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雄大學災防中心、高市府水利局 舉辦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成果交流會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公共事務組編修 】2019-10-14 國立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日前共同舉辦「高雄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成果交流會」,邀請各里、社區發展協會分享、觀摩防災作為,同時表揚金獎「永安區新港里」等多個績優社區。該活動8日於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進行,今年主軸「水患自主防災社區 揪你來應援」,40處社區除了靜態展覽,也發揮創意巧思、設計諸多防災闖關遊戲,增進社區間交流互動。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副局長韓榮華出席表達支持,特別感謝各社區發揮同舟共濟精神,每當颱風豪大雨期間,密集提供即時情資,以利政府迅速掌握研判災情加以因應。韓指出,每年10月定期舉辦交流活動,代表該年汛期接近尾聲,但仍要持續精進防災作為,達到人人心中皆有防災SOP且熟練操作。高雄大學災防中心主任吳明淏表示,團隊體現大學社會責任,長期與高市府合作,協助各社區建立自主防災意識,減少傷亡財損。例如受輔導社區之一的永安區新港里,乃傳統龍膽石斑養殖重鎮,災防中心團隊進駐教導操作雨量器,當發布颱風豪雨警報時,根據數據推算預降魚塭水位,不只可供臨時滯洪池,也避免數百萬心血付諸流水。吳團隊輔導作為契合校方推動的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的目標11(永續城市)、目標13(氣候行動),協助公部門、民眾因應氣候變遷加以調適,包括提升防災、抵禦、適應等,使高雄市更具備韌性城市特性。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規劃課課長吳明昆、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總務處總務長室秘書林庚達、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教授邵珮君等專家學者與會審閱評鑑資料,不僅提供最新防災軟硬體資訊,也特別提醒應變值勤過程中,務必注意自身安全。108年度高雄市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成果交流會獎項名單:金獎:永安區新港里銀獎:大社區保社社區發展協會銅獎:仁武區中華社區發展協會優選:大社區中里林仔邊社區發展協會、楠梓區清豐社區發展協會、美濃區瀰濃社區發展協會佳作:湖內區公舘社區發展協會、湖內區太爺社區發展協會、楠梓區下鹽田社區發展協會、大樹區久堂社區發展協會、旗山區大德里、旗山區南新社區發展協會

Type:

活動

Office:

工學院 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

化材系教授蘇進成 攜手日月光 廢電木板再利用 開發「高比表面積之多孔洞碳材」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系列推廣】2019-08-12 全台每月生產承載IC元件、配電盤上下蓋等的「酚醛樹脂(Phenol formaldehyde,PF)積層板」高達150公噸,過去視為無法回收的事業廢棄物、多以焚化處理,但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教授蘇進成,攜手「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高比表面積之多孔洞碳材」,可有效處理工業廢水純化、廢氣過濾淨化、吸附生物醫藥工程與較大體積汙染物等多重功能,體現循環經濟高值化。該項產學合作技術由高雄大學化材系教授蘇進成所主持之「綠色材料與資源實驗室」,與日月光「集團研發化學實驗室」兩團隊共同發表。蘇進成表示,酚醛樹脂板俗稱「電木板(Bakelite Sheets)」,因具備優良電氣絕緣、機械及加工性質,不只用途廣且用量驚人,諸如半導體、光電產業中常用於IC元件與相關產品製程中之承載板或隔板、汽車零件;或是生產工業用配電盤、銅排座、超音波機械、成型或裁切加工時做為上下蓋保護之用,光是台灣,每月就有150噸電木板產出,但過往無法回收再加工利用,多以焚化處理,不僅浪費資源且因碳排放造成溫室效應。蘇進成表示,雙方合作開發的「高比表面積之多孔洞碳材」,即是民眾熟悉的「活性碳」,但性能更加優異,產品外觀為高度多孔性的黑色粉狀與顆粒狀或纖維狀固體,密集分布「大孔(Macropore,孔徑尺寸> 50nm)」、「中孔(Mesopore,2~50nm)」、「微孔(Micropore,< 2nm)」,因此每公克可吸附表面積高達8個網球場的汙染物。日月光集團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表示,透過與蘇團隊合作專案,將產線原本一次性使用的酚醛墊板材料,回收循環製成的活性碳經過吸附驗證實驗,比市售活性碳效果更好,且可再利用於封裝製程中廢水與廢氣淨化處理上。洪也強調,日月光在永續發展的經營基礎上,材料與能源回收再利用的相關專案將持續與高雄大學合作激發出新創意與產品,在循環經濟上有更多貢獻。雙方合作開發的產品可再進階加工,做成粉末狀或是顆粒狀,用於產業污染防治,可做為工業廢水純化處理與廢氣之過濾淨化,對於民眾日常生活,則是良好的空氣過濾與水質淨化的吸附劑。除此之外,多孔洞碳材未來之應用潛力,包括電池電容、觸媒載體、生物醫藥工程與特殊汙染物的吸附等。為檢視產品表現,蘇團隊也以「碘值分析(Iodine Number)」、「亞甲基藍吸附分析(Methylene Blue Capacity)」兩實驗,分別驗證微孔、中孔吸附效果,短時間內均將溶液中的碘、亞甲基藍吸收殆盡,還原近乎透明無色。另一項優點則是製程穩定簡易且可透過再生程序重複使用,符合環保永續精神。日月光集團與蘇進成合作,著眼於藉由該技術,不僅省去電木積層板材處理費用,還可取代原有除汙設備的過濾、吸附耗材,未來推廣移轉給協力廠商後,更可望處理全台每月150噸廢料帶來的市場商機。

Type:

研究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 受邀出席美華環境保護協會 分享推動SDGs成果

sdgs icon sdgs icon
2019-08-28 國立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本月23日,赴美出席「美華環境保護協會(ACEPA)」2019年會發表演說,分享校方體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成果以及國際籍高教評鑑佳績的肯定,爭取僑界認同與支持。王學亮2度受邀出席美華環境保護協會,此次以「大學社會責任作為高等教育學府之夥伴平台」為題演講,分享高雄大學各項努力成果,多年累積教育部「教學卓越」、「教學創新」等多項重大型計畫執行經驗後,於2017年起正式將SDGs作為校務發展願景核心,陸續推動各式課程、講座、新南向、高教深耕、學生國際體驗學習等。2017年底成立全球第40所、全台第3所「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學習「社會型企業」經營理念,除了校內水煮地球講座、認識貧窮與街賣、走訪友善旅館(以身障人士視野體驗無障礙設施),校外則有「接軌國際體驗學習計畫」,如去(2018)年暑假師生造訪印尼棉蘭Padang Sidempuan地區,見習當地社會企業推廣「友善雨林咖啡、樹糖」作法,今年更擴大由學生自行規劃提案,足跡遍及印尼、泰國、孟加拉、日本等社會企業或環保團體。2018年11月成立全台第1個「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爭取教育部經費開辦華語文、台灣文化、健康按摩、有氧運動等推廣課程,免費提供並鼓勵鄰近加工區菲籍移工進修、為人生加值。王指出,經過近2年全校師生努力下已獲得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兩項國際級評鑑肯定,分別是4月「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其中項次8「提昇工作尊嚴及經濟成長」獲得全球第72名、項次11「永續城市及社區」也獲得全球第94名的佳績。THE另1項在6月公布的「千禧年成立、世界最佳年輕大學(The best millennial universities 2019)」評鑑,高雄大學名列全球第56,也是台灣唯一入榜的國立大學。美華環境保護協會於2017年8月11日由紐約僑界在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宣布成立,主要訴求解決當地(法拉盛Flushing)日益嚴重水資源、噪音汙染問題,並增強華人環保意識,提供社區發聲的平台,改善民眾生活環境。自去(2018)年起舉辦首屆年會,邀請產官學界、社區居民與會探討環保相關議題,今年主題為「永續環保,力行減塑」。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高大USR師生 2度暑期駐村龍目 發表生活 生態 願景調查成果 體現大學社會責任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USR計畫辦公室盧韻筑;公共事務組編修 】2019-08-29 賞螢不必再往深山野外跑,高雄大樹龍目社區(里)就有,國立高雄大學「大樹河谷莊園新經濟行動計畫」參與師生,28日發表暑假駐村期間深入調查當地產業經濟、文史建築、地景地貌等成果,也提出美食(鳳梨、荔枝)結合人文(特色老屋巡禮)、生態(螢火蟲、溪蟹)規劃建議,未來都將移轉給當地里民使用,體現大學社會責任(USR)。該計畫獲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經費補助,由翁群儀等多名教授跨域合作,延續去年度萌芽型計畫成果,2度暑期駐村,開設「夏日工作假期」實習營,帶領學生進行故事田野調查、建築聚落觀察、特色節慶消費市場調查,進而認識形塑在地文化的重要結構主體。成果包括影像文字紀錄、生態旅遊調查、老屋調查等豐富內容,並在當地重要信仰龍安宮前廣場舉辦「大樹腳ㄟ莊園音樂會」,邀請當地民眾、文史工作者、他校計畫夥伴共同交流。參與學生透過暑假駐村實習,實地深入社區蹲點,盤點、探索地方議題,進而發想創新方案,透過作中學提升就業力與職涯規劃能力。此次共發表3大成果,分別為「空間生活」:針對社區聚落型態及老屋建築樣式進行實地踏查,以建築專業知識進行建模,重塑老屋之形,進行電子歸檔,永存老屋之樣貌。其次「環境生態」:針對昆蟲、動植物等生態環境調查,以及旅遊景點調查與旅程規劃。還有「莊園願景」:對大樹區生產、生活、生態知識及鄉村議題的探勘與整合,將暑假期間調查的成果,以影片與實物成果展示等方式呈現。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學生王潔柔2度參與,繼去年以巧思製作「鳳梨的一生」3D立體模型,今年更深入開發生態面像,發現當地擁有好水質,並在生態志工努力下,螢火蟲回來了,主要為「端黑螢」、「台灣窗螢」兩物種,因此她重新設計轉換成DIY知識卡,結合生態教育及親子手作,讓體驗者認識鄉村之美,傳達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之概念。同系的陳佑翔則是將去年僅限於龍目之地圖繪製,擴展至整個大樹區,走訪各特色景點,並發揮美術專長、手繪導覽地圖,未來可再加值利用。學員之一、嘉義大學中文系學生梁佳瑀是在地人,特別報名參與駐村實習,藉此有系統認識從小生長的環境與人文歷史。她主要參與「莊園願景」,與夥伴合作設計宅配宣傳單,以活潑生動圖文介紹新鮮鳳梨、蔭醬、果醬、酵素等產品還附簡易料理食譜,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大樹幸福莊園新鄉村經濟行動」計畫總主持人為校長王學亮,協同主持人包括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翁群儀、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副教授潘明珠、應用經濟學副教授翁銘章、建築學系副教授廖硃岑,駐村參與學生則有王潔柔、陳佑翔、藍鈺淳、梁佳瑀、江媛琪、吳永潮、蔡呈彰、石紫艵、李其叡。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莫拉克風災10周年 高大災防中心 聯合公部門舉辦災害回顧及策進作為論壇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8-08 莫拉克風災邁入10周年,國立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高雄市政府災害防救辦公室、農委會水保局臺南分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今(8)日共同舉辦「從災害中學習高雄市歷史災害回顧與策進作為論壇」,安排參與救災區長、局處人員分享經驗,也邀請菲律賓城市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等貴賓出席,藉以交流救災及互相學習臨災的應變及處置作為。論壇於科工館北館舉行,高雄市長韓國瑜特別出席表達支持,同時表揚16家防災企業楷模、一一為第1屆103位防災士授證。韓肯定論壇透過交流,分享寶貴救災經驗,記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尤其面對極端氣候如短時間強降雨特別容易造成災情,因此期許從民眾到企業都能建立自主防災意識,再配合政府推動相關政策,就能大大減少傷亡財損。論壇策畫者、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表示,會中除了2009年莫拉克風災,也安排2010年凡那比風災、2014年高雄氣爆等10年內,高雄發生3大災害事件的回顧與策進作為,分別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水保科科長黃國維、民政局專委宋貴龍、鳳山區公所區長施維明、水利局主任秘書張世傑、阿蓮區公所區長陳恭府、經發局公用事業科科長魏建雄等主講。此外,吳明淏也特別邀請菲律賓地方城市首長與災防部門官員,包括菲律賓城市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組長SUSAN WARREN-MERCADO、塔古姆市市長ALLAN RELLON、將軍特里亞斯市市長ANTONIO FERRER等13位,自6日至10日來高雄實地參與韌性城市見學活動及莫拉克風災1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希望藉由防災經驗及技術的交流,促進雙方災防科技與教育訓練產業之實質合作。吳明淏說,臺、菲同處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經常遭受天然災害威脅,本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 「SDG13氣候行動」之精神,十分樂意不藏私分享其長期支援高雄市政府進行災害防救科研之成果與經驗。除了論壇,也在科工館北館6樓迴廊舉辦「莫拉克風災10周年紀念活動」,8、9兩日展示中央與地方執行防救災工作成果。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lt;高大南向教育系列報導&gt; PLC開辦 菲籍人士進修學習華語文 體現SDGs、USR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推廣教育中心_曾一凡、劉于湘;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7-20 「謝謝」、「不客氣」20餘名楠梓加工出口區菲律賓籍移工,不畏風雨,今(20)日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報名國立高雄大學「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為其量身打造的「初階華語文(Chinese Language Course)I」,聚精會神跟著華語老師董維昕會話練習,希望多項語言專長對往後職涯有所助益。高雄大學「初階華語文I」是專為菲籍移工開辦的系列推廣課程之一,由教育部補助經費,PLC@NUK規劃、推廣教育中心負責執行,均為免費,藉此展現USR(大學社會責任),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將執行中的「高教深耕計畫」特別接軌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落實「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以及終身學習)」。考量學員工作輪班特性,課程設計網路結合面授,各教學單元陸續自3月底於「1Know」學習平台上線,打破時空限制,兼顧彈性與教學品質。20日特別安排董維昕面授上課,將學員帶進高大校園,增加師生互動也掌握學員學習成效,「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高雄分處(Manila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Kaohsiung Extension Office)」分處長賴愛仁、「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分署長程泰運,特別出席表達支持。上課內容涵蓋常用短語(謝謝、不客氣、再見、對不起、沒關係、早午晚安)、上課用語(聽說讀寫、上課下課休息、明不明白)、數字,以及生活主題詞彙及語法,同時還設計縫製香包、書法等典型華人藝術活動,增加學習興趣。課程計畫主持人、推教中心陳一民表示,高大創全台大學之先設立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自2018年11月揭牌啟用以來,一步一腳印體現USR、推動新南向教育等目標,也吸引菲律賓的國立空中大學、Bicol大學、Mandaluyoung高中、馬尼拉實驗高中,乃至亞洲開發銀行接連組團造訪,未來也持續拓展交流。除了初階華語文,7月底「台灣文化線上課程」也將推出;以及應學員要求,加開「菲常跳有氧(Aerobic activities)」、「健康按摩工作坊(Healthy massage workshop)」兩面授課程的秋季班,已開放報名,活動最新資訊可參考FB粉專(https://goo.gl/rKVxEZ)及線上報名系統(https://goo.gl/syJoVS)。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高大創新學院帶領印尼大學生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探討印尼的SDG議題

sdgs icon

Type:

其他

Office:

&lt;高大南向教育系列報導&gt; 菲國大學校長團參訪觀摩災防、SDGs成果 簽署MOU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_吳宜蓉;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7-12 拓展結盟東南亞高教資源,國立高雄大學腳步不停歇,9日邀請「菲律賓公立大專院校協會(The Philippine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PASUC)」會長Tirso A. Ronquillo等一行近60人到校,參訪「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等運作及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成果,吸引PASUC中Western 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 (菲律賓西民答那峨州立大學)等多校簽署MOU,未來將攜手學術交流。該菲律賓大學校長團來台參與「2019臺菲校長論壇」,行程之一是參訪高雄大學,特別指定觀摩災防研究成果,以及為菲國在台公民免費開設實用推廣課程,高大校長王學亮、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一民親自接待簡報。王學亮強調,校方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特別將高教深耕計畫接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而其中「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以及終身學習)」具體落實方法就是設立「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為在台菲籍公民提供進修學習管道。陳一民補充說明,PLC@NUK開設「初階華語文」、「台灣文化」,以及「菲常跳有氧」與「健康按摩工作坊」等4門免費推廣課程,主要授課對象為來台菲籍移工,除了是全國第1個,也經過事前調查,配合其工作輪班需求,採網路結合面授形式,兼顧彈性與教學品質。吳明淏舉上(6)月底赴菲、與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等單位合作舉辦「韌性城市」工作坊為例,台、菲同處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經常遭受天然災害威脅,本於SDGs指標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13(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精神,更應相互協助、共榮共好。吳團隊長期支援高雄市政府進行災害防救科研調查,累積豐富經驗但不藏私,慷慨分享永續環境、社區營造、災害管理及水資源管理等多年實務成果,並協助菲國校長團安排參訪高雄市災害應變中心。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千禧年世界最佳年輕大學」評比 高雄大學名列全球第56

sdgs icon sdgs icon
國立高雄大學辦學再獲國際評鑑肯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近日公布「千禧年成立、世界最佳年輕大學(The best millennial universities 2019)」排名,高雄大學名列全球第56,也是台灣唯一入榜的國立大學。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該項「千禧年世界最佳年輕大學」評比,項目包括各大學2017年間的教學、研究、論文被引用率及國際合作、產學合作等5大面向數據進行分析,今年6月24日公布結果。評比中,高雄大學各面向數據表現不俗,例如攜手「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2017年底成立全球第40所、全台第3所「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致敬,學習「社會型企業」經營理念,陸續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尤努斯中心、社企學者分享研究案例成果。2018年結合高教深耕計畫,接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開展一系列課程、講座、體驗學習,諸如「水煮地球SDG講座」、「棉蘭國際共學營」,師生造訪印尼Padang Sidempuan地區,見習當地社會企業推廣「友善雨林咖啡、樹糖」作法。此外,高雄大學自2016年起,與泰國姐妹校、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展開系列不間斷交流,包括共同舉辦泰國文化論壇,拓展師生、民眾對東南亞認識,以及合辦全台唯一泰國官方認證的「泰語能力檢定(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oficiency Test of Thai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CUTFL)」,今年第4度舉辦,將於8月初登場。產學合作方面,高雄大學則與全球半導體大廠「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學生實習計畫,也與台灣汽車電子大廠「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跨領域「汽車電子商管學分學程」表現傑出者優先轉正職。其他還有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煉製事業部」、「高雄市青年創業協會」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攜手進行教師研習、學生實習、人才培訓等事項。教學成果方面,高雄大學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教學創新計畫」連續3年(2015至2017)獎勵,推出跨領域學習的相聲課程、重視實作的深碗課程、培養自主學習的微學分課程,並開發校園實境遊戲帶大一新生認識校園、邀請企業大廠主管員工加入教學團隊帶學生進行企業診斷與方案規劃、鼓勵學生前進東協國家實習、參加國際競賽與會議等。今年4月初,高雄大學就曾獲THE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肯定,名列全球201-300名,其中項次8「提昇工作尊嚴及經濟成長」,獲得全球第72名;項次11「永續城市及社區」,也獲得全球第94名的佳績。資料來源: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student/best-universities/best-young-universities-millennials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

sdgs icon sdgs icon
【照片提供: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公共事務組編修 】2019-06-25 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暨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張麗卿,日前受全球軟體巨擘「微軟(Microsoft)」公司邀請,前往美國西雅圖總部訪問、參與研討會,分享長期研究人工智慧及其對倫理及法律政策面影響。微軟該場「人工智慧(AI)倫理原則」研討會,期望透過研討會議,對AI法律倫理原則,進行跨國家、跨社會、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尤其隨著AI技術日益發達,已成為人類生活日常,甚至挑戰傳統倫理、法律規範。與張麗卿同行的,還有德國符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erzburg)、南韓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等知名法律專家。張麗卿強調,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時亦存在倫理風險,故需於國際框架下建設治理機制,協調各國研發機構與企業,以免AI脫離管控形成危害。全球現有多個國家、機構,在進行AI倫理的相關研究,因此應思考是否需建設一個國際框架下的機制,進行協調和合作。微軟公司在這個思維上所提供本項目的意義及目標,的確令人佩服。張一行學者訪問行程於17到20日進行,參觀體驗微軟最新技術部門的設施,包括Azura Cloud Collaboration、Hololen Lab及微軟公司現在、未來兩年、未來五年將投入市場的AI產品,涉及工業、航空、醫療、辦公環境及販售等不同行業。重頭戲則是17日午後研討會,與微軟公司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Julie Brill帶領的微軟數據隱私保護團隊,進行人工智慧倫理及隱私數據保護的探討。張麗卿提出台灣個人資訊保護法,對隱私數據保護的一些規範及例外。17日晚上,張麗卿再與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前AI研究院院長沈向陽交流,沈分享推動長期總體技術戰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與開發工作,並進一步提出微軟六個AI倫理原則的願景,也親簽贈予著作「計算未來(The Future Computed)」,允諾撥空訪台。18日訪問團成員中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發表「AI與倫理道德」演說,張麗卿與談自駕車倫理困境的解決模式。除了微軟研討會,張一行也拜會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Ryan Calo,參訪其科技政策研究室(Tech Policy Lab)。Ryan乃全美公認的機器人法律和科技政策專家,是美國律師協會機器人與AI委員會的聯合主席,並在國家機器人周計劃委員會任職。會議針對AI應用的法律問題加以討論,張麗卿介紹台灣警務AI協助辦案的City Eye,以及司法院量刑建議系統。

Type:

活動

Office:

法學院 財經法律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