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防疫宅在家也能體驗多元文化 學生社團新好社「印尼編織杯(網)袋」線上教學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學務處邱巧齡;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6-10 國立高雄大學學生社團「新住民子女社(簡稱新好社)」日前舉辦「印尼編織杯(網)袋」線上手作課程,學員搭配課前收到的材料郵包,邀請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姊妹徐菁瑩手把手視訊教學,不僅落實「防疫宅在家」,也體驗多元文化,學習常民生活智慧。徐也將編織過程拍成影片,歡迎有興趣民眾觀賞、享受DIY樂趣:https://youtu.be/_gKr_IiqAoQ。授課講師徐菁瑩是來自印尼的新住民,落地生根積極融入台灣社會並推廣母國文化語言,包括擔任移民署高雄市第二服務站、左營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通譯人員,也擔任國小印尼語及多元文化講師。此次課程傳授「印尼編織杯(網)袋」,徐以棉繩取代傳統麻(粗)繩,方便學員更易上手,也可依需求自行決定編織長度,相當環保實用。新好社輔導老師邱巧齡表示,社團主要由新住民子女組成,透過各類講座、課程活動促進學員認識、認同父母的文化,也相互交流扶持打氣、凝聚向心力。近期疫情嚴峻進入三級警戒,各級學校改採遠距教學、暫停社團活動,為讓學員停課不停學,首次嘗試透過網路視訊進行社團教學活動,效果出奇地好,受到學員熱烈迴響。新好社社長陳松林也說,社課首次運用網路視訊,不僅維持社員參與熱情,也吸引更多非社員的校內師生參與,課前先將(棉線)材料包郵寄給報名者,加上老師講解淺顯易懂,就能宅在家享受DIY樂趣。參與社員、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呂崇煒是熱衷參與社課的忠實粉絲說,課程中老師隨時留意學員狀況調整教學進度,不清楚的地方也可線上回看,相當方便。應用經濟學系李郁心平常就喜歡手作,得知消息立馬報名,完成作品相當開心成就感十足。授課教師徐菁瑩多才多藝,除了是移民署、高市府社會局通譯,也加入高市圖書館故事媽媽行列,此外也考取中餐丙級廚師證照,積極推廣印尼語言、文化及美食,可搜尋YouTube頻道「徐菁瑩Agnes Siyadi」關注相關消息。

Type:

其他

Office:

停課不停賽 「全國高中物理實驗競賽」 高雄大學、物理教育學會 首創材料宅配到家

sdgs icon
【文字提供: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5-26 「同學,準備實驗(比賽)囉!」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應用物理學系專任副教授余進忠今(26)日將350箱實驗材料郵寄本屆「全國高中物理探究實作競賽」參賽隊伍,各隊透過網路視訊隔空進行實驗,再將數據分析結果(論)上傳評分,除了避免疫情群聚、中斷比賽,也首創「宅配到家做實驗」競賽模式,相關規定與注意事項可見:https://reurl.cc/qgDZqN。擔任學會新任榮譽理事的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須以最高規格看待疫情變化,但她也完全體會該競賽對學生升學的重要性,因此支持這次兼顧防疫的「宅配到家做實驗」創舉。該競賽(2021第四屆全國高中物理探究實作競賽)由國立高雄大學、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聯合舉辦,提倡團隊合作、提升探究實作能力,比賽成績也是將來個人申請(大學)理工學系有力佐證,歷年吸引眾多高中生報名,此屆1,500名學生組隊參賽,實作測驗人數為以往3倍之多。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高雄大學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表示,繼4月11日「自然科素養測驗」,目前賽程進入「實作測驗」階段,原先規劃在包括高大等全台共27處試場,但近期疫情嚴峻,團隊決議調整方式,各隊伍分工「科學原理(解題)」、「實驗操作」、「數據分析」、「誤差分析與結論」等任務各司其職,再以視訊線上討論、上傳數據分析結果(論)。余進忠說,透過上述模式讓學生不群聚,並得以進行實作競賽,為疫情下全國首創的宅配材料到家做實驗的競賽模式。後續決賽、線上實作簡報,乃至8月的壁報競賽,總參與高中生預計達6,200人次,提供全國有志投入理工學系的學生提早體驗科學實驗過程及口說簡報,對國教端學子起著一定影響力。至於競賽實驗題目,主要參考自「2021國際物理辯論競賽」賽題,由嘉義協同中學老師何世明(學會諮詢委員)、國立東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曾賢德(學會理事)共同設計與制訂材料內容。題目涵蓋範圍很廣,除常見的聲、光、熱、電現象外,也有非常生活化的如海綿吸水的效率研究、「浮沈子」沈降行為研究。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教發中心啟動「NUK 安心教.學安心」防疫不停學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教學發展中心專任副理李靜惠】2021-05-19 因應Covid-19急遽升溫,配合高雄市準三級防疫措施,國立高雄大學即日起至6月8日全面實施線上教學課程,並由教學發展中心快速建置「NUK 安心教.學安心」教學指引網站並成立Line教學社群,除了提供各項線上教學與學習參考方案,亦彙整了線上教學相關內容及工具、懶人包等;同時,籌辦「防疫大作戰:線上教學系列工作坊」,為師生提供堅強的「不停學」後盾。第一場次研習「虛擬教室新手祕笈」於5月17日上午十點於Google Meet正式展開,由教學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丁后儀(教育部專業培訓數位學習顧問師)教授線上教學觀念、Google Meet功能操作及線上教學互動技巧,全場共計百位教師上線研習;研習課程結束前,與會人員一同高舉「守護台灣.同心抗疫.NUK感謝第一線抗疫英雄」向第一線抗疫人員致敬。第二場次研習「教學/學習紀錄怎麼做?」於5月18日下午1點30分準時展開,由教學發展中心組長王政弘、博士後研究員丁后儀共同主講,針對課程結合slido及Quizizz等app進行教學互動、運用教學平台紀錄學生學習歷程進行分享。第三場次研習「教學影片輕鬆錄」訂於5月20日上午10點,邀請君邑資訊有限公司講師陳啓維教授如何快速製作非同步教材,手刀報名網址https://adm.nuk.edu.tw/SignUp/login.asp。➡️教學指引網站傳送門> https://tech2021.mystrikingly.com/ ➡️NUK LINE社群傳送門> https://ppt.cc/fhy1Ix

Type:

其他

Office:

亞洲虛擬學院閉幕講座 無任所大使林靜儀開講: 同心協力 疫情可獲得控制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組長蔡奎如】2021-05-19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隨著警戒層級提升,意外打亂了教學的腳步。 各大學已採取遠距線上授課, 非正式的教學活動更是紛紛喊停或延期舉辦,唯有國立高雄大學「亞洲虛擬學院 (Asia Virtual Academy)」5月18日的閉幕講座,因屬線上活動而不受疫情升溫影響,得以如期舉行。閉幕講座特別邀請前立委、無任所大使林靜儀醫師主講,由其豐富的政府決策参與及醫療專業的角度,暢談台灣的防疫經驗與疫情下的挑戰與契機。 林靜儀從各個層面剖析疫情對台灣帶來的衝擊,包括社會家庭、國際關係、女性元首領導風格,她認為台灣抗疫的關鍵在於公開透明的資訊,並以人工智慧科技輔助,以利民眾即時掌握疫情資訊、做好自我防護。林靜儀對台灣人的國民素質有信心,若大家能同心協力抗疫,疫情應可獲得控制。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國內知名演奏家,以小提琴雙重奏揭開閉幕儀式的序幕,以期在此動盪不安的時刻,以優美的樂曲撫慰人心。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在閉幕儀式的致詞中,除了肯定國際處同仁籌辦「亞洲虛擬學院」的用心及努力外,也鼓勵學生要積極參與國內外相關交流活動,以拓展視野、提升競爭力。本活動發起人國際長吳行浩表示,「亞洲虛擬學院」連續六週的線上講座,已累計超過上千人次的線上參與,每一場次的講座均獲得來自東南亞姊妹校學生熱烈的提問與回饋。足見國外學生已相當適應「新常態(The New Normal)」的線上學習交流活動,他勉勵台灣學子在這一波數位學習的浪潮上也要急起直追、不落人後。 「亞洲虛擬學院」由國立高雄大學發起,邀集國立中興大學與越南,菲律賓及印尼姐妹共同合辦,以「全球研究與永續發展 (Global Studies and Sustainability」為題,由合作伙伴學校輪流線上開講,提供知識文化交流的平台。「亞洲虛擬學院」採用實體及線上混成模式,舉辦跨國學術交流活動,在國內外疫情依然嚴峻的時刻,益發突顯出新型態國際學術交流模式的重要性。未來Asia Virtual Academy將持續邀請國內外具有共同理念的伙伴學校加入,共同規劃符合亞洲特色的線上課程與學術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金門辦公室、EMBA金門系友辦公室揭牌啟用 凝聚向心力、創造最有溫度的連結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EMBA中心秘書康靜如;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4-24 國立高雄大學加強鏈結與服務校友力道,再添新據點。校長陳月端率隊飛往金門,23日為「金門辦公室暨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金門系友會辦公室」揭牌啟用,未來除了凝聚校友向心力,也將是推廣招生重要場域,創造最有溫度的連結。揭牌典禮同時也是EMBA金門系友會成立大會,校長陳月端表示,高雄大學深耕金門超過15年,自2005年開設EMBA金門班,感謝歷任校長、主任接續努力打出口碑,獲得在地鄉親肯定,才能累積諸多菁英校友。陳月端說,金門畢業校友對母校強烈向心力,她都點滴在心頭,儘管網路科技發達,但還是無法完全取代人際互動,成立實體服務據點、創造有溫度的連結就是最佳例證,因此特別率領主管出席成立大會暨辦公室揭牌,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並謝謝學員吳嘉鍛慷慨出借黃金店面做為服務據點。陳強調,高大將持續深耕服務金門鄉親,包括投入校方教育資源培育高階經理人才,導入向勞動部爭取的產業人才培訓計畫,以及各類推廣教育熱門課程,從職場競爭力、終身學習、斜槓跨界、怡情養性等通通包辦。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處長董燊,高大EMBA系友會創始會長李宗銘、現任會長余靜芳、金門系友會發起人姜世榮,以及企業參訪團學員一行30名也都到場致意。洪允典感謝高雄大學為金門投入龐大資源,允諾議會全力支持,並將協助調查當地產業用人市場需求,共同攜手高大爭取中央經費補助。高雄大學金門駐點辦公室位於金湖鎮(黃海路27號)精華地段,鄰近大型免稅購物中心、國際觀光飯店,交通相當便利。慷慨出借的學員吳嘉鍛,本身是經營餐飲、交通租賃、貨運運輸等多角化經營有成的企業家。

Type:

其他

Office:

改良針頭收集器、「入厝」懶人包 藝創系畢業成果展 多元創作結合SDGs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藝創系110級林庭溱;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4-17 新銳藝術家作品先睹為快,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110級畢業成果展《曬》高雄場今(17)日開幕,包括守護醫護人員安全的改良式針頭收集器、將「入厝」習俗圖像化的懶人包手冊等10數件作品,體現對人文關懷與環境永續重視,展出至5月5日,地點在新光三越左營店11樓文化會館。詳情可搜尋臉書粉絲專頁「nukdcda」,或IG「nukccd110」。高雄大學藝創系定期舉辦畢業成果展,本屆主題《曬》,寓意學生企盼展現4年學習成果,如炙陽般展現眾人眼前,同時爭取外界曝光機會。展出作品共有木竹媒材、塑性媒材、金屬媒材、視覺傳達、數位設計、文化產品設計、泥塑結合數位設計等7大類,並鏈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表達對環境人事物的關心。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特別出席開幕典禮,表達支持與重視。陳月端勉勵學生,學習與創作過程,艱苦難熬在所難免,但也因此在高大的青春歲月更加刻骨銘心,尤其許多作品闡述海洋生態環保、責任消費生產、健康與福祉等SDGs議題,體現高大學生積極鏈結社會,關心環境不落人後。文化產品設計組王旭璋作品「Safety Remover」觀察既有針頭收集器不利醫護人員使用現象,激發改良靈感,包括方便拆卸斜角、圓滑舒適的外型,不只卸除更加輕鬆,更能減少針扎風險、降低心理壓力。視傳組吳芯瑜、陳怡璇共同創作「入厝」,貼心整理該習俗儀式流程圖文手冊,同時佐以儀式必備用品懶人包,兼顧長輩族群堅持傳統、年輕族群視覺化思考的需求。數位設計組羅雅臻、鄭縈璟共同創作「塑拾」為結合AR(擴增實境)與海洋教育的桌遊,除了點出海洋汙染種類、原因,還有如模擬淨灘過程關卡,藉此倡議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木竹媒材組林欣如作品「追根塑原」,將排灣族傳統連杯(酒杯)以木雕作為創作主體,並結合塑料,凸顯塑膠汙染不僅危害環境與健康,更衝擊到原住民文化。金屬媒材組沈姿儀作品「原來是你」,藉由具面具感的藝術創作,結合原住民及現代文化元素,從中產生新的連結,表達認同與矛盾之中開創新局的想法。塑性與數位媒材組洪肇妍、林哲瑋共同創作作品「覓」,結合了靜態陶塑的造型美感,並結合AR擴充實境的互動體驗,虛實交融,呈現出人「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互動。

Type:

其他

Office:

打破疫情國際交流限制 「亞洲虛擬學院」開幕 串聯姊妹校 建構知識文化交流平台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_國際長吳行浩】2021-04-13 後疫情時代,雖然實體的國際交流依然停擺,卻意外開啟許多對於國際化新的想像,包括遠端視訊會議、線上教育展或虛擬交換學程等。為了在疫情期間與東南亞的姊妹校持續互動交流,國立高雄大學發起「亞洲虛擬學院 (Asia Virtual Academy)」,做為知識與文化交流的平台。今4月13日於高雄大學管理學院遠距教室舉辦開幕式,由高大陳月端校長親臨現場致詞,姊妹校校長、校方代表亦於線上致詞預祝活動圓滿成功。陳月端校長表示,高雄大學致力於推動聯合國永續目標(SDGs)於教學研究,透過Asia Virtual Academy系列活動的舉辦將使得國際交流不為中斷,並有助於疫情期間伙伴學生的跨國學習與對與永續教育的深化。活動發起人、高大國際長吳行浩教授表示:本次五國六校線上系列講座活動,其宗旨在於呼應本校與合作伙伴學校對於大學推動SDGs的共同理念。未來Asia Virtual Acdemy將朝向建立亞洲大學虛擬教學平台,並逐步擴大廣邀國內外具有共同理念的伙伴學校加入,開設具亞洲特色的線上學分學程。對於後疫情的國際交流與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異國文化理解,預期將能帶來相當大的助益。「亞洲虛擬學院 (Asia Virtual Academy)」自4月13日起,一連六週,每週二下午4點 (台北時間),以「全球研究與永續發展 (Global Studies and Sustainability」為題,邀集國內外姊妹校輪流在線上開講,提供各校師生在疫情期間、國際化不停歇的知識交流平台。第一場講座由本校耿紹勛副校長主講,演講主題為自動化與數位科技的發展,對於工作機會與人才培育的衝擊影響,透過經濟分析說明未來的趨勢與因應之道的建議。第二場講座由越南農林大學主講,談生物多樣性與食安。第三場講座由菲律賓比科爾大學主講,分享菲律賓的新創研發經驗。第四場講座由印尼丹戎布拉大學主講,從亞洲觀點談行為經濟學與金融知識。第五場講座由國立中興大學主講,談在氣候變遷時代下大學應扮演的角色。第六場講座由前立委,無任所大使林靜儀醫師主講,分析後疫情時代的機會與挑戰。講座內容多元豐富、精彩可期。疫情雖然阻隔了人與人的實體接觸,卻也加速網路科技廣泛運用於教學及人際溝通,反而使得跨國界的溝通變得更加頻繁、無遠弗屆。因此,涵養學生的國際化新思維、「零接觸」的溝通力、遠距與國際接軌,儼然已經成為「新常態(The New Normal)」時代下重要的學習課題了!「亞洲虛擬學院的拋磚引玉,開啟後疫情時代跨國境、跨文化、跨領域的嶄新學術交流模式。-

Type:

其他

Office:

小編來惹!高大社會網絡創新中心、高市青年局「社群網絡管理師」課程 培養網路行銷專長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楊書成;公共事務組編修】2021-03-29 國立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高雄市政府青年局27日於校內管理學院舉辦「社群網絡管理師」開訓典禮,該課程吸引破百位青年報名,最終選出30名學員。「社群網絡管理師」培訓課程內容涵蓋行銷文案設計、顧客互動、影片及圖片拍攝與後製、直播技巧、廣告投放、流量優化、資料分析等完整面向,讓小編所需能力專業化、有效化。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主任楊書成表示,網路行銷是許多新創企業曝光的重要管道,也是消費者接觸企業的第一線,然而小編的工作絕不是發發文而已,透過培訓課程,可以讓小編精進各項本職學能,進而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台灣社會網絡學會理事長,也是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主任丁一賢表示,坊間有許多單位都曾開設過小編與網路行銷課程,但多為網紅訓練,或僅偏重部份技能訓練,他有信心學員透過該該課程,完整學習小編所需能力。青年局副局長顏己喨表示,社群媒體行銷已成為各大品牌、企業在規劃行銷策略時,不容忽視的區塊,透過即時的傳播訊息及與顧客互動,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青年局希望能夠培養現職小編,或是未來有興趣投入行銷領域的青年,提升職場能力,並協助所屬企業優化網路行銷能力,開拓產品通路、提高產值。參與培訓課程學員,可再報考青年局、台灣社會網絡學會共同認證的「專業社會網絡管理師」考試,提升就業競爭力。今年度培訓課程預計開辦3梯次,六月及八月開辦第2、3梯次,開課資訊請洽青年局網站或電洽(07)591-9326陳小姐。-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青銀共學堂」再度重棒敲鑼 台大徐爾烈教授介紹認識鼠類危害與健康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教授白秀華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徐爾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再度邀請社區阿公阿嬤走入校園,除了與大學生共同認識環境中鼠類造成之危害與對人體健康之風險,並提供臺灣所有鼠類標本實物分享,創造「青銀共學」氛圍,也藉此鼓勵年輕世代及社區親友長輩一同防疫,共同維護環境及健康。該「青銀共學堂-認識鼠類危害與健康」講座為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教授白秀華所授「環境健康學」課程主軸之一,結合高雄大學周邊社區民眾,聘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徐爾烈擔任專題講座。透過徐教授深入淺出之講解及實物標本之介紹,喚起大家常忽略之環境健康問題,共同學習社區環境衛生與健康相關的重要觀念。美國號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展居然引爆老鼠大軍為患。該國現在有五十個城市有嚴重的鼠患。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對全美發出了「鼠患警報」,在連續多月的防疫封鎖下,鼠群倚賴的餐飲業垃圾與商業區廚餘系統,因歇業而「斷糧多時」,造成鼠群大舉遷移、入侵民宅區,部分鼠群更因生存壓力而出現互食、噬崽、以及鼠群格鬥的「暴力傾向」。鼠類經由啃咬人類食物、飲水會傳播,如原沙門氏菌等之許多病原菌;鼠類的尿液會傳播鈎端螺旋體;鼠類的糞便傳播漢他病毒;鼠體上的蚤會傳播鼠疫,鼠型斑疹傷寒。恙蟲會傳播恙蟲病。蜱會傳播萊姆病、發熱伴血小板缺少症等。鼠類也會破壞家俱、電器線路造成火災、通訊中斷、危害農作物及倉儲貨物等。鼠類喜歡侵入人類住家,因為我們提供牠們好的住處及食物,我們可以針對其習性防治,將鼠類侵入口及鼠洞封閉,食物妥善保存,亦可使用合法的捕鼠器及滅鼠藥劑防治。該講座不僅提供銀青共同了解鼠的種類、生態習性、傳播疾病的危險性及預防的機會,亦包括鼠類的正確防治方法。課程的安排實用且有趣,不論參與活動之爺爺奶奶或大學生都覺得收穫匪淺。學員林先生表示,從來不知道鼠類有這麼詳細的分類,經過徐教授的詳盡解說,也瞭解如何針對不同的鼠類採取不同的誘餌捕殺。學員柯小姐表示,徐教授提供的影片太精彩了,能夠從中瞭解鼠類的生態和相關傳染病防治。本次講座之相關經費來自高大深耕計畫「爺爺奶奶的生命敘事」計畫團隊,該計畫由西洋語文學系鄭月婷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與西語系賴怡秀特聘教授、通識中心蔡奎如副教授、運動健康休閒學系白秀華教授、劉紹東副教授與吳佩芳副教授共同執行。該團隊盼望經由高教深耕計畫經費的運用,深化高大與在地的連結,與社區共榮共好,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徐爾烈教授精彩的演講,不僅傳達正確的衛教和防疫知識,同時也能增進跨世代的情感互動和交流學習、提供高大師生與社區樂齡長者共學與情感交融之機會。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