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行動與實踐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AIT高雄分處處長黃東偉出席高大卓越講座 暢談美國多元文化、外交官生活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攝影:法律學系/113級學生鍾昌豫;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16日邀請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黃東偉(Thomas Wong),以「我的外交官生涯與美國亞裔的經歷」為主題,與師生分享投身公部門心路歷程。美台關係究竟如何?黃東偉引用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Sandra Springer Oudkirk)的一段談話破題,指出美國對台灣,無論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均是堅若磐石般的支持;而高雄分處,更提供嘉義以南七縣市完整的協助。黃東偉於美國西點軍校取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其職業生涯始於美國陸軍,服役六年退伍後,先於私營部門擔任管理顧問的職位,爾後返回政府服務。於2010 年進入美國國務院,黃曾在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兩度於華盛頓特區的西半球事務局,和美國駐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總領事館任職。而從 2014到2016 年,亦擔任國務院亞裔美國人外交事務協會(AAFAA)主席;2022 年 8 月就任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黃東偉接著以其自身經驗分享,在美國有5~6%人口為亞裔,而不論種族、性別、宗教,均可從軍;而五月為亞太裔傳統月(AANHPI Heritage Month) ,在在表現美國對於多元種族之包容性。黃並以滑冰運動員與美國官方親善大使關穎珊、影星關繼威為例,說明亞裔人士在美國努力進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美國價值。而在疫情期間,雖有亞裔仇恨犯罪情事發生,但美國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努力化解此類的仇恨犯罪,讓美國社會能往更完美的方向前進。高雄大學國際長吳行浩、主任秘書莊淑姿代表校方致意並頒贈感謝狀,感謝黃東偉蒞臨分享。#SDG4 #DSG17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體育署、高雄大學助攻 半導體業者響應 運動選手轉任初級工程師 產 官 學跨域整合三贏模式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研究發展處產學育成中心/副理洪婉甄;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教育部體育署、國立高雄大學今(16)日共同宣布啟動「輔導績優運動選手從事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訓先導實施計畫(簡稱: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將聯手日月光等科技大廠以「先聘後訓」保證就業方式,協助培養第二專長,從追求分秒間力與美表現的運動員,轉換跑道為開發方吋間、低功耗高效能晶片的工程師,創造產、官、學跨域整合的三贏模式,預估3梯次至少培訓105名新血。計畫啟動儀式於體育署聯合辦公大樓登場,教育部次長林騰蛟、體育署署長鄭世忠、立法委員劉世芳、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共同主持;日月光(3711)、華泰(2329)、國巨(2327)、穎崴(6515)、台虹(8039)等5家半導體業者共襄盛舉。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體育即是國力,感謝每位運動員為國爭光,讓世界看見臺灣。教育部持續建構完善的就業輔導方案,讓現役國手無後顧之憂上場奮力拚搏,退役後獲得良好的照顧。」行政院2018年核定「優秀運動選手輔導方案」,建立運動選手生涯輔導照顧制度,教育部接續跨部會盤點國內產業,半導體產業發展蓬勃,人才需求強勁,因此啟動產官學三方共同合作,由體育署規劃前期,高雄大學自今(2023)年起接棒執行4年。相信本計畫不僅照顧選手培養第二專長,更能維持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體育署署長鄭世忠介紹「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與科技大廠聯手採「先聘後訓」制度,配合透明晉升規範以提高人才留用率,總計開辦3梯次,每梯次職缺35名以上,總計至少培訓105名新血。只要檢附國家代表隊證書或國內六大綜合性運動賽會參賽證明,即具報名資格;用員工身分從技術員出發,接受二年在職訓練,考核通過即可往工程師或現場管理等職務晉升!立法委員劉世芳表示,體育是國家重要戰略,是教育最根本的核心之一,推動全民運動在基層扎根是應完成的使命,在高雄推動足球發展即是最佳例子。為了讓運動選手無後顧之憂,全力投入運動競技的訓練及競賽,輔導並健全運動選手職涯發展,是國家應給予體育人才的承諾。期待本次促成產、學、體跨域整合,建立運動選手與半導體產業銜接的培育機制,能成為典範,複製到全臺。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校方致力鏈結產業與社會,依循國家政策,發揮學校最大價值,聚焦產業需求、培養學用合一人才,尤其高雄大學地處南部半導體S廊帶上,距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僅8分鐘車程,與日月光、華泰、國巨、穎崴、台虹更是「好厝邊」,獲悉高大承辦本計畫,科技業者二話不說共襄盛舉。學員受訓期間將有業界導師陪伴關心學習進度,輔導轉職無縫接軌。更感謝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體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臺南大學、義守大學、大仁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正修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共18間協辦學校的全力支持與協力廣宣。日月光副總李叔霞表示,人才資本是驅動半導體產業前進的關鍵,運動選手培訓過程中養成的自律、抗壓韌性,更是職場可貴特質。集團內有不少類似背景的夥伴,正向影響產線工作氣氛及效能。前職棒球員、日月光製程工程師郭建宏,分享從站在投手丘對決打者到轉入科技業解決製程問題的心路歷程,表示昔日訓練建立的操練心態、專注特質,應對科技業系統工作游刃有餘,且積極態度亦有助晉升儲備主管,因此郭相當鼓勵運動選手面臨職涯轉換期,可將「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納入考量選項。有關「輔導績優運動選手從事半導體 產業人才培訓先導實施計畫」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sports.geekers.tw/#SDG8 #SDG17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 運用廢輪胎、光電下腳料、大豆渣 開發綠色光觸媒「碳膜淨」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土壤保護及復育實驗室」/戴永惇博士;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利用廢輪胎、光電產業下腳料、大豆渣開發出綠色光觸媒「碳膜淨」,不僅使太陽光啟動光催化降解效果更好,更暢通廢棄物質資源化的去化途徑,體現SDGs、鏈結產業與社會精神。研究成果並獲得日月光集團首屆「女性永續創新人才培育競賽及築夢計畫」獎勵肯定。相關說明影片可見: https://youtu.be/R5rkIC58lbQ 。該項「碳膜淨廢碳資材高值化研究」成果,由高雄大學「土壤保護及復育實驗室」主持人、土環系特聘教授袁菁,帶領研究員戴永惇、研究生周侑霖開發而成。袁菁表示,「碳膜淨」主要以「碳化矽(SiC)」及「石墨碳氮化物(g-C3N4)」複合固定化後使用,前者由廢輪胎「再生碳黑」及光電「含矽廢料」合成;後者則由三聚氰胺添加農業廢料大豆渣合成。透過模擬太陽光照射「碳膜淨」啟動光催化降解汙染物,以環境水體中常見之抗生素(四環素)為去除目標,2小時處理效率可達90%。「碳膜淨」可說是集結袁菁兩項超過10年的研究功力大成,其一是2005年起關注的「廢輪胎再利用」議題,如從中產製「再生碳黑」可做為印表機碳粉等用途;其二是2013年起的「研製複合光觸媒進行光催化研究」,兩者不僅均發表期刊與獲得專利,也促進業者回收意願,解決環工領域「汙染防制」課題,更另闢蹊徑、跨足材料領域,提供再生資源去化管道與提升應用價值。後續也會針對從廢棄資材取得後至製備成綠色觸媒及應用從碳足跡與水足跡著手,做為廢碳資材再利用可行性之評估,將從工程面、環境面及經濟面等三方面做通盤考量,使光催化技術應用更具永續性及產業應用性,以符循環經濟之研發政策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袁菁團隊該項研究成果,與全國190支隊伍角逐日月光集團首屆「女性永續創新人才培育競賽及築夢計畫」,進入最後決賽榮獲佳作與50萬元獎金。該競賽用以紀念發揚創辦人張姚宏影(張媽媽)不畏艱難,創新興業精神,進一步激發女性創新思維、帶動女性創業風潮及多元創業環境。參賽專題計畫必須具備科技前瞻性、環境永續性、社會共融性。#SDG12 @研究

Type:

其他

Office:

藝創系112級畢業成果《曙霧之間》 7大類30餘件作品高雄市文化中心展出

sdgs icon
【文字、部分照片提供單位: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112級畢籌會公關穆雨致;公共事務組編修】 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112級畢業成果展《曙霧之間》13日開幕,展期至5月23日,地點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二館」。更多詳情可搜尋臉書粉專「nukccd」,或IG「nukccd112」。高雄大學藝創系定期舉辦畢業成果展,展出4年學期成果。本屆主題《曙霧之間》,共有木竹媒材、塑性媒材、金屬媒材、視覺傳達、數位設計、文化產品設計、攝影創作等7大類30餘件作品。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特別出席開幕典禮致意與表達重視,表示每年都受邀欣賞嘔心瀝血作品,每屆傳達意象不同,但都令人動容萬分。她也謝謝師長春風化雨、校友會支持、家長信任,讓每位學生的夢想得以轉換成感動人心的藝術創作。木竹組蔡梓帆創作《尋根》,將自身兒時童年回憶與木材做融合,利用木馬,山水瓷磚等元素連結自身記憶,生動詮釋自身尋根的創作過程。塑性組穆雨致創作《遺失空間》,將自身化作陶偶並透過創作剖析內心世界,結合不同場景物件所代表的不同象徵,詮釋成長過程中內心的孤獨與迷惘。金工組陳佳菱創作的《一路生花》做為給畢業生同學們的祝福,將「錫福」與「惜福」做連結,創作結合漆器點綴的一系列茶具,希望透過作品貫徹一期一會中珍惜每一個緣分的理念。視傳組楊傳安作品《奉天承孕》透過月嫂個人化服務設計,利用多功能智慧整合APP操作並針對產後調理延伸出相關智慧包裝設計,因應當代「月嫂」產業風潮。同為視傳組的顧仁崴創作《看見音樂》,闡述自身夢想的實踐,透過視覺化影片結合結合3D數位設計、影像後製並同步以海報呈現,將帶給觀者聽覺、視覺、氛圍三位一體的沉浸式體驗。數位組施暐倫、蕭羣諺共同創作《尋舊見城》結合數位創作新式教材,讓老師在授課時化作虛擬角色,講解左營舊城歷史、地理連結,增強學生上課沉浸感,也為疫情時代提供新型態教育方式。文產組的蘇惠妤、徐珮瑜、王絹惠作品《逍遙園多重感官文創商品》結合五感體驗行銷設計三項主要商品,包括玉石印章、檜木香氛座、複合媒材氣氛燈飾等,期望透過商品設計傳達逍遙園意象及其特殊歷史價值。攝影組的盧妙恩作品《落地無根》採用紀實攝影手法,闡述自身過去十五年如候鳥般的「無根」生活,身為台商子女輾轉在兩地之間的故事與心境。@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朱拉隆功大學 合辦「2023泰國文化論壇」 推廣 泰語能力檢定、留學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潘筱芸】【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因應國家新南向政策,國立高雄大學自2016年開始,便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共同合作辦理「泰語能力檢定(CU-TFL)」。日前透過東亞語文學系的潘婉玲助理教授(Asst. Prof. Warinthorn Paphakin),邀請朱拉隆功大學-詩琳通泰語中心(The Sirindhorn Thai Language Institute)來台,舉行「2023泰國文化論壇」活動,向諸多學子分享有關泰語能力檢定與留學等最新資訊。國立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開場提到:「兩校合作關係密切且維繫多年,學校也致力爭取教育部的東南亞語課程及檢定計畫,未來將持續深耕東南亞高教交流,期盼高大學生能持續精進自己的語言能力及專業能力,學校將不遺餘力推動合作,讓準備好的人有機會能接軌國際,甚至到跨國企業工作,展望無限未來。」透過本次講座,詩琳通泰語中心副主任Manasikarn也深入地介紹「泰語能力檢定(CU-TFL)」的測驗方式與標準,其針對母語非泰語之人士所設計,考試項目包括「聽、說、讀、寫」四項能力,分別為「聽力暨閱讀測驗」、「寫作測驗」以及「口說測驗」,各能力測驗結果分為「初級、中級、良好、優秀及特優」五個等級。測驗成績普遍為當地教育機構、企業採納,且為維護測驗品質與公信力,每場測驗皆由詩琳通泰語中心派員監考,及擔任口說測驗主考官。讓想參加泰語檢定的學生,能更了解準備考試的方向。目前朱拉隆功大學官方授權海外測驗考場僅三間學校,分別為臺灣國立高雄大學、中國雲南大學、日本神田外語大學。朱拉隆功大學也表示:「未來在臺灣將持續唯一授權國立高雄大學辦理泰語能力檢定(CU-TFL),並且基於長期的信任與合作,期待兩校未來能有更深入的交流。」而最後的互動環節,學生也相當踴躍提問(節錄如下):Q:泰語能力考試的題目主題類型?A:以泰國文化、日常生活用語為主,不會涉及宗教、政治、文學書籍等等。Q:如果我不會打舌,考口說是否會被扣分?A:其實發音準不準確也是口說的評分標準之一,因此不會打舌可能會被扣分,但是影響不大。Q:要怎麼判斷自己目前應該哪一個等級?A:如果你現在聽泰語歌、看泰國影視劇可以聽懂很多,大約在中級水平。Q:未來如果我想出國留學(碩士、博士課程),泰語能力應該要到什麼水平?A:如果是全英文授課的碩士課程,對泰語能力並不要求。但如果是泰語課程,理學院、工學院等必須各項都有中級以上,文學院必須各項都有良好或優秀以上。Q:到朱拉隆功大學留學的話,是否有開給外國人的泰語課程?A:目前朱拉隆功大學語言中心有開設一門免費的課程,但是泰語程度需要有中級以上。Q:高雄大學的學生可以到朱拉隆功大學交換嗎?A:目前雖然還沒實行,但是已經在討論,期望未來有機會,朝開設暑假0學分的短期遊學計畫進行。#SDG4 #SDG17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永續玩起來-當桌遊相遇SDGs,看見在地社會議題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創新學院舉辦之永續工作坊「當桌遊相遇SDGs,用全球永續視角認識在地社會議題」,這次邀請到「好氏永續服務」團隊帶來台灣第一款永續桌遊-我們的福爾摩沙,引導師生以切身日常的生活環境,討論共同的事件提出永續解決行動。參與學員主要為創新學院與資管系合開課程「資料設計思考」的學生,並且由授課教師林杏子教授領導,致力以開放資料和設計思考來培力學生具備資料思考與服務設計的能力,學習提出永續的解方。課程以外交部所拍攝之「寶島酷日常影片」作為開頭,引導學生初步討論影片中的單元與SDGs議題的關連,做為SDGs桌遊「我們的福爾摩沙」前置的暖身。講師以台灣當前面臨的難題開發桌遊中一張張的事件卡,學員以組別的方式進行討論。桌遊的體驗是以「觀測-投資-解決-回收」四個步驟,結合各專業領域對於生活議題的觀察,深入了解每個可能會破壞地球環境的事件與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17項目標的相關內容。透過桌遊了解永續議題透過桌遊以「玩中學」的方式進行,各組需與其他組別進行談判永續議題取勝,同時也需要得到合作的平衡點,找出各組可接受的利益分配,令所有人皆願意拿出技術與專利、解決事件,否則,當事件累積未能順利解決,則地球環境的情況會亮起橘燈、紅燈,最終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引起學生的永續意識,整體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融入SDGs細項指標中的實質內容。工作坊尾聲,講師邀請各組別發表對於「原來我所關心的SDGs包括這個」、「最關心的議題」等問題的想法,收斂遊戲中的心得感想。小組表示在認識SDGs的過程中,關心就業相關的議題等。學員們活動後表示,在遊戲的過程中,如果可以重新再來過的話,會選擇好好的協調溝通,將眼光放遠,不侷限於爭取專利、搶得領導權,更重要的是做出能互利向上的決定。活動最後的收斂讓學員認知當事件回歸於現實,不是像桌遊一般的回合制,而是不停地在生命裡進行著。以此來反思我們能以什麼樣的行動維護地球永續,學員們分別在明信片中寫下自己對於SDGs最在意的議題,期望能夠在往後生活中,以自己的專業、手邊的資源和能力,為永續盡一份心力。#SDG4 #SDG7 #SDG13 #SDG17【文字、照片提供:資管系大二周恩禧、教發中心梁瀞云、林杏子老師】

Type:

其他

Office:

英語教學資源中心英語講座 鼓勵運用線上資源英語自主學習 成為自主、自覺的終身學習者!

投身公職這樣準備 原資中心國考、原民特考講座 考選部專委翁文斌 分享勝出10要素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吳淑貞;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2日舉辦「國家考試&原民特考講座」,邀請考選部特種考試司專門委員翁文斌剖析其特點、報考類科,並加碼透露金榜題名關鍵10要素,幫助有意投身公職的學生趁早準備。該講座由高雄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辦、學生社團原民社協辦,校長陳月端特別出席表達重視,並感謝翁文斌專程到校分享造福學子。翁文斌詳細解說國考、原民特考精神、類科、待遇,以及歷年報考人數及缺額概況,藉此提醒學生,倘若已立定志向為國家、民眾服務,就要及早準備。翁也慷慨提供金榜題名、勝出10要素,包括堅定考試志向、培養讀書樂趣、講求讀書效率、規律生活習慣、考前放鬆心情、筆試當天準備、筆試答題技巧、口試應對技巧、預試增加經驗、信心決心毅力。高雄大學原資中心於2017年成立,目前全校共有114名原住民族學生。中心除了積極提升原民生自我認同、文化認知,也致力推動安心就學就業、職涯規劃,輔導成果斐然,例如財經法律學系碩士生謝懷寬通過律師高考。中心也攜手高雄市政府原住民族試務委員會合辦「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四等土木工程考前衝刺班」,儘管全國僅4名額,仍助攻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大學部黃妤姍成功上榜。#SDG4 #SDG10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國教院學術副院長顏慶祥 高大卓越講座分享未來台灣教育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