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延續締盟合作精神 高大邀請中山到校交流 資源共享、校園空間規劃議題交換意見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今(22)日邀請國立中山大學到校交流,雙方就研究、教學資源共享、校園空間規劃等多項議題交換意見,並對持續加深合作、共同提升高教競爭力達成共識。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偕同團隊,迎接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及主管一行近30人交流團,表達歡迎與重視。陳啓仁表示,兩校合作已久,2014年簽署策略聯盟以來攜手教學、研究領域,雙方師長指導彼此學生、共同發表成果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高大、中山地緣相近,學術資源各具特色與高度互補性,尤其高教環境瞬息萬變,雙方皆有共識再加深交流力道、加廣多元合作領域,以因應挑戰、站穩南臺灣、放眼全世界。陳啓仁也強調,從AI浪潮、極端氣候,乃至政府推動半導體、淨零轉型戰略,高大皆積極響應配合,成立研究中心、產學合作中心,自我課責自2018年起提報永續報告書,2022年起啟動並完成全校溫室氣體盤查,並完成查證,以呼應「2050淨零排放」;校方形塑優質的學習與學術氛圍回應全球快速變遷及國家產業需求,深耕地方落實大學社會責任。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表示,中山與高大多年來在教學、研究、推廣教育、圖書、學生活動和行政方面交流合作,並於各領域厚植研究能量。中山大學一向致力鏈結大高雄地區大學與研究單位,組隊爭取大計畫,並規劃大高雄區域特色領域研究,包括生活化醫學研究、下世代半導體生長與封測、量子資安研究、海洋工程與海洋科學研究港市合一所需之管理人才與物流研究、協助傳統鋼鐵、石化、農業、養殖產業高科技化、環保與循環經濟研究、電力與水資源高效率配置與再利用研究等。期能創新並深化與高大的合作項目,共同為大高雄地區的共榮共好打拚。陳啓仁校長、李志鵬校長代表雙方互贈紀念品、兩校主管合影,以及安排中山交流團參訪校園感受高大特色,激發未來合作靈感。#SDG4 #SDG17 @秘書室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大小學伴相見歡 忠孝國小師生 高大「碳」險、雙語交流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教育部雙語學伴計畫主持人賴怡秀】【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執行教育部雙語學伴計畫於11月9日歡迎鹽埕區忠孝國小師生蒞校參加大小學伴相見歡活動,邱一晉主任、郭耀鴻老師與小學伴們全程熱情參與本活動。此次活動搭配雙語學伴課程「環境教育」主軸,以『小小「碳」險家』為題,聚焦減碳議題,邀請小學伴們來到注重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的高大綠色校園,透過多元有趣的大小學伴相見歡實作活動,既能復習與檢核主題相關英語詞彙與句型,又能透過專業工具實作測量樹木固碳量相關數值,創作樹木專屬小卡(Tree ID Card)與主題特色束口袋,搭配單元總結性口語評量與發表,期能引發小學伴們對減碳行動的深刻反思與實踐。活動一開始,計畫主持人賴怡秀院長與邱一晉主任進行了紀念品互贈儀式,象徵兩校之間持續合作的承諾。隨後,大小學伴展開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雙語互動課程,復習與檢核課堂所學環境教育與樹木固碳相關的詞彙和句型。在大學伴的引導下,小學伴們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踴躍回答問題,學習氛圍熱烈。隨後,大學伴們帶領小學伴們走出教室,來到本校人文社會科學院前的步道,進行實地測量。透過大學伴們的引導,小學伴們學習使用專業工具測量人文社會科學院特色景觀「阿勒勃」樹群的高度和直徑,進一步接觸自然環境,取得並記錄重要相關數值。而測量過程與讀取數值會如此順利,皆歸功於本校生命科學系高佑靈副教授與該系同學們的協助指導。小學伴們回到教室後,將測量數據輸入教育部「碳匯專區網站碳匯知多少」,計算出樹木的碳儲量,與小組成員合作製作樹木專屬小卡(Tree ID Card),並運用所學英語句型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測量與學習成果,完成單元總結性口語評量。同時,小學伴們發揮創意,為個人專屬束口袋繪製「阿勒勃」圖案,留作活動的紀念。活動尾聲舉行了證書頒發儀式,由賴院長親自為每位小學伴頒發證書,表揚他們在雙語課程中的認真學習,肯定了他們的努力,並激勵他們在雙語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參與此次相見歡活動的大小學伴們對於課程與活動都給予了正向回饋。小學伴林同學分享:「參加高大的雙語學伴課程真的很有趣,能夠和大哥哥、大姐姐面對面交流非常好玩,下學期我一定還會參加!」小學伴蕭同學表示:「除了英語學習,還能實地測量樹的直徑、高度等等,非常好玩,還有小獎品,超讚!」小學伴陳同學表示:「老師和大哥哥大姊姊們都很親切,教我們在束口袋上畫圖與練習英語口語發表,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同時,大學伴同學也深有感觸地說:「感謝這次相見歡活動,讓我不僅能和小學伴們直接面對面互動,還能親身感受到小學端對雙語數位學伴計畫的支持與熱情」。換言之,這次活動讓大小學伴們都留下了一段難忘的美好回憶。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鞏固了本校與國教端間的緊密合作,深化雙語數位教育的持續推動,也積極促進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優質教育」與「多元夥伴關係」的實踐,亦融入了教育部頒布之「環境教育」議題。本校未來將持續推動雙語數位學伴計畫,深入服務國小師生,為更多小學伴帶來雙語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並進一步鞏固雙語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影響力。#SDG4 #SDG17 @人文社會科學院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人文社會科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院

EMBA師生赴越企參 深入南峴產業核心 交流台商打拼經驗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秘書康靜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EMBA於113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由中心主任帶領學員前往越南峴港展開5天的「學術與產業交流參訪活動」。本次參訪深入拜訪了當地多家知名企業,包括凱撒衛浴、正興活塞公司及統一(越南)公司,同時也與峴港台灣商會理監事成員及在地校友進行交流座談,透過全方位的實地學習,為學員提供寶貴的跨國產業見產與合作機會。此次行程原定的第一站,參訪正崴精密工業越南公司,該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電子元件製造商,專注於提供精密連接器、無線通訊和光電整合等高科技產品。然而,由於正崴精密臨時進行資訊設備維護,無法接待來訪的參訪團,令大家頗為遺憾。加以峴港當地遇上雨災,也讓整個行程增添了些挑戰,但學員們依然克服困難,保持高度熱忱投入後續參訪活動。隨後的參訪行程涵蓋衛浴、製造業、以及食品與飼料產業,深入了解了各產業在越南市場的發展布局。透過與企業高層的座談,學員們對越南的產業環境、經濟趨勢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並進行了市場評估分析,收穫良多。緊接著學員參訪了越南衛浴產業中的佼佼者—凱撒衛浴。這家公司以卓越的產品設計和品質管理在越南市場中穩步發展。參訪過程中,企業代表不僅分享了凱撒衛浴的市場策略,還深入分析了當地消費者偏好和衛浴產業趨勢,讓學員更進一步了解越南內需市場的潛力。在正興活塞公司,學員們見證了精密活塞製造的完整流程,作為越南主要的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正興活塞陳經理說明了該公司在產品品質與技術提升上的努力,並分享了越南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學員們得以體會傳統製造業在技術創新與品質管理方面的堅持。最後,學員參訪了食品行業龍頭—統一(越南)廣南廠。統一公司專注於水產飼料、畜產飼料、麵粉與速食麵的生產,產品線完整且品質卓越。在參訪中,統一公司王信弼經理不僅向學員們介紹了生產流程,更帶領大家實際走訪產線生產過程,更深入分析了越南食品加工業的市場需求與競爭優勢,學員們對於如何透過當地市場分析及產品定位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有了全新認識。參訪期間,EMBA學員們還與峴港台灣商會會長許志誠、理監事們,以及高大越南校友進行了座談交流,討論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趨勢。校友們分享了自身在越南市場的實戰經驗,包含投資評估、法規風險、產業挑戰和前景等,學員們受益良多。許會長也分享了台商在越南多年發展所累積的經驗,強調越南市場的潛力和在地合作的重要性,讓學員們更深刻了解越南的市場特性及拓展機會,交流過程中激發了許多寶貴見解,也為產學合作開啟了更多可能性。本次參訪活動適逢台灣和越南均有颱風來襲,但師生們仍然克服惡劣天候,在安全評估無虞下如期完成參訪行程,展現出「風雨生信心」的積極態度。這次活動更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企業經營的堅韌與應變之道,充分展現出高雄大學EMBA學員對學習的熱忱及拓展國際視野的堅定決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返程班機上,學員們意外地收到一份驚喜。當班機準備起飛時,機艙內響起了機組人員的廣播:「我是本次飛航的副駕駛詹博勛……」。學員們聞聲驚呼,因為詹博勛正是高大EMBA台東班第一屆的優秀學員,此次能搭乘由自家學員擔任副駕駛的班機返回高雄,大家都感到分外驕傲與榮幸。此次企業參訪雖在風雨中成行,過程中也經歷了些許突發狀況,但全程充滿學習和驚喜,顯示了高大EMBA不僅是學習的場域,更是終生連結、攜手共進的寶貴平台。我們不僅著重於課堂上的理論學習,更強調透過國際產業參訪來提升學員的實戰能力。本次企參活動展現了高雄大學EMBA「學術結合產業」的價值,讓學員得以在國際市場中吸取第一手經驗,擴大視野、提升實力。高大EMBA中心歡迎有志成為優秀高階管理人才的社會菁英加入,現正進行114學年度碩士EMBA管理班與EMLBA法律管理班的招生,提供全方位的進修平台,並提供畢業後終生免費學習的機會,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保持與時俱進的競爭力!#SDG4 #SDG8 #SDG9 #SDG11 #SDG12 #SDG17 @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農水署高雄處續約合作 開設多元課程 提供員工、民眾進修充電學習管道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黃嬿安;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今(4)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持續深化推動進修教育、終身學習領域,高大校方規劃開設各類學分班、非學分班課程,農水署高雄處支援教學場地等硬體設備,提供包括處內員工等公務人員仁及民眾多元課程選擇。簽約儀式於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大樓舉行,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農水署高雄處處長呂文豪代表雙方簽署;高雄大學學術副校長莊琇惠、行政副校長吳行浩、法學院院長吳俊毅、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怡兆偕同出席表達支持。陳啓仁表示,2021年雙方首度締結成為跨機關夥伴,並設立(高雄大學)「教育中心明誠分部」,陸續開設「法學院20 法律進修學分班」及「科學冬令營」等皆獲得公務人員、市民朋友好評。此次簽約延續夥伴關係,體現高大推動終身學習、社會服務方面的承諾,尤其現今社會變動快速,各行各業都須進修充電、儲備競爭力,因此校方除了規劃學分班、證照班等專業課程,也積極評估增加生活才藝、樂齡、健康等多元非學分班,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在地共榮共好。呂文豪表示,此次簽約延續雙方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農水署高雄管理處)作為在地服務機構,提供交通便捷的教學場地,並設有多功能教室,將成為員工及市民方便的進修學習場所。呂鼓勵處內同仁踴躍報名,持續精進本職學能與提升為民服務水準。農水署高雄管理處員工參與今日簽約典禮,高雄大學推教中心主任陳怡兆簡報介紹歷屆開設多種(非)學分班課程以及學員收穫反饋藉此鼓勵報名。#SDG4 #SDG8 #SDG11 #SDG17 @推廣教育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高雄大學《卓越講座》邀「養蝦之母」羅竹芳談永續:養殖技術轉移、知識共享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推廣教育中心胡瓊文;編修:公共事務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22日邀請養殖界「養蝦之母」、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教授羅竹芳,與師生、樂齡大學學員分享長期投身病毒學、蝦類病理學等多項領域耕耘心得,強調台灣蝦類養殖產業,除了應捨棄傳統高密度(養殖)做法,朝向更多元的技術創新與全球合作,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高雄大學副校長莊琇惠主持講座並致頒感謝狀予羅竹芳,指出早期台灣曾是蝦類養殖領先者,但因高密度養殖、過度使用環境資源,養殖池頻繁發生傳染疾病導致產業衰退。1990年代初,爆發「蝦白點病」嚴重打擊全球養蝦產業,羅竹芳團隊1994年不僅分離出該致病病毒更成功開發「檢測試劑」,幫助各國業者早期防範、有效降低(養殖蝦)死亡率,對產業復甦貢獻巨大。《卓越講座》該場主題「永續蝦類養殖產業的挑戰」,羅竹芳開場先分享母親「鼓勵勇敢面對、冷靜解決問題」,與父親「建立自信發掘與發揮潛能,進一步幫助他人」的教養觀念,藉此勉勵年輕學子多勇於嘗試、探索未知,以及學習發揮共好精神,這些都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動力。特別是全球化挑戰、科技發展迅速,更凸顯跨領域合作、持續學習重要性。談到蝦類養殖面臨的挑戰,羅竹芳認為關鍵解決之道是「永續發展」,蝦類養殖業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其基礎設施多半不足且(養殖)技術落差甚大,影響不只效率低下且造成環境沉重負擔。因此,加強技術轉移與知識共享,協助提升養殖技術,將是國際社會重要課題。 她也強調,永續蝦類養殖的推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需要政策支持與市場引導。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業者採用環保的養殖模式,同時消費者也應提升對永續水產品的認知與需求,形成良性循環,推動產業的永續發展。羅的研究不僅限於學術界,她積極促進產學合作,致力於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開發出多項高效且環保的蝦類養殖技術,這些技術不僅有效提升了產量,還有助於減少環境負擔,為全球蝦類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具體解決方案。羅竹芳為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水產科博士,研究專長包括病毒學、蝦類病理學、甲殼類病毒學及系統生物學,現為教育部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家講座、國立成功大學前瞻蝦類養殖國際研發中心名譽講座教授、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特聘研究員。卓越研究和貢獻也使她榮獲多項殊榮,包括教育部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家講座獎,以及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等。2020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曾授予「2020 Meritorious Award(傑出貢獻獎)」,為台灣第1位獲此榮耀的學者專家。#SDG4 #SDG12 #SDG14 #SDG17 @推廣教育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印尼、越南學生參展推廣家鄉美食與文化 副校長吳行浩:鼓勵境外生認識台灣 共榮共好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國際事務處國際學生事務組組長侯美黛;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體現與在地共榮共好精神,國立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12日帶領印尼、越南等境外學生參與「南國商圈嘉年華」,現場推廣道地傳統美食與文化,及響應高雄市政府積極塑造多元兼容的活力、宜居城市。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吳行浩帶領師生,參與該場由高雄市政府、財團法人高雄印尼之友協會、高雄市站前南國商圈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的「雄站!熊讚!高雄南國嘉年華」活動,也是高大自2022年以來第3年響應此盛會。身兼國際處國際長的吳行浩表示,校方鼓勵每位飄洋過海、負笈高大的異鄉(國)遊子,認真精進學業之餘,也能積極參與、認識台灣文化特色、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並適時給予資助,以實際行動體現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指標4(優質教育)、11(永續城鄉)、17(多元夥伴關係)等。例如南國嘉年華開辦以來年年參加,高大國際處國際學生事務組、國際專修部今年就出資贊助印尼、越南兩個學生會各設立1攤現場推廣當地美饌及文化,過程中不僅凝聚向心力、經驗傳承,也與他校同鄉、社區民眾互動交流。即使有鑑往年熱銷經驗,高大印尼、越南學生增加備料,但因正宗道地口味以致供不應求,活動尚未閉幕便已提前完售。#SDG4 #SDG11 #SDG17 @國際事務處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財法系教授與歐盟單一專利法院法官共同探討歐盟單一專利新制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財經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謝國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財法系謝國廉教授受智慧財產培訓學院(the 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ining Academy,簡稱「TIPA」)邀請,日前出席2024 TIPA研討會,與歐盟單一專利法院(the Unified Patent Court,簡稱「專利法院」)的Tobias Pichlmaier法官,共同探討歐盟單一專利(Unitary Patents)的新制以及專利法院的運作現況與發展。此次TIPA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李素華教授籌辦,司法院謝銘洋大法官主持。專利法院慕尼黑分院的Pichlmaier法官在專題演講的第1部分指出,所謂歐盟單一專利,指的是2024年9月1日之後在歐盟專利局註冊且具有單一效力(unitary effect)的歐洲專利。歐盟單一專利目前於參與單一專利合作體系且批准專利法院協議的18個歐盟會員國,享有跨國保護的待遇。此外,德國籍的Pichlmaier法官從歐盟會員國早期倡議專利法院的背景開始,詳細說明了草擬專利法院協定到2023年6月1日協定生效的歷程。Pichlmaier法官在專題演講的第2部分中,扼要地說明了歐盟相關法規的重點,同時運用統計數據及圖表,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專利法院的架構、管轄權範圍、訴訟程序,以及專利法院和歐洲專利局、歐盟法院的關係。Pichlmaier法官特別分析了專利法院在審理專利侵害訴訟、專利撤銷訴訟以及專利撤銷反訴案件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最後,Pichlmaier法官討論了專利法院近期的幾個重要判決,並分析這些判決對歐盟專利制度的長遠影響。受邀擔任此次研討會的與談人的謝國廉教授指出,參與處理專利法院各類案件的司法人員和各會員國律師,未來可能將自身對於本國專利法和相關程序法的理解,投射於對專利法院協定及相關法規的詮釋。舉例來說,在專利侵害訴訟中,若被告提出撤銷原告專利的反訴主張,則各會員國法院對於是否應同時處理同一案件中的專利侵害和撤銷專利的爭議,目前並無一致的處理方式。因此,專利法院與歐盟法院在實現統一解釋(uniform interpretation)這項目標的過程中,將面臨頗大的挑戰。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李維心法官、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代表胡家榮專利師以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李姿儀助理教授,亦受邀擔任此次研討會與談人,與Pichlmaier法官共同討論關於歐盟單一專利和專利法院的關鍵議題。身兼法學院財經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的謝國廉教授邀請Pichlmaier法官未來赴高雄訪問,並強調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為臺灣南部的法學重鎮,不僅有學術背景多元、研究成果豐碩的教授,也有熱衷參與國際交流活動的同學。#SDG4 #SDG16 #SDG17 @財經法律研究中心 &活動

Type:

活動

Office:

法學院 財經法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