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正港台灣人 東語系助理教授陳氏蘭 通過高專人才申請 越語教學貢獻歸化第1人

sdgs icon
-2020-09-21 長期投入培育「越南通」、促進台越教育文化交流,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陳氏蘭表現傑出獲得政府肯定,日前通過內政部「歸化國籍高級專業人才」審核,順利取得中華民國國籍成為正港台灣人,也是該政策2016年上路以來,以「越南語教學貢獻」歸化第1人。「越南語將來很有發展性!」聽從當時台籍訪越教授的建議,河內國家大學語言學系畢業的陳氏蘭,2007年首度踏上台灣土地,攻讀成功大學碩、博士。求學期間表現優秀,陸續獲得校方、台灣政府獎學金,以及豐富的學術研究資源,更堅定她留台發展決心,一待就超過13個年頭。陳氏蘭目前為高雄大學東語系專任助理教授,越語教學表現優異受到學生歡迎,獲得校級優良教師、教育部計畫績優教師多項榮譽肯定。教學研究之餘協助校方執行政府新南向政策,擔任與越南大學策略聯盟聯絡窗口,促進台越教育文化交流。又如去(2019)年協助校方牽線越南河內市、南定省多所高中,陪同主管帶領校內新二代背景的學生交流訪問、推廣台灣優質高教。今(2020)年則協助辦理「(越南)新住民子女高中生交流營隊」,她觀察到學員越語能力落差甚大,特別著重字母拼音練習,同時勉勵其自我身分認同與展現自信。此外,陳也貢獻所長,包括擔任國家考試(競賽)越南語考試評審、教育部等機關新住民(越語)教材編撰、師資培訓等工作,協助政府推動新南向語文教學計畫貢獻良多。陳氏蘭歸化案得以順利通過,高雄大學人事室扮演重要角色。人事主任郭春錦表示,配合國家廣納優秀人才政策,自去(2019)年底受理協助各項行政作業,包括彙整佐證資料以學校名義函報教育部審查用印等,藉此鼓勵更多校內外籍學者提出申請。根據內政部資料,自2016年12月21日「國籍法」修正施行迄今,已有156名長期在台灣付出,鼓勵熱愛並認同台灣外國高專人才,在免喪失原有國籍下歸化我國,不但將擁有參政權,也能享有各種社會福利保障。此次通過歸化國籍審查的高專人才共計7名,陳氏蘭是教育領域以「越南語教學貢獻」歸化第1人。

Type:

其他

Office:

大手牽小手,高雄大學與十所國小簽署策略聯盟協議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西洋語文學系副教授傅鈺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本校為了深耕在地,以期與高雄在地相關國小資源共享互相提攜,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於2020年9月8日(二)舉辦「大手牽小手簽署策略聯盟協議座談會」,與高雄在地十所國小結盟,簽訂合作備忘錄。十所結盟國小及出席貴賓(依校名筆畫順序)為:中山國小-翁國恭教務主任(代理蕭木川校長出席),文府國小-李美金校長,四維國小-王淵智校長,東光國小-柯惠玲校長,李莉珍教務主任,新上國小-王彥嵓校長,新光國小-張華鳳校長,許志良教務主任,新民國小-吳俊男校長,援中國小-唐忠義校長,陽明國小-呂淑屏校長,許素燕教務主任,瑞豐國小-曾振興校長。典禮由莊寳鵰代理校長主持,高大與會師長包括促成本次策略聯盟的西洋語文學系傅鈺雯老師,研發處林東毅研發長、國際處吳行浩國際長、校友會李忠明副理事長,西洋語文學系顏淑娟主任,語文中心賴怡秀主任,研發處陳文正組長。莊校長表示此次策略聯盟主要希望實踐高雄大學連結國際,深耕在地的理念,和高雄在地國小資源共享互相提攜,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緣起於2019年12月第一屆高大盃高雄市兒童美語演講比賽舉辦期間舉行和國小校長的茶敘,互相交換許多意見及合作的可能性 (不限於外文),配合傅老師深耕計劃「大手牽小手,提升在地國小英語力與國際觀計劃」,簽約後先由英語力及國際化面向進行合作,推動平日交流活動,暑期營隊,及年終高大盃兒童美語演講比賽,往後再漸漸推動本校其他重點特色領域方面的合作或一起爭取計劃。

Type:

其他

Office:

109新生入學典禮 因應後疫情 校長莊寳鵰勉「一心兩力」:關懷心、跨域力、未來力

sdgs icon
-2020-09-10 「因應後疫情(時代),大學新鮮人除了精進(本職)專業,也要及早培養適應與解決問題能力。」國立高雄大學7日舉辦入學典禮,代理校長莊寳鵰率領主管迎接、鼓勵新生,同時預告10月底即將登場的2020全大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期勉全校齊心團結辦好該項盛事。莊寳鵰提出「一心兩力」勉勵新生,「一心」乃指培養關懷的心,包括關懷社會脈動、時事、永續環境議題,進而發現需求解決問題,創造並提升自我價值,諸如臉書、亞馬遜、蘋果創辦人都是典範。其次「兩力」是培養跨領域力、未來力。前者指大學學習面向多元,規劃跨領域學習修課、社團活動,以及訓練時間管理,再結合「滑世代」擅長的數位科技能力,將有助創造專屬的斜槓人生,更直接反映好「薪情」,根據高大OIR(校務研究辦公室)調研發現,跨領域修課畢業生月薪高出平均3至5千。未來力則指學習如何因應未來的能力,對此莊寳鵰鼓勵新生踴躍參與校內高教深耕、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乃至創新學院所推出的各類議題導向學習,諸如敘事力、新興科技、咖啡產業及永續、網路行銷、創業等熱門口碑課程。莊寳鵰也提到,「2020」不僅適逢全大運50週年,更是高大創校20週年,爭取承辦意義重大非凡,開幕式將在10月31日於校內田徑場登場,現已進入最後倒數、緊鑼密鼓階段,他勉勵全校總動員,齊心努力展現熱誠迎接選手造訪。2020全大運將於10月31日至11月4日進行,共有田徑、游泳、體操、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射箭、擊劍、柔道、空手道、舉重、拳擊、射擊、角力、木球、競技啦啦隊等18種競賽種類,詳細資訊可見全大運官方網站:http://109niag.nuk.edu.tw/。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新住民子女高中生交流營隊」 越語教學、化學實驗、參訪竹科、移民署 鼓勵向學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學務處邱巧齡;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7-30 國立高雄大學舉辦「(越南)新住民子女高中生交流營隊」,吸引嘉高屏地區近30名高中生報名,活動不僅設計「基礎越南語教學」、「化學實驗探究實作」,也實際驅車參訪新竹科學園區,觀摩晶圓、半導體製程,藉此鼓勵努力向學。該「這夏越高大」營隊由高雄大學學生事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學務長鄭秀英表示,校方善盡大學社會責任(USR),特別自高教深耕計畫中編列活動經費,用以關懷輔導、強化新住民子女(新二代)自我身分認同,進而展現自信。鄭秀英補充,該營隊第2年舉辦,因應肺炎疫情有所調整,改為邀請(越南)新二代高中生參與,並由校內新二代擔任課程助教,讓年紀相仿的年輕世代相互交流、見賢思齊。營隊規劃者、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莊曜遠表示,課堂教學主要安排越南語教學、化學實驗、半導體技術,前者幫助學生更有系統學習越語;其次是搭配108課綱自然探究與實作為學習歷程加分;後者則帶領認識台灣戰略產業。此外,也安排參訪新竹科學園區、內政部移民署、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讓學生了解政府單位對新住民(子女)相關培力計畫,進一步善用優勢、充實自我與一展長才。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陳氏蘭負責越南語教學,她觀察到學生儘管都是新二代身分,但諸多因素使越語能力落差甚大,因此主要教授29個字母、練習拼音,熟習後可自行閱讀學習。中山高中張敏琪說,受長輩影響限制,幼時沒機會學習媽媽的話,因此把握這次學習機會,除了練好發音,還想參訪移民署,未來想投身相關公職。屏東潮州高中王瑞豪,不諱言來自傳統家庭以及長輩刻板印象,反而讓他更好奇想認識媽媽的文化,尤其希望下次返鄉探望外婆、阿姨時,不必再透過「Google翻譯」。屏東東港高中劉威廷相當肯定老師教學,尤其是越南北部、南部發音、用語差異,令他獲益匪淺,也希望透過營隊認識更多新二代朋友,相互交流打氣。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舉辦2020科展培訓營隊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為因應高中108課綱、探究實作課程,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及應用物理學系共同於7/24-26籌辦"2020國立高雄大學科展培訓營隊",該營隊報名僅1天半即額滿,共計75位高中生及11位教師,來自全國14所高中參與營隊活動。本科展培訓主要針對基本科學設備,例如: 三用電表、電源供應器、示波器、函數產生器等的使用介紹,各式科學軟體的安裝設定及運用,包含: Audacity、Tracker、Phyphox、Ray optics simulation、Excel繪圖等,以及運用時下最流行的Arduino感測器來進行科學數據擷取。此外,該營隊結合在地高教資源,聘請高雄中學 吳立森主任、物理教育學會2019年教學獎獲獎教師 吳原旭老師、左營高中 邱明星老師及本校 余進忠副教授等人,針對全國科展、小論文、物理辯論及探究實作競賽給予評審講座,讓學生能明瞭目前國內具公信力的各式科學競賽的舉辦期程、評分要點、評審觀點等,也聘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陳怡均、洪麒鈞及台灣大學物理系沈子耕等三位同學,分享科學競賽歷程及獲獎心得,於營隊第三天聘請屏東大學張雯惠教授給予科學報告撰寫技巧。希冀透過三天課程讓高中學生能快速獲得科展、物理辯論、探究實作競賽、小論文寫作、參展等活動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並培養對科學競賽應有的態度,進而投入科學競賽,培養自身的科學素養。開幕時營隊主辦人應物系余進忠老師特別感謝屏東女中詹莉莉教務主任、瑞祥高中鄭潔慧主任、高雄中學盧政良老師、豐原高中柯閔耀老師、嘉義女中張義杰老師、中山高中蔡銘賢老師等人,於營隊籌辦前給予諸多意見並共同促成此次營隊的籌辦。此次科展培訓營隊模式是國內首見大學端主導培訓高中生進行科學競賽,日後國立高雄大學將陸續籌辦類似營隊,為高中生科學素養盡一份心力。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數位行銷媒合會 輔導在地傳統業者轉骨 抓住零接觸商機

sdgs icon sdgs icon
-2020-07-24 肺炎疫情改變民眾消費習慣,「零接觸商機」崛起、衝擊傳統經營模式的企業商家,國立高雄大學今(24)日攜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義守大學共同舉辦數位行銷媒合會,介紹公部門可用資源以及輔導成功案例,吸引上百家在地服務、零售與餐飲業者與會。該活動「讓我們重新定義行銷」主辦單位、高雄大學研發長林東毅表示,這是今年高雄唯一一場針對在地服務、零售與餐飲業者量身打造的媒合會。林指出,多數民眾生活已習慣、離不開智能手機的網路時代,因此行銷更要隨著網速升級,跳離傳統思維模式,找尋銷售新藍海,培育奪目新亮點。林也強調,校方結合多位資訊、資工、商管、行銷等專長教授,以及校內育成中心多家資訊廠商分享輔導案例,協助業者「轉骨」,推廣優質產品、服務。講者之一、高雄大學EMBA中心主任楊書成長期輔導中小企業,經驗豐富,楊表示,要以顧客角度思考產業的「痛點」,尤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在產品之上販賣體驗和幸福,讓顧客之間有所連結,這點也凸顯優良資訊服務廠商配合的重要性。「數位玩家」執行長莊子緯提醒有意利用數位行銷的業者,第1步就是確定與熟悉產品定位,與主要訴求對象,尤其要能「虛實結合」,創造接觸機會後再建立信任,進而轉化為訂單、收益。「好客科技」執行長賴經文舉各大品牌業者爭相經營會員為例,透過入會禮、消費集點、優惠券等誘因收集會員資料,進而形塑會員消費輪廓,量身打造行銷活動,例如發送折扣優惠券給常客,寄發簡訊喚醒沉寂會員等,而且每次促銷活動結束後都要評估與優化,去蕪存菁建立忠實鐵粉。

Type:

其他

Office:

台灣最強歐吉桑 副閣揆沈榮津 高大EMBA開講:布局策略從全球化轉為區域化、在地化

sdgs icon
-2020-07-13 「台灣最強歐吉桑」來了!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日前出席國立高雄大學講座,以「加速經濟轉型、投資台灣」為題,剖析台灣產業現況乃至政府未來施政方向,包括能源、產業、經貿轉型,成立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等,同時提醒與鼓勵業者,大數據、物聯網時代已經來臨,必須重視資訊安全與積極升級,才有競爭力。該講座由高雄大學「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主辦,為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系列課程之一,上課學員以企業負責人、中高階幹部為主。中心主任楊書成表示,邀請各領域官員、專家學者出席講座,除了暢談政策制定推動、經營布局等心得成果,也提供EMBA學員交流平台。此次(二度)邀請「台灣最強歐吉桑」沈榮津開講,不僅分享銜命成立「口罩國家隊」讓民眾安心有罩可戴的過程經驗,更希望讓企業學員面對美中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全球供應鏈重組契機,適時調整因應。沈榮津嫻熟產業界,不論是傳統製造,乃至高科技半導體、能源、資訊安全,各產業鏈上下游業者及其市場地位、強項產品都能鉅細靡遺、如數家珍,尤其閩南語、華語交雜演講,更十足展現「歐吉桑」特質。沈強調,美中貿易摩擦帶給台灣包括「轉單效應」、「臺商回臺」兩個機會,政府珍惜且把握,擬定「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並提供土地租金優惠、專案貸款等協助措施,減緩台灣產業衝擊,美國、日本也跟進,編列巨額預算鼓勵自家企業搬遷回國。沈以閩南語俗諺「日頭赤焰焰,隨人顧性命」,形容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各國紛紛鎖國封城,影響人流、物流等經濟活動,導致生產斷鏈。政府、企業都重新思考布局策略,從「全球化」轉為「區域化」、「在地化」。以口罩為例,承平時期被視為低利潤的製造業,但肺炎疫情掀起各國短缺搶購恐慌,幸好台灣政府超前部署,管制出口、擴大建置60條生產線雙管齊下,守住疫情也安定民心。沈也不忘推銷與呼籲支持政府政策,推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建構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

Type:

其他

Office:

Mihumisang!排灣、阿美、布農族語教學 學習尊重多元文化 鼓勵參加認證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莊曜遠、古育綾;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Mihumisang(你好,布農族語)!」國立高雄大學推動「原住民族語言課程」獲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補助,日前修課學生以歌唱、話劇等形式展現排灣、阿美、布農等族語學習成果,後續校方再輔導取得年底「族語認證」,提前準備明年原民公職考試。相關報導影片可見:https://youtu.be/7W973Eo3Uc8 。該課程由高雄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規劃設計,中心主任莊曜遠表示,課程來自「國立高雄大學排灣、阿美、布農族語言課程與認證計畫」,除了幫助校內原民生提升口說能力,也鼓勵提前通過族語認證考試,因自明(2021)年起,該認證(中級以上)是原民特考應考資格條件。學務處學務長鄭秀英表示,上學期開設於校內推廣教育中心,下學期擴大為通識教育課程,鼓勵更多原民學生選修,不具原民資格的學生亦可申請,透過學習,認識、尊重多元文化。後續也將爭取原住民族委員會經費補助,開設更多不同原住民族語課程。兩學期修課學生累計超過50人次,還吸引蘆田大等4名日本籍學生報名,蘆田說,台灣由原民、客家、閩南、外省、新住民等多元族群組成,產生的文化多樣性很吸引他,所以特別選修該課程中的布農族語親身體驗。修課學生多為原住民學生,初衷都是希望透過有系統(族語老師)學習、認識自己文化、母語,例如屏東牡丹鄉排灣族、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學生廖約翰就看到部落長輩逐漸凋零,傳承使命感油然而生。同系的陳昱則是布農族,學習母語是想跟爺奶有更多聊天的話題。泰雅族學生黃妤珊選擇學習布農族語,觀賞其傳統祭儀「射耳祭」覺得很熱血,期許結合志同道合族人,振興部落文化。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陸軍官校簽署策略聯盟 共享資源設備 培育國家人才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陸軍軍官學校29日共同簽署策略聯盟締結正式夥伴關係,未來攜手推動學術文化交流、共享資源設備,鼓勵教師合作申請研究案、提供兩校學生跨校選修學習管道。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陸軍官校校長陳建義代表雙方簽約,地點在陸官校內黃埔賓館。王學亮表示,很榮幸與陸官成為合作夥伴,相信可提供學生更多元學習資源、累積實務經驗;另方面也能延伸教師研究觸角,尤其兩校多達9個學系相似或相同領域,因此包括AI(人工智慧)、5G通訊、物聯網,乃至法律、商管都有可發揮之處。又如兩校物理系教授余進忠、洪偉清志同道合,多年深耕中小學科學教育,足跡遍及全台外島偏鄉獲得教育部肯定,更委以協助推廣108年探究實作新課綱重任。王也樂觀期待正式締盟後,有更多類似余洪合作典範。陳建義致詞指出,現今軍校(事)教育重視培育宏觀視野、多元能力的未來軍官,因此他積極推動與民間大學合作,諸如軍校生、一般大學生交流觀摩彼此長處優點。他也強調軍事科技化,鼓勵校內教師與外校交流,共同研發更先進作戰科技。陳建義也歡迎高大師生預約導覽「黄埔校史館」,是體現全民國防最佳場域。館藏相當豐富,詳實收錄近百年珍貴文物,也搭配數位典藏影音多媒體,參觀者就像走進時光隧道,身歷其境見證創校篳路藍縷,乃至北伐、抗戰、剿共等先賢拋頭顱灑熱血的無懼大愛。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