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建築系師生赴日國際工作營 「水的記憶」設計勇奪明日香賞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建築學系助理教授陳逸;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首次上稿:2025-05-28 15:30更新:2025-05-29 12:30 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帶隊建築學系師生,日前再訪「日本起源」明日香村(Asuka)參與國際工作營,學生表現亮眼、4組參賽隊伍全數獲獎,其中D組周恬綺等學生作品《水的記憶》獲得評審團最高榮譽「最優秀賞(明日香賞)」。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表示,國際工作營讓學生在真實的跨文化情境中,歷經設計構想、跨國協作與實地製作,培養問題解決與創造設計的能力,拓展建築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並具體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與「全球在地化」理念。此次工作營於5月14日至18日舉行,由畿央大學人類環境設計系規劃辦理,以明日香村「岡(Oka)」地區為實踐基地,聚焦「屋台設計」、「佈告欄製作」及「行燈安裝」三大主題,結合社區參與與空間設計行動。此次工作營共計71位師生參與,包括高大校長陳啓仁、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怡兆、梁凱翔、陳逸、蔡寧等5名建築系師長及14名學生,以及成功大學建築系20名師生,與畿央大學的32名師生,共同實踐國際交流與大學社會責任,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強化台日姐妹校合作關係。行前各校透過分組準備與線上交流,研擬結合當地文化的設計方案;工作營期間,台日學生三日內密切協作,完成屋台、行燈與佈告欄等實作任務,展現設計整合力與跨文化溝通能力。4組隊伍皆以「屋台設計」為主軸,從在地觀察出發,融合歷史脈絡與日常文化,創作出兼具結構合理性與地方特色的裝置作品。其中D組學生周恬綺、張鶴還、林家緯、黃鈺婷以「水的記憶」為題,探討水文化在居民生活中的意義,運用情境設計與模組構法,打造可重複組裝之屋台,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榮獲最高榮譽「最優秀賞(明日香賞)」。其餘三組亦獲佳績:A組簡瑋頡、鄭喜文、黃昱享設計呼應地形特徵,兼顧運輸便利與在地尊重,獲頒「Well Being Award」;B組黃柄振、程姵庭、滕思涵強調模矩化與拆裝性,展現模組設計與商業文化融合潛力,獲「Creative Award」;C組簡孝丞、蔣幸芸、施孟函、丁彥安以精細構件與專業繪圖體現技術實力,榮獲「Technical Excellence Award」。高雄大學自2024年與畿央大學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深化雙方交流合作,並規劃邀請人類環境設計系來台互訪,持續推動台日建築設計教育對話。未來建築學系也將持續拓展國際合作平台,推動與SDGs目標相符之實作計畫,引導學生以設計回應當代社會與環境挑戰,培養貼近真實場域的學習實踐力。#SDG4 #SDG11 #SDG17 @建築學系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建築學系

高雄大學、日月光、彪琥鞋業 深化合作 「廢膠帶回收利用技術」再升級 變身抗靜電鞋大底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化材系教授蘇進成;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廢膠帶循環回收利用」技術再升級,國立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化材系)教授蘇進成,攜手封測龍頭「日月光半導體」、在地製鞋大廠「彪琥鞋業」,共同開發出以回收「TPO(熱塑性聚烯烴)」為主體的抗靜電鞋大底,成功應用於半導體製程防護設備,落實資源再利用與循環經濟,體現「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綠色設計精神。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表示,感謝化材系教授蘇進成,長期攜手日月光、彪琥鞋業產學合作,不僅深化跨界連結,也讓學術研發成果真正走入實務場域。他強調,面對全球永續浪潮與資源有限的現實,「循環經濟」已是未來產業不可忽視的方向,該項成果正呼應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特別是從研發到製造都在高雄完成,是實踐永續價值的典範,高雄大學持續扮演南部產業升級與綠色轉型的重要推手。高雄大學化材系教授蘇進成所主持的「綠色材料與資源實驗室」,過去(2022年)已與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所帶領的「集團研發化學暨環保實驗室」,針對封裝過程產生的「下腳料」,包括「切割膠帶(DC tape)」、「研磨膠帶(BG Tape)」、「紫外線可硬化膠帶(UV Tape)」等一次性廢棄物,進行資源回收與高值化研究,取出其中富含的「TPO」高分子(塑膠)成分及最佳造粒製程,藉以取代傳統鞋大底採用的「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 )」材質。蘇進成說,此次研究重點是提升回收TPO的功能性,特別是在抗靜電性能上的應用。在現代高科技產業中,「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為一項嚴重威脅,對半導體元件、化工設備甚至醫療儀器皆可能造成損壞或失效。團隊為此調整TPO配方,添加導電填料以強化其靜電消散特性,製作出電阻值控制於10^5至10^8歐姆間的鞋底材料,符合國際ESD防護標準(ANSI/ESD S20.20與IEC 61340-5-1)。蘇進成表示,抗靜電鞋底的研發是材料創新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的成果。靜電看不見、摸不著,卻潛藏著極大風險。藉由導電鞋底材料的設計,能將人體靜電穩定釋放至地面,防止突發性放電損壞敏感設備。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表示,靜電防護鞋是半導體製造品質及良率的重要環節,必須通過嚴格的導電性測試與耐用度評估。「此次合作成果符合我們內部及國際的標準,鞋底導電性、整體耐久度,以及洗滌50次後仍維持功能的要求,符合嚴謹製造的需求。」洪志斌強調,使用循環材料製成的鞋底,其碳足跡與傳統鞋底相比減少了32%。此外,整個製程都在高雄完成,從回收、造粒到製鞋,不僅減少了運輸需求及過程中的能源耗損,還將運輸碳排放降低了99%。這是「在地製造,在地應用」的最佳實踐,展示出真正的永續製造價值。這種跨界合作不僅僅是將學術成果落實,更具備實際的工業應用潛力,對推動企業的ESG目標及強化永續競爭力有著重大助益。這也正是日月光對循環經濟的具體體現。協力夥伴、彪琥鞋業董事長薛永昌表示,2022年第1次接到日月光委託,跳脫「使用 EVA製作鞋大底是業界慣例」思維,產線不斷調整模具、參數,成功開發出「摻入55% TPO」鞋大底並陸續生產運動、休閒等多種鞋款。今(2025)年再次合作且挑戰更高門檻的「抗靜電鞋大底」,團隊投入全新模具與車縫工藝技術,取代傳統黏膠製程,「為了達成55%回收料目標,從最初10%、15%、20%一路嘗試,經過上百次測試才達成。」除了大底,彪琥也導入回收鞋面材料,從材料、製程到設計全面朝永續轉型。薛永昌強調新款鞋履具備壓縮回彈性佳、支撐穩定、久穿不累等特性,符合工程師長時間穿著需求,「舒適度也是永續產品的重要一環,讓員工穿得久、效率更高。」研發團隊表示,廢膠帶變身抗靜電鞋大底的產品,已體現「Cradle to Cradle(搖籃到搖籃)」「小循環」理念 ,未來將再進一步推動「大循環」設計,使TPO材料重回原本切割膠帶等用途,從廢料到產品,再回到原用途,實現翻轉材料生命週期設計。#SDG9 #SDG12 #SDG13 #SDG17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研究

Type:

研究

Office:

工學院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

高雄大學《卓越講座》邀趙建銘談建築: 從魚市場到長照設計 實踐公共性與社會責任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20日邀請知名建築師趙建銘,以「創新與社會對話」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其透過建築設計回應社會需求、推動城市進步及強化空間美學的實踐歷程。校長陳啓仁出席致詞,肯定趙建銘長期關注高齡、住宅、文化保存等議題,並強調「建築教育與實務不應僅止於形式構築,而是應積極引導公共參與與社會關懷」。演講中,趙建銘以高雄「鼓山魚市場」改造案為例,說明團隊如何將日本時代遺留的老舊市場空間,重塑為兼具展示與休憩功能的開放場域。該案以「隱形建築、模糊邊界」為核心概念,利用玻璃盒子結構引入自然光線與海景,使建築成為襯托城市風貌的背景。改造完成後不僅吸引遊客與社群媒體關注,也帶動地方經濟與文化記憶的重建。在公共住宅設計方面,趙建銘分享其參與高雄凱旋路社會住宅案,與荷蘭團隊合作,打破傳統封閉式格局,規劃社區廚房、健身房、圖書室等共用空間,以鼓勵住戶互動。他表示,「雖然不是家人,但鄰里關係可以比一般鄰居更親近」,強調共享生活能提升社區凝聚力與生活品質。針對高齡化社會趨勢,趙建銘提出「尊嚴老化」設計理念,推動長照空間的家庭化、小單元設計,並引入具隱私性與通風採光的「豪華經濟艙」房型。他指出,建築專業必須回應失智照護等現實挑戰,並以其參與規劃的屏東失智照護中心為例,透過「去機構化」設計,營造溫馨如家的生活氛圍,使長者能在尊嚴與安定中安享晚年。此外,趙建銘也介紹其參與的靈骨塔、漁港再生與王船文化館等多項結合地方歷史、文化與空間再生的設計案例,展現建築作為公共對話載體的可能性。趙建銘畢業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曾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學系,並於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他主持的建築師事務所長期以實驗性設計理念,將現代建築與在地文化融合,屢獲德國iF設計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等國際殊榮,並導入數位科技以提升設計效率與品質。#SDG3 #SDG4 #SDG11 #SDG17 @推廣教育中心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物理現象連結半導體製程 高雄大學副教授余進忠 攜手楠梓高中打造實作課程、實驗室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楠梓高中;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你知道「音叉共振」、「摩擦力」這些日常物理現象,竟與最尖端的半導體技術息息相關嗎?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與高雄市楠梓高中教師蘇文健攜手,透過一系列實作課程,帶領學生探索如「奈米級薄膜量測」、「黃光微影」等半導體製程核心技術。更多學習成果將於本週四(22日)「2025高雄教育節」展出,邀請民眾前往「駁二蓬萊B6倉庫半導體展區」見證物理知識如何啟動科技未來。余進忠表示,由於台積電晶圓22廠落腳高雄楠梓區,帶動鄰近高中、大學相繼開設半導體相關課程,高雄大學秉持在地共榮共好精神,並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支持,自2024年起,他接受楠梓高中校長郝靜宜邀請,協助開設「半導體製程探究與實作課程」及規劃「半導體實驗室」,並搭檔該校教師蘇文健共同授課。余進忠說明,課程重點在於引導學生運用108課綱所學,理解半導體製程的實際現象。例如在鍍膜過程中,奈米級薄膜的厚度可由晶體共振頻率變化判定。他設計「音叉共振實驗」,結合手機APP與磁鐵模擬沉積質量變化,能感測0.02克變化,使學生從實作中掌握物理原理與製程關聯。又如,半導體中的「黃光微影」製程,課程以光固化溶液為材料,搭配紫外光曝光與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贊助的「科技寶積木式自製旋鋪機」,模擬光阻塗佈與固化。學生並運用摩擦力原理推導黏滯行為,再透過「膜厚量測」驗證「旋鋪模型」。余進忠指出,這些探究式實驗體現108課綱的跨域統整與實作精神,讓學生不只深化物理概念,更實際銜接高科技應用。楠梓高中校長郝靜宜表示,感謝高雄大學副教授余進忠,與校內教師夥伴蘇文健、鄭夙芬及行政團隊,共同完成實驗室建置與課程推展。實驗室目前設備完備,包括頻率產生器、旋轉塗布機、抽氣幫浦、曝光機等,已能進行共振膜厚偵測、晶圓酸洗、光阻塗佈、抽真空、曝光顯影與蝕刻等多項基礎製程實驗。郝靜宜說,楠梓高中自兩年前開設「數理實驗班」,結合理論與實作,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與科學探究能力,並因應AI與半導體產業趨勢,轉型設立「AI半導體專班」,強化與大學合作,讓學生提前接觸前沿科技。科技教育須向下扎根,楠中致力打造符合未來趨勢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即可實作半導體實驗,奠定升學與職涯基礎。此次半導體實驗室的建置,不僅升級校內資源,更實質推動中等教育與產業接軌。#SDG4 #SDG8 #SDG9 #SDG17 @應用物理學系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理學院 應用物理學系

國立高雄大學 印尼Diponegoro大學 簽署合作備忘錄 開啟學術研究、師生交流與產學合作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國際處許媛茹;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首次上稿:2025-05-1614:35更新:2025-05-2010:53 國立高雄大學深化國際合作與南向連結再有斬獲,印尼頂尖學府、Diponegoro大學(Universitas Diponegoro, UNDIP)校長Prof. Dr. Suharnomo, S.E., M.Si. 一行15日到訪,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並正式締結姊妹校,未來將攜手推動學術研究、師生交流及產學合作。此次Diponegoro大學代表團由校長Prof. Dr. Suharnomo, S.E., M.Si.親自率領,成員包含副校長、學院院長及多位高階行政主管;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暨國際長吳行浩代表校方歡迎,高大工學院院長陳春僥等主管出席觀禮並參與討論。吳行浩表示,此次與Diponegoro大學締結姊妹校,不僅是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展現高雄大學在南部科學園區發展、半導體與智慧科技研究上的戰略定位。他指出,透過跨國合作可加速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並拓展與東南亞產業、教育及政府部門之三方鏈結。Diponegoro大學校長Suharnomo感謝高雄大學的盛情接待,表示台灣在科技領域,尤其半導體產業成就卓著,而高大地處產業核心、研究實力雄厚,是極具潛力的合作對象,期待雙方建立長期深遠夥伴關係。他還強調,印尼為區域關鍵市場,極需高品質高等教育與產業合作,未來將積極推動雙方教研團隊與學生交流。_會中雙方交流合作構想,包含辦理夏日學校、共同研討會、雙聯學位、交換生計畫與產學平台建置等具體方向。高雄大學並介紹在半導體、智慧製造、永續發展與法律治理等研究能量,以及鄰近楠梓科技廊帶的區位優勢,期盼透過校際協力,創造區域科技與教育融合的典範。Diponegoro大學為印尼歷史悠久且具指標性之國立大學,擁有超過6萬7千名學生,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穩居印尼前三,在工程、法律、農業與創新等領域皆展現強勁競爭力。會後,雙方互贈紀念品、合影留念,氣氛熱絡。Diponegoro代表團亦參訪高雄大學產學育成中心與研究設施,了解校方如何推動在地創新、鏈結產業,並對校園環境與行政效率給予高度肯定。#SDG4 #SDG8 #SDG9 #SDG17 @國際處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高雄大學《卓越講座》 邀吳哲銘談AI與公益 非營利數位革新路徑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6日《卓越講座》邀請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秘書長吳哲銘,以「AI創新,讓公益更給力」為主題,探討人工智慧與數位工具如何改變社會服務的樣貌,並引領公益實踐走向更有效率、更有影響力的未來。行政副校長吳行浩亦出席致詞,強調數位轉型應兼顧資源公平與社會關懷。行政副校長吳行浩指出,數位轉型不僅是科技應用的革新,更牽涉到資源分配與社會公平的挑戰。他以疫情期間推動線上課程的經驗為例,說明即使台灣整體數位基礎建設完善,偏鄉地區在設備、連線與數位素養方面仍有落差。「推動亞太區的國際交流計畫時,我們意識到自己設備也未盡完善,這些經驗提醒我們,在推動AI應用的同時,更應留意技術背後的社會層面。」吳哲銘回顧AI發展歷程,從1940年代的人工神經元理論到2025年的大型語言模型,AI技術日新月異,已滲透生活與學習。他引用牛津大學研究指出,未來20年內,47%現有工作可能消失,強調數位素養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他以泛科學院的轉型為例,說明疫情期間因應流量紅利轉向影音內容,成功將科普知識推廣至YouTube,顯示數位工具對傳播的影響力。吳哲銘也分享2008年推動「胖卡行動車」深入偏鄉推廣數位應用的經驗。他說明,該計畫並不止於現場服務,更重要的是協助在地NGO建立持續性的數位能力。「真正有意義的計畫不是短期活動,而是能讓當地組織持續應用與成長,才算開始發揮真正影響力。」吳哲銘並以台中甘霖基金會每日為800位獨居長者送餐的案例,說明數位工具導入的挑戰與實踐。協會團隊協助該基金會梳理送餐流程,運用Excel與合併列印等簡單數位工具,將複雜的菜單、禁忌與志工分工自動化,大幅減輕人力負擔。秘書長強調:「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資訊流程與素養的梳理。只有理解服務細節,才能設計出真正有用的數位解決方案。」在與學生互動時,吳哲銘鼓勵青年善用AI技術關注社會議題。他指出,學習的本質早已不只是應對既有知識,更要培養面對未知的態度與能力。他也呼籲,未來AI將如同電子郵件般普及,年輕世代應培養判斷資訊真偽、善用AI解決問題的能力。#SDG4 #SDG10 #SDG11 #SDG17 @推廣教育中心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朱拉隆功大學「泰檢」全台唯一授權 致贈高大「泰語檢定中心」銘牌 感謝與表彰合作成果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文字: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潘婉玲;編修:公共事務組】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泰檢」全台唯一授權!其所屬「詩琳通泰語中心(The Sirindhorn Thai Language Institute)」9日來台拜會國立高雄大學,贈予「泰語檢定中心」銘牌,象徵雙方自2016年合作以來,長達9年的語文與文化交流成果獲得肯定,高雄大學亦成為全台唯一獲授此認證之大學。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副主任Asst. Prof. Manasikarn Hengsuwan, Ph.D.以及行政主任 Mr. Kachen Tansiri, Ph.D.專程來台拜會與頒授,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代表接受以彰顯重視,副校長吳行浩、國際處國際交流組長馬瑜嬪、東語系助理教授潘婉玲與會見證。朱拉隆功大學為泰國第一學府,被譽為泰國高等教育的開端,校史可追溯至1899年。高雄大學自2016年起與其所屬「詩琳通泰語中心」合作,每年由校內語文中心辦理CU-TFL泰語檢定,至今從未中斷。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表示,高大非常榮幸,長期以來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合作,和其所屬詩琳通泰語中心共同辦理泰語檢定,推廣泰國語言以及文化獲得肯定,希望未來能更擴大雙方合作與交流領域。Manasikarn Hengsuwan非常感謝高雄大學長久以來協助泰語檢定考試成果豐碩,今天代表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致贈「泰語檢定中心」銘牌予高雄大學語中心,深感榮幸,在此基礎下相信雙方將有更多合作。高雄大學副校長吳行浩表示,高大與泰國11所大學締結姊妹校,非常歡迎朱拉隆功大學師生前來高大交流,特別是即將暑假登場的夏日學校,課程涵蓋中文、永續等多元豐富內容。語文中心主任陳志文表示,這塊銘牌不只是金屬材質的象徵,而是過去默默耕耘、不斷精進的集體成果。「CU-TFL測驗推動過程從試題翻譯、考務安排、報名協助到課程銜接,皆需極高的專業與國際協調能力,這份榮耀屬於每一位參與者。」語文中心將持續攜手朱拉隆功大學,以教育為橋樑,促進文化理解與國際連結。根據詩琳通泰語中心的規定,致贈「泰語檢定中心」銘牌予合作超過5年以上的國內外大學,目前僅日本、中國大陸(大學)大學獲此認證。#SDG4 #SDG17 @語文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教學中心 語文中心

高大、中原、輔大攜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 打造AI賦能新世代 產學共育實戰型人才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照片、文字:資訊管理學系教授丁一賢;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為應對AI與資料科學的人才需求,高雄大學資管系、中原大學智算大數據學程、輔仁大學統資系,攜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串聯學術與產業,啟動全台首創跨校資料科學頂石課程,計畫以「AI賦能」為核心,融合產學資源,培養具實戰力的資料科學專才。年度主題「AI Empowerment」,強調跨校協同與實務導向。課程含高雄大學「社群經營與分析」、中原大學「社群網絡分析」、輔仁大學「創新資訊應用」。學生分組(5-7人)面對產業問題,進行資料探索與模型實作,轉化理論為實戰能力。學界對此計畫高度肯定。高雄大學教授丁一賢盼與在地企業深化連結。中原大學副教授胡筱薇指企業參與助學生「知識」轉為「本事」。輔仁大學副教授杜逸寧強調美國專家分享拓寬學生國際視野與實戰觀點。產業端也熱烈響應,QSearch執行長邱世恩肯定產學合作能強化學生問題解決力。合作企業含QSearch(社群分析)、叡揚資訊(疫病預測)、面試趣(職涯內容評估)、肚肚餐飲(顧客流失預測),提供實戰場域。為拓寬國際視野,計畫邀四位美國資料科學專家分享經驗: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管其毅、卡內基梅隆大學Beibei Li教授、Roblox資深資料科學家Henry Lin及Adobe資深資料科學經理Fu-Chi Shih。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管其毅總結:「串聯三校與企業是意義深遠的創舉。實戰課程助學生連結理論與實務,培養資料思維與解難能力,為AI賦能產業奠基人才。」此次跨校合作是台灣資料科學教育里程碑,樹立產學協同育才典範。計畫將持續深化合作,培育更多駕馭數據、引領創新的AI新世代人才,提升台灣AI競爭力。#SDG4 #SDG8 #SDG9 #SDG17 @資訊管理學系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管理學院 資訊管理學系

高大、中山、高師3校學生會舉辦「牧野狂歡」初夏音樂會 展現創意熱情、青春活力

高雄大學《卓越講座》邀張為舜談WELL健康建築 推動永續與企業競爭力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29日《卓越講座》,邀請國際WELL建築研究院(IWBI™)亞洲區副總裁張為舜,以「WELL助力健康空間和社會永續發展」為題,分享「WELL健康建築標準(WELL Building Standard)」核心理念與全球趨勢,除了剖析健康建築如何成為永續發展的關鍵,也強調其對提升生活品質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開場致詞表示,永續發展不應僅聚焦環境,更需關注人本健康。「我們常說要救地球,但誰來救人類?健康建築正是以人為本的永續實踐。」陳啓仁強調,校方積極評估對校內建築進行升級,打造以師生為中心的健康校園,並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研究,為健康建築領域貢獻力量。張為舜指出,WELL健康建築標準是全球首個以人類健康與福祉為核心的建築認證,涵蓋空氣、水質、營養、光線、運動、熱舒適、聲環境、材料、精神與社區等10大概念,旨在降低健康風險、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隨著全球疫情催化,健康建築需求激增,自2014年推出以來,WELL標準已應用於136個國家,涵蓋逾5萬地點,惠及超過1850萬人。隨著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成為企業經營指標,健康建築不僅提升使用者健康,也有助企業減少投資風險與營運成本。許多國際大型企業也將WELL認證納入全球辦公據點的標準,顯示健康建築已成為企業吸引人才、提升生產力與降低醫療負擔的重要策略。張為舜特別提到,台灣在WELL認證表現卓越,64%的認證項目達到最高白金級,遠超全球平均,台北101更成為全球最高、同時獲得LEED與WELL雙認證的建築標竿。張為舜說「過去懂綠建築是優勢,未來懂健康建築將是關鍵紅利」鼓勵學生提前培養專業能力。台灣目前有近300個地點導入WELL認證,主要集中於台北與新北,但南部城市如高雄正迎頭趕上,且有潛力成為健康建築的示範城市。張還邀請高雄大學學生加入WELL AP(認證專業人士)培訓,成為未來健康建築專家。張為舜現任國際WELL建築研究院(IWBI™)亞洲區副總裁,擁有WELL AP(WELL認證專業人士)及WELL Faculty(WELL講師)資格,並同時是英國皇家特許建築師(ARB, RIBA),他致力於推動全球首個專注於人類健康與福祉的建築標準- WELL建築標準,該標準透過衡量、檢驗與監控建築的健康屬性來評估室內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SDG3#SDG4#SDG11#SDG17 @推廣教育中心 &教學與課程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