生分別前往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多地,開展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體驗行程,包括觀摩學習「窮人銀行」運作、剩食、生態環保等議題。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加入高雄市政府青年創業輔導行列 聯合在地大學建構諮詢平台「創業O'star」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產學育成中心專任經理劉建成;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4-17 國立高雄大學受邀加入高雄市政府協助青年創業行列,日前由校長王學亮代表出席「青年C.E.O.創業輔導機制」啟動典禮,未來將與義守等4所在地大學建構諮詢平台,媒合校內相關領域師資與育成廠商提供專業意見。該政策由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負責規劃推動,找來各領域產業菁英、大師級人士擔任導師,範圍貼近高雄青年常見的創業領域,例如批發零售、餐飲、休閒、資訊服務等,專業知能面向則包括法務、募資、行銷品牌等。此外,包括高雄大學、義守大學、高雄餐旅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等5所在地大學成立諮詢平台「創業O'star」幫忙媒合創新創業量能。高雄市長韓國瑜以民間故事人物呂洞賓做比喻,他說,青年局就是要幫年輕人找到「呂洞賓點石成金的手指頭」。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專任經理劉建成表示,校內人工智慧範疇師資完整是受到高市府青睞主因,包括資訊工程、電機工程、資訊管理學系、應用數學系、統計學研究所長期鑽研知識工程、類神經網路、電腦視覺、智慧機器人、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研究的教授超過20名,加上10餘家資訊廠商進駐本校,資訊生態系儼然成形。未來高雄大學將以資訊專業能力,協助青年局建立O’star協作平台,除了有效鏈結衛星學校相關輔導資訊,未來並計劃提供高雄新創業者在預約、諮詢、轉介、歷程、相關課程與補助資訊上更便捷的服務環境。

Type:

其他

Office:

20週年校慶「高大雙十、嶄新精實」 造林減碳、健康宣言 友善環境、愛護地球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今(21)日舉辦創校20週年慶祝活動,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取消大型集會,改為紀錄片首映暨專刊首發會搭配網路直播,與20週年紀念牌巡禮、校史室啟用儀式、以及植樹造林減碳、刺桐老樹祈福、健康宣言等戶外活動,見證高大20歲生日之餘,也響應聯合國「世界森林日」,表達對友善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視。校慶活動精華剪輯:https://youtu.be/uJ3mLEIVCOA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引用此次主題「高大雙十、嶄新精實」指出,對任何學校而言,創校20週年都是大日子,校方自去年底就著手規劃系列慶祝活動,但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配合政府防疫作為、維護師生賓客健康與安全,改以小規模、控制人數(座位間隔1公尺)方式進行。 慶祝活動包括20週年紀錄片首映、紀念專刊首發、紀念郵票發行、I Love NUK紀念牌(地景藝術)巡禮、校史室剪綵,以及「樹來運轉」植樹造林、刺桐老樹祈福暨宣讀健康宣言,國際友人也透過視訊傳送祝福:https://youtu.be/0KQybA1cX50。高雄大學20週年紀錄片「高大雙十 記憶重拾」、紀念專刊詳實收錄自成立籌備處迄今的重大軟硬體建設,包括填平魚塭鋪路起造校舍、歷任校長推動政策、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諸多成果,搭配今昔影音對照彷彿帶領觀眾走入時光隧道。紀錄片網址:https://youtu.be/XX6C3oSNBXI。高大校慶當(21)日亦為聯合國世界森林日,特別選擇毛柿、克蘭樹、冇(讀音同「某」)骨消等台灣原生植物共420株樹苗,由校長王學亮帶領主管、師生種植響應。此外因承辦2020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預估將產生大量碳排放,造林所植之樹即可中和部分碳排放,表達對永續環境的承諾,該樹苗由林務局屏東林管理處提供,並由「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慷慨贊助各項整地及灌溉系統費用。「樹來運轉」植樹活動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Bl4hzrgvc師生也在刺桐樹下舉辦祈福與健康宣言,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項次3(健康與福祉),推動高大校園成為有益生活、學習、工作的健康場域,體現大學社會責任。刺桐老樹祈福及高大健康宣言活動影片網址:https://youtu.be/8MrlPQxD_Y020週年校慶郵票限量發行700套,採「只送不賣」方式,凡捐款「天使500送愛助學獎學金」每達300元即獲贈1套,送完為止。該獎助學金主要照顧對象為申請就學貸款、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特殊境遇家庭的高大弱勢學生約780人,占學生總人數14.7%,透過多方捐款、資源挹注,鼓勵努力向學。除了創校20年的紀錄片,另也收錄全校教職員工生的祝福影音彩蛋,展現高大活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AkGwomauM。20週年校慶活動精彩影音:國立高雄大學20週年校慶活動精華剪輯:https://youtu.be/uJ3mLEIVCOA「高大雙十 記憶重拾」20週年紀錄片 :https://youtu.be/XX6C3oSNBXI來自國際友人的祝福:https://youtu.be/0KQybA1cX50「樹來運轉」植樹活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Bl4hzrgvc刺桐老樹祈福及高大健康宣言活動:https://youtu.be/8MrlPQxD_Y0全校祝賀20週年影片:https://youtu.be/fMAkGwomauM

Type:

其他

Office:

「2020動手做物理教學研討會」高雄大學登場 各級學校物理科教師、業者教學交流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1-20 國立高雄大學攜手國教端,今(20)日舉辦「動手做物理教學研討會」,安排利用雷射及彈簧進行DNA雙股螺旋結構模擬探究等6個實作工作坊,吸引各級學校物理科教師、相關領域業者逾300名與會交流。該研討會由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物理學科中心、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共同主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秘書徐緯羲、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佩汝、台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物理學科中心主任彭佳偉、光電科技工業策進會董事長邰中和、台灣物理學會理事長賈至達、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洪偉清出席與會。高雄大學副校長莊寶鵰致詞表達歡迎之意,也強調大學應積極接軌國教端,讓高中生能無縫接軌進入大學,例如高大行之有年推動「暑期大學先修課程」、暑期偏鄉營隊、各類科普活動,也籌辦全國大型活動,包含「全國高中物理探究實作競賽」、「全國科學教具創意設計競賽」、「物理教育聯合會議」等,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莊再指出,今年適逢高大創校20週年,校方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主軸,推展各類學習標的及國內外活動,感謝臺中一中校長陳木柱、物理學科中心、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洪偉清、高大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規劃並大力促成研討會。高雄大學未來致力成為國教端教師學生與大學間的橋樑,鏈結優質國民教育並導入大學資源,讓全國教師及學子皆能從中獲益。研討會籌辦人、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表示,「動手做物理教學」特殊之處在於,以實際物件呈現物理現象來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能藉由實際現象的觀察進行綜合歸納,並推理背後隱藏的物理意義,繼而建立物理模型而能與現象相互印證,以達到教學的目標,這種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提升科學素養,並能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觀察,是一種落實學習內容於生活中的體現。此次大會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給予「科學演示的知識需求和表達方式-從小玩具到大設備」大會演講及6場平行教學演示工作坊,會中有利用雷射及彈簧進行DNA雙股螺旋結構模擬的探究,也有利用手機內置感測器進行各種物理現象量測,除可習得最新的教學演示手法外,亦可進行教學過程的切磋探討。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高醫大 簽署2020全大運運動防護MOU 保障選手運動安全 締造佳績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全大運執行辦公室_林宜琳;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1-14 國立高雄大學承辦「2020全大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賽事期間為提供選手完整優質的運動預防保健、安全維護等服務,今(14)日特別攜手高雄醫學大學簽署「運動防護合作備忘錄」。高雄大學副校長(兼全大運執行長)連興隆、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許博翔代表雙方簽署,(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系主任張志成、副教授吳佩芳,以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田英俊、運動醫學系系主任林槐庭、副教授張乃仁出席與會。未來將由吳佩芳、張乃仁統籌執行,帶領運健休、運醫兩系學生共組運動防護團,預計將有24名具專業證照運動防護員與物理治療師,及48名具證照學生擔任初級救護技術員。連興隆對於高醫大醫學院、運醫系鼎力相助表達感謝之意,指出運動傷害預防、體育運動健康管理等都屬其專業範疇,相信有他們加入,全大運期間選手比賽將更有保障,盡力拚搏締造佳績。許博翔表達樂觀其成態度,期許全大運開啟兩校(系)合作開端,往後攜手舉辦更多更深入的體育、學術等交流活動。田英俊表示,從全國到區域性運動賽會的主辦單位經常跟他提出支援運動防護員的人力需求,代表學生專業訓練受到肯定,他們有信心且全力以赴。2020全大運將於2020年5月2日至6日進行,共有田徑、游泳、體操、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射箭、擊劍、柔道、空手道、舉重、拳擊、射擊、角力、木球、競技啦啦隊等18種競賽種類,詳細資訊可見全大運官方網站:http://109niag.nuk.edu.tw/。

Type:

其他

Office:

2019第二屆人工智慧與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 探討AI科技時代對法律、道德衝擊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葉蕙禎;公共事務組編修】2019-12-27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今(27)日舉辦「2019第二屆人工智慧與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AI(人工智慧)科技對人類社會帶來巨大改變,衍生相關法律問題,吸引國內外多國法律、科技、金融等產官學界專家學者交流並發表研究成果。研討會籌辦人、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張麗卿表示,人工智慧近3年來蓬勃發展,應用範圍更加廣泛深入,諸如金融、醫療、交通等諸多產業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因此法律規範亦應隨著產業發展、社會變遷加以修正。張麗卿說,去(2018)年首屆、北高兩場次獲得熱烈迴響,今年延續擴大吸引更多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加入交流,今年高雄場包括「AI、自駕車與機器人」、「AI與人類學、民事法」、「AI與金融智慧、區塊鏈」、「AI與刑事法」等4大主題。稍早舉辦的台北場則有專題演講談AI倫理規範的國際趨勢,以及「AI的人格能力」、「AI與資訊保護、風險管理」兩主題。報告人之一、台灣智慧駕駛公司董事長陳維隆發表「自駕車的技術發展與台灣經驗」,指出現今業界普遍以「Model Training」方式,導入大量資料庫教導自駕車電腦辨識物件(號誌標線、人體、車體、障礙物等),進而建立舉一反三的能力。陳維隆說,經過訓練的自駕車能遵守規則行駛,但人性取巧、偷懶在所難免,「是否允許自駕車『稍微』違規?」,例如你我或許曾有臨停路邊買便當、鹽酥雞的經驗,但自駕車不允許發生該類行為,而是把車主載至合法停車區,但可能已離店家數公里之遙。德國維爾茨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rzburg)法學院教授Eric Hilgendorf以「自駕車的倫理及法律之挑戰」為題,探討自動駕駛、自動跟車、車道偏離等諸多智能科技系統導入汽車,當上路發生事故傷亡的肇責歸屬、道德困境。例如行駛中前方突然衝出3名孩童,若方向盤急左偏可能撞死左邊1名,但因此保住其他2名,反之右偏則造成2名孩童死亡。常理判斷下多數人可能選擇左偏,但德國嚴格禁止自駕系統以個人特徵,如年紀、性別、身心狀況,做出區別的決定,亦即不可權衡受害者的條件以決定誰應該受害。

Type:

活動

Office:

法學院 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

高雄大學鏈結SDGs 推動永續 榮獲2019TCSA 企業永續報告獎大學類金獎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環境安全衛生中心組長王啟人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系列推廣】2019-12-06 國立高雄大學在最新版的校務中長程計畫中提出以「SDGs-Inside」為核心的行動指引,以既有的塔樂禮宣言(Talloires Declaration)綠色大學為基礎,結合國際已在推動SDGs的大學共同推動永續發展課題合作行動,將「SDGs-Inside」成為高雄大學與國際接軌的語言,成為東南亞大學跨接歐美大學的學習典範,打造國際連結,發展特色大學的關鍵載體。國立高雄大學做為全國最年輕的國立大學,勇於追求卓越,勇於創新與改變,致力於SDGs的實踐。我們深信永續發展的精神在於「實踐」而非「複製」。我們也相信每一所大學皆有屬於自己獨特之風格,但無論特色絕佳,風格如何,實踐才是永續校園成功與否之關鍵。國立高雄大學的努力,在2019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公佈的2019「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獲得了肯定。這是全世界第一個以聯合國公布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基礎的世界大學排名。國立高雄大學在這份全球80個國家551所大學共同參與的評比中,名列201-300,其中SDG 8「工作尊嚴及經濟成長」獲第72名;SDG 11「永續城市及社區」獲第94名。另為實踐永續發展目標,國立高雄大學依據2016年公布之GRI Standards指引編撰,依循「核心」選項揭露,從108年4月起組成撰寫工作小組,收集相關資料分別就永續發展目標、政策、各利害關係人溝通、教學品質、國際交流、環境永續管理、社會責任與關懷撰寫國立高雄大學2018年永續報告書,於109年6月經第三方公正單位英國標準協會驗證通過,於7月公開出版並於網路公開瀏覽(https://sustainability.nuk.edu.tw/),報告書並經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評選,獲頒2019TCSA企業永續報告獎大學類金獎之殊榮。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總務處

SDG接軌國際3團隊 教育部青發署競賽全部上榜 1優勝2佳作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_羅品婕;公共事務組編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系列推廣】2019-12-02 國立高雄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今年以「SDG接軌國際」為題,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補助。從三月開始辦理學員招募、校內課程及蚵寮社區行前培訓等過程,於暑假選送29位學生至馬來西亞、日本、孟加拉、印尼及泰國等地,進行自主規劃SDG深度體驗行程。經尤努斯中心楊詠凱主任指導及推薦三組團隊,全數入圍青年發展署成果競賽,並從13間學校26組團隊中脫穎而出,為全國大專院校獲獎組數最多之學校,榮獲優勝一名、佳作二名。亞太工商管理學系陳意婷以「脫離貧窮、孟想成真」孟加拉參訪行程為題,榮獲優勝及獎金兩萬元,參與組員陳配莙、蘇怡文;金融管理學系陳瑩慈發表「東京循環經濟及文化體驗」及亞太工商管理學系黃荷絢發表「泰國社企參訪-培養解決貧窮與弱勢問題的能力」,各榮獲佳作及獎金一萬元。陳意婷等人並於會場擺攤展示暑期參訪成果,同時與青年發展署署長羅清水分享參訪收穫,署長勉勵本校同學持續發展參訪議題之延伸性,運用在未來就業或升學上,並將此次國際參訪經驗傳承推廣給學弟妹,發揮個人影響力。

Type:

活動

Office:

管理學院 尤努斯社會型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