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永續行動網
問題與策略
行動與實踐
永續報告書
ENGLISH
SDG10 減少不平等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雄大學「新住民子女高中生交流營隊」 越語教學、化學實驗、參訪竹科、移民署 鼓勵向學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學務處邱巧齡;公共事務組編修】2020-07-30 國立高雄大學舉辦「(越南)新住民子女高中生交流營隊」,吸引嘉高屏地區近30名高中生報名,活動不僅設計「基礎越南語教學」、「化學實驗探究實作」,也實際驅車參訪新竹科學園區,觀摩晶圓、半導體製程,藉此鼓勵努力向學。該「這夏越高大」營隊由高雄大學學生事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學務長鄭秀英表示,校方善盡大學社會責任(USR),特別自高教深耕計畫中編列活動經費,用以關懷輔導、強化新住民子女(新二代)自我身分認同,進而展現自信。鄭秀英補充,該營隊第2年舉辦,因應肺炎疫情有所調整,改為邀請(越南)新二代高中生參與,並由校內新二代擔任課程助教,讓年紀相仿的年輕世代相互交流、見賢思齊。營隊規劃者、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莊曜遠表示,課堂教學主要安排越南語教學、化學實驗、半導體技術,前者幫助學生更有系統學習越語;其次是搭配108課綱自然探究與實作為學習歷程加分;後者則帶領認識台灣戰略產業。此外,也安排參訪新竹科學園區、內政部移民署、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讓學生了解政府單位對新住民(子女)相關培力計畫,進一步善用優勢、充實自我與一展長才。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陳氏蘭負責越南語教學,她觀察到學生儘管都是新二代身分,但諸多因素使越語能力落差甚大,因此主要教授29個字母、練習拼音,熟習後可自行閱讀學習。中山高中張敏琪說,受長輩影響限制,幼時沒機會學習媽媽的話,因此把握這次學習機會,除了練好發音,還想參訪移民署,未來想投身相關公職。屏東潮州高中王瑞豪,不諱言來自傳統家庭以及長輩刻板印象,反而讓他更好奇想認識媽媽的文化,尤其希望下次返鄉探望外婆、阿姨時,不必再透過「Google翻譯」。屏東東港高中劉威廷相當肯定老師教學,尤其是越南北部、南部發音、用語差異,令他獲益匪淺,也希望透過營隊認識更多新二代朋友,相互交流打氣。
Type
:
其他
Office
:
Mihumisang!排灣、阿美、布農族語教學 學習尊重多元文化 鼓勵參加認證
【文字提供: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莊曜遠、古育綾;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Mihumisang(你好,布農族語)!」國立高雄大學推動「原住民族語言課程」獲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補助,日前修課學生以歌唱、話劇等形式展現排灣、阿美、布農等族語學習成果,後續校方再輔導取得年底「族語認證」,提前準備明年原民公職考試。相關報導影片可見:https://youtu.be/7W973Eo3Uc8 。該課程由高雄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規劃設計,中心主任莊曜遠表示,課程來自「國立高雄大學排灣、阿美、布農族語言課程與認證計畫」,除了幫助校內原民生提升口說能力,也鼓勵提前通過族語認證考試,因自明(2021)年起,該認證(中級以上)是原民特考應考資格條件。學務處學務長鄭秀英表示,上學期開設於校內推廣教育中心,下學期擴大為通識教育課程,鼓勵更多原民學生選修,不具原民資格的學生亦可申請,透過學習,認識、尊重多元文化。後續也將爭取原住民族委員會經費補助,開設更多不同原住民族語課程。兩學期修課學生累計超過50人次,還吸引蘆田大等4名日本籍學生報名,蘆田說,台灣由原民、客家、閩南、外省、新住民等多元族群組成,產生的文化多樣性很吸引他,所以特別選修該課程中的布農族語親身體驗。修課學生多為原住民學生,初衷都是希望透過有系統(族語老師)學習、認識自己文化、母語,例如屏東牡丹鄉排灣族、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學生廖約翰就看到部落長輩逐漸凋零,傳承使命感油然而生。同系的陳昱則是布農族,學習母語是想跟爺奶有更多聊天的話題。泰雅族學生黃妤珊選擇學習布農族語,觀賞其傳統祭儀「射耳祭」覺得很熱血,期許結合志同道合族人,振興部落文化。
Type
:
其他
Office
:
不請客不借錢就斷交?法服社關懷智能障礙者人際交流需求 推廣法治教育 破解交友迷思
【文字提供:法服社社長曾亞芬;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你不請客、不借錢,我們就斷交!」一般人覺得匪夷所思、近乎恐嚇勒索的言語,卻是不少智能障礙者真實遭遇的情況,國立高雄大學「法律服務社」日前攜手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高雄社區生活支持中心」,上演生動短劇傳達法律常識讓心路學員學習保護自己也避免觸法。高雄大學法服社社長、法律學系學生曾亞芬表示,社團主要由一群熱心公益的法學院學生組成,長期與心路基金會合作推廣法治教育,彙整並解答心路學員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法律問題,此次編排竊盜、恐嚇取財、亂打119或110(謊報案件)等3齣淺白易懂短劇。心路基金會表示,智能障礙者也有人際交流需求,期盼結識無話不談、結伴出遊好友,但往往因患得患失而被予取予求,輕則遭「凹」飲料零食,甚者索取錢財等不合理行徑,若拒絕就遭對方威脅斷絕友誼,只好選擇妥協隱忍。「這才不是真友情!」為此法服社編排恐嚇取財短劇「破解」,闡述友誼不該建立在金錢或物質上,尤其上開行為已不單是情緒勒索更有觸法之嫌;此外也提醒學員,即使升溫到情侶關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例如不拍親(私)密影音,避免一旦好聚不好散,不幸成為脅迫工具。另外兩齣短劇竊盜、亂打119或110(謊報案件),前者讓心路學員明白,不論偷竊或搶劫都是「非告訴乃論」並非受害人不追究、私下和解就沒事;後者則是教導學員報案電話不可隨便亂打,否則除了濫用社會資源還可能被法辦。曾亞芬說,事前跟心路討論近期學員遭遇或常犯錯誤事項,編進戲劇並導入淺白法律常識,加上反覆排練,相當耗時費力,但本著「實現正義、關懷社會、提昇南台灣法治水準」等創設理念再累也值得。其他服務還有結合執業律師學長姐提供法律諮詢服務、舉辦活動講座、前進中小學推廣法治教育,也歡迎公益團體跨界合作,共同關心社會弱勢。
Type
:
其他
Office
:
反霸凌 邀請蘋果劇團演出音樂劇「小蜘蛛大英雄」傳達「接納自己、消除歧視、尊重差異」
【照片提供:蘋果劇團授權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2019-10-02 遇到霸凌怎麼辦?國立高雄大學邀請「蘋果劇團」演出音樂劇「小蜘蛛大英雄」,傳達反霸凌觀念,本月19日週六19時開演,地點在校內圖書資訊大樓2樓國際會議廳,免票自由入座,歡迎民眾攜家帶眷觀賞。該場音樂劇由高雄大學學務處、學生社團戲劇社、財團法人高雄大學社區總體營造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小蜘蛛大英雄」為蘋果劇團校園經典作品,大致描述蜘蛛小寶貝因為天生只有6隻腳的缺陷,遭到同儕霸凌,藉由尋求師長親人幫助,逐步走出陰霾、成長茁壯的故事,尤其今日複雜社會下,霸凌對學童乃至家長都是需要正視的議題,並希望傳達「接納自己、消除歧視、尊重差異」等重要觀念。此外為維護演出及觀賞品質,開演後即不再開放進場。高雄大學執行高教深耕計畫,鏈結並致力推動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其中「目標3: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以及終身學習」、「目標16: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都與反霸凌宣導的精神不謀而合。
Type
:
活動
Office
:
行政單位 學生事務處
「走訪友善旅館」SDG微學分課程 修課學生以身障視角 觀察飯店設施 學習同理心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系列推廣】 2018-11-13 「原來房間設置門檻,或是床墊太軟都會造成他們的不便!」國立高雄大學微學分課程「走訪友善旅館」修課學生,日前分成3組由身障人士帶領走訪飯店,以其(輪椅)視角從辦理check-in、搭乘電梯到入住實際走1遭,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之外,也協助拍照、丈量記錄相關設施尺寸及位置,登錄專門網站提供有需求者參考。「走訪友善旅館」選定高雄市區的「哲園」、「巴黎香舍」、「西子灣」等3家飯店,修課學生分組,由業師「众社會企業」副執行長陳守傑、專案經理謝宗雋,及「台灣無障礙協會」4位身障者帶領前往,舉凡飯店入口大廳、接待櫃台、電梯(及出入口)、客房設施(含房卡插孔、電燈開關、衛浴設備)、餐廳、娛樂設施等,均透過身障者親自操作感受妥適性,學生則在旁鉅細靡遺、一一記錄拍照。「好累但獲益匪淺,對『同理心』更有體悟」,是其中1組修課學生劉依婷、范鳴軒、施宣妃、黃子晏共同心得,以往不會注意到,地板平整、房門寬度、加設門檻,甚至是淋浴蓮蓬頭高度,竟然都會影響身障人士行動與使用。參與檢測的蘇先生儘管行動不便,但不被輪椅所困,積極參與協會事務,經常出差的他對飯店特別有心得。蘇表示,近年來業者大幅改善無障礙空間(設備)使身障人士更願意踏出家門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仍有進步空間,包括房間數不足,或是床鋪(墊)過高或太軟,乃至支撐性不足,對於斷肢、小兒麻痺、中風,尤其脊椎損傷族群有再次受傷之虞。蘇也建議,飯店可邀請身障協會參與規劃,裝潢時採「通用設計」,意即任何族群皆可無障礙使用,對業者與房客皆是雙贏。「走訪友善旅館」微學分課程屬高雄大學「高教深耕計畫」SDG講座系列,由校內「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創新學院」共同開設,呼應聯合國「SDG(永續發展目標)11—永續城市」:建設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的城市與人類住區,授課教授為尤努斯中心主任楊詠凱。課程分為上下午兩場,上午邀請众社企副執行長陳守傑分享公司運作情況,下午則由陳守傑、謝宗雋,與協會身障者分組帶領修課學生實際走訪飯店場域檢驗環境,並引領了解建置資料庫過程及所需工作項目。「众社企」於2012年成立,創辦人林崇偉原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因應高齡化與平權社會趨勢,針對銀髮長者身心障礙者、行動不便等族群,結合資訊、傳播、行銷等跨領域年輕專業人才,與身障朋友共同開發各種減少生活不便的App,建構友善城市和場域,進而鼓勵他們和家人(或照顧者)多走出去,參與社會享受人生。
Type
:
教學與課程
Office
:
行政單位 教務處
«
1
...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