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 推廣科普結合雙語 協助蚵寮國中學子培養興趣與自信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公共事務組編修】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余進忠推廣科普教育不遺餘力,這學期前進國教端,攜手高雄市梓官區蚵寮國中成立「雙語創意科學社」,設計「浮沉子」等多款物理實驗遊戲搭配英語教學,不只激發國中學子科學興趣,也藉此培養自信、英語口說能力。高雄大學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教授表示,科技發展迅速、新冠疫情效應,大大改變教育環境,如何資訊融入、雙語、探究實作,乃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當重要,特別是對於國中生,「動手做」可說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最佳學習起點。因此受蚵寮國中校長李娟娟邀請,余進忠就思考能為這群漁村孩子做些什麼,他找了英語教學專業的廖惠施博士、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編輯蘇萬生博士,以及高雄大學科學傳播社社員,利用社團時間開設「雙語創意科學社」。以自然科學實驗與程式設計為主軸,從科學教育(遊戲)融入英語沉浸式方式學習,同時培育該兩項素養。余進忠團隊這學期(111學年度第1學期)社團課程包含:吸管火箭製作、驗證虎克定律、馬格努斯滑翔機、圓週運動的認識、聽話的浮沈子、浮力與壓力等;期間藉由英語科學影片認識相關科學用語,並從中學習英語口說技巧;參與學生於必須自行動手組裝與操作科學器材,從中分析科學規律。臺灣科學教育館編輯蘇萬生12月2日安排「浮沈子」科學實驗遊戲,學員除了學習浮力、壓力等物理原理,也要練習組裝材料、升降操作。蚵寮國中校長李娟娟表示,感謝高雄市教育局挹注雙語社團經費,提供學生跨域實用課程,儘管非正式課程但教學上仍不馬虎,以STEAM新素養,結合動手做、發明、創新及藝術,訓練學子發現問題、蒐集資料討論、擬定解決計畫及執行。 #SDG4, #SDG17

Type:

其他

Office:

「援中保衛戰」鄉土教育桌遊 援中港社區、濕地AVR導覽發表 體現共學、共創、共樂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通識教育中心/老師陳靜儀】 由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靜儀老師帶領的師生團隊所開發之「援中保衛戰」鄉土教育桌遊及援中港社區、援中濕地AVR導覽專案,於22日正式亮相對外發表。國立高雄大學「『援』來都是一家人〜青銀互助、永續家園培力計畫」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支持下,由通識教育中心陳靜儀老師帶領學生團隊深入高雄市援中港社區研究,挖掘在地故事、建構歷史文化脈絡、探討早期居民經濟活動與信仰、拍攝紀錄古厝與編纂族譜、訪談地方耆老、彩繪社區牆面並辦理導覽解說活動、用空拍機紀錄社區、製做VR影片……等,歷經三年的耕耘,終於在今日發表了豐碩的成果。為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國立高雄大學將研發出來的成果,致贈予高雄市援中港社區發展協會及援中國民小學,作為社區及學校的鄉土教育教材,由援中港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水田先生及援中國小校長謝瑛娟女士代表接受;同時兩單位也致贈感謝狀予國立高雄大學,由通識教育中心張志鴻主任代表接受。國立高雄大學師生團隊將援中港的人文、地景、產業等相關知識,結合現在進行式中的土地正義議題,設計了「援中保衛戰」教育桌遊,運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巧妙地將知識融入桌遊中,讓學子在遊戲中學習社區文化、提升對家鄉的認同感。此外,高雄大學團隊還採用了嵐創互動實境有限公司開發的AR2VR線上編輯器,分別製作了「援中港社區」及「援中濕地」兩個導覽專案,將在地文化知識結合虛擬實境的數位技術,提供社區居民及學子另一種學習在地文化的管道。「援中保衛戰」教育桌遊是由高雄大學師生團隊發想的一款結合援中港在地特色的桌遊,宗旨是希望參與者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原來環境的外部效果是由人類的行為所決定,我們的所思所為和環境變遷的相關性極大。桌遊的角色關係均蘊含深意,例如建商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建商與村民之間的關係、村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而銀行則從頭到尾保持中立角色。乍看之下普通的設定,卻沒想到如果縱容建商在土地上毫無節制地蓋房子,村民們就會一直被收過路費,甚至還會被建商拆除房子,將地圖上援中港的任何一隅鯨吞蠶食納為己有。而另一方面,在村民與建商爭奪或保衛土地的同時,土地卻在默默地承受這些人類對它的折磨。「援中保衛戰」教育桌遊以團隊長久以來在援中港社區的研究資料為基礎,將援中港的特色文化及地標與環境永續保護的觀念,設計融入此款老少咸宜、容易上手的桌遊中。經過陳靜儀老師與帶領的學生團隊集思廣益,並與高雄市援中國小學生多次試玩回饋,不斷的檢討修改後,最後才產出了此次的創新成果。可以說這款桌遊是由高雄大學與援中港社區共同合作的曠世巨作!而「援中港社區」及「援中濕地」兩個AVR虛擬實境導覽專案,則是整合了許多社區舊照片並拍攝現況之360度全景照片,結合生態介紹資料,運用虛擬實境的數位技術製作而成,透過特製的VR眼鏡觀看內容,不用出門卻宛如身歷其境的效果,不但趣味性十足,且具有將在地文化以數位形式保存傳承的教育意義!參與此次活動的社區居民紛紛表示,高雄大學的成果分享,是大學與社區合作的一大創舉,故桌遊不僅僅是桌遊,更是結合了在地認同、歷史情感甚至文資保存的創新行動!國立高雄大學團隊為援中港社區的文化保存及永續發展付出的諸多努力,實在令人感動。#SDG4 #SDG11 #SDG16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獲贈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GPU 校長陳月端:面對第3波AI浪潮 攜手推動產學深度合作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吳俊興;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鏈結產業、社會成果再受肯定,校長陳月端17日受邀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 Academy 台灣人工智慧年會」獲贈GPU(圖形加速處理)伺服器,表示面對第三波AI浪潮席捲全球,台灣不能置身事外,高大更要發揮大學價值,雙方將深化產學合作,推廣AI技術擴散,促進資安、半導體、傳統產業應用。該儀式為「AI Academy 台灣人工智慧年會」系列活動,由中研院院長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董事長廖俊智主持,高雄大學為全台5所受贈大學之一。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校方積極發展AI,腳步領先南部大學,例如2004年成立的資訊工程學系,就以人工智慧系統為主要發展特色;2017年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掛牌啟用,整合資訊工程、電機工程、資訊管理、應用數學、統計等系所,長期鑽研知識工程、類神經網路、電腦視覺、智慧機器人、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各類AI範疇的教授,對外爭取資源與計畫、培育跨領域人才,同時也深耕在地傳統產業協助技術升級。陳月端強調,高雄大學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發揮大學價值、鏈結產業與社會,與在地共榮共好,師生努力成績為外界肯定,包括《Cheers》雜誌「2022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高雄大學在公立一般中型大學奪冠。此外,104人力銀行所發表的近10年追蹤調研指出,「軟體研發」及「工程研發」職務中首重「謹慎性」特質,高雄大學排名蟬聯全台大學前5名,是唯一與頂大並駕齊驅的新興大學。高雄大學、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已有合作先例,例如持續協助在地產業利用AI技術產業升級、數位轉型,也致力於資安、數位發展產業應用。又如高大資工系師生開發AI虛實分聲技術,受邀於資安卓越中心(CCoE)展示;其他AI系統成果,則在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榮獲多項大獎肯定。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成立於2018年,由財團法人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主辦,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支持協助。民間挹注則有台塑企業、奇美實業、英業達集團、義隆電子、聯發科技、友達光電、新光人壽-新壽管理維護,目標是將人工智慧技術導入各個場域及應用,提升產業競爭力、政府效率、科學突破等。#SDGs4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XR SCHOOL、台灣數位雙生學會、高市府經發局 辦理「5G元宇宙虛擬新浪潮交流講座」

sdgs icon sdgs icon
【照片、文字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專任助理林尹千】2022-11-02 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動XR課程並落實學用合一,國立高雄大學XR SCHOOL攜手台灣數位雙生學會、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日前辦理「5G元宇宙虛擬新浪潮交流講座」,邀集眾多國內虛擬實境領域相當具代表性的業界先進分享實務經驗,深化產業交流,培養學生跨域學習能力。本場交流活動結合專題講座與實例體驗,上午安排學生登上台灣設計展,親自體驗《LOG ING-登入元宇宙》及《DigiWave數位科技藝術展》兩大數位科技展館,深入了解未來5G元宇宙生態系發展及創新應用,下午由元宇宙大廠HTC、金鐘獎VR團隊睿至、首創MR劇院的夢想動畫及資策會情報所等業界專家分享實務經驗,以培育未來人才為基礎導入業界觀點,激發學生對未來科技與職涯發展的想像與規劃。高市府經發局局長廖泰翔表示,市長陳其邁推動產業轉型,聯手中央打造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做為試驗場域,吸引近80家大廠及新創公司進駐,加速創新應用發展。同時積極與在地學校推動產學合作,舉辦多場主題式交流活動,挖掘優秀校園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更多創新能量。高雄大學XR SCHOOL召集人暨建築系系主任,同時為台灣數位雙生學會理事長陳怡兆指出,XR SCHOOL在2019年即在高教深耕計畫經費挹注與經發局的促成下,成立全台灣第一個以XR為主的學程,學生來自人法管理工五個學院,是本校的跨領域學程,培育學生在原有領域專業知識的研究及學習上,結合XR的應用。另一方面高大在去(2021)年結合產官學界的資源成立「台灣數位雙生學會」,會址即設在本校,意義非凡。講座中,HTC台灣區營業處長簡瑞春(Richard)說明元宇宙生態系規劃及發展,及未來元宇宙生態系的專業市場與人才需求定位;Funique VR Studio 睿至執行長李正上介紹5G VR賽事直播及新型態展演的應用,提供技術面、研發構想及未來元宇宙新興應用新願景;接續夢想動畫總監江其諺則分享全新型態的沉浸式體驗和藝術創新科技應用,及內容和娛樂互動開發應用過程;最後MIC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洪齊亞提供現階段海內外文化科技實例,並解析可應用於現階段高雄及台灣環境的觀點,以及未來人才需求分析。

Type:

其他

Office:

實驗也可以很VR! 秒懂金屬特性 藝創系副教授王政弘 開發中學理化教材《物質密室逃生記》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王政弘開發團隊助理林知儀;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不只降低化學實驗風險,又能兼顧學習誘因與效果?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副教授王政弘辦到了,傾聽國教端需求,開發中學理化VR教材《物質密室逃生記》,戴上頭盔就能操作何謂(非)金屬導電等3種特性,秒懂抽象原理更內化吸收為知識。該教材日前於「2022智慧校園資訊教育園遊會」公開發表獲得好評,吸引不少逛展民眾、國中小學生駐足體驗。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高雄大學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與價值,積極鏈結社會、鏈結產業,因此鼓勵校內師長發揮所長,走出校外跨域對話與合作,藝創系副教授王政弘就是最佳體現,其團隊長期經營國教端,了解教學現場需求,與高雄市立英明國中共同開發《物質密室逃生記》造福師生。陳月端強調,高雄大學積極響應政府AIoT政策成立XR School,不僅培育相關技術人才,也促進產學合作,該教材即為成果之一。高雄大學藝創系副教授王政弘表示,透過國科會計畫與高雄市教育局合作,攜手高雄市英明國中所合作開發的中學理化VR教材,主要搭配108課綱、中學理化學科「 金屬與非金屬」單元,模擬遊戲情境設計3道實驗關卡,幫助中學生循序漸進認識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的導電、導熱、延展等3項特性。王政弘進一步指出,目前教材共設計鋁棒、鐵棒、銅棒、石墨棒、硫塊等5種待測物,學生透過VR頭盔沉浸式學習,秒懂理化抽象概念乃至享受破關成就感,例如「延展性」,元素物體被敲碎敲彎便可明顯看出差異;教師也能大幅減少實驗器材備料時間以及實體操作風險。此外,參與開發的成員詹子欣、黃菘蔚、何詩婷、顧文翰、林知儀,勇於挑戰開發 VR 教材,積極回應使用端需求,也提升探究新科技實作、創新思維能力。王政弘還說,後疫情時代改變學習模式也帶來挑戰,透過VR教材融入課程教學使用,創造高層次、高互動沉浸式體驗,不僅幫助學習者提高理解與學習效果,也跳脫框架的思維與場域。#SDGs4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深耕計畫成果展「跨域創新、社會責任」 邀請外界共享執行成果、共榮共好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專任助理林尹千;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暨論壇」今(28)日上午揭幕,向外界分享5年砥礪成績,包括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培育 XR、半導體產業人才;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體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精神,協助國教端開發新課綱教材、深入社區鄰里保存文史、訓練自主防災,都有師生投入身影,地點在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11樓文化會館,場邊還安排科學實驗、異國(印尼、柬埔寨、土耳其)文化,以及人權桌遊等體驗,歡迎民眾進場逛展,展期至10月30日週日,詳情可上校方網站查詢及預約。高雄大學本次深耕成果展主軸「跨域創新、社會責任 」,發表「學用合一」、「國際鏈結」、「樂學培力」及「社會責任」等4大主題;此外還安排「學用合一、產業鏈結」、「國際鏈結•SDGs融入 」、「城市溫度•社會責任 」等3場論壇,邀請各校深耕執行人交流座談。校長陳月端親自主持成果展開幕,指出高大率全國之先(2017年)將「SDGs」作為校務治理核心(SDGs-Inside),融入至各項教學研究與行政範疇,並以此榮獲教育部深耕計畫經費支持肯定,一步一腳印,踏實邁進、成長。陳月端強調,高雄大學善用深耕經費每分錢,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發揮大學價值、鏈結產業與社會,與在地共榮共好。例如響應政府南部半導體S廊帶戰略,攜手全球封測龍頭、成立「日月光─高雄大學產學合作中心」培育相關領域如5G、AI、電動車、物聯網產業需求人才。此外還成立全國第1所XR (即AR、VR、MR)跨領域學程,栽培產業應用前瞻人才,迄今累積超過500名修課人次,成功輔導40名學生取得學程證書,同時輔導就業職訓、達成學用合一。又如成立創新學院、國際學院,開設跨域、國際視野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共學營等,跨域學習、在地產學鏈結、國際交流移動及深耕社會議題,都是5年光陰下高大全力打造的特色重點。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法制局局長王世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武東星、日月光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等特別出席開幕典禮,表達支持與祝賀。高雄大學此次深耕成果內容豐富多元,靜態壁報陳列歷年師生參與影像文字,諸如走入國教端為高中生開設石化產業、半導體數位產業等專班或學程;走入社區鄰里、協助建立韌性防災能力;又如成立蝴蝶生態、黃鸝鳥保育基地,邀請民眾加入志工建立認同感。另外還設置VR體驗區,展示修習課程學生競賽作品,並開放體驗校方開發的VR教材與桌遊活動、簡易科學實驗及多場異國文化DIY手作,歡迎民眾上網預約報名。#SDGs4#SDGs11#SDGs13#SDGs17

Type:

其他

Office:

元宇宙我來了!高雄大學、HTC攜手培訓校園VR教師 推動次世代教學應用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林尹千;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高雄大學前進「元宇宙(Metaverse)」不缺席,20日與科技大廠HTC(宏達電)開辦VR(虛擬實境)教師培訓活動,學員除了體驗次世代教學應用,也嘗試創建個人專屬「Avatar」漫遊虛擬空間,突破時空限制。學術副校長袁菁特別到場致意及頒贈感謝狀,強調校方積極鏈結產業,預告未來雙方將有更多交流合作。該場「漫遊元宇宙—校園VR教師培訓」由高雄大學XR SCHOOL主辦,除了校內教職員,也吸引不少國教端工作者報名參與。教務長兼教發中心主任陳一民表示,校內師長積極開發VR教材與專案能量的企圖心十足,例如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副教授王政弘就傾聽國教端需求,為其開發「物質密室逃生」,國中師生戴上VR頭盔就能操作化學實驗,臨場感十足更大幅降低藥劑操作風險。王政弘也分享投入VR教材開發心得,指出可結合遠距教學、線上學習優勢,打破時空限制,將抽象原理視覺化,同時精準掌握學生學習歷程。教育部近年透過「5G新科技示範計畫」推動虛擬實境教材,鼓勵大學端開發、國教端應用,透過該場研習強化兩端連結。建築系系主任陳怡兆則是協助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將「BIM(建築資訊模型)」結合MR技術即時呈現建築構造進程、施工細節,不只可立即分析討論,更大幅增進溝通效率。HTC台灣區營業處長簡瑞春(Richard),及許宇萱、古佳玉兩位經理剖析元宇宙發展趨勢,以及示範操作集團所開發之「VIVERSE」平台,除了可同時操作多台VR設備進入虛擬學習情境,教師從中指導學生操握、釐清問題;教師也能創建專屬「元宇宙教室」並存放多元形式課程教材、展示學生獎狀乃至學習歷程。高雄大學爭取高教深耕計畫資源,於2019年成立XR SCHOOL、開設一系列微學程,系統化培育XR產業應用前瞻人才,迄今累積533修課人次,成功輔導40名學生取得學程證書,同時輔導就業職訓,達成AR、VR學用合一。#SDGs4

Type:

其他

Office:

《不義遺址的人權與法制省思》遊戲式學習課程發表 省思人權法治重要性、轉型正義意涵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專任副理李靜惠;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蹲黑牢、不見天日是怎樣的恐懼?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率領團隊,結合108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科《人權保障篇》發表遊戲式學習課程,以「海軍白色恐怖事件」受難者之一毛扶正為故事背景,學子不只從中得到破關成就,更了解對話、同理、省思人權法治重要性與轉型正義意涵,體現「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該款《不義遺址的人權與法制省思》遊戲式學習課程,由高雄大學、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網路學習平台PaGamO共同開發完成,探究1949年爆發的海軍白色恐怖案,其中1名受難者毛扶正遭受誣陷、身陷囹圄經歷。陳月端擔任開發團隊主持人,強調高雄大學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發揮大學價值、鏈結社會,該遊戲式學習課程便是展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指標16:和平與正義」,以及「指標17: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協同主持人有行政副校長吳宗芳、政治法律學系副教授邵惠玲、建築學系系主任陳怡兆。陳月端也「劇透」,團隊對情節設計、史實考證相當用心,以毛扶正為第1視角進行包括押解上岸(左營軍港)、鳳山招待所刑求、綠島服刑等被羅織罪名與不人道對待過程,除了讓高中學子感受動盪大時代、命如草芥生如蜉蝣的恐懼與無奈,更進一步思考其中的人權議題,學習同理受難史實、省思人權法治的重要性,乃至政府推動轉型正義的意義。高大團隊日前(9月29日)線上視訊舉辦課程說明會,吸引全台高中職師生、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熱烈參與;遊戲同步於PaGamO平台「高中職世界」上架公測至11月底,鼓勵學子登錄自主學習,完課者可獲學習證明、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也呼應新課綱強調的素養教育。除了線上學習,團隊也與國教端夥伴合作、辦理人權VR影像暨桌遊體驗;前者自10月起陸續前往高雄中學、新莊高中、中山高中、中山大學附中推廣「桌遊教具種子教師培訓」及「入班試教暨開放觀課」,藉此培育更多人權種子教師、發展特色教學;後者則在本月28至30日於左營新光三越11樓文化會館展出,歡迎有興趣民眾報名體驗。「不義遺址的人權與法制省思」遊戲網址:https://www.pagamo.org/course/6C0S2WTW ;課程資訊介紹:https://nuksci.org/human_rights/ 。#SDGs4#SDGs10#SDGs16#SDGs17

Type:

其他

Office:

一日大學生,一起上學! 高雄大學與南大附中的探索營隊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西洋語文學系/鄭月婷教授、西洋語文學系/萬亞欣同學、西洋語文學系/陳洺蓁同學】【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當大一新鮮人步入大學的殿堂時,國立高雄大學與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攜手合作辦理「職場英語與外文商學探索營隊」,讓高中生能夠實際進入課堂與大學生一起上課,提供學生們探索未來志向以及體驗大學生活的機會。本營隊由西洋語文學系鄭月婷教授擔任營隊執行長,與國立臺南大學附設高級中學教務主任林立中共同爭取高雄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及教育部國教署經費,並由該校高二導師薛詩音帶領學生體驗一日大學生。上午的開幕式在人文社會科學院舉行,邀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同時也是西語系特聘教授賴怡秀教授為學生開場致詞。接下來由西語系系主任傅鈺雯副教授為大家介紹西語系的特色、課程以及畢業出路,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英/外語科系及其跨領域的可能和生涯發展。除了外語系所的體驗、認識之外,此營隊管理學院場次亦邀請亞太工商管理學系陳宜伶教授協辦,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暨教務長陳一民特於午餐時段撥冗歡迎來訪之南大附中師生,並致詞勉勵。金融管理學系教授暨管理學院院長黃一祥,並慷慨開放其「財務管理」課程,供來訪之高中生旁聽,院長用全英語的教科書教學,讓來訪的高中生印象深刻。下午學生們再次依照個人志向前往了管理學院及人文社會科學院,在管理學院部分,首先是邀請亞太工商管理系上兩位雙主修同學,分別是傅沛雯(雙主修資訊工程系)以及林欣怡同學(雙主修財經法律系),分享申請大學經驗及為什麼想要雙主修,其中她們也分享了雙主修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如衝堂及可能面臨延畢,以及如何調整心態並克服這一些難關。接著則是由亞太工商管理系兩位畢業多年的優秀學長:邱志一先生以及鄧光甫先生,分享有關未來選系的可以參考的方向以及自身的職場經驗,其中鄧光甫先生更提醒了學生們要掌握趨勢並了解政府正在做哪些事,便能看到一些商業上的契機,而邱志一先生則是以遊戲及問答的方式幫助同學們如何可以更加了解自己,進而決定未來想要就讀的科系。人文社會科學院方面則分為兩組實際進課旁聽西洋語文學系大一必修課程「文學作品讀法(上)」以及三、四年級選修課程「文學與電影II」。「文學作品讀法(上)」使用了英國童書桂冠作家賈桂琳·威爾德的作品《 The Bed and Breakfast Star 》,以兒童的視角及較為詼諧的方式體現了無家可歸者的處境以及當時英國社會福利設施的實施情形等社會議題,使學生能開始接觸「不單單作為文學的文學」。「文學與電影II」則透過觀賞美國小說家茱迪·皮考特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姊姊的守護者》,以醫學和人文科學的角度,全英語探討文學與電影是如何以藝術形式讓文學能夠產生共鳴,思考生活。英語口語與寫作技巧,是讀好英文系的兩大基石。在9/24日的南大附中營隊中,學生們透過王嵩嵐教授精細且活潑的講解,學習如何發想、擬定大綱,以及基本的寫作架構和不同類型的寫作模式。口語教學的部分則是鼓勵學生可以透過看影片的方式學習英文,感受日常單字和艱深詞彙的差異及嘗試去聽懂影片的內容。除了英語簡報技巧的介紹外,鄭月婷教授亦帶領高大西語系優秀學生團隊:萬亞欣、韓繡遙、李宇仁、林裕宸、張廷輿同學,讓學生實際體驗朗讀、口語面試以及用英文簡報的訣竅,提供學生練習英文口說的機會,讓他們學習在短時間內快速構思好想法,並嘗試表達出來,是很重要且有趣的訓練與體驗。本次營隊在9/21、9/24兩天豐富的課程中圓滿落幕,參與的高中生受益良多,給予本營隊的主辦單位高雄大學正面的評價和肯定。更有學生在活動後的反饋中提到:「這一整天的參訪對我來說非常充實,且機會難得,也在參訪過中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下午上完課後,心裡有把高雄西語系放在以後的志願中。」、「西語系不單單只像上英文課一般,在學英文的當中也藉由閱讀文本去探討一些觀點與想法,使我對英文有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本營隊執行長也希望邀請有進一步意願讓學生認識外文學門的高中能夠與他聯絡,希望看到國教端與大學端的實質攜手,讓更多高中生了解外文與商學領域,進而達成跨域學習及薪火相傳的目的。#SDGs4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