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資管系副教授蕭漢威團隊「懸吊式座標載具移動系統」 可廣泛用於災害搜救、高空動態攝影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蕭漢威;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蕭漢威指導陳俐卉、黃怡婷、陳亭瑄、張竣維、謝益嘉等5名學生,以物聯網(IoT)、大型(氦氣)氣球、捲揚機等相關軟硬體,開發全新載具定位技術,不僅解決現有無人機在飛行安全、室內定位技術、電池續航力等瓶頸與限制,更可應用於有時效性之災害搜救協助,或需長時間使用之自動繪圖、高空動態攝影、農業自動噴藥等多重用途,榮獲高大「激發學生創意競賽創意發想組」金獎。蕭漢威團隊開發該項成果為「維所欲為懸吊式座標載具移動系統」,主要著重「定位」以及「高彈性」架構,以物聯網(IoT)為核心技術,結合多項硬體設備與軟體控制程式協作,尤其可依照需求靈活調整(懸掛)載具及場域變更是其優點。蕭漢威表示,整套系統運作原理是在欲偵測或記錄的場域,無障礙物範圍內4角(端點)各設置1座捲揚機,以纜繩繫縛中央位置的氦氣(空飄)氣球及其懸掛載具,搭配物聯網技術,透過圖形化操作介面即可自由牽引收放,完成場域內之二維(或三維)空間架構。蕭漢威指出,經過團隊在校園空曠場地反覆測試,系統不論直徑2.6米、3米的大型空飄氣球都能輕鬆駕馭,其載重能力對於攝影機、基地台、照明設備不成問題;繫縛氣球的捲揚機亦可放置屋頂等高處,或搭載於車輛延伸機動性,廣泛作為高空動態攝影、自然災害搜救、科學研究、藝術創作等多種用途。蕭團隊該項研發成果也是陳俐卉等學生的畢業專題,亦是來自某廠商的委託,體現「業界出題、學界解題」,鏈結產業與學用合一精神。#SDG9 @資訊管理學系 &研究

Type:

研究

Office:

管理學院 資訊管理學系

學產講座:揭開地震 安全的神秘面紗─結構物如何在地震中倖存?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土環系邀請第一屆畢業校友分享地震防災主題李柏翰博士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系友,並於 112 年度獲得本系系友會第一屆傑出系友獎項,現職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橋梁組副究員、地震緊急應變小組、抗震盃裁判、國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專案研究顧問、日本大阪公立大學都市科学防災研究センター客員研究員。其專長領域為地震工程、結構控制、系統識別、結構試驗、監測技術等。本次活動藉由系友回校演講,拉近講者與學生距離,活動分享講題為「揭開地震安全的神秘面紗:結構物如何在地震中倖存?」分享實務經驗與就業方向本次活動藉由系友回校演講,演講內容主要討論身處於地震帶的台灣,該如何以土木結構的專業角度討論防災的重要觀念,並將課堂理論輔以業界實務經驗進行結合與交流,將有助於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協助學生充實專業技能並促進就業之效果。土環系學生對於這場講座的心得透過本次活動了解自己對土木結構相關的興趣以及地震的防治,對於房屋防震結構知識從書本的平面知識變得更加立體,尤其是有關抗震的設計、隔震材料的應用講解得很詳細,講座聽完後感覺收穫很多,也能知道土木結構未來的出路不一定要去營造廠,也能朝其他領域發展。#SDG9 #SDG11#學產同軌【文字提供:土環系、照片提供:土環系】

Type:

其他

Office:

角逐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競賽,跨域創新設計再次獲得亞軍與季軍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國際競賽展現學習成效由XR微學程學生組成的團隊,在建築系陳怡兆副教授指導下,與來自世界各地的34組隊伍,包括紐西蘭、越南、中國及地主國日本等,角逐虛擬設計世界盃競賽,探討日本惠那市新舊蛻變與融合的都市規劃。本屆冠軍由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奪得,而台灣方面則有國立高雄大學的「Dokodemo」及「The Milky Way」,兩個作品成功凝聚惠那市未來的城市景象,極富想像力與可實現性的設計,抱回亞軍與季軍(評審特別獎)。日本虛擬設計世界盃競賽舉辦多年,學生需利用指定的UC-Win/Road即時模擬設計軟體,結合創意與都市設計,連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11—促使城市和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的概念,提出解決方案的XR沉浸動態競圖。XR與建築領域的跨域應用榮獲亞軍的作品「Dokodemo」,由建築學系黃威凱、鄭煒樺、麥喬甯、王韋傑同學創作,其概念取自小叮噹的「任意門」,以地下廊道為設計核心,讓使用者能夠輕鬆穿梭各站體,提高行動不便者與年長者的移動性。結合XR混合實境的歷史體驗,讓居民和旅客能夠深入體驗、感受惠那市的歷史人文。此設計在都市規劃上展現未來人口老化課題的前瞻性,同時匯集許多日本特色元素,例如將惠那市市花百合巧妙融入,都讓評審感到設計者的用心。評審特別獎作品「The Milky Way」,為建築學系楊子毅、蔡旻恩、楊程凱、郭言新、方兆玄同學合作,從天體運行的角度出發,在迅速擴展的交通洪流裡,重新找回惠那市城下町風貌的慢活體驗,居民與遊客能更貼近其自然環境與地方人文,而隨處可見的日式油紙傘視覺設計更讓評審相當驚艷。VDWC(Virtual Design World Cup, 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競賽)是由國際建築資訊模型軟體大廠「Forum 8」主辦,每年選定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與困境為主題,讓參賽者透過虛擬實境製作,模擬都市規劃、交通運輸及避難防災,學生結合XR領域及建築專業做規劃設計,展現專業知能與跨域應用,更凸顯師長教學與指導的全力付出,全校見證深耕計畫的跨領域前瞻人才培育成效。#SDG9#SDG11#前瞻人才【文字提供:教學發展中心林尹千、照片提供:建築學系副教授陳怡兆】

Type:

其他

Office:

EMBA執行長李亭林 帶領亞灣新創企業 赴星SWITCH參展 開拓東南亞市場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執行長、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李亭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之亞灣新創園今年 (2023)續與新加坡創育機構Action Community for Entrepreneurship(ACE)合作推動第二年「臺星新創交流計畫」。推動至今,促成商業合作至少13案次,並累計創造約新台幣3,000萬商機。由雙方分別推薦潛力新創,運用5G、AI、IoT等核心技術,聚焦「數位轉型、智慧城市、智慧製造與物流、智慧醫療、及綠能科技」主題應用。透過移地培訓與交流、共同業師輔導、深化新南向政策,引領台灣新創開拓東南亞市場。今年除攜手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共同參展新加坡SWITCH 展年度盛會外,更與策略夥伴ACE進行移地培訓,行程中安排台灣新創Demo Pitch,邀請新加坡當地投資人、企業夥伴等聽取我方新創募資簡報,期以達成商機或資金媒合。其次,帶領新創與新加坡在地創育機構和創投Genesis Alternative Ventures、A*STAR - Agency for Science交流;安排跨國企業亞太總部如Microsoft Singapore、LaunchPad參訪;關鍵社群Enterprise Singapore、ACE.SG、NUS Enterprise、BLOCK71等單位交流。目前團隊仍在新加坡培訓,將全面性地接軌東協生態社群。這次SWITCH參展由亞灣新創園計畫共同主持人,也是國立高雄大學的李亭林教授,帶領8家新創企業,包括:台灣碳材(Taiwan Carbon Materials)、振生半導體(JMEM Technology)、懷慕科技(Ness Wellness)、悠由數據應用(Data Yoo Application)、泰科動力(TAC Dynamics)、雄欣科技(iAMBITION)、奇策智能雲端(Crypto-Arsenal)、拉普達(Raputa Inc.)。團隊表示也已進一步與許多在地及國際VC商談募資並討論落地,並與ContiTech、Singapore Polytech、SMT Tech等企業促成商機!亞灣新創園將持續努力深耕東南亞市場商機,讓台灣新創透過海外鏈結國際資源與資金,增加新創品牌曝光機會,未來也將持續與新加坡建立常態性的雙向交流、落地服務,協助雙邊企業在商情和資源媒合上更加暢通,積極展現台灣新創能量!#SDG3 #SDG9 #SDG11 #SDG12 #SDG17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立委劉世芳 受邀出席高雄大學卓越講座 分享從政經驗、剖析台灣產經政策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本(112-1)學期「卓越講座」首場今(26)日邀請立法委員劉世芳,以「從產經政策前瞻未來台灣」為題,剖析現今台灣重要產業政策推動情形以及未來影響趨勢。行政副校長吳宗芳到場致頒感謝狀,感謝為師生充實與掌握時勢脈動。劉世芳表示,台灣持續遭遇中國政府政治打壓、軍事壓迫,仍堅持民主體制發展,努力爭取國際參與和支持,且與許多國家保持友好關係。經濟方面,政府近年來推動多項產業政策,以為維持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劉世芳指出,政府於2016年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以加速臺灣產業轉型升級,包括「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自主」、「新農業」、「循環經濟」等七大領域,這些產業創新為驅動臺灣下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期能達成數位國家、智慧島嶼、服務業高值化、非核家園及節能減碳等願景。此外,因應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劇烈變動與供應鏈加速重組,總統蔡英文於2020年5月20日就職演說宣示,推動「資訊及數位產業發展」、「5G數位轉型及資安產業」、「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關鍵物資的民生及戰備產業」等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並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透過產業超前部署,期使臺灣在後疫情時代,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先機,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劉世芳為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碩士,現任中華民國立法院第十屆立法委員、同時亦擔任高雄市體育總會足球委員會主任委員。劉世芳曾於地方及中央政府擔任多個重要職位,累積了豐富的政府管理經驗;而於進入立法院後,亦積極參與各種重要議題的討論及立法過程,致力於改善台灣社會的各個層面。#SDG3 #SDG8 #SDG9 #SDG17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前瞻學程企業參訪—2023智慧友達展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高雄大學的體感科技與數位創新學程及建築系師生,於112年3月24日參觀友達光電中科二期場,了解最新的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並體驗各種智能科技產品,探索未來的趨勢。友達光電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科技企業、創業公司和研究機構,展示最新的智能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見證企業如推動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指標9「促進具包容性的永續工業化及推動創新」。同學經驗分享當中,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自動運送貨物相關展示和解決方案,包括自動化分揀系統、自動化搬運機器人和無人機等。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款自動化搬運機器人,該機器人具有自主導航和定位功能,可以在倉庫中自動搬運貨物,減輕人力負擔,提高搬運效率。此外,還瞭解了無人機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除了可在空中運送貨物,避免路面交通擁堵和地理條件限制,還可以根據貨物大小和重量進行智能化匹配及運輸。學生們認為,自動化物流解決方案將會成為未來物流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時,也認知到在實現自動化物流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問題,不斷優化技術和完善制度,確保物流行業永續發展。高雄大學對接產業人才需求發展XR微學程、體感科技與數位創新學程,每年獲高教深耕計畫挹注辦理企業參訪,這次參訪的友達光電展覽匯聚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和學生,交流、討論及分享觀點和意見,學生實地瞭解企業運作及未來發展趨勢,拓展職場經驗與人際網絡,使學生獲益良多。#SDG8#SDG9#SDG11#SDG12#SDG17#前瞻人才【文字提供:建築系黃昱翔、教學發展中心林尹千專任助理編修、照片提供:建築系黃昱翔】

Type:

其他

Office:

2023化學年會聚焦永續發展產官學界交流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國立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日前主辦「2023化學年會」,聚焦主題「化學新紀元─永續發展」,齊聚產官學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創新技術。會中也頒發特殊貢獻、研究論文等多項大獎,表揚該領域辛勤耕耘學者。 大會網址:https://2023cnm.conf.tw/site/page.aspx?pid=901&sid=1467&lang=en 。與我們密不可分的化學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特別出席年會開幕典禮表達支持與敬意,表示從民眾日常生活,到醫學、能源、環境、材料等專業領域,絕對都有化學不可替代、顯著重要角色。此外,化學科學發展離不開人文情懷,即使是最基礎的化學研究,也需要人們的激情和創造力去推動。在化學研究中,不僅需要追求科學真理,也需要關注人類健康、環境保護、社會進步,這就是化學科學的人文精神。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欽致詞表示,榮幸受邀參與化學界年度盛會躬逢其盛,尤其看到許多對化學充滿熱情的新血投入令人相當感動。他也指出「化學」與「化工」如兄弟,關係密不可分,如同中油不斷優化精進(油品)製程,以及規劃推動ESG、促進環境永續,都有兩領域專長的夥伴參與的身影。化學新紀元2023化學年會於10日登場為期2天,由應用化學系規劃主持,教授李頂瑜擔任大會秘書長,社團法人中國化學會理事長李芳全則為榮譽主席。本屆主題「化學新紀元 A New Era in Chemistr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倡議化學研究發展兼顧環境永續理念,吸引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議題涵蓋有機、無機、分析、物化、生化、綠色化學、光電材料、奈米孔洞材料、化學教育、產業應用等。會議邀請多位享譽國際的化學學者發表專題演講、研究成果,包括國立台灣大學教授周必泰、陳俊顯、陳玉如;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陳俊豐、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教授黃國維。 議程中包含百位講師、700多篇壁報論文展、50個圖儀展覽攤位,並透過產學論壇的辦理持續推動化學界更緊密的產學合作。#SDG5#SDG9#SDG12#職力增能【文字提供:應用化學系、照片提供:應用化學系】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高市建築師公會合辦「暑期建築體驗營」 創造夏日漂浮島嶼空間創作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建築學系/講師蔡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共同舉辦高中(職)生暑期營隊,學員除了穿戴VR頭盔建模、手繪設計圖、創作立體空間模型等專業訓練,還設計出「水上漂浮島嶼空間」驗收學習成果,尤其是水上移動空間設計挑戰十足,但學員們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2023尋找飄飄島-高中職生暑期建築體驗營」15日於高雄大學登場,為期兩日,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產學合作開出學習菜單,例如AVR(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體驗與建築設計實作、世界建築案例與結構欣賞講座、建築案例實地踏查,並帶領學員走讀中都唐榮磚窯廠、高雄港埠旅運中心等高雄重要的文化資產以及新興落成的現代建築。建築系主任陳怡兆開幕致詞表示,營隊課程活潑多元且融合建築專業,藉此吸引多元入學管道下的高中(職)學子選填學系前,能夠先認識建築設計學門,包含學習專業乃至就業出路,達到適應揚才的目標。並且主任陳怡兆帶領學員,戴上頭盔,體驗AVR技術於建築領域上的實際應用。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陳奎宏表示,公會長期推動提升高雄都市環境、建築品質,並走入社區參與公共事務、加強學術界連結推廣教築教育,因此與高大建築系合作,建立學子的永續環境、城市美學觀念。「今年營隊主題為『尋找飄飄島』,引導學生創造水上漂流空間,激發學生對於建築設計創作的興趣。」營隊總召、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師蔡寧與馬瑜嬪表示,隨著全球的氣候劇烈變化,冰山溶解,海水上升,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如何與水和平共存更是一個重要的未來性議題。蔡寧與馬瑜嬪老師並且強調,建築學系的設計課中,創意並非只是空中樓閣,更必須付諸實踐,活動最後透過建築評圖活動讓學員練習表達能力,在成果發表中,與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建築師群,以及所有與會人員互動分享成果飄飄島作品。學員作品中,設計靈感多元有趣,有的來自魚類造型,有的來自甜點檸檬塔,更有學員就地取材,使用校園中的樹葉來創造出空間骨架上的皮層元素,讓參與評圖的建築師大大讚賞,未來具有建築學系就讀的潛能,值得期待。#SDG4 #SDG9 #SDG11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電子商務激發學生永續創新經營新實力 挺好Campus競賽 資管系師生獲5大獎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杏子、課程助教馮上昀、學生周恩禧】【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大學課程要如何讓學生與社會公益接軌呢?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林杏子教授的電子商務課程以學用合一的設計理念,在社群媒體上讓學生分組扮演電商主的角色,依據不同媒體特性動手設計經營與行銷策略,並學習將「社會」與「永續」的議題做為產品的內涵元素,來吸引消費者目光。因此,課程裡實際與社會企業NPO Channel合作,帶領學生參加「第六屆挺好Campus社群商務競賽」,今年共計抱回五項大獎。課程邀請了育成中心劉建成經理與洪婉甄副理為修課學生帶來對於商業模式的實務講座──「商業模式定位」以及「數位行銷定位」,手把手帶領學生設計小組的商業模式,讓同學將所學立刻應用在課程與競賽中。育成中心並進一步提供「創新創業計畫」經費申請與課後諮詢等好康服務,照顧了同學在參與競賽的過程的實務所需,使其能夠更加大膽的在小組商務經營與運作中放手一搏,做為強力的後援。隨著挺好Campus競賽的規模逐年成長壯大,參與合作的公益團體也更加多元化。今年「第六屆挺好Campus社群商務競賽」為疫情解封後,首次重回實體決賽機制,讓不同學校的師生能夠齊聚一堂,面對面交流彼此十週的經營成果。本次由高雄大學、嘉義大學、靜宜大學和淡江大學,共計四校193名學生參加競賽,高雄大學資管系計有10組團隊出賽,在本次的競賽中,修課學生擁有更多元的選擇能夠發展各自的創意,以不同於商務的方式,結合公益與創新,親身投入電子商務的核心。高雄大學的同學在決賽中奪得諸項大獎,共有五個小組拿回了獎項,其中包括公益經營模式獎的第一名(良月事件簿)、永續創新獎的第二名(永恆(擁痕)守護者)、永續創新獎佳作(舞愛•無礙)、公益內容獎佳作(永恆(擁痕)守護者),與公益行銷獎佳作(沒有公主的七個小矮人)。「挺好Campus社群商務競賽」不僅令參與學生思考關懷社會的多種方式及作法,也肯定學生在競賽十周中的努力,參賽學生亦可獲得NPO Channel頒發的60小時實習證明書,作為學生實驗歷練的紀錄。經過了如此的訓練,有獎項、有實習證明、有實戰的經驗,相信學生們在這門課的學習,都會成為未來可以帶得走的能力。#SDG4 #SDG12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辨」學術研討會 高大法學院登場 探究智慧城市、醫療、交通法規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財經法律學系/碩士生沈佐錞】 2023「人工智慧與法律思辨」學術研討會,現已邁入第六屆,本次研討會由財團法人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和運動休閒健康管理學系等單位共同主辦,並於6月1日在高雄大學登場,以網路視訊同步方式進行。邀請到創校校長王仁宏、許宗賢董事長、甘添貴榮譽理事長、施茂林榮譽理事長、陳明堂政務次長和本校法學院院長陳正根開幕致詞。此次研討會議題擴大到「智慧城市」,主要討論「智慧交通」及「智慧醫療」,延續過往會議之舉辦方式,邀請國內人工智慧與法律學者專家研討。張學孔教授認為,智慧城市的發展願景應該是以「零碳永續」為目標,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促使自駕行動載具與服務能發揮正面功能;劉建邦副局長則是以地方政府的角度說明自駕車所帶來的挑戰,例如地方政府應該確立自駕車技術研發和產品定位,中央政府也應該針對自駕車資安防禦能力擬定指導原則。張麗卿教授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科技發展的趨勢,深受世界各國重視,被認為是下一個世代產業及國力競爭的重要內容,目前各國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縱有基本政策方針或倫理準則,仍沒有架構整個人工智慧發展的基本法。台灣一旦完成人工智慧基本法的制定,對於各領域的人工智慧發展,就能有法律上的指引及依循。有鑑於此,在許宗賢董事長、張麗卿執行長的號召下,組成研究團隊,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的草案(芻議),望能拋磚引玉,倡議政府立法,俾使我國高科技發展得以呼應當前之國際規範趨勢。另一方面,為培養AI法律圈的人才,本次研討會亦規劃由各大學之博碩士研究生參與報告。鼓勵國內法律學及相關研究所之研究生,投入人工智慧科技發展與法學連結之研究,兼顧國際人工智慧科技與法學之潮流與脈動。本次經評審選出10篇優秀碩博士論文;作者來自東海大學、高雄大學、台灣大學和Osnabrück University/高雄大學交換生,發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相關議題,如Jasmin Heinrich是從Osnabrück University交換來高雄大學學習的學生,以中文報告德國自駕車倫理規範和2017年和2021年針對自駕車的法規範介紹。#SDG4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