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Salamu Alaykum!葉門5交換學生在高大 最喜歡:開放自由學習、多元尊重包容社會價值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台灣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以及對多元尊重與包容的社會價值,讓這群葉門共和國青年好生羨慕。默德(Mohammed Rabbad)等5人這學期申請成為國立高雄大學交換生,修習商管、土木、環境工程等多門課程獲益匪淺,課餘還受邀前往鄰近小學介紹阿拉伯歷史、伊斯蘭文化,受到學童歡迎。默德特別建置「Mahasiswa Yemeni葉門學生」頻道,分享在台學習、生活點滴。來自葉門的默德(Mohammed Rabbad)、穆德(Mohammed Mustafa Hussein AL-Amrani)、馬列克(Abd Ulmalek Ali AL-shabany)、益善(Esam Sharyan Muthanna AL-Helali)、義思邁(Esmail Nabil Hussein AL-Sumaini),就讀印尼泗水Narotama University,今年2月申請交換到高雄大學修業1學期。時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從下機入境,被專車接送進校園、居家檢疫14日,確認健康無虞後再出關」,台灣專業嚴謹的防疫作為,給5人留下深刻印象。高大求學期間,默德充分展現熱情、自信、樂觀、社交、善於表達等商管學生特質,不只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課餘時間探索發掘周遭人事物,包括接受西洋語文學系副教授傅鈺雯邀請,擔任「1日(小學)老師」。「猜猜看,誰發現咖啡?」默德開場,成功吸引國小學童注意。除了介紹母國葉門國情、世界遺產「沙那古城」,乃至阿拉伯國家的地理歷史、伊斯蘭文化特色,還現場示範頭巾穿戴方式,當然也不忘教上阿式問候語「Salamu Alaykum(祝你平安)」。穆德、馬列克、益善、義思邁4人主要修習高大工學院學分,特別喜愛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葉琮裕開設的綠色化學、再生能源、循環經濟等課程,尤其對葉將畜牧沼液沼渣轉換成農地肥分,或是利用向日葵「植生復育」整治土地汙染、提煉鉬元素的技術既驚訝又佩服。穆德含蓄隱晦表示,葉門也有發展太陽能產業,但因政局紛擾,技術規模不若台灣成熟,他們很珍惜出國留學機會,努力吸收綠建築、再生能源、環境工程等專業知識,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馬列克說,他們都是虔誠穆斯林,第1次造訪非回教國家的台灣,首要解決飲食問題,為避免觸犯聖訓,與多數教徒選擇蔬果、海鮮;大夥也曾想念家鄉料理,相約從學校多次轉車到高雄清真寺附近、哈拉(HALAL)認證的餐廳大快朵頤兼紓解鄉愁。前陣子適逢齋戒月(今年4月23日至5月23日),期間的清晨4時至傍晚6時禁止進食,他們以米飯、鮪魚罐頭、水果充飢。上課難免精神不濟、頭昏眼花,但仍不以為苦,強調守齋守紀律、約束言行,體現虛弱、體會貧窮、珍惜所有。「喜歡台灣的學習環境、進步建設,更喜歡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是這群葉門男孩的共同心聲。默德補充,「葉門人99%以上是穆斯林,但神也教導我們,要尊重別人的信仰」。默德分享親身體驗台灣社會溫暖實例,某次出遊旗津,因口罩臨時破損無法登船,身旁素昧平生的正妹見狀隨即贈以1只新口罩,令他大為感動。也因為欣賞台灣社會氛圍,默德發揮很商業頭腦、架設「Mahasiswa Yemeni葉門學生」頻道,透過Vlog(影像網誌)介紹5人學習、生活點滴,邀請大家點閱按讚分享。

Type:

其他

Office:

致力培育AVR人才 高雄大學獲 弈恩智匯TXI Partners 慨捐體驗、教學設備

sdgs icon
-2020-06-10 國立高雄大學致力培育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體感科技人才,獲得企業支持,薩摩亞商弈恩智匯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TXI Partners)今(10)日捐贈體驗、教學設備,幫助師生激發創意並加以落實,期待不只成為搶手人才更能創業,形成獨一無二的AVR生態圈。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TXI Partners 執行董事鄭瑞羲代表雙方受(捐)贈,所捐贈設備為數位互動3D投影環境、ZSpace。王學亮表示,看準數位經濟蓬勃發展,去(2019)年5月高大成立全台大學第1所「AVR+ School」,獲得TXI Partners全力且無償支援軟硬體,同年6月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訪視時也曾親身體驗與稱讚。1年下來雙方合作愉快,水到渠成促成今日美事,感謝TXI Partners慷慨贊助。鄭瑞羲指出,大家都知道產業要蓬勃發展,人才絕對是關鍵,但高雄大學率全台大學之先佈局推動,TXI Partners當然願意全力相助,也期待校方持續培育AVR人才。鄭強調,虛實結合將是未來趨勢,光去年他們接觸服務顧客就涵蓋傳產製造、媒體、運動等各產業,就知道AVR未來發展無可限量。促成捐贈活動者、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連興隆表示,校方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執行項目包括培育特色人才,透過熟稔該科技的建築學系副教授陳怡兆幫忙、接觸TXI Partners,進而開啟後續合作機會。

Type:

其他

Office:

2020第三屆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辯學術研討會 借鏡德日美 發展台灣自駕車倫理規範政策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葉蕙禎;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6-01 國立高雄大學「2020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辨研討會」日前登場,探討人工智慧(AI)科技導入車輛(自駕車)、醫療、金融等多方領域,帶來的便利與衝擊,邀請相關產官學界專家學者,以及法學院、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學生發表首度跨域共學的研究成果。研討會籌辦人、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同時也是「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張麗卿表示,自2018年開辦迄今已邁入第3屆,延續過往成果,邀集各界共同關心AI與法律相關配套發展。研討會由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朱兆民主持,張麗卿的科技部產學合作計畫借鏡、剖析德、日、美自駕車倫理規範與政策,提出台灣發展上的建言,安全是首要目標,其次是如何保護個人資料與平等利用,以及自駕車系統(數據)透明與解釋(牽涉事故肇責),還有如何衡平科技發展、法規倫理,都有待努力建立。與會業者、台灣智慧駕駛公司董事長陳維隆指出,自動駕駛車輛要大量商業化應用,除了技術瓶頸要突破,更要法律相關配套完善,以公司立場而言,在釐清相關法律(尤其是刑事)責任前,產品很難上市販售。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弘儒以倫理學經典題目「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提供道德哲學上思想試驗的方法,作為對自駕車碰撞倫理系統之啟發。前(第9屆)立法委員許毓仁受邀擔任專家評論,許任內關注數位科技產業發展議題,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基本法。許以「會動的電腦」形容自駕車,只要上路就在收集、判讀數據與執行,不諱言倫理道德法規的衝擊大過科技瓶頸。他倡議因應新興科技、新型態商業模式下以「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解決法規與科技之間的落差,設計風險可控管的實驗場域協助業者測試產品、服務、商業模式。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跨界合作,電機系教授吳志宏、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共同指導兩系及東海大學法學院學生,研討會上發表研究成果,包括操作解說模擬自駕車、導入AI功能的輪型機器人、體現跨域共學精神。除了自駕車,研討會尚有探討AI與醫療、刑事法,以及AI與金融、演算法相關主題,累計近20篇論文。延續過去兩年盛大舉辦的「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辨研討會」系列,由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高雄大學生醫科技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高雄大學法學院及東海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

Type:

其他

Office:

建築系畢業設計成果展 議題多元 震災地重建、石虎保護、運河與公園整備、青銀共學20件

sdgs icon
-【文字提供:建築系副教授廖硃岑】2020-05-25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的成立,主要的著眼點在於均衡台灣南北地區的教育資源,以及提供高屏地區未來建築與都市論述的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本系目前設有大學部,以及研究所的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大學部每年招收35人,研究所碩士班18人,碩士在職專班17人。本系的教學特色,擬建立「設計規劃」、「數位構築」、「綠色永續」與「構造施工」等專業課程指標,作為學習評量依據,藉以培育具備人文與科學素養的空間專業人才。本學年度的畢業設計成果展於109年5月23日(星期六)隆重開幕,畢業展覽的地點位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上館。此次展期自5月22日起至6月2日。展覽的主題為【1/3 =壹除以參】,由顏楷杰同學構思,其概念為四年制的學習,以最後一年的機會處理最初三年的累積,答案在評圖循環裡,猶如小數點後的若干位。展覽作品共有20件,由建築學系陳逸杰主任、廖硃岑召集老師等,以及知名建築師趙建銘、徐岩奇與郭書勝兼任師資,指導畢業班同學。同學作品的基地關照遍及全台,包括新北、大溪、苗栗、東勢、彰化、台南、高雄與屏東,亦有離島澎湖與排灣族泰武部落的風土建築討論。澳門僑生馮曦彥與范惠吉兩位同學以澳門的博弈產業轉型的議題進行設計探討,曹晉源同學選擇以非洲莫三比克為基地進行安置屋的設計製作。關心的設計議題多元,包括既有建築再生、震災地重建、石虎保護、運河與公園整備、青銀共學、藝術學校、供急難救助用之開放建築等。針對高雄在地議題,有林旻慧同學設計之「共生的時代圖層」,基地位置位於左營舊城,由陳啟仁教授指導。建築是一個都市人為事實的結構,是整個歷史造成的事實。在舊城這個場域裡可以閱讀到時代的堆疊。本設計串聯消失的歷史脈絡、嘗試將古蹟與未來生活共存。不只是建築的形式、樣態,而是更深入的歷史、記憶層面,時代、人們與舊城的共生。由徐岩奇建築師指導劉佳玟同學,「水巷埕市」則以大溝頂商圈為基地進行老舊街區的產業活化與空間再生的探討,設計中假設以大溝頂商圈之下的愛河支流重見天日作為想像的出發點,重新形塑城市公共空間。高屏地區蘊含強烈與豐富的歷史文化,如何在進行發展的同時,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時間和空間資源,並兼顧城市空間的均衡規劃,是高屏地區的挑戰,也是本系承擔的目標。本年度的展覽內容,從本土到國際,內容豐富並多樣,竭誠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前來觀展與指教。

Type:

其他

Office:

咖啡很「文青」?亞太系副教授楊詠凱 「咖啡四部曲」真實呈現產業現況 結合SDG永續議題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咖啡產業很文青想投入?先通過「金牌測驗」再考慮吧。國立高雄大學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楊詠凱「咖啡四部曲」系列課程,其中1堂課帶領學生走訪咖啡館,除了見習相關知識、營運經驗,業者(師)羅世國也端出該測驗(手沖壺注水不滿溢)伺候,藉此體現扎實基本功遠比「拉花」還重要。楊詠凱的「咖啡四部曲」,包括「初探咖啡烘培」、「咖啡與公平貿易」、「咖啡與社會企業」,以及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黃裕宸合開的「咖啡綠色包裝設計」,想申請參加國際體驗學習、實踐SD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學生必須修習該4門微學分課程。楊詠凱表示,若單純談SDG難免空泛,因此結合大部分人都熟悉的咖啡,讓學生觀察、體會所衍生的若干項永續議題,諸如公平貿易(改善貧窮)、提供教育機會、雨林(生態)保護,或是生產過程中有無性別平等(有無同工不同酬現象)等。此外,課程也邀請「生態綠」經理潘怡伶、「Impct Coffee」共同創辦人陳安穠等社會企業,以及「五金咖啡」棧長羅世國,營運模式、理念迥異的業者分享經營心得。「不論是搶市場商機、衝鋒陷陣的拚勁,或者倡議公益、堅持友善環境的浪漫執著,都有值得借鏡之處。」楊詠凱說,這些都是參加國際體驗學習的行前基本功,幫助學生到了學習標的能更快融入適應,更有規劃地參與觀察。五金咖啡業者羅世國擔任首部曲「初探咖啡烘培」業師,介紹基本選豆、烘焙、沖泡知識技巧,也不吝分享經營心得,指出做生意首重清楚商品本質,如「咖啡要能提神,不是『拉花』就好賣」,這有賴紮實基本功偷懶不得;其次是出貨(杯)速度要跟得上客人的耐心,甚至還能抬高單價、增加獲益、攤提咖啡機器設備成本。 羅強調,店面裝潢、設備、資金都不是重點,人才才是,其腦袋內的專業與技術,以及能否與夥伴共事合作、發揮團隊綜效影響經營成敗。因此他特別要求員工的基本功,設計「金牌測驗」驗收訓練成果。受測者須以手沖壺將水注入金牌啤酒瓶,且將水柱拉到最高、最細,達到(瓶嘴)表面張力時立刻收水,若發生斷水、瓶身或瓶底面紙沾濕任一情形就是淘汰,通過則錄取,進階學習各種咖啡知識。「手沖壺比想像中還要重,且不同持法有不同控制力道,都是學問!」挑戰金牌測驗的東亞語文學系學生林曉涓收穫滿滿,因為喜歡喝咖啡而選修該門課,從只知道酸或不酸、濃淡口感,進階學到了選豆(品種)、烘焙、沖泡等各種技巧,也見識到「處處留心皆學問」。業者不藏私、賣力分享領悟的生意經(經營模式),甚至踩過的地雷,金融管理學系學生黃郁臻很是佩服,例如因應肺炎疫情生意下滑,客人不上門就主動出擊的拚勁。高雄大學2017年正式以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結合校務發展願景,推動包括各式課程、新南向、高教深耕、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等。2018年楊詠凱開辦「棉蘭國際共學營」,師生造訪印尼Padang Sidempuan地區,見習當地社會企業輔導小農栽種咖啡、樹糖建立穩定經濟收入,減少盜採伐木、破壞雨林生態的成果。2019年楊擴大實施,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補助,選送29位學生分別前往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多地,開展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體驗行程,包括觀摩學習「窮人銀行」運作、剩食、生態環保等議題。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熊本公立高校校長會、臺灣留學支援中心簽約 攜手招生 鼓勵日高中生就讀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處_黃瀞儀;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國際交流、海外招生腳步不因疫情停歇,日前與「日本熊本縣公立高等學校校長會」、「日本一般財團法人臺灣留學支援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攜手推廣招生、參訪營隊,鼓勵當地優秀高中生來台參訪、就讀高大。簽約儀式由高雄大學國際交流處國際長丁一賢、熊本縣公立高等學校校長會會長越猪浩樹、臺灣留學支援中心會長安蒜美保代表簽署,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透過網路視訊會議進行,校長王學亮擔任見證人。丁一賢表示,與臺灣留學支援中心合作將近4年,透過該中心推薦來高大就讀的日本學生將近10名,學習表現、生活適應皆十分良好,此次擴大合作、加入熊本縣公立高等學校校長會共同推動「台日深耕教育計畫in熊本」計畫,相信可鼓勵更多優秀日本高中生選擇加入高雄大學。該計畫乃熊本公立高校校長會接受熊本縣教育委員會委託執行,未來交流合作模式包括訪問當地高中進行多元招生宣傳,以及舉辦暑期營隊、推廣英語及華語教育、協助舉辦修業旅行、協助締結高中姊妹校、舉辦國際化教育講座及台灣留學說明會等,而臺灣留學支援中心將扮演積極推動計畫、居中媒合角色。除了高雄大學,尚有中原大學、樹德科技大學、東海大學、義守大學、中華大學、開南大學等參與該計畫,共同以視訊會議及郵寄紙本合約完成簽約。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加入高雄市政府青年創業輔導行列 聯合在地大學建構諮詢平台「創業O'star」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產學育成中心專任經理劉建成;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4-17 國立高雄大學受邀加入高雄市政府協助青年創業行列,日前由校長王學亮代表出席「青年C.E.O.創業輔導機制」啟動典禮,未來將與義守等4所在地大學建構諮詢平台,媒合校內相關領域師資與育成廠商提供專業意見。該政策由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負責規劃推動,找來各領域產業菁英、大師級人士擔任導師,範圍貼近高雄青年常見的創業領域,例如批發零售、餐飲、休閒、資訊服務等,專業知能面向則包括法務、募資、行銷品牌等。此外,包括高雄大學、義守大學、高雄餐旅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等5所在地大學成立諮詢平台「創業O'star」幫忙媒合創新創業量能。高雄市長韓國瑜以民間故事人物呂洞賓做比喻,他說,青年局就是要幫年輕人找到「呂洞賓點石成金的手指頭」。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專任經理劉建成表示,校內人工智慧範疇師資完整是受到高市府青睞主因,包括資訊工程、電機工程、資訊管理學系、應用數學系、統計學研究所長期鑽研知識工程、類神經網路、電腦視覺、智慧機器人、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研究的教授超過20名,加上10餘家資訊廠商進駐本校,資訊生態系儼然成形。未來高雄大學將以資訊專業能力,協助青年局建立O’star協作平台,除了有效鏈結衛星學校相關輔導資訊,未來並計劃提供高雄新創業者在預約、諮詢、轉介、歷程、相關課程與補助資訊上更便捷的服務環境。

Type:

其他

Office:

粉紅色造口袋 調適大腸癌病友術後心情 藝創系畢業成果展 醫療衛材入創作題材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藝創系109級;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粉紅色「造口袋」有看過嗎?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學生郭柏賢為大腸癌病友術後用品「造口袋」提出兼具美觀且更實用的改良設計;盧姮岑等學生共同創作《樹學》,結合AR(擴增實境)互動桌遊,認識烏心石等台灣原生樹種。該系109級畢業展即日起至4月21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展出,相關影片:https://youtu.be/Ua2u9FIIpuo ,更多作品介紹及資訊可見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ukdcda/ 。高雄大學藝創系定期舉辦畢業成果展,今年邁入第14年,畢業生展現4年所學成果,同時爭取外界曝光機會,本次主題《細胞分裂》,展出木竹媒材、視覺傳達、文化產品、金屬媒材、塑性媒材、數位設計等6大類。郭柏賢作品《Coloplus》針對市售醫療衛材「造口袋」提出結構與造型改良並融入美學,設計防漏夾鏈環、半月型高分子吸收體(又稱高吸水性樹脂,Superabsorbent polymers,SAP),前者可避免拆除(口袋)時糞便、氣體外漏,後者則可吸收糞便水分,改善現有產品垂墜不適的缺點。另項貼心設計則是可依服裝挑選粉紅、靚紫、水藍、棕等「馬卡龍」繽紛色系造口袋穿搭,透過色彩創造愉悅心情,讓大腸癌病友術後也能舒適度過每天。盧姮岑、許卉穎、游筱柔共同創作《樹學》,將自然科普知識融入桌上遊戲的輔助學習教具,訴求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利用AR(擴增實境)科技,虛實互動認識欒樹、榕樹、苦楝、大葉欖仁、楓香、茄苳、樟樹、木槿、烏心石、月橘等台灣原生樹種。紀姵岑、廖郁雯、劉昱谷從聖經七宗罪得到靈感共同創作《七獄刑》,以台灣年輕族群視角另類詮釋偏見與偏差行為繪製成「地獄工廠」,除了開發多項文創商品,也以此自省吾身,避免言行舉止造成他人困擾。鄭詠壕、張景雯打造大人版金屬機械玩具《原造物》,靈感援引自神話「亞特蘭提斯」,烏賊、甲蟲、魚、海葵等每隻都有可活動機關,栩栩如生之餘也提醒世人重視環境汙染、生態破壞議題。許恩琳、袁詩閔、李慧貞、鄧政涵則以女性香氛用品為標的、創作《Heroma》,搭配不同香水特性賦予不同的(女性)社會角色、敘事化包裝設計。 黃莘惠作品《粼粼》以台灣山林、海洋自然景觀做為元素,表現金工、塑性工藝結合,呈現台灣生態環境之美。王玟淨、黃薇赬運用金工飾品搭配羊毛氈共同創作《原生》,探討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檢視人類自私破壞動物棲息環境的後果,並以人體頭部、頸部、手臂、心臟4部位隱喻環境。陳映孜《情•序》為雕刻創作,獸頭人身體現人、動物的情緒,也是檢視自身即將畢業踏出校園的心情,即將告別大學生身分舒適圈,快樂、茫然、害怕參雜。

Type:

其他

Office:

藝創系王政弘、張茴釉、陳佑翔、童秀祥師生 精心打造服務滿二十年紀念盤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藝創系學生張茴釉;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4-07 「好漂亮的青花瓷盤!」國立高雄大學「開朝元老」、服務滿二十年教職員日前收到校方致贈的紀念盤,普遍反應開心正面。盤面除了校徽、錦鯉帶入主視覺,盤緣還有5學院等建物入畫並點綴吉祥紋路纏枝蔓草紋,十分雅緻。這份巧思出自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王政弘帶領張茴釉、陳佑翔、童秀祥3學生共同完成。20年紀念盤由人事室規劃,主要感謝2000年創校之初即加入服務行列的教職同仁兢業付出,委由藝創系師生打造獨一無二、共計9件藝術品。陳佑翔、張茴釉操刀設計發想,從圖案繪製、實體印刷至包裝製作費時3個月,有別於傳統窯燒,瓷盤圖案使用攝氏近200度熱轉印技術,由童秀祥負責。盤緣圖紋的來自校內5個學院與行政大樓圖形化,並點綴以中國青花瓷的吉祥紋路纏枝蔓草紋點綴,象徵高雄大學綿延不斷、世代永續。盤面除了有高大校徽,還有悠然其中、參考校園生態湖繪製的大紅錦鯉,寓意魚躍龍門,祝福受獎者、高雄大學步步高升。童秀祥指出,瓷盤圖案使用熱轉印技術印刷,盤面上皆有特殊的熱轉印塗層。圖稿經裁剪、修正並平貼於盤面,再放入3D真空熱轉印機,鋪上阻隔紙張,抽真空後即可開始印製。由於盤緣傾斜內凹,要讓圖紙完全貼合且均勻印刷,多方嘗試不同剪切、黏貼方式才得以克服。王政弘說,感謝人事室攜手學系製作週年紀念品,不僅提供在校學生實驗學習,也累積設計思考及技術實作經驗,期待往後更多類似互動合作,創作獨一無二作品。

Type:

其他

Office:

頒發感謝狀及「高教深耕教學品質」績優等獎項 校長王學亮:感謝兢業與熱心付出

sdgs icon
-2020-04-01 國立高雄大學日前行政會議上,由校長王學亮頒發「資深服務獎」等多項榮譽,感謝教授、職員、公部門、企業家於教學研究、行政服務或助學上認真兢業、熱心付出。原定表揚活動安排於20週年校慶典禮,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取消大型集會,改於行政會議頒發。共計頒發「校園周邊安全維護、交通暨法治安全教育宣導」感謝狀、「贊助交通安全教育業務及活動經費」感謝狀、滿10年暨滿20年資深服務獎、「108年度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暨教學品質提升計畫績優教師獎」、108年度鼓勵系(校)友回饋系所「10全10美」獎勵專案,完整名單如下:一、感謝狀(一)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協助維護校園周邊安全、推廣交通暨法治安全教育,受獎人楠梓分局副分局長翁仲義。(二)謝爾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淑慧,熱心贊助「交通安全教育業務及活動經費」。二、滿10年、滿20年資深服務獎(一)滿10年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教授劉信賢、應用數學系教授黃士峰、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黃健峯、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楊詠凱、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保榮、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柯秀欣、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馮瑞陽、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素玫、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楊雅博、東亞語文學系教授李京保、總務處技士謝勝雄、人事室校聘組員吳雅婷、秘書室校聘組員戈元明、應用物理學系校聘教學助教李宛真、環安衛中心校聘技術員張志堅、總務處校聘技術員麥漢恩、運動競技學系校聘系務秘書賴彥鈞(二)滿20年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洪宗貝、建築學系教授曾梓峰、總務處營繕組組長李幸財、總務處組員姜芬芳、圖書資訊館編審商麗欽、圖書資訊館助理程式設計師蔡毓娟、主計室校聘專員黃憶藍、總務處校聘組員莊瑋琪、總務處工友李秀娟。三、「108年度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暨教學品質提升計畫」績優教師獎第一級: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簡玉聰第二級: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陳氏蘭、建築學系副教授陳怡兆第三級: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杏子、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蕭漢威、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楊詠凱、應用化學系教授鄭秀英、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志宏。第四級: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副教授莊淑姿、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何資宜、應用數學系教授黃士峰老師、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高佑靈四、108年度鼓勵系(校)友回饋系所「10全10美」獎勵專案獲獎系所西洋語文學系、建築學系、亞太工商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