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建築系首屆畢業生發表成果《1+X=∞》 南北接力開展 作品構思未來生活藍圖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建築學系/112級畢籌會公關麥紀涵;公共事務組編修】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首屆(112級)畢業成果展《1+X=∞》即日起至4日於高雄「衛武營文化園區三連棟」展出,接著將移師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二號倉庫」展期自9日至11日,更多詳情可搜尋IG「nukarch2023」。高雄大學建築系2018年創系,2023年培育第1屆五年制畢業生,日前於校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該屆畢業評圖,評圖總召老師、系主任陳怡兆表示,無論是學制或是場地,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及傳統,並期許學生更大膽展現學習成果。24位準畢業生選定所關心的議題,包含異質場域、共生住宅、學習場景,大至自然環境、都市尺度的研究,小至討論居住單元、公共廁所,基地由南台灣的高雄、台南出發,遍及彰化、新竹、桃園、花蓮、墾丁等地,試圖用建築的方式,解決基地內的問題以及構思未來生活的藍圖。自然人文組石紫艵創作《共與自然 - 沙之美術館》,嘗試以多面向去組構能夠連結環境與人活動覺知的空間,將以墾丁風吹砂作為操作基地,以沙丘體系的多變性與沈丁生態觀光間重啟一趟山海地理之間的感知遊歷。自然人文組鄭致和創作《還水於生 - 堆煤場的入水儀式》,試圖使人們重新 入水,以身體感知環境中的訊息,重新建構人與自然的關係於這片過渡承載的土地之上。場所再譯組麥紀涵創作《連續學習場景 - 城市路徑與高中校園的交錯系統》,藉由校園空間以各個模塊不同開放的組成向周邊接觸,使校園中教育的連續風景能向都市生長,建立一系列的「學習路徑」,引發更多的城市活動,讓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以享受最佳的交流和學習條件,將整個區域交織成擁有多種組態的學習環境。都市涵構組黃宇涓創作《隱沒的城市記憶 - 臨港線的重構與再生》,在面對兩條截然不同的都市涵構,置入新型態的活動和機能空間,利用人的感知和活動,跨越邊界串連人和場所,藉此活化城市介面和增加都市活動的多元性,進而修補都市和區域間的關係,重新詮釋場域的價值。生活革新組李心萱創作《簇居共庭之市 - 水仙宮永樂市場地域生活圈》,設計試圖以如生活於街區般的簇居組成,達到混居之共享空 間結合地方文化、產業、居民生活的地域圈解決現代城市發展中傳統市場面臨式微的狀態與永樂市場既有的社會問題,使逐漸混合的城市具備變化或適應的能力,足以與更多元素結合而促成新的互動,維持多樣性的城市發展。三日評圖特別邀請到王喆、陳永興、廖偉立、林宛蓁、姜樂靜、賴人碩等六位重量級建築師蒞臨指導,評圖過程獲學生熱烈迴響,擔任指導老師的謝宗哲更以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的事務所為例,指出學生應更勇於嘗試,在「試誤」中尋找建築設計的最佳解。#SDG11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韓國首爾大學語言教育院造訪高雄大學語文中心 交流洽談合作事宜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語文中心/洪語蔓】【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韓國首爾大學語言教育院一行26日造訪國立高雄大學語文中心,中心主任陳志文接待HWANG SEONYEOP(Director of KLEC)、LEE SUJIN(Team Manager of FLEC)、MIN JOOLEE(Staff of TEPS Center)、LIM EUNSHIL(Staff of TEPS Center)、YUN MIN KYUNG(Staff of TEPS Center)、YOUN SOYI(Team Manager of SNULT Center)、RHEE HAE KYUNG(Staff of KLE)並會談交流雙方未來合作事項。26日上午,來自韓國首爾大學語言教育院的教職員親自蒞臨語文中心,希望藉由會談,了解彼此營運狀況,並謀求合作機會,使兩校得以交流學習資源,進而讓雙方學校的學生也有更多語言學習課程可以進一步進修自我,精益求精。而雙方也在此次會談中提到,本校將在與首爾大學締結姐妹校的關係下,由語文中心為其規劃華語線上班課程或是寒暑假短期兩三星期的華語及文化研習團,加強彼此之合作與交流。韓國首爾大學語言教育院韓國語教育中心創立自西元1969年,五十幾年來,在語言學習推廣上不遺餘力,為外國留學生、旅居韓國的外國人等,進行韓國語教育的培訓工作。同時更由多位專業師資組織課程,教學經歷及教學實力皆是首屈一指。本校語文中心(Language Center)自2002年8月成立以來,一直為學生、教職員工和社會大眾提供多元的英語(外)語課程和檢定測驗服務。 2013 年 1 月,語言中心和華語中心合併,旨在通過繼續為高大的國際學生和來台灣的外國人提供華語培訓,以提高全球參與度和整合度。兩校的語文中心及韓國語教育中心長久以來皆致力於語言培訓。相信透過本次交流,除了了解彼此營運外,更以此為契機建立雙方良好情誼。在學生的語言教育課程上,規劃更豐富、契合需求的語言學習課程,在語言學習的培育之路上,共同打造更精采的未來。#SDG4 #SDG17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創新學院師生走讀梓官區赤西里 鑑古知今 見證漁村百年風華 學習與在地共榮共好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300年前的台灣先民的生活日常如何?國立高雄大學師生走讀梓官區赤西里,邀請當地里長劉英凱導覽信仰中心「赤崁清水宮」、昔日望族「劉家古厝」、「赤崁古井」、「百年老榕」等人文自然景觀,一窺當時產業活動與商圈運作概況,從中認識文史脈絡與社區發展,見證漁村百年風華。5月下旬該場赤西社區走讀之旅,體現學生在地連結精神,為「敘事力與企業個案分析」課程單元之一,由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陳一民、創新學院助理教授李育齊共同開設,主要訓練學生敘事力練習、社區走讀踏查、社區利害關係人訪談等能力。李育齊表示,高雄大學致力鏈結多元產業、社區,並落實SDGs永續發展教育融入課程規劃,同時透過高教深耕計畫挹注,促進與在地社區鄰里多元連結。走讀赤西里幫助學生鑑古知今,學習與在地共榮共好。赤西社區赤西里屬於赤崁村落,位處梓官區西境,尚有赤東、赤崁共3個里。赤西里居民早期多從事捕魚工作,因此村落的環境風貌呈現漁村的景色,近年人口外移明顯,多數古厝人去樓空,目前當地居民約900人左右。赤西里里長劉英凱猶如行動圖書館,對當地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相當熟悉,帶領高大師生走入300年漁村發展的時光隧道。對比今日生活圈發展出的產業型態、信仰寄託、民生消費乃至燈紅酒綠,往昔赤西里一應俱全,包括赤崁清水宮奉祀主神「開臺清水祖師」消災解厄的顯靈神蹟;或是融合中西的劉家古厝,洋樓建築透露當時門庭若市的大戶風範;3口古井也訴說早期人口旺盛、水資源高度需求,其中年代最久、將近300年歷史的赤崁古井迄今仍有湧泉不乾涸。劉英凱指出,當地過去有劉、洪、李、吳四大家族,劉家是最大的聚落,劉家古厝、劉家洋樓、百年古井都是保存下來的景點。至於古厝建材主要分成洋樓、磚造房、咾咕石、編竹牆等4級,顯示大戶人家與市井小民的差別。劉英凱身為當地望族後代,肩負復甦百年聚落的重要使命,彙整耆老口述、田調資料中蒐集許多社區地理環境、特色商家,搭配文化、歷史與宗教故事製作「赤西社區地圖」。此外還與志同道合友人成立「港仔門工作協會」,發揚在地文化觀光、執行國教扎根等多方推動地方創生。修課學生莊承諺指出,透過透過實地探訪與劉里長在地故事分享,更深入理解地方建築、神話傳說,也初步探索社區轉型的可能性。#SDG4 #SDG11【文字提供:教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李育齊;公共事務組編修】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建築系、臺灣建築學會合辦「建築研究成果國際發表會」 產官學交流 發表180篇論文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梁凱翔;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臺灣建築學會今(27)日共同舉辦「第35屆建築研究成果國際發表會暨第7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會中共發表「建築教育」等14項相關領域共計180篇論文,為歷屆之最。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陳啓仁表示,高大建築學系是全台國立大學該學門中最新成立的,師生衝勁十足,例如系主任陳怡兆多次帶領學生赴日競逐「VDWC(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多次榮獲大獎;又如學生曾於「鳳山黃埔新村」基地分享期末學習成果,這次(首屆)畢業生更將於衛武營文化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向民眾展現經過5年砥礪磨練的作品。陳啓仁也說,「不停地與社會、環境對話,是建築人的責任。」高大建築系創系宗旨不僅提供南台灣面對未來變遷挑戰、國家政策轉型上的知識,也建立高雄人才培育的智庫。發表會是睽違十多年後再次回到高雄舉辦,與會者除了可欣賞在地建築設計,建築系師生也將陪同導覽亞灣區城市,共同見證這座城市進步成果。高雄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陳怡兆表示,本屆成果發表會議程分為「永續建築」與「AI建築教育」兩大主軸;與會者發表論文主題範圍包括建築教育、生態社區、安全城鄉、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計畫與設計、都市與景觀、建築物理與環境、工程技術與防災、建築經濟與產業、電腦應用、環境行為、永續發展、建築維護與管理、其他等14項領域,投稿、收錄論文篇數都是歷年之最。尤其系上師生投稿踴躍,表現豐碩的研究成果。會場周邊同步進行高雄大學建築學系師生設計展,展出系上業師(建築師)作品及學生學習成果。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曾光宗致詞指出,當代建築界遭遇許多重大議題如「淨零碳排」、「社會住宅」,需要產、官、學通力合作,找出對應解方,透過發表會彼此對話就是很好的方式,高雄大學建築系協辦就是南方力量的展現,並有別於過去,本屆創新作法,特別將學術研究結合實質都市開發,如午後參訪亞灣區內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等高雄重大建設。今日出席貴賓包括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曾光宗、監察委員范巽綠、營建署副署長徐燕興、高雄市秘書長郭添貴、工務局長楊欽富、高雄港區土地開發總經理蘇志勳、農委會農水署高雄管理處處長呂文豪、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呂萬卿、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陳奎宏、台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徐岩奇、中華民國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學會理事長陳文亮、大高雄不動產開發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光佐,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建築師事務所及相關從業人員之代表。#SDG4 #SDG11 @研究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校友、肚肚執行長孫和翊 暢談創業心路歷程:堅持夢想、勇於開創新局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公共事務組編修】首次上稿:05-26 14:49更新時間:05-29 10:29 「大學時期舉辦球賽的經驗,激發我的創業DNA。」規模上億的智慧餐飲系統服務商「肚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孫和翊日前以畢業校友、資訊管理學系大學長身分受邀出席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暢談創業心路歷程,舉自身熱愛運動、陸續舉辦系際壘球及籃球競賽,鼓勵學弟妹年輕可貴之處就是堅持夢想、勇於開創新局。主任秘書莊淑姿代表校方致意並頒贈感謝狀,感謝為師生分享寶貴經驗。孫和翊表示,大學時期非常喜歡打球,參與資管系籃、系壘,以及壘球校隊,早起練球,晚上再練球,而時值高大創校之初,尚無規劃系際賽事,「與其抱怨沒有球賽可以打,我選擇自己創建(系際盃)比賽」,大一以淘汰收場,但大二起則締造壘球3連霸輝煌紀錄。除了壘球,孫還是「高雄大學籃球聯盟」創辦人,不論是團隊合作、場上較量、賽事規劃,諸多經驗培養他的創業DNA。大學時期副教授林杏子授課之「資訊與倫理」、碩士班教授郭峰淵開授之「資訊與社會」令孫和翊印象深刻與受益無窮,前者幫助他對資訊專業領域涉及的相關倫理議題包括資訊隱私權、智慧財產權、言論自由有更多的瞭解;後者則鼓勵他投入原鄉部落從事課輔,認識不同的環境文化、城鄉差距,提醒他易地而處的重要性。孫和翊為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士、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曾服務於鴻海集團,為鴻海軟體PM(2010年新幹班)、鴻海三用青年:入選青年梯隊、並於內部創業,即「肚肚」;曾獲鴻海集團金牌工程師、鴻海集團最佳潛力新人獎、2015年高雄市政府 Open Data 冠軍、2017年經濟部通訊大賽冠軍、2021年Meet Neo Star年度精選新創等獎項;現為肚肚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及執行長。孫和翊表示,2010年進入鴻海時主要為研究雲端專利,在一次鴻海內部年輕人創業提案簡報時,以美食搜尋App的點子,從許多具創意之年輕員工中脫穎而出,大獲郭台銘賞識及同意內部創業,進而組成團隊在高雄鴻海大樓開發「巴豆妖」美食搜尋App,再發展成「肚肚POS」,打造智慧餐飲生態系,且獲得鴻海、王品集團投資。孫接著提到,肚肚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自鴻海獨立出來時,適逢Covid-19疫情肆虐,餐飲業面臨衝擊;肚肚響應政府號召,協助台灣餐飲業對抗疫情衝擊、解決營運危機。2021年度在台灣獲得3,500家餐飲所採用,該年度市占率亦是全台第一,目前資本額1億700萬元。@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教發中心SDGs永續行動點子大蒐羅!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 實戰表達敘事力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李育齊、教學發展中心/梁瀞云、周恩禧同學】【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創新學院舉辦之「口語表達敘事力工作坊-SHOW我的3分鐘SDGs提案工作坊」,邀請到中英語雙語活動主持人王純蕙老師,分享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表達,以實務上的經驗交流,鼓勵同學踴躍報名創新學院一年一度舉辦的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講師帶領同學在便條貼寫下心中對於「表達」的問題以及困擾,在工作坊互動過程中,提及表達常常會出現因「咬字不清」、「語速過快」、「提及專有名詞」而延伸溝通不良的情形出現。講師特別提到要讓溝通的對象可以聽得懂內容,需要先站在聽者的角度換位思考,並且釐清議題的問題與方向,練習以一句話表達重點,利用數據資料佐證說服聽眾議題的嚴重性,收尾時則再次強調議題中的重點。以創新學院每年舉辦的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情境中,要用何種情緒表達能吸引評審與聽眾注意演講,產生講者與聽眾之間的共感連結,進而讓傳達產生意義等種種情節皆是上台以前需要多次練習與安排的,同學們可以在實際競賽之前,像親友練習,並且透過對方的回饋,確認其所接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課程中,也讓各組同學實際到台前來實戰演練「自身與SDG有關的議題」同學們的提案創意滿滿,其中最印象深刻的SDG7、9、11、12議題為疫情造成了口罩使用量的大增,而這樣的情況根據統計3個月製造出了5500億的垃圾量,垃圾的暴增也進而影響了生態破壞,同學運用土環系的專業,透過機台回收口罩將口罩拆成四個部分做處理,並且效仿他國,再製成為遮陽板以及衣物等品項。另外,講師也特別提醒到,應在組織內容的過程當中,考量相關的利害關係人,以多方的角度來思考議題,有助於將提案的可行性提升,令聽眾認同自身觀點。透過一系列的練習,學員們學會了透過釐清因果關係、使用統計和研究法、回饋確認等方法組織演講內容,並且以咬字清晰、語言流利、適當掌握語速和音量,選擇適合的詞彙和專有名詞等技巧,以便能夠清晰、生動、吸引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聽眾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關注的永續議題。#SDG4 #SDG7 #SDG9 #SDG11 #SDG12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蚵寮國小合辦「智能機器人雙語社團」 學童樂學STEAM、雙語 動手做機器人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經理陳詣翰;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發揮大學社會責任,攜手高雄市梓官區蚵寮國民小學共辦「智能機器人雙語社團」,17日舉行結業暨成果競賽,學童組隊發揮所學,撰寫程式搭配紅外線感測器,引導(輪型)機器人抵達終點。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教學發展中心、數位學伴等單位共同籌劃;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志宏團隊協助開設。社團融合STEAM、雙語教學和動手機器人課程,歷經3個月10堂共30小時,蚵寮國小學童學習MBot機器人程式設計、3D模型製作與科技英語單字練習,增強了英文、自然、數學、邏輯思考、3D設計等基礎知識,並在成果展的闖關競賽中訓練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並從社團活動中表現出對於學習的熱情與毅力。蚵寮國小校長陳麗鈞表示,學校建校已有百年,致力於提供學子們優質的教育環境、培養多元發展。這次計畫的結束並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不僅感謝高雄大學團隊協助,也期待保持教學合作,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啟發。社團總召、高雄大學電機系博士生陳詣翰指出,此次合作計畫不僅培養了蚵寮國小學生們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供高雄大學學生們一個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機會。他鼓勵學童們繼續保持學習熱情,不斷追求夢想,為自己的未來鋪就成功之路。助教成員李俊模也表示,從教學中感受到小朋友們對於知識的渴望與學習的熱情,希望未來還能繼續參與類似的教學合作活動。MBot機器人與雙語教學社團的成果競賽,學童發揮出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團隊合作的精神,經由小組合作通過各種關卡。創意軌道關卡中小朋友們兩兩一組,使用紅外線感測器找到機器人回家的路,過程中需使用路線板接力讓機器人抵達終點;迷宮尋寶關卡則使用小朋友們上課學到的超音波,避開各種迷宮中的障礙,精準找到各種寶物。海洋垃圾回收關卡則結合上方兩種感測器,讓機器人成功使用3D列印製作的夾爪將垃圾夾到回收站。各組小朋友都展現出蚵寮囝仔們的創意與毅力,成功完成各項關卡,並於結業式上接受了結業證書和獎品,上台領獎的笑容是學童們三個月快樂學習的最好證明。#SDG4 #SDG10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永續週美麗綠生活登場 礦日廢石創作坊、樹木碳貯存環境教育培力坊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總務處環境安全衛生組/陳又菁;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首次上稿:05-22 17:50更新時間:05-24 15:34 國立高雄大學永續週《美麗綠生活》22日於學生活動中心登場,由總務長童士恒攜手兩位藝術家黃裕榮、林立仁為活動揭開序幕。此次共安排作品展、礦日廢石創作坊、樹木碳貯存環境教育培力坊等系列活動邀請師生民眾參與。高雄大學總務長童士恒表示,隨著疫情正式解封,民眾生活逐漸恢復正軌,校方本著大學社會責任,永續週系列活動將透過人文關懷、環境關懷兩個面向,讓大家感受美麗與充滿綠意的生活。童士恒也強調,高大延續去(2022)年永續週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校方持續進行各種管理政策,包括利用空間增加太陽能光電板設置、汰舊換新老舊耗電設備、綠色生活的推動,今年也將啟動溫室氣體全面盤查等減碳措施。今年永續週人文關懷方面,於活動中心舉辦「風動藝術家」黃裕榮、「石雕藝術家」林立仁作品展。黃演講分享創作心得,帶領師生民眾認識公共藝術,包括在高大校園創作《解碼大地生機》、《對話》。林則是駐校期間(22至26日)開辦11場《礦日廢石創作坊》,利用天然原石、公共藝術石雕作品回收的剩餘料,邀請師生、民眾共同創作,體驗敲、磨、拼,打磨出人生喜怒哀樂,以藝術療癒生活,也呼應永續週的減廢精神。環境關懷方面,24日舉辦《樹木碳貯存環境教育培力坊》,幫助師生民眾認識樹木固碳功能,包括森林具有碳吸存、碳固定能力,或是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更進一步認識當前重要議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所規範碳稅、碳交易內容,以及所衍生的碳源、碳匯交易市場,固定的碳(總量)在未來可成為市場中交易的產品,因此「碳貯存的定量估算」也成為焦點。培力坊由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高佑靈分享「碳貯存的計算與應用」微學分課程完成校園近150棵樹木的碳貯存量實測經驗及成果,同步安排種植綠籬苗木,不止瞭解樹木對儲存二氧化碳實質的貢獻,更用行動參與未來的樹木碳匯,共同減碳落實環境關懷。永續週系列活動:5/22-5/26駐校藝術家活動「林立仁、黃裕榮作品展」(展覽期間自由入場)5/23-5/26礦日廢石創作坊-校園石樂會(部分場次如有餘額開放現場報名)5/24樹木碳貯存環境教育培力坊(上午場歡迎現場報名)聯絡窗口:總務處環境安全衛生組 陳又菁小姐電話:07-5919073 電子信箱:momo@nuk.edu.tw#SDG11 #SDG13 #SDG15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AIT高雄分處處長黃東偉出席高大卓越講座 暢談美國多元文化、外交官生活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攝影:法律學系/113級學生鍾昌豫;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16日邀請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黃東偉(Thomas Wong),以「我的外交官生涯與美國亞裔的經歷」為主題,與師生分享投身公部門心路歷程。美台關係究竟如何?黃東偉引用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Sandra Springer Oudkirk)的一段談話破題,指出美國對台灣,無論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均是堅若磐石般的支持;而高雄分處,更提供嘉義以南七縣市完整的協助。黃東偉於美國西點軍校取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其職業生涯始於美國陸軍,服役六年退伍後,先於私營部門擔任管理顧問的職位,爾後返回政府服務。於2010 年進入美國國務院,黃曾在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兩度於華盛頓特區的西半球事務局,和美國駐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總領事館任職。而從 2014到2016 年,亦擔任國務院亞裔美國人外交事務協會(AAFAA)主席;2022 年 8 月就任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黃東偉接著以其自身經驗分享,在美國有5~6%人口為亞裔,而不論種族、性別、宗教,均可從軍;而五月為亞太裔傳統月(AANHPI Heritage Month) ,在在表現美國對於多元種族之包容性。黃並以滑冰運動員與美國官方親善大使關穎珊、影星關繼威為例,說明亞裔人士在美國努力進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美國價值。而在疫情期間,雖有亞裔仇恨犯罪情事發生,但美國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努力化解此類的仇恨犯罪,讓美國社會能往更完美的方向前進。高雄大學國際長吳行浩、主任秘書莊淑姿代表校方致意並頒贈感謝狀,感謝黃東偉蒞臨分享。#SDG4 #DSG17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