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舊衣回收再製口罩 永續又時尚 亞太系學生曾妮 創新學院「2023電梯簡報競賽」奪冠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創新學院電梯簡報競賽國立高雄大學「創新學院」日前舉辦「電梯簡報競賽」,參賽者必須在3分鐘內完成闡述問題、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辦法,亞太工商管理學系(亞太系)112級曾妮提案「將回收衣再造布質口罩,既永續又時尚。」獲取評審與觀眾青睞,抱得冠軍首獎。高雄大學「電梯簡報競賽」行之有年,參賽對象為校內學生,規定須在3分鐘演講完畢,表現溝通演示、簡報設計、個人魅力等技巧,發揮「敘事力課程」所學。此外,簡報內容亦須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出促進校園或社會永續發展的創意提案。本競賽已邁入第7屆,這次最終9人進入決賽,創新學院院長暨學術副校長袁菁開場肯定參賽學生關心社會、環境精神;馬基客工作室創辦人吳淑玲、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何資宜、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環系)教授甯蜀光擔任評審。參賽議題多元創新,包含綠色飲食消費、環保杯、高齡者居住正義、教科書租借、空汙及缺水改善等。冠軍得主、亞太系112級曾妮「共創永續時尚」提案,以創立衣裝圖書館為願景,攜手知名快時尚品牌,回收民眾不再穿著衣物製成再生布材質口罩或相關製品,重新投入消費市場,延長產品生命,體現 SDGs中的指標6(潔淨水與衛生)、8(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12(責任消費和生產)、15(保育陸地生態)。曾妮除了論述清晰,宏亮開場、穩健台風,都是勝出關鍵。土環系115級呂翰林有感成衣製造過剩導致爆量成山,倡議建立訂閱制度「以租代買」,消費者使用廠商提供的租借服務,享受快時尚服飾,也能善盡地球公民責任,該提案符合SDGs中的指標 6、12、13(氣候行動)及17(伙伴關係)。同樣來自土環系的113級郭明明,則提出將人力轉換電力的「壓電地板」想法,諸如教學、宿舍中庭等川流不息場域設置發電地板,透過採踏產生另類「綠電」並加以儲存備源,紓解夏日高價電費或臨時突發狀況,該提案吻合SDGs指標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12。#SDG4#SDG6#SDG7#SDG8#SDG11#SDG12#SDG13#SDG15#SDG17【文字提供:教學發展中心梁瀞云、政治法律學系陳柏約、照片提供:法律學系鍾昌豫】

Type:

其他

Office:

教發中心SDGs永續行動點子大蒐羅!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 實戰表達敘事力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李育齊、教學發展中心/梁瀞云、周恩禧同學】【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創新學院舉辦之「口語表達敘事力工作坊-SHOW我的3分鐘SDGs提案工作坊」,邀請到中英語雙語活動主持人王純蕙老師,分享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表達,以實務上的經驗交流,鼓勵同學踴躍報名創新學院一年一度舉辦的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講師帶領同學在便條貼寫下心中對於「表達」的問題以及困擾,在工作坊互動過程中,提及表達常常會出現因「咬字不清」、「語速過快」、「提及專有名詞」而延伸溝通不良的情形出現。講師特別提到要讓溝通的對象可以聽得懂內容,需要先站在聽者的角度換位思考,並且釐清議題的問題與方向,練習以一句話表達重點,利用數據資料佐證說服聽眾議題的嚴重性,收尾時則再次強調議題中的重點。以創新學院每年舉辦的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情境中,要用何種情緒表達能吸引評審與聽眾注意演講,產生講者與聽眾之間的共感連結,進而讓傳達產生意義等種種情節皆是上台以前需要多次練習與安排的,同學們可以在實際競賽之前,像親友練習,並且透過對方的回饋,確認其所接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課程中,也讓各組同學實際到台前來實戰演練「自身與SDG有關的議題」同學們的提案創意滿滿,其中最印象深刻的SDG7、9、11、12議題為疫情造成了口罩使用量的大增,而這樣的情況根據統計3個月製造出了5500億的垃圾量,垃圾的暴增也進而影響了生態破壞,同學運用土環系的專業,透過機台回收口罩將口罩拆成四個部分做處理,並且效仿他國,再製成為遮陽板以及衣物等品項。另外,講師也特別提醒到,應在組織內容的過程當中,考量相關的利害關係人,以多方的角度來思考議題,有助於將提案的可行性提升,令聽眾認同自身觀點。透過一系列的練習,學員們學會了透過釐清因果關係、使用統計和研究法、回饋確認等方法組織演講內容,並且以咬字清晰、語言流利、適當掌握語速和音量,選擇適合的詞彙和專有名詞等技巧,以便能夠清晰、生動、吸引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聽眾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關注的永續議題。#SDG4 #SDG7 #SDG9 #SDG11 #SDG12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 運用廢輪胎、光電下腳料、大豆渣 開發綠色光觸媒「碳膜淨」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土壤保護及復育實驗室」/戴永惇博士;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利用廢輪胎、光電產業下腳料、大豆渣開發出綠色光觸媒「碳膜淨」,不僅使太陽光啟動光催化降解效果更好,更暢通廢棄物質資源化的去化途徑,體現SDGs、鏈結產業與社會精神。研究成果並獲得日月光集團首屆「女性永續創新人才培育競賽及築夢計畫」獎勵肯定。相關說明影片可見: https://youtu.be/R5rkIC58lbQ 。該項「碳膜淨廢碳資材高值化研究」成果,由高雄大學「土壤保護及復育實驗室」主持人、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帶領研究員戴永惇、研究生周侑霖開發而成。袁菁表示,「碳膜淨」主要以「碳化矽(SiC)」及「石墨碳氮化物(g-C3N4)」複合固定化後使用,前者由廢輪胎「再生碳黑」及光電「含矽廢料」合成;後者則由三聚氰胺添加農業廢料大豆渣合成。透過模擬太陽光照射「碳膜淨」啟動光催化降解汙染物,以環境水體中常見之抗生素(四環素)為去除目標,2小時處理效率可達90%。「碳膜淨」可說是集結袁菁兩項超過10年的研究功力大成,其一是2005年起關注的「廢輪胎再利用」議題,如從中產製「再生碳黑」可做為印表機碳粉等用途;其二是2013年起的「研製複合光觸媒進行光催化研究」,兩者不僅均發表期刊與獲得專利,也促進業者回收意願,解決環工領域「汙染防制」課題,更另闢蹊徑、跨足材料領域,提供再生資源去化管道與提升應用價值。後續也會針對從廢棄資材取得後至製備成綠色觸媒及應用從碳足跡與水足跡著手,做為廢碳資材再利用可行性之評估,將從工程面、環境面及經濟面等三方面做通盤考量,使光催化技術應用更具永續性及產業應用性,以符循環經濟之研發政策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袁菁團隊該項研究成果,與全國190支隊伍角逐日月光集團首屆「女性永續創新人才培育競賽及築夢計畫」,進入最後決賽榮獲佳作與50萬元獎金。該競賽用以紀念發揚創辦人張姚宏影(張媽媽)不畏艱難,創新興業精神,進一步激發女性創新思維、帶動女性創業風潮及多元創業環境。參賽專題計畫必須具備科技前瞻性、環境永續性、社會共融性。#SDG12 @研究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參與「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 展出環保鞋大底、高比表面積之多孔洞碳材 研發成果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單位:研究發展處產學育成中心/副理陳映諪;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響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配合國家節能減碳及能源轉型政策,國立高雄大學不缺席,30日參與「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現場展出協助半導體業者將「廢膠帶轉生環保鞋大底」,以及「廢電木板再製高比表面積之多孔洞碳材(俗稱活性碳)」成果,不只降低環境汙染更將回收資材高值化,展現積極推動SDGs、鏈結產業與社會精神。國立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負責參展規劃,中心主任郭錦福表示,「淨零轉型」已不僅是環保、經濟課題,還攸關國家競爭力,更影響台灣未來30年國家發展策略;高大發揮大學價值與社會責任,各領域教授投入相關研究,此次展覽邀請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化材系)主任蘇進成團隊,於「淨零新創主題館」分享近期研發成果。蘇進成主持之「綠色材料與資源實驗室」,團隊展示「晶圓研磨膠膜再利用技術」及「電木板回收製備多孔性炭材與燃氣能源回收」。 前者回收再利用晶圓膠膜,將TPO(thermoplastic olefin,熱塑性聚烯烴)與PET膠膜應用於鞋子大底發泡材,既解決半導體封測廠所生產的廢膠帶處理問題,又開發嶄新鞋大底材質,達到循環經濟回收再利用與減碳排效益。後者則將電木積層板材廢料活化成多孔性活性碳材應用於分子吸附,適用領域包含電池電容、觸媒載體、廢水與廢氣處理、脫色與生物醫藥工程。產學育成中心郭錦福表示,中心隸屬校內研究發展處,致力推動校園知識商業化,以單一整合窗口提供產學合作、技術移轉、人才培育、新創團隊輔導、爭取政府資源等多項服務,並為促進產學交流、扶植在地產業與升級轉型而努力。中心經理劉建成指出,團隊加入南臺灣科研產業化平台擴大服務量能,將校內研發技術成果產業化,推廣到產業及國際上,促成產學合作。並針對產業之需求,提供爭取政府資源之服務,例如經濟部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目前已協助5家中小企業取得政府補貼優惠貸款利率,以及櫃買中心創櫃板申請輔導等服務。「第二屆(2023)高雄智慧城市展」30日於高雄展覽館登場,來自全球16國、50個城市,逾300個國際市政及企業組團參加,展期即日起至4月1日。本次主題「數位轉型再創智慧城市新高峰,高雄大學響應高雄市政府推動城市綠色轉型,於「淨零新創主題館」與成功大學等8所大學端、16家企業端夥伴共同設攤展出成果。#SDG12 @研究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藝創系助理教授黃裕宸 計畫 日月光女性永續創新競賽獲獎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23-03-24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助理教授黃裕宸,分別提以「碳膜淨」、「城市礦山」計畫參與日月光集團首屆「女性永續創新人才培育競賽及築夢計畫」,2團隊從全國近200支勁旅脫穎而出,各獲佳作及獎金。兩人不只展現亮眼女(實)力,也落實校方體現SDGs、鏈結產業與社會精神。該競賽由日月光集團主辦,用以紀念發揚創辦人張姚宏影(張媽媽)不畏艱難,創新興業精神,進一步激發女性創新思維、帶動女性創業風潮及多元創業環境。參賽專題計畫必須具備科技前瞻性、環境永續性、社會共融性,高雄大學袁菁、黃裕宸兩團隊與全國各路高手共190支隊伍角逐,進入最後決賽榮獲佳作,以及各獲50萬元、20萬元獎金。高雄大學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展現學界女力創新能量,帶領研究員戴永惇、研究生周侑霖,參賽計畫「碳膜淨廢碳資材高值化研究」,賦予廢輪胎、半導體下腳料回收高值化路徑,兩者合成出「碳化矽(SiC)」作為光觸媒複合基材,進而製備成「石墨烯(Graphene)」及「石墨碳氮化物(g-C3N4)」兩材料的技術。袁菁表示,該技術不僅使太陽光啟動光催化降解效果更好,更暢通廢棄物質資源化的去化途徑;除了解決環工領域「汙染防制」課題也另闢蹊徑、跨足材料領域,深具永續性、產業應用性。尤其碳化矽(SiC)兼具耐高溫、高壓、極佳散熱性等優點,被視為新世代半導體材料,業界行情每公斤萬元起跳,前景十分看好。藝創系助理教授黃裕宸則是展現鏈結產業實力,攜手首飾設計師林喬楨,與胡家豪、辛亞純、施東佑、彭千容、李翊僑等各領域專家共組團隊,提出計畫「ReFine LAB創藝實驗所來自城市礦山的永續飾物」,推廣低碳循環製程,優先使用從廢電路板等煉製的再生銀(或金)設計作品以減少電子垃圾產生,並同步減緩全球貴金屬礦產消耗速度。團隊也陸續建構線上「永續設計平台」,規劃科技、設計、環境、教育四大主軸,未來將以講座、展覽、工作坊形式,結合線上社群行銷推廣「城市礦山的永續飾物」,培養永續(設計)人才與創造就業機會、開啟民眾綠色消費的新選擇。#SDG12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創新課程培力「創擇」學生團隊前進企業喝咖啡解題獲全國金獎!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杏子、112級學生洪麗珵】【聯合國用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系林杏子老師開設在高大創新學院的「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課程,訓練學生創新實務的思考方式。同時,透過參與台灣服務科學學會舉辦的「2022 InnoConnect+ 全國服務創新跨界共創大賽」,讓同學們學以致用,將知識應用到實務上。由高大資管系大二周恩禧(組長)、碩三馮上昀與大四洪麗珵組成的小組「創擇」,在全國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的佳績。「創擇」團隊針對企業-緯創資通新創整合中心-提出的痛點與需求,發想出「雲上飲品.如你的意」的提案:讓咖啡飲品市場從硬體到軟體乃至於到雲端物聯資料一條龍,促成店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性與良好互動,開拓全新的消費者市場。同時,提案中也規劃透過咖啡渣製成的永續商品,來提升消費者的再購意願,以此來達到SDG12的目標,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因為獲得金獎的緣故,「創擇」團隊也前往台北緯創資通總公司實地的提案報告,更與公司的處長與主管群直接進行深入的雙向討論。讓同學們對於這場真實的企業競賽留下了百分百的經驗與收穫。同學們在回顧長達三個月的競賽期程時提到:「在這門課程與競賽的參與中,最重要的是學習到如何運用不同的創新思考方式,將原本天馬行空的想法結合現代的技術與資源,探尋出一個全新且具有可行性及商業價值的提案。這段經驗裡蘊含的知識並非教科書找得到的。真的非常感謝杏子老師在過程中的指導及幫助;謝謝主辦方和企業讓我們在學生時代,就有這個機會與企業面對面討論提案的細節。」此次比賽感謝台灣服務科學學會做為一個平台的角色,提供企業拋出實際的痛點,讓學校的師生能藉此接受挑戰,讓學生透過校內課程的學習也同時以創新的思惟進行企業痛點的解方提出。這份金獎的殊榮不僅代表了「創擇」團隊的努力與實力,也是林杏子教授不斷推動創新與具實踐性教學,並整合學校育成中心的力量,由劉建成經理與陳映諪副理提供學生團隊多次的諮詢與建議。如此整合性的教學模式,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優秀學子,為產業界和社會帶來更多價值和貢獻。競賽獲獎頁面:https://www.s3tw.org.tw/innoconnect/OnePage.aspx?tid=95&id=309#SDG12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指導彭郁庭等5學生 挑戰「LINE FRESH」 晉級全國前10強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高大學生參與競賽 成績亮眼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杏子指導彭郁庭等5名學生團隊,日前(14日)參與「LINE FRESH」校園競賽,提出「碳排」主軸,設計搭乘捷運換算碳排量遊戲,鼓勵使用者清楚掌握每日碳足跡、培養碳權意識。團隊與全國300組好手角逐,最終晉級前10強,展現永續與商業的實戰力。該「LINE FRESH」競賽由科技業者LINE主辦,主題是「永續發展」,參賽團隊提倡「責任消費」觀念(提案),並結合業者多元數位服務與開放平台技術、創造永續消費的支持性環境,勝出隊伍並可獲得專案落地的機會。高大團隊成員包括資訊管理學系大三彭郁庭、資訊工程學系大二鄭芃予、金融管理學系大四蔡仁碩、大三詹雅惠、大三方皓霆等5名學生組成,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杏子指導。由於高大校園廣闊、綠意盎然,常被戲稱「高大牧場」,或被詢問「賣鮮乳嗎?」激起學生隊名「高大鮮乳」靈感。團隊提出碳排主軸,設計邊搭捷運邊算碳排量功能遊戲,除了可以清楚掌握自身的每日碳足跡,也進一步整合LINE服務,鎖定Z世代年輕族群、增加使用黏著度,同時培養碳權意識。「高大鮮乳」從全國300多組隊伍中晉級決賽,14日出席LINE台北總部解說提案雛形,展現永續結合商業的實戰力。指導老師林杏子表示,校方創設「IF-School高大創新學院」鼓勵學生跨系跨域共創,其中「永續與創新」更是發展主軸,切合SDGs、ESG等現今國際社會重視的議題。彭郁庭等學生2022年7月成軍,期間通過初賽、複賽,晉級層層關卡,也積極參與企業多場工作坊培訓,比賽儘管結束但也開啟學生另段學習旅程,尤其實際操作、驗證永續與商業的融合,獲益匪淺、儲備前瞻性實力。#SDG12【文字、照片提供: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學生彭郁庭;公共事務組編修】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日月光半導體、彪琥鞋業 晶圓研磨、切割廢棄膠帶回收 轉生環保DNA 鞋大底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電子廠每年產生的200公噸廢料,即將華麗轉身成為含有環保DNA的鞋廠原料。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化材系)主任蘇進成,攜手封測龍頭日月光,突破技術限制、成功將半導體製程中衍生的廢棄膠帶回收再利用,轉換成為彪琥鞋業的鞋大底原料,三方跨域合作,創造循環經濟高值化,體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精神。該項「廢膠帶循環回收再利用」產學合作技術,由高雄大學化材系主任蘇進成所主持之「綠色材料與資源實驗室」,與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所帶領的「集團研發化學暨環保實驗室」兩團隊共同找出「TPO(熱塑性聚烯烴)」最佳造粒製程 ,再由高雄在地製鞋大廠彪琥實際生產(鞋大底)驗證。蘇進成表示,半導體封裝廠進行研磨、薄化、切割及相關製程,為保護晶圓常以「切割膠帶(Dicing tape, DC tape)」、「研磨膠帶(Back Grinding Tape, BG Tape)」、「紫外線可硬化膠帶(UV Tape)」包覆支撐;主要由膠膜、黏著劑、接合樹脂等多層複合材料堆疊,一次性使用完畢即成下腳料,但因膠膜含有TPO 、 PVA 、 PET、PP、PE與PVC等多種高分子(塑膠)成分且質地佳,研判仍有回收再利用價值。「日月光希望能為環保多盡份心力!」洪志斌指出,廠方作法是將廢膠帶製成「固體再生燃料 (Solid recovered fuel, SRF)」,已優於業界普遍的焚化處理,但仍積極尋求更永續與高值化方案,因此雙方團隊合作,嘗試將廢料轉換為「 TPO(熱塑性聚烯烴)」回收料,取代鞋大底傳統採用的「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 )」材質。由於膠帶內含多層膠膜、黏著劑、接合樹脂等複合堆疊組成,儘管都是塑膠但各自成分、特性不同,若人工分層拆解又耗時費力,這也是多數業者寧可焚化不回收主因。高雄大學、日月光雙方實驗室鍥而不捨突破前述瓶頸,克服「異材質相分離(分布不均容易崩解)」難題,不僅造出第1批接近EVA特性的粒子,後續再造出彈性、混合性均佳的TPO粒子,目前已累積5種不同特性成果,為落實循環經濟產業鏈成型 ,將造粒成果交由彪琥鞋業實際生產驗證。「挑戰性十足!」是彪琥鞋業經理薛博祥接到日月光委託案的第1個反應,使用 EVA製作鞋大底早已是業界慣例,為了TPO,工廠重新調整模具、參數,反覆修正找出最佳製程,成功摻入(TPO)且比例達55%,陸續設計開發運動、休閒等多種鞋款。彪琥董事長薛永昌對這項合作也深表支持,與公司致力永續台灣,創新研發健康又環保的好鞋的理念不謀而合。薛博祥說「彪琥是深耕在地、百分之百台灣製造的企業,製鞋經驗超過30年,不怕挑戰。」也強調,即便改用TPO粒子,也不會犧牲或打折好鞋所應具備支撐身體平衡、吸震、反彈及均壓等基本條件,更可善盡CSR(企業社會責任),未來所生產鞋款將使用更多再生和負責任採購的材料,消費者購買同時即為環保盡份心力。洪志斌感謝高雄大學蘇進成實驗室、彪琥團隊協助日月光實踐「循環經濟」承諾,打造將廢料回收再利用,朝「2050淨零碳排 (Net Zero 2050)」目標邁進。洪也樂觀評估,集團員工眾多可望創造龐大需求,以產線作業員同仁為例,所穿著(無塵)鞋來回穿梭的磨損極高,期待透過彪琥開發更舒適耐用的款式,減輕工作中行動、站立等負擔不適,積極形成更友善職場。蘇進成表示,垃圾就是錯置的資源,此次三方跨域對話、演繹循環經濟,學術串接電子與製鞋產業合作,將潛在污染或廢棄物轉換為永續環保、高值化資源,這也是校方積極推動鏈結產業、社會,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SDGs12#SDGs17

Type:

其他

Office:

國際處SDGs探索營隊 高大、新莊高中師生清除濕地、沙灘垃圾 保護陸蟹棲地 響應生態永續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國際事務處國際交流組長、SDGs大使指導老師蔡奎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塑膠袋、寶特瓶、鐵鋁罐,甚至還有臉盆、馬桶?」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立新莊高中兩校師生23日前往援中港濕地公園、出海口沙灘整理環境,清出大批日常垃圾乃至海廢,除了深刻體認海洋、陸蟹棲地遭受人為破壞之嚴重性,更以實際作為響應「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高雄大學、新莊高中22至25日合辦「SDGs GO X 永續探索營」,高大國際事務處主辦及設計課程,邀請新莊高中學生到校交流相關議題,該整理環境活動即為學習單元之一。兩校師生23日上午清潔地點主要為援中港濕地堤防道,以及典寶溪出海口沙灘,該區域屬半鹹水河口紅樹林生態系,也是陸蟹(凶狠圓軸蟹)重要棲地,每年6至8月吸引上千隻母蟹降海釋幼,但常遭人為垃圾破壞。在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引導下,沿途清出大量塑膠袋、寶特瓶、鐵鋁罐、酒瓶、廢棄漁網、竹竿、保麗龍,甚至還有臉盆、馬桶,師生乍舌之餘更深刻感受生態保育、污染防治重要性。高雄大學國際長吳行浩為永續探索營開幕致詞指出,高大積極鏈結產業、社會,發揮大學價值,尤其SDGs已是國際共識,校方突破疫情限制,例如創建「AVA亞洲虛擬學院」結盟國內外高教夥伴、探究永續經營等議題。高雄大學也攜手國內高中端,例如近期2度與新莊高中師生交流互動,案例討論結合實際體驗,內化SDGs成為生活中一部分,提升青年學子關心重視環境社會。與會的新莊高中校長陳良傑表示,SDGs乃全人類福祉共同努力目標,感謝高大二度合作舉辦營隊,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內涵,從中反思反饋貢獻己力、落實到日常生活。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交流組長、SDGs大使指導老師蔡奎如提到,青年學子對永續議題儘管不陌生但卻「無感」,因此營隊活動導入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案例,藉此激發學生涉入感進而願意採取具體行動,例如從食衣住行育樂層面、有意識的減碳,小到觀賞Netflix、大到搭飛機都會產生碳排。活動安排學員利用生活碳足跡計算器、精算自己個人的碳排放量,其中一位學員分享提到她的日常生活平凡無奇、似乎什麼都沒做,就產生88.96公斤碳排,需要種植99棵樹才能吸收、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令她感到驚訝。這正是引發學員對環境影響有感的最佳例子:能有意識的計較自己的碳排、培養「碳直覺」,就是在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活動過程中也介紹國內外的社會企業,以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為主要任務、同時能夠獲利的營利組織,例如「搖滾爺奶」透過培訓長者到學校說故事、活化銀髮人力、讓長者老有所用,並且幫助長者增加社會互動、促進心理健康。活動中也介紹「循環經濟」、資源再利用的概念,例如UBike以租代買、本土企業以廢棄蚵殼、海廢寶特瓶再生製成拖鞋等,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學員了解生活環境周遭的問題、並介紹國內外的行動方案。本次活動由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招募對SDGs相關議題有興趣的12位學生,組織成為營隊種子教師及工作人員:電機工程學系郭駿霆、資訊管理學系林家德、趙翊妘、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曾妮、邱芊慈、應用化學系林欣蓉、藝術創意設計學系林沛瑀、財經法律學系蘇若雅、建築學系楊舒涵、金融管理學系江宇辰、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學系張皓誌、西洋語文學系江宜澂共同籌備營隊活動。新莊高中教務處劉米淇積極促成此營隊活動,藉由永續探索營隊提供高中生多元思考面向與國際觀的訓練。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