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雄大學攜手國際姊妹校舉辦「AVA亞洲虛擬學院:2022 春季系列論壇」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國際交流組組長蔡奎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於4月12日舉辦「AVA亞洲虛擬學院:2022春季系列論壇」開幕式暨首場論壇。AVA亞洲虛擬學院由高雄大學主辦,邀集六國八校共襄盛舉,本次論壇吸引國內外超過五百位專家學子上線參與、迴響相當熱烈。本次論壇特別邀請目前於高雄大學訪問Taiwan Fellowship學者,來自菲律賓大學Dilliman校區Ebinezer R.Florano教授擔任主持人,以「後疫情時代之亞太區域經濟成長(Asian Pacific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ost Covid-19 Era)」為題,邀請菲律賓比科爾大學Elmer A. Lorenzana教授,Ilona M. Matias教授,以及印尼丹戎布拉大學Fariastuti Djafar教授參與報告與談。與談者暢談疫情對菲、印兩國的整體經濟影響、政府因應之道、精闢分析當前兩國及亞洲地區經濟金融現況,並與觀眾互動交流,提供最新趨勢與未來展望。AVA 2022 春季論壇預定舉辦三個場次,第二場次將於5月3日舉行,以「人工智慧與工業4.0 AI and Industry 4.0 Technology」為題,邀請印度Rajarambap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屏東大學、高雄大學相關領域學者專家與談。第三場論壇暨閉幕式將於5月31日舉行,以「企業永續發展 — 亞洲新趨勢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ESG) — Trends in Asia」為題,採實體線上混成方式舉辦,邀請美國歐羅羅伯茲大學學者主講,越南農林大學、中興大學、高雄大學學者與談。內容多元豐富、精彩可期。國際長吳行浩表示,夥伴學校師生可透過YouTube, Facebook等平台觀看直播、國際交流零時差,有效提升台灣高教軟實力的國際能見度。AVA提供疫情下優質的知識交流平台,免費提供跨國學術饗宴,正是以實際行動體現了「SDG4優質教育」與「SDG17夥伴關係」的目標與精神。

Type:

其他

Office:

臺北曲藝團受邀高大卓越講座 與青春學子們一同拆解說唱藝術的基因符碼

高雄大學、高市教育局合辦「雙語複合式青少年運動員培育研習營」 磨練球技也精進英語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國立高雄大學青少年運動員雙語培訓計畫辦公室;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12-29 球技交給教練磨練,英語就交給高大精進。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日前共同舉辦「High Five! 雙語複合式青少年運動員培育研習營」,邀請國中棒球隊學生、教練共同與會,安排運動傷害、專項運動技術英文、國際禮儀等課程與演練,讓球員感受進軍國際賽事時,英語溝通重要性,乃至結合自身優勢跨域發展多項專長的可能性。該研習營為高雄大學、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青少年運動員雙語培訓計畫」系列活動,由「國立高雄大學青少年運動員雙語培訓計畫辦公室」執行。計畫主持人、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透過雙語訓練、師生共學模式,強化青少年運動員之專業英語溝通能力,提升青少年運動員之國際移動力,與國際體育的願景接軌。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陳佩汝特別出席表達支持,感謝高雄大學鼎力協助市府推動運動人才英語培力計畫,向下紮根,從國、高中培養起,並配合行政院2030雙語國家政策實施方針,結合跨領域學習,讓運動競技方面有更多樣的專業發展。該研習營邀請高雄市立七賢國中、五福國中、以及前金國中棒球隊、桌球隊學生、指導教練、體育老師共同參與。高雄大學教務長顏淑娟、運動競技學系主任王明月、助理教授陳宗榮邀請專業師資精心安排6場實務講授,包括國際禮儀、運動傷害英文、專項運動裁判英文(桌球、棒球各1場)、專項運動技術英文(桌球、棒球各1場),除了教導青少年球員建立正確運動(防護)觀念、延長運動員生涯,更激勵他們見賢思齊,當有朝一日以精湛球技站上世界運動舞台,也能以流利英語從容受訪。除了上開「體育專業 × 英語力」研習,會場同時展示「智慧英語虛擬實境」數位教材,引領青少年運動員學習如何以英語為工具,透過不同活動去體驗、探索與學習。6場講師包括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休閒暨遊憩管理系教授蔡欣佑、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學系教授王信民、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鍾莉娟、文化大學教授黃士魁、棒協A級裁判文昱鈞。高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賴怡秀、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王政弘也出席與會。

Type:

其他

Office:

精準數據應用推廣團隊成軍 有望提升企業數據分析應用能力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資管系主任丁一賢】2021-12-24 數位轉型已經是許多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而數據分析是數位轉型的核心,如何在眾多且繁雜的內部、交易、外部資料中,梳理出可以進行營運模式改變的資訊,更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大的困擾。有鑑於此,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與許多企業合作,並在財團法人張文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弘的支持下,即將成立精準數據應用推廣組,希望能透過數據分析創造更多的商業應用。為了幫該組織暖身,社會網絡創新中心協同產學育成中心經理劉建成、鮮奇樂整合行銷執行長趙思行、iNIN董事長陳佩甄共同參與10-11日於高雄展覽館舉行的Meet大南方創新創業嘉年華,希望能與更多企業交流,了解更多數據分析與應用的需求。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楊書成博士說明,很多企業都有數據分析能力與人才上的缺口,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組織的成立,培養更多具備數據分析、數據圖像化的人才,更能為製造業、服務業提供數據分析的服務,甚至從數據中產生找到可以轉型的契機。精準數據應用首席資料科學家,同時也兼任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的丁一賢博士指出,數據分析若能搭配人工智慧(AI)與深度學習(DL),將能產生極大的商業效益,以醫藥產業為例,這樣的機制可望縮短藥物研發時間,甚至更精準地投藥,掌握病患預後情形。而在零售業,甚至可以更精準地預測顧客的購物模式。精準數據應用推廣組的成立,只是學界與業界在資料分析合作的第一步,卻能跳脫大數據、小數據分析的狹隘框架,讓數據分析結果能產生更精準的商業價值。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鏈結社會、產業 攜手仁武高中、仁大工業區 量身打造石化、英語專班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教學發展中心王蕾雅;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12-23 國立高雄大學積極鏈結產業、社會,長期攜手高中端推動優質計畫及自然實驗班,近期協助高雄市立仁武高中因應「108新課綱」需求,連續3年投入跨院師資開設化工等20餘門課程,體現社會責任(USR)、課綱「適性揚才」精神,也響應政府推動「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提早培育人才。該系列專業課程主要由高雄大學、仁武高中,以及中石化、李長榮化工、台塑等仁大工業區15家廠商產學合作共同促成。高雄大學自2018年起先後為其高一、高二生量身打造「石化產業仁大專班」、「國際英語專班」學習內容,仁武高中於週六以專車載送學生到高大上課。高雄大學為「石化班」開設包括「綠色材料化學」、「波動物理」、「碳足跡、碳交易及碳經濟」、「層析化學實驗」等15門涵蓋石化產業相關理論及實作課程,打穩紮實基礎,廠商提供績優學生獎學金及優先錄取機會。另外「英語班」則將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融入課綱,安排國際議題、全球氣候變遷、永續消費與英文主題開設11門系列課程,不只英語教學更要讓學生了解國際趨勢,建立大學、國教端與在地特色產業新型態合作模式。高雄大學積極與鄰近高中建立教育夥伴關係,攜手推動高中優質計畫、自然實驗班,2014年先後為中山高中、路竹高中開班授課,也吸引左營、岡山、中正、雄女、中山附中等優秀學生加入學習。建立口碑後2018年仁武高中主動接洽,結合在地優勢與仁大工業區廠商支持,促成開設「石化產業仁大專班」、「國際英語專班」。

Type:

其他

Office:

數位學伴計畫 大小學伴高大相見歡 冬日暖陽下最美的風景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數位學伴計畫許涵】2021-12-13 相見歡是每學期大小學伴最期待的一天,12月4日終於在高雄大學登場了,這次沒有因為疫情而無法見面的失望,只有暖暖的陽光和期待的心情。一早就陸續收到各校老師回報全員到齊出發了、下交流道了、要進校門了,而平常不早起的大學伴們也一早就在理學院川堂等待自己的小嬌客到來。當人走出螢幕來到面前時,一開始彼此都有些小羞澀,但很快就被平日線上互動累積的好情感給抹去了,愛撒嬌的孩子默默牽起大學伴的手,活潑的孩子開始生動地說起一早出發的狀況,整個川堂就像平日上課教室一樣充滿笑語聲。上午設計了「你找不到我」的RPG遊戲,大小學伴需要在校園中找到扮演各種角色的關主,並拿出對的道具換回指定的物品,最終還要通過關主包羅萬象的出題考驗,才能抽取BINGO卡。雖然遊戲軸線有點複雜,且校園有點大,大家來來回回走到腳都痠了,但15組隊伍都沒有人想要放棄,果真是「一群人走得遠」。下午陸大地遊戲於三個地點分別展開,每一關都在考驗大小學伴的團隊合作精神。川堂的比手畫腳讓觀戰的師長們緊握着手機,深怕漏拍了大小學伴每一個精彩的動作與表情。歐式廣場的一二三木頭人,要完成三個指定動作後,才能看到今天活動最大的彩蛋,小智哥哥再次成為最佳女主角,大家都搶著跟他拍照留念。活動尾聲往往是最溫馨的時刻,小學伴說很開心見到大學伴,希望下次還能一起玩;大學伴說遊戲雖然很累,但也大大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學校老師說小學伴們都渡過了充實愉快的一天,回程全都進入充電狀態,謝謝大學伴溫暖的陪伴與關懷;連司機大哥都刻意放慢車速,讓大家可以再多說一聲再見。這一次的相見歡活動有許多幕後小花絮,例如:上學期畢業的小學伴也來參加活動,很高興能與大學伴一同拍下畢業照;原住民小學伴趕場演出,一早完成族語考試後,立即飛奔到高大來參加活動;還有腳挫傷一拐一拐的大學伴與撐著枴杖一跳一跳的小學伴,都為了能見面而帶傷參加;而被小學伴默默帶走的數位學伴LOGO板,最後出現在國小教室的黑板上。平日一對一的陪伴關懷是線狀的人際關係,但透過實體活動讓彼此的關係從「我的小學伴,你的大學伴」變成「我們的小學伴,我們的大學伴」,形成一個網狀人際網絡,承接著彼此的喜怒哀樂,大小學伴們用最真摯的心在冬日裡交織出一幅美麗的畫。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數位學伴計畫」陪伴550名學童走過3,000日 邀請企業、賢達 共點「光明燈」

sdgs icon
2021-11-12 什麼燈泡,居然比LED還持久?原來是國立高雄大學「數位學伴」計畫,大學生用心點燈,陪伴國教端學童不只複習課業,更傳遞愛與關懷。這盞「光明燈」持續照亮近3,000個日子,溫暖近550名學童的心,體現「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核心價值。高雄大學自2015年起,由校長陳月端於學務長任內爭取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執行迄今不間斷,並邀請長期投入國教端合作的應用數學系吳宗芳、電機工程學系吳志宏2位教授共同主持。與教育部所媒合之數位落差3至5級國中小合作,於校內招募培訓大學生、研究生擔任大學伴,運作定時、定點、集體方式,每學期10週,每週2次利用電腦教室,安排大學伴一對一線上陪伴學習,落實社會服務與數位關懷之精神。「電腦、網路攝影機、耳麥,再加上手寫板,就是我們跟小學伴互動的利器」,資深帶班老師、應用數學系碩士生蔡智安,熟練穿梭在電腦教室各角落,不疾不徐協助解決新手學弟妹解決常見問題,例如如何激發小學伴學習興趣、拉回注意力;偶爾也要端上心靈雞湯,適時安慰遭遇挫折的資淺夥伴。實地觀察現場,猶如「Call Center」,數十名大學伴各自與螢幕另一端小學伴,透過電腦與網路創造互動小天地,面對正值好奇愛發問(講話)年紀的小學伴,有技巧地引導分享生活趣事、心情點滴,拉近彼此距離。或許旁人看來「鬧哄哄」,但仔細觀察發現,除了針對小學伴學習需求客製多元教學內容(含國語、數學、英文或程式語言)外,大學伴們搭配著手勢、道具在鏡頭前卯足全力進行講解,且不斷聽到「這樣懂嗎?」「我們換個方式講」,為的就是讓小學伴能夠了解吸收當天的教學內容,明白學習路上有雙大手拉著他(她)一起走。不只線上互動,每學期另規劃「大小學伴相見歡」的一日活動,以增進大小學伴互動為設計主軸,連結校內外資源,規劃多元且兼顧學習的活動內容,歷年來舉辦過一日英語營、數學營、機器人自造體驗等校內活動,參訪過科工館、台史博、糖博館、南瀛天文館等等社教場館,而每回活動皆有一相同場景,即是依依不捨的離別時刻,往往需花費半小時,才能讓大小學伴願意帶著回憶與約定登上遊覽車回家。蔡智安長期參與計畫,特別有感,儘管某些學童平日需與其鬥智鬥力,但當「大小學伴相見歡」見面時,他們敞開雙臂的真心擁抱,所有辛苦都變成甘甜。辛勤付出也讓他獲頒今(2021)年「傑出帶班老師」。此外,電機工程學系許亮軒、東亞語文學系謝雨筑也是從全國2,600名「同行」脫穎而出,榮獲本屆「傑出大學伴」。7年下來,團隊「點燈」服務,從高雄市杉林、甲仙、六龜、茂林、美濃等區,擴及至台南、嘉義;累積至今大學伴投入服務人次已近1,200人次,且年年皆有優秀的高大學生獲表揚,包括傑出大學伴:8人8人次得獎,得獎者皆來自不同系所,顯示高大各系所皆有優秀人才,以及傑出帶班老師:5人9人次得獎,得獎者皆由大學伴升任帶班老師,著重於人才的長期投入與經驗傳承。此外,陳月端、吳宗芳、吳志宏3位計畫主持人為強化國教端連結及加深陪伴力道,利用寒暑假舉辦「科學營」、「數學營」、「機器人體驗營」等,設計諸如空氣感測器DIY、數學桌遊、遙控機器人自走車等遊戲融入教學,誘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習視野,辦理近5年已超過18梯次,投入服務的大學生超過213人次、參與學童逾460人次以上。計畫團隊並持續追蹤小學伴後續學習,發現部分升上高中後,因城鄉教育落差產生適應不良情形,自2018年決定自籌經費推動「高中延伸服務」,繼續陪伴部分需關懷者,為全台大學首創也是唯一,目前已有兩名順利就讀大學中。「帶領這麼多大孩子照顧小孩子,不累嗎?」是陳月端常被問的問題,「說不累是騙人的」,陳強調,每每看到學習資源相對弱勢的小學伴,因為陪伴給予溫暖、希望,而有邁步向前的動力;又如我們大學伴服務過程中,更能知福、惜福、造福,體會「為人點燈,明在我前」真諦,就更加自我惕勵這盞「光明燈」千萬不能熄滅,再怎麼累都值得。「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陳月端說,團隊希望擴大照顧能量,誠摯邀請社會賢達、企業加入點燈行列,詳情可洽「數位學伴」計畫辦公室許小姐:(07)591-6657。

Type:

其他

Office:

日月光─高雄大學產學合作中心 揭牌啟用 迎接半導體浪潮 呼應南部半導體S廊帶技術人才需求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日月光─高雄大學產學合作中心經理盧亭妤;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11-02 半導體浪潮一波波不停歇,國立高雄大學準備好了!攜手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集團,成立校級「日月光─高雄大學產學合作中心(簡稱:日月光產學中心)」今(2)日揭牌啟用,共同提升半導體技術、培育相關領域人才,迎接5G、AI、電動車、物聯網等產業需求。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日月光集團高雄廠資深副總周光春、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管理處副處長劉繼傳共同為「日月光產學中心」揭牌,具體實踐高大今年3月初21週年校慶,雙方簽署之產學合作備忘錄,研究發展處研發長吳松茂接下首任中心主任重責,突顯校方重視程度。陳月端表示,校方積極推動社會鏈結、產業鏈結,落實學用合一,此次深化與「好厝邊」關係,成立日月光產學中心就是最佳體現。5G、AI、電動車、物聯網可說是現今最火熱的產業,關鍵組件都少不了半導體,日月光更是產業鏈關鍵中的關鍵,而高大教授學有專精、認真肯拚,相信雙方合作、資源共享,必能造就更多人才、提升製程技術,同時為政府「南部半導體S廊帶」大戰略有所貢獻。周光春說,南部半導體聚落的成形,引領產業快速發展,但少子化挑戰帶來重大考驗,人才布局成為企業首要之務,因此高雄廠主動與在地指標性高雄大學合作成立產學中心,攜手向下扎根,結合學界理論知識、業界實作經驗,落實用合一,不只培育產業所需人才,也協助學生規劃職涯與人生,在學期間提早接軌業界,掌握市場脈動,培養就業競爭力,達成產學雙贏。羅達生指出,市府團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攜手中央建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共同招商引資、鼓勵產業落腳高雄,以智慧科技帶動數位轉型。市府樂見高雄大學、日月光集團合力打造產學中心,相信強強聯手可為廊帶再添助力,也期許雙方成為產學合作典範,發揮磁吸效應、培育半導體領域長才、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高雄整體經濟發展。劉繼傳稱讚高雄大學、日月光集團樹立學界、業界結盟指標,突破傳統直接在校園覓才育才,更能貼近學用合一精神,他也會鼓勵園區內其他進駐廠商跟高大合作,「長」出第2、第3座產學合作中心。研發長、日月光產學中心主任吳松茂來自業界,熟悉產業生態,擁有多項半導體專利,實戰(務)經驗豐富,曾協助測試設備供應商解決探針異常磨損失效肇因,獲頒「科技部產學合作研究計畫優良獎」。吳松茂更是半導體、面板業者神隊友,協助偵測產品異常電磁輻射洩漏干擾位置、原因,還有靜電消散路徑,避免瑕疵品上市造成鉅額損失。根據日月光產學中心設置精神,雙方共同推動相關學程、專班與學生實習方案、業界講座等相關活動,並加碼就業留任獎學金,鼓勵學生及早體驗職場、規劃職涯。同時推動半導體產學交流技術,深化雙方的合作,並將人才留在高雄。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