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大《卓越講座》邀請農業部司長莊老達 談農業淨零永續:減量、增匯、循環、綠趨勢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205-03-06 國立高雄大學4日邀請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出席《卓越講座》,以「臺灣農業淨零永續推動策略」為主題,闡述政府最新相關政策,強調農業在氣候變遷下的挑戰與機遇,如何透過減量、碳匯、循環經濟及綠能(綠趨勢)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並且將於2040年率先達成淨零排放,為國家2050年整體淨零目標做出貢獻,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怡兆代表校方致頒感謝狀。莊老達表示,2023與2024年上半年均創下史上最熱紀錄,地表與海平面溫度持續攀升,農業正面臨產量與品質挑戰。為此,農業部門提出「源頭減碳」策略,雖僅占全國排放量的2%(約600多萬噸),仍計畫透過電動農機、有機農業等方式減排50%。同時,推廣自然碳匯,包括森林、土壤與海洋,目標增加1,000萬噸碳儲存。例如,利用國產木材封存碳、復育海草床兼顧生態多樣性。循環經濟方面,農業部將「農業廢棄物」轉為「剩餘資源」,如鳳梨葉製纖維、牡蠣殼助珊瑚復育,實現「全循環、零廢棄」。此外,綠能發展成果亮眼,農業部門太陽能年發電量達42億度,超出自身31億度需求,餘電支持國家轉型。莊老達進一步提到與企業合作,結合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推動永續轉型,如與台泥移除外來種銀合歡作為低碳燃料,並與家樂福推碳足跡標示農產品,預計年底將上架超市,讓消費者透過選擇低碳產品參與減碳行動。而AI技術則應用於氣象分析與災害預測,未來將結合無人機等技術,提升碳匯量測效率。莊老達為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博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處長、農糧署副署長、農糧署中區分署、南區分署分署長等職位;於企劃處處長任內,同時兼任該會「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負責推動淨零碳排相關政策的規劃與執行,為台灣農業部門在氣候變遷挑戰下的轉型奠定了重要基礎。現為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肩負著農業資源管理、環境永續發展及氣候變遷調適等關鍵任務。#SDG4#SDG7#SDG8#SDG11#SDG12#SDG14#SDG15 @推廣教育中心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國際處舉辦 境外生新春聯歡晚會 響應政策 鼓勵與輔導 畢業留台發展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國際事務處孫葆烈;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為讓境外生感受農曆新年歡樂溫馨氛圍,以及校方用心照顧,國立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年年為境外生舉辦新春聯歡晚會,今年活動「蛇蛇如意 蛇麼攏賀」於3月1日熱鬧登場,由行政副校長兼國際長吳行浩主持,並邀請法學院院長吳俊毅、理學院院長胡裕民、IMBA主任鄭義暉、校友總會秘書長簡昭漢及顧問吳苡菱蒞臨共襄盛舉。校內師長、校友總會、EMBA校友會亦慷慨贊助摸彩禮金及禮品,使身處異鄉的境外生深刻感受學校的關愛與重視。行政副校長兼國際長吳行浩在歡迎致詞表示,為響應政府推動境外生畢業留台工作政策,高雄大學今年爭取教育部補助,增設境外生就業輔導專責人員。適逢畢業季即將來臨,校方持續開設華語課程,以提升境外生華語能力,並舉辦職涯探索講座、企業參訪等活動,促進與產業的鏈接,期望吸引並留用更多國際人才。本次活動由境外生社團——僑生暨外籍生聯誼會(簡稱僑聯會)籌辦,吸引來自印尼、港澳、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日本、韓國及法國等地約180位境外學生參與。晚會中,各國學生帶來精彩的文化表演,台上台下師長與同學熱情互動,氣氛熱烈,共同迎接新春的歡樂與溫暖。#SDG4 #SDG8 #SDG17 @國際事務處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業師洪婉甄、學生顏浩天 榮獲「集點子大賽」夢想獎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先進構裝整合技術中心特助洪婉甄;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首次上稿:2025-02-18 17:23更新:2025-02-19 11:40 台灣今(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促進活躍老化?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資管系)學生顏浩天提案「高齡科技義務教育」鼓勵長者終身學習;業師洪婉甄「復刻相片館」則創造(長者)說走就走、舊地重遊的感動,師生雙雙榮獲信義公益基金會本屆「集點子大賽—夢想獎」。該榮耀來自於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所授「資料設計思考」具體實踐,先進構裝整合製造中心特助洪婉甄擔任課程業師,顏浩天為修課學生。林杏子表示,「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可幫助設計者切換為使用者中心視角,運用相關工具,輔以資料證據力、客觀性,系統性尋求解決方案,以此屆集點子大賽為例,聚焦「高齡」主題、設計6週「迭代教學(Iterative Teaching)」課程模組,訓練與提升學生解決方法。林杏子進一步說明,課程邀請先進構裝中心特助、時任產學育成中心經理洪婉甄擔任業師,兩人手把手帶領修課學生產出40個結合豐富多元、創新性與影響力的活耀老化點子,並投稿信義公益基金會「集點子大賽」。顏浩天「高齡科技義務教育」,主張幫助長者進補「科技素養」,不自社會脫節掉隊;該提案不僅入選競賽「夢想獎」,基金會更進階,落地實踐為「科技長幼共讀健康促進計畫」,今年由社區醫學專業醫師執行,創造長幼跨世代永續共讀模式,實體推動場域有台北市信義區、新北市石碇區;線上(場域)則有嘉義市、澎湖縣西嶼鄉。課程業師洪婉甄,不僅陪跑也以身作則、投稿參賽,其提案「復刻相片館」也入選「夢想獎」,鼓勵長者挑選喜愛老照片,邀請親友舊地重遊、重溫當年感動,找到出走動機,旅程中學習擁抱新科技與建立人際互動,以及參與攝影課程、相片故事展,回顧過往展望未來,體現世界衛生組織(WHO)活躍老化倡議。#SDG3 #SDG4 #SDG8 @資訊管理學系 &研究

Type:

研究

Office:

管理學院 資訊管理學系

「高大春風迎蛇年 燈火元宵慶團圓」高大春酒聯歡晚會 校長陳啓仁:高大未來會更好

資工系教授余亞儒團隊開發「手語之聲」 造福聽障人士 解決即時溝通不便困擾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資工系教授兼教發中心副主任余亞儒;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 資工系)教授余亞儒,指導江東庭、李思恩、王雋硯、蔡東祐等4位大四學生,結合「光流(Optical Flow)」、「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與「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開發即時手語辨識系統「手語之聲」,造福聽障人士,解決日常溝通不便困擾,該成果入選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以及校內「激發學生創意競賽創業實作組」第一名殊榮。余亞儒表示,根據政府資料,台灣約有18萬9千名聽障人士,其中台灣手語使用者2至3萬人,但全台僅有591名具備證照的專業手語翻譯員,加上多數民眾不諳手語,使得聽障人士在購物、銀行、醫院等生活場景溝通不便,無法得到即時回應,但這類相對少數(族群)的需求也代表商機有限,通常鮮少企業願意開發(解決方案),但對社會卻是非常有幫助,也因此團隊積極運用自身專業、助其改善生活品質。「手語之聲」系統運用了光流技術、深度學習和資料生成技術,僅需普通攝影鏡頭即可捕捉使用者手部動作及臉部表情並即時分析,能夠準確快速地轉換為文字或語音,準確率可達93%。即時手語辨識系統應用潛力廣泛,能夠融入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例如協助學校教師與聽障學生教與學;幫助醫護人員與聽障患者溝通病情;又如設置於政府、商業場所服務窗口,提升聽障人士在公共空間的便利性與參與度。團隊成員江東庭表示,「我們突破手語資料稀缺的瓶頸,透過少量資料進行生成和擴充,使得系統能正確識別詞彙並將其組成完整句子。」該技術的核心在於用影像取代傳統的感測器方案,降低成本同時提升便利性。余亞儒補充說明,系統目前能辨識單詞並串接成句,未來若能克服判斷句子斷點等挑戰,以及擴充至穿戴裝置或手機應用程式,應用場景將更為廣泛。例如與緊急救援系統加以整合,協助聽障人士報警、警消救援溝通更加順暢。「手語之聲」成果獲得肯定,不僅通過113學年度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也摘下校內本(12)屆激發學生創意競賽—創業實作組第一名榮銜。#SDG4 #SDG8 #SDG10 #SDG11 @資訊工程學系 &研究

Type:

研究

Office:

工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校友企業「對稱資訊」助攻學弟妹百萬「經驗值」提升求職力 輔助分析就業流向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對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大學長助攻百萬「經驗值」,學弟妹踏入職場不徬徨。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11日與第2屆校友、對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致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導入「面試趣」服務平台,師生不僅可掌握產業現況與趨勢,準畢業生也能透過上百萬筆真實求職經驗提升求職技巧、就業競爭力。高雄大學研究發展處、產學育成中心規劃該項簽約活動。校長陳啓仁表示,現今大學教育除了提供學術知識,也協助學生理解職場需求與未來發展方向。此次校方攜手「對稱資訊」將以大數據分析就業流向,也讓學生更有效率準備求職挑戰,特別是學長姊的真實面試經驗獲取實用指引。陳啓仁也強調,高雄大學長期深耕產學合作,通過育成中心積極連結民間產業、法人機構、政府部門,快速回應校內與企業需求,更致力於運用學術前瞻技術協助傳統產業數位轉型,形成產學合作生態系。此次與對稱資訊簽署合作備忘錄,展現了高雄大學在數位時代推動創新育成的決心。對稱資訊執行長陳致宏是高雄大學第2屆校友(資管系第1屆,2006),表示這次合作不僅是對母校的回饋,也是希望藉由校友的真實經驗,幫助學弟妹少走彎路,提升求職成功率。他認為,未來的合作模式將不僅限於平台應用,還會延伸到更多實體活動和職涯指導。陳致宏補充,「面試趣」是專為求職者設計的平台,更是全台最大的面試經驗交流平台,收錄來自不同產業的真實面試心得,特別適合準畢業生及職場新人參考。目前匯集近百萬篇真實面試心得,超過萬名高大畢業校友註冊。從新創科技到傳統製造、從金融服務到文創產業,每則真實分享都是求職者的無價之寶。未來,高雄大學學生可搶先體驗平台最新功能、利用「校友中心」專屬福利,與學長姐建立深厚聯繫,在踏入職場前做足準備。「面試趣」也將定期發布求職趨勢報告,協助學生掌握產業動向,及早規劃職涯之路。雙方合作推手、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營運長劉建成表示,中心豐沛資源,串接「面試趣」龐大資料庫,將為每位高大學子打造更完整的職涯路徑,在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相關新聞:https://www.nuk.edu.tw/p/404-1000-39032.php?Lang=zh-tw#SDG4 #SDG8 @產學育成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高雄大學、友達光電簽署MoU 共同推動台灣再生能源、淨零建築目標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恬宇10日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MoU),未來雙方將共同推動技術開發、人才培訓及產學合作,並實踐台灣再生能源及淨零建築目標,體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及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精神。林恬宇除了剖析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及企業因應之道,也強調「淨零轉型」範疇廣大,鼓勵青年學子踴躍參與發揮。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表示,2017年校方將「SDGs」融入校務治理核心致力實踐迄今,2018年起自我課責提報永續報告書,2022年起啟動「全校溫室氣體盤查」並完成查證,積極響應「2050淨零排放(net zero 2050)」國家政策,展現大學社會責任。友達光電副總經理林恬宇說,友達努力多角化經營,響應政府政策、跨足綠能領域,投入能源轉型與減碳行動,從內部提升能源效率、導入再生能源,到外部參與綠色供應鏈合作,已形成一套系統化的永續發展策略。根據高大、友達產學合作備忘錄,除了促進雙方在技術開發、人才培訓及產學合作等深入交流,未來也將設置校園能源管理系統、成立都市碳匯(研究)中心,並與建築學系建置零碳建築示範實驗室,共同推動台灣再生能源及淨零建築目標的實現。林恬宇也受邀出席《卓越講座》,以「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會」為題對高大師生專講。首先說明「能源轉型」是一個多層面的變革過程,目標是從傳統化石燃料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永續能源系統。尤其台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如何有效提升能源自給率,並平衡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是能源轉型中的重大課題。截至2023年,全球在能源轉型上的投資已高達1.8兆美元,其中再生能源、電動運具及電網系統的投入為主要關鍵。再生能源並非能源轉型的唯一解決方案,電網的韌性與儲能技術亦需同步發展以支撐(再生能源)供應。因應能源轉型,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新配置,企業對碳足跡的要求日益嚴格,對能源密集型產業帶來壓力,但同時也催生出創新和綠色經濟的新機會。林還強調,推動能源轉型需仰賴政府政策、社會共識及民間資本的投入,以歐洲和日本的成功經驗為例,皆是政府透過政策引導民間投資。#SDG4#SDG7#SDG8 #SDG9#SDG11 @推廣教育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資管系師生發表友善銀髮族出遊App 榮獲交通部觀光署「觀光盃Open Data 黑客松」首獎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資管系114級曾仲平、副教授林杏子;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長者出遊神器」在這裡!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及曾仲平、楊紹韋、王重皓、劉祐廷等大四學生,關注到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現象,開發友善銀髮族的旅遊App「十局上半」,內容除了活動推薦及交通引導功能,更將廁所、醫院、AED位置資訊加以彙整並結合圖文轉換技術,該成果榮獲交通部觀光署首屆「觀光盃Open Data 黑客松」競賽第一名與總獎金新台幣8萬元。校長陳啓仁於12月6日行政會議公開表揚獲獎同學,能夠運用政府開放資料,實際解決長者需求的創意。高大資管系副教授林杏子多年且持續於校內創新學院開設「資料設計思考」與「創新問題解決」課程,培力學生利用政府開放資料應用於社會議題中,並引導以創新創意發掘各種生活、社會議題,鼓勵挑戰全國競賽,累積實作經驗、校外視野。此次林杏子指導的曾仲平等學生所組成的「十局上半」團隊,構想來自於衛福部「活力老化」、交通部觀光署「銀髮族及無障礙旅遊」政策,其專為長者打造的App鼓勵與輔助長者自在無礙探索各地美好,進而促進活絡觀光旅遊經濟。「十局上半」App提供LBS(適地性)活動推薦及交通引導功能,更針對銀髮族出遊最重視的廁所、醫院、AED等開放資料進行整合,並結合語音及圖文轉換技術,外出所需資訊均能一手掌握,操作更方便與友善。王重皓表示,「十局上半」規劃建置過程,訪談高齡長者過程深刻體會其學習能力趕不上資訊進步速度的落差,也讓團隊更有將科技便利性帶給他們的使命感。曾仲平表示,「十局上半」可透過導入旅行社旅遊行程、加入個別縣市相關景點資料延伸服務,亦可透過後台分析使用者偏好景點數據,提供政府業管單位設置友善設施重要參考依據,體現「公私協作」精神。劉祐廷認為,獲獎激勵士氣也增加自己對於高齡數位平權議題的認知,更有經驗如何運用政府開放資料為商業應用加值。楊紹韋表達對校方教發中心、產學育成中心的感謝,以及交通部觀光署提供全國性的競賽舞台,學子專長得以發揮專長,為觀光議題與高齡族群的數位平權與健康盡份心力。#SDG3 #SDG4 #SDG8@資訊管理學系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管理學院 資訊管理學系

從三葉草城市到水下交通 建築系學生國際VR虛擬實境競賽展現跨域創新實力 勇奪亞軍與季軍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教學發展中心助理林尹千;照片、部分文字:建築系學生楊程凱、廉心怡】【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系學生團隊參加「虛擬實境世界盃大賽(Virtual Design World Cup, VDWC)」,在與全球各國精英競逐的激烈比賽中脫穎而出。面對僅有22支隊伍進入複賽,8組晉級決賽的嚴峻競爭,本校成為臺灣唯一獲獎的兩支團隊,分別榮獲亞軍與季軍,卓越表現令人感動。高雄大學積極培育前瞻人才,透過「高教深耕計畫」推動XR School發展「XR微學程」與「體感科技與數位創新學程」,鼓勵學生挑戰國際舞台,將課程所學具體實踐,展現學程學生的跨域整合與體感科技能力。此次競賽以「波士頓—Non-Human Agent(NHA)共存的城市」為主題,參賽者針對城市發展困境,融合虛擬實境(VR)與建築資訊技術,提出永續且創新的整體規劃。長達半年的參賽過程中,學生透過不斷構思、製作與反覆排演,建築學系陳怡兆副教授全程悉心指導,加深學生將綠能永續議題融入虛擬實境科技應用,讓設計概念更加成熟,最終決賽於日本進行全英語發表,更拓展了學生國際視野。亞軍作品「Trifolium Bay(三葉草智慧綠能城市)」,核心理念為利用微型機器人實現城市智慧化運作,這些機器人負責道路維護、垃圾清理,甚至於歷史建築上進行垂直綠化,賦予老舊建築新生命。交通系統則採多層次設計,包括空中自駕車、地面共享交通工具及地下高速列車,由微型機器人實現無縫管理,營造低碳、高效的交通模式,而三葉草造型的太陽能板和自動植物牆,進一步提升城市能源效益與生物多樣性,呈現出科技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景。建築系學生楊程凱、丁彥安、陳晏暘及張鶴還表示,設計靈感源自聖派翠克節象徵幸運與生命力的三葉草,以波士頓城市文化為基礎,融合科技創新,打造兼顧文化記憶與現代功能的智慧城市。榮獲季軍的作品「Floatropolis」由建築系李宛儀、周嘉惠與廉心怡同學設計,聚焦波士頓面臨的極端氣候與交通壅塞問題,提出創新的水下交通與救災系統。設計方案包括水下運輸系統,有效避開地面交通擁堵,並為海平面上升提供穩定的物流與公共運輸路徑。同時,團隊設計了水上巡邏與救災系統,可迅速應對暴雨與洪水,將救援資源精準送達最需要的地區。結合NHA系統後,該更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效率,讓城市在面對環境挑戰時更具韌性與彈性。團隊在比賽過程中克服時間與技術挑戰,展現卓越的合作能力與設計實力。本校的「XR微學程」與「體感科技與數位創新學程」課程,透過基礎理論與實作,鼓勵學生參與專案開發及各項競賽,拓展國際視野,自108年設立起,已有63名跨院系學生完成學程,此次佳績尤其體現了本校在跨領域教育與創新教學上的卓越成效,未來將持續透過「高教深耕計畫」培育跨域整合與體感科技人才,展現高雄大學前瞻人才培育量能。#SDG4 #SDG8 #SDG11 @建築學系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建築學系

高雄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再度合作舉辦泰語能力檢定 促進語言學習與文化交流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語文中心蔡旼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為積極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國立高雄大學自2016年起,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The Sirindhorn Thai Language Institute,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攜手合作,聯合辦理全台唯一泰國官方認證的泰語能力檢定(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oficiency Test of Thai as a Foreign Language, CU-TFL)。2024年11月22日,本校與泰方合作的第十二場泰語能力檢定順利舉行,進一步見證雙方在泰語教育領域推動的卓越成果。CU-TFL檢定專為母語非泰語者設計,具有極高的認證價值與公信力,旨在提供準確、可靠的語言能力評估。此檢定涵蓋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並以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的專業考官負責設計與監考,確保測驗的嚴謹性與權威性。憑藉此檢定,考生的泰語能力獲得泰國教育機構及企業的高度認可,成為職場與學術領域的有力背書。此次CU-TFL檢定於台北順利舉行,並由朱拉隆功大學指派的專業考官與國立高雄大學語文中心的團隊共同策劃執行。為確保測驗的安全性與公平性,所有測驗卷由泰方負責運送,並由泰國考官與考生進行面對面的口試,根據考生的語言程度靈活調整語速及詞彙運用,確保測驗結果的精確性與可信度。當天,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的考官Sophidtha Chaithaworn與Charttreeya Churat,聯同本校語文中心陳志文主任及泰語顧問潘婉玲助理教授(Asst. Prof. Warinthorn Paphakin),共同開啟考場封條,表達對考生的深切關懷與對檢定工作的高度重視。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持續推動,兩岸在經濟、教育及文化交流方面日益緊密,台灣學習泰語的人數也逐漸增長,此次報名檢定的考生來自各地,並涵蓋各個年齡層,也不乏來自企業、教育及國際事務領域的專業人士。許多考生表示,CU-TFL檢定不僅是一次自我挑戰,更是職業發展的重要契機。本次檢定一開放報名便迅速額滿,考生突破往年新高,可見學習泰語的人數日益增加。此外,部分考生選擇定期參加CU-TFL檢定,以持續檢視並提升自身的泰語能力,彰顯該檢定在學習者職業生涯中的實用價值與長期意義。國立高雄大學將繼續與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保持密切合作,攜手推動泰語教育與文化交流,致力於深化兩校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本校語文中心定期開設各類英外語以及華語課程,亦包含日語、韓語、泰語與越語各層級語言訓練課程,內容扎實豐富,學習效果優良,頗受學員讚賞。歡迎有興趣的校內外人士參閱中心網站招生訊息。[高雄大學語文中心官網連結: http://lc.nuk.edu.tw/]#SDG4 #SDG8 #SDG17 @語文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教學中心 語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