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永續行動網
問題與策略
行動與實踐
永續報告書
ENGLISH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1130222】法學院教師交流茶會
2024/2/22(四)在本院實習法庭舉辦法學院教師交流茶會, 此次茶會利用各位老師通常忙於開會的星期四中午與大家輕鬆地共進午餐, 促進老師之間的交流,讓法學院這座忙碌的不夜城能夠稍稍放鬆充電。 也藉此感謝兩位卸任的院長:正根老師以及鈞池老師, 感謝他們對法學院的付出並致贈紀念品 同時,恭喜張麗卿老師榮獲本校「榮譽講座教授」的頭銜, 謝謝張老師多年來為法學院的貢獻讓法學院的研究實力可以持續地被看見。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教師們的蒞臨及參與,讓我們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中午!
Type
:
活動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1130302】研議死刑替代方案審議活動(高雄場)
本次活動探討死刑是否廢止,這個多年來難以取得共識的問題,不只在法律學,連在哲學和神學的領域皆是。 按照我國憲法,國家須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然而,為什麼國家有權利剝奪人民的生命? 冷靜思考後應該不難發現這樣的矛盾。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一旦社會上發生殘忍的可罰行為,不判死刑以及不即刻執行死刑的聲音卻是無法被人民所接受,即使許多已經沒有死刑的國家也是如此。 活動採取活潑的互動方式開始,主持人先透過對於死刑替代方式所設計的團康遊戲來炒熱現場氣氛。接著,計劃主持人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徐偉群老師進行導論性的介紹,徐老師認為死刑固然不符合所有刑罰理論的要求,但也特別強調,所採取的替代方案仍然必須要符合刑罰理論的框架,還提出目前沒有死刑的國家數目以及採取替代方案時採用允許假釋的國家佔總數的3分之2強等等的統計資料。 吳俊毅教授以院長身分受邀於死刑替代方案公民審議活動致詞,其表示「今天的主題,相較於目前的社會氛圍,可以說是『逆風』,在零與一的對決裡選了邊。一直以來,討論都是各說各話的,是同溫層的取暖的。雖然可能還是不易說服對方,『多對話了解彼此的想法』,是本院支持本次活動的理由,也包括反對的立場。」
Type
:
活動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1130308】高大法學院永續國際論壇
113/3/8(五)於法學院415-1會議室舉行的高大法學院永續國際論壇, 此次活動邀請到韓國法制研究院資深首席研究員暨首爾大學法學博士--崔桓容博士為我們演講 「韓國因應氣候變遷・邁向碳中和之法制動向」相關主題, 探討韓國面對氣候危機的調適與法制現況。 以下為當天活動現場的照片紀錄, 活動進行得很順利! 在此謝謝每個前來參與的同學~
Type
:
研究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1130314】研發處來敲門、開箱305會議室
活動主題:符合法學院需求的產業鏈結提案座談 ✨305會議室蟻人椅更新後首場活動登場!!✨ 有別於過往單純發送信件通知的方式,本次吳明淏研發長主動出擊並在吳俊毅院長的安排下, 於3/14在法學院305會議室舉辦本次「研發處來敲門-符合法學院需求的產業鏈結提案座談」, 藉由本次座談讓法學院師長們認識並了解「產業鏈結」計劃目的與內容,以期教師們能依其專業領域鏈結相關產業, 挹注產業資源於課堂中,帶動系所課程與教學轉型升級,縮短學生學用落差,以培育符合社會趨勢和產業需求之人才。 本次計劃內容共有8個項目,包含學產講座、培力工作坊、企業參訪、業師授課、創新競賽、實習活動、MOU簽署以及精進與創新作為等8大項目,皆是為了培育職場即戰力所規劃。 此外,研發處獎補助方案也提供系所申請,藉由整體計劃的實施,使系所擁有有自主財源,提供更佳教育環境與品質。
Type
:
活動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高大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暨信華法律管理講座系列】01- 蔡聖偉教授談事實錯誤的第三種結局(1130328)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博士班為增進學生研究能力,與本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CrimLaw)管理的「信華法律管理講座」基金合作,於2024年設立「高大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於學期中每個月邀請各領域名師進行前沿主題演講並且分享其投稿與審查的標準和經驗。 3月28日15:00-17:00的系列一,邀請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院蔡聖偉教授到校演講。本次演講分成兩個部分:法學論文的撰寫與發表以及前沿演講。 在第一部分,蔡老師建議,在挑選主題時,可以嘗試用清楚的問題意識來作為主軸,方法上,透過第一手資料的閱讀來對特定問題到討論情況來作追本溯源的爬梳。再來,可憑藉臨摹來尋找並形成自我的撰文風格。最後,在投稿時,面對審查的意見,應該用正向和平常心去看待,藉此檢視自我的選題、研究方法與論點方向是否可行。 第二部分,蔡教授鎖定在構成要件該當性的判斷,除了檢視是否具有客觀和主觀的構成要件該當性,他建議也應該納入「故意既遂之歸責」的項目。透過這個檢視,為一些理論上爭議的情況強化說理的力道,像是,客體錯誤、因果歷程錯誤等。 兩個小時的時間蔡老師完全講好講滿,並留十分鐘與同學互動。 吳俊毅院長在總結時提到,典範的及時出現是很重要的。 這也是本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想要傳達的,最後,希望大家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理想典範。 活動結束前,吳院長代表法學院致贈蔡聖偉教授感謝狀以及法學院專屬紀念品,感謝蔡教授特別撥冗南下高雄帶來精彩的研究經驗與成果分享。會後,許多同學仍意猶未盡主動拿出蔡老師的著作請老師簽名並要求合照。本次活動圓滿落幕。
Type
:
研究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1130420】高大法學院法律服務社社辦門禁管制系統啟用
法學院法律服務社為有效強化社產和個案資料保管的效率, 於法學大樓一樓的社團辦公室安裝電子門禁管制系統, 法律系系友會贊助全額費用新台幣21000元整。 該系統於日前完工,2024年4月20日上午由本院院長暨指導老師吳俊毅教授與徐仲志會長共同啟動, 有權限的社團幹部與院辦工作人員持學校製發的防拷學生證或職員證通過與學校門禁系統連線驗證開門。 本院法律服務社由法學院三系和本院博士班同學所組成, 學期中採面談方式提供平民法律諮詢服務,同時有輪值義務律師參與解答品質保證把關, 因為個案資料保密性的需求,有效且穩定的門禁管理系統益發重要, 吳院長感謝法律系系友會對法學院教學實作設施的支持。
Type
:
活動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高大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暨信華法律管理講座系列】02- 詹鎮榮教授主講公法學研究方法與取徑【1130426】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博士班為增進學生研究能力,與本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CrimLaw)管理的「信華法律管理講座」基金合作, 於2024年設立「高大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於學期中每個月邀請各領域名師進行前沿主題演講並且分享其投稿與審查的標準和經驗。 4月25日15:00-17:00的系列二,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詹鎮榮教授到校演講。本次演講,講題為公法學研究方法與取徑。 詹老師首先提到他如何去找尋問題的發想,接著引用幾則大法官會議解釋,來印證從各種研究方法的選擇去考慮問題思考的切入點,不過,他認為,法學研究強調的畢竟是說服力與可信度,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獨門的研究方法,百花齊放也並非不好。 再來,按照詹老師對公法學研究方法的最新發展觀察發現到,新興問題恐有弱化立法權的擔憂,並衝擊到權力分立的平衡,所謂的韌性公法學(危機因應公法學)、還有數位公法學以及高齡公法學等發展趨勢。最後,基本公法學理的深耕才可以找到符合時代需求的理論內涵。 從老師的求學到教研的歷程分享,詹老師昔日同事的吳俊毅院長在結語時說到,彷彿進入時光隧道,真的是往事歷歷!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問題,既能深入也能淺出,謝謝詹老師為我們帶來這麼精彩的「客製化」演講! 兩個小時的時間,詹老師完全講好講滿,最後並留十五分鐘與同學互動,氣氛非常熱烈。 活動結束前,吳院長代表法學院致贈詹鎮榮教授感謝狀以及法學院專屬紀念品,感謝詹教授特別撥冗南下高雄帶來精彩的研究經驗與成果分享。 詹老師之前曾服務與本院政治法律學系,當年有幾位學生已取得博士學位並在本院服務,特地到場參與並且與詹老師致意合照。本次活動圓滿落幕。#nuklawyuan
Type
:
研究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1130502】謝開平老師教學實務分享
今日(113/05/02)我們邀請開平老師分享他是如何將簡報運用在教學實務上,並且也分享了一些小技巧使簡報整體變得更活潑生動。
Type
:
教學與課程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1130513】高大法學院法律服務社聘用業師
法學院法律服務社為強化社員面談的知能。本學期首度採取集中訓練的模式,利用周末下午的時間(培訓日期為:4/28、5/12、5/26、6/2)進行社課。社員必須事先掌握當週課程的基礎知識,接著由業界律師學長姊提出教學案例給社員解答,過程完全比照面談的流程,像是,事實的掌握、爭點問題的提出、涉及的法律規定和對於個案事實的分析解答、到最後填寫諮詢紀錄表結案…等。負責解答品保的業師則從中給予指導。 高鼎法律事務所張鈐洋律師、盧凱軍律師以及陳俊嘉律師是本院校友,不計報酬特別犧牲週末以及業務的時間回校指導學弟妹。法學院院長兼法律服務社指導老師吳俊毅教授特別到場致贈聘書,感謝三位律師長期以來的協助,同時就計畫執行情況與需要交換意見,並懇請今後能繼續支持。
Type
:
教學與課程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高大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暨信華法律管理講座系列】03-鄭冠宇院長主講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交錯(1130521)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博士班為增進學生研究能力,與本院比較刑法研究中心(CrimLaw)管理的「信華法律管理講座」基金合作, 於2024年設立「高大法學院博士班經典講座」,於學期中每個月邀請各領域名師進行前沿主題演講並且分享其投稿與審查的標準和經驗。 5月21日15:00-17:00的系列三,也是本學期的最終回,邀請到東吳大學法學院鄭冠宇院長,以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交錯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鄭院長先談「流」的特性,像是流押、流抵等情況的法律性質,以及一般會如何依法來讓債權獲得實現,先幫大家在理論上打底。 接著,鄭院長轉往從「占有的保護」切入,討論實體規定描述的權利在程序上應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實現。最後停在「對抗破產之破產債權」的問題。 接著都提出實際的判決事實來逐漸加深實現上的複雜度,同時對照每個問題ㄧ開始所提出的理論,就實務的看法提出批評且認為是與現行實體規定的背後思考相悖離的, 因為按程序的規定係無從達到實體法所欲追求的目的。透過上述問題的提出,引領大家深刻體驗「程序法係為實現實體法」的理想目標以及在實踐上面的落差。 兩個小時的時間,鄭老師完全講好講滿,充分詮釋民法的博大精深,最後並留十五分鐘與同學互動,此次有幾位老師全程參加並且提出非常專業的提問,鄭老師也對此仔細回應,討論氣氛非常熱烈。 此回演講,與鄭院長為昔日同事的陳月端校長特別應邀開場致詞並贈送伴手禮。 活動結束前,吳俊毅院長也代表法學院致贈鄭冠宇院長感謝狀以及法學院專屬紀念品,感謝鄭院長特別撥冗南下高雄帶來精彩的分享。 本系列活動至此全部結束,下學期將延續推出系列活動,敬請期待。#nuklawyuan
Type
:
研究
Office
:
法學院 法學院
«
1
...
3
4
5
6
7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