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11 永續城鄉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舊衣回收再製口罩 永續又時尚 亞太系學生曾妮 創新學院「2023電梯簡報競賽」奪冠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創新學院電梯簡報競賽國立高雄大學「創新學院」日前舉辦「電梯簡報競賽」,參賽者必須在3分鐘內完成闡述問題、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辦法,亞太工商管理學系(亞太系)112級曾妮提案「將回收衣再造布質口罩,既永續又時尚。」獲取評審與觀眾青睞,抱得冠軍首獎。高雄大學「電梯簡報競賽」行之有年,參賽對象為校內學生,規定須在3分鐘演講完畢,表現溝通演示、簡報設計、個人魅力等技巧,發揮「敘事力課程」所學。此外,簡報內容亦須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出促進校園或社會永續發展的創意提案。本競賽已邁入第7屆,這次最終9人進入決賽,創新學院院長暨學術副校長袁菁開場肯定參賽學生關心社會、環境精神;馬基客工作室創辦人吳淑玲、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何資宜、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環系)教授甯蜀光擔任評審。參賽議題多元創新,包含綠色飲食消費、環保杯、高齡者居住正義、教科書租借、空汙及缺水改善等。冠軍得主、亞太系112級曾妮「共創永續時尚」提案,以創立衣裝圖書館為願景,攜手知名快時尚品牌,回收民眾不再穿著衣物製成再生布材質口罩或相關製品,重新投入消費市場,延長產品生命,體現 SDGs中的指標6(潔淨水與衛生)、8(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12(責任消費和生產)、15(保育陸地生態)。曾妮除了論述清晰,宏亮開場、穩健台風,都是勝出關鍵。土環系115級呂翰林有感成衣製造過剩導致爆量成山,倡議建立訂閱制度「以租代買」,消費者使用廠商提供的租借服務,享受快時尚服飾,也能善盡地球公民責任,該提案符合SDGs中的指標 6、12、13(氣候行動)及17(伙伴關係)。同樣來自土環系的113級郭明明,則提出將人力轉換電力的「壓電地板」想法,諸如教學、宿舍中庭等川流不息場域設置發電地板,透過採踏產生另類「綠電」並加以儲存備源,紓解夏日高價電費或臨時突發狀況,該提案吻合SDGs指標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12。#SDG4#SDG6#SDG7#SDG8#SDG11#SDG12#SDG13#SDG15#SDG17【文字提供:教學發展中心梁瀞云、政治法律學系陳柏約、照片提供:法律學系鍾昌豫】

Type:

其他

Office:

高雄大學23週年校慶系列 於同生、林明傳師生 翰墨緣書法展開幕

sdgs icon
【文字提供:學務處課外組黃惠娟;攝影:法律學系113級學生鍾昌豫】 2023-03-20 國立高雄大學於112年3月18日(六)至112年3月28日(二)舉辦第23週年校慶系列活動「高大翰墨緣-校慶書法邀請展」。本次展覽除邀請許多國內優秀的書法愛好者投稿外,更邀請知名的書法家「於同生老師」及「林明傳老師」為展覽活動增添光彩。 於同生(1975年),出生於高雄,東方設計大學文創與設計所博士,曾獲中山藝術獎首獎、全國美術展金牌獎等大獎。泅游於書道30餘年,於同生從魏碑的渾厚圓潤氣勢出發,首創符合當代藝術的「英文書藝」。其創作游離在書法範疇邊緣,但更趨近於抽象表現主義,構成介於英文字母及漢字之間的畫面,使人如臨抽象畫般的意境。 林明傳老師在地深耕教學經歷近40載,熱衷書法教學因才施教,指導的學生,歷年於國內外各級書法比賽,獲得首獎者,更是不計其數。另對書法在生活上之應用,如每年春聯之書寫,亦是活潑教學的一部分。 隨著近年來科技的發展,許多優秀的傳統技藝漸漸遭到民眾遺忘,鍵盤打字取代了紙筆書寫的一份情感溫度。有鑑於此,本校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秉持著對書法的熱忱以及為了向大眾傳遞書法藝術的美好而創立了國立高雄大學書法社,以期傳承並創新這項我國傳統藝術的精隨。 2023國立高雄大學校慶系列活動「高大翰墨緣-校慶書法邀請展」將於112年3月18日下午2時20分在本校圖書資訊館二樓宅創中心舉行開幕式。展覽地點在本校圖書資訊館二樓圖書館,展出時間從112年3月18日至112年3月28日,每日9:00至21:00開放免費參觀,歡迎對書法有興趣的民眾至本校參觀。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學生事務處

國際處「2023亞洲虛擬學院國際研討會」 6國8校 聚焦「氣候韌性與永續社會」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國際事務處/伍珊琪;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用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首次上稿:06-06 17:57更新時間:06-07 09:56 國立高雄大學6日舉辦「2023亞洲虛擬學院(Asia Virtual Academy)國際研討會」,聚焦「氣候韌性與永續社會」議題,採實體及線上同步進行、擴大參與對象。會中並與印度航空工程學院(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日本琉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簽署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MOU)、締結姊妹校。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與印度航空工程學院工學院院長Haranadh Prasad及日本琉球大學副校長 Ikue Kina簽署MOU,未來共同推動學術文化交流、共享教學資源,建立學生跨國學習管道。陳月端以東道主身分歡迎國際姊妹校學者造訪,表示過去因Covid-19疫情封鎖國境,但高雄大學突破限制,發起「亞洲虛擬學院」邀請各國志同道合夥伴學校加入,透過線上交流分享彼此知識、文化、校務治理成果,例如高大鏈結產業、社會,結合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發揮大學責任(USR)等。高雄大學國際事務處舉辦本次研討會,主持人、國際長吳行浩指出,2021年創設亞洲虛擬學院,吸引諸多理念相近夥伴加入,包括「國際交流」、「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尊重與理解異國(多元)文化理解」等宗旨逐一落實。隨著疫情趨緩,今年研討會採實體搭配線上混成方式進行,夥伴學校師生可透過YouTube, Facebook等多元平台即時收看、反饋,體現教育無國界、交流零時差的精神,本次研討會更吸引了近200人線上同步觀看。主講人之一、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陳啓仁分享高大與高雄市共同營造之低碳社區以及文化永續發展之行動與措施;其餘講者尚有日本琉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副校長 Ikue Kina、菲律賓比柯爾大學(Bicol University)教授 Mary Joy B. Sande、印度Rajarambap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 Manisha Jagtap、印尼丹戎布拉大學(Universitas Tanjungpura)教授 Helma Malini、越南農林大學(Nong Lam University)教授 Hoang Ha Anh,分別針對低碳社區、綠建築、綠色金融及永續農業等議題進行學術探討。#SDG4 #SDG11 #SDG13 #SDG17 @活動

Type:

其他

Office:

建築系首屆畢業生發表成果《1+X=∞》 南北接力開展 作品構思未來生活藍圖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建築學系/112級畢籌會公關麥紀涵;公共事務組編修】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首屆(112級)畢業成果展《1+X=∞》即日起至4日於高雄「衛武營文化園區三連棟」展出,接著將移師台北「松山文創園區二號倉庫」展期自9日至11日,更多詳情可搜尋IG「nukarch2023」。高雄大學建築系2018年創系,2023年培育第1屆五年制畢業生,日前於校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該屆畢業評圖,評圖總召老師、系主任陳怡兆表示,無論是學制或是場地,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及傳統,並期許學生更大膽展現學習成果。24位準畢業生選定所關心的議題,包含異質場域、共生住宅、學習場景,大至自然環境、都市尺度的研究,小至討論居住單元、公共廁所,基地由南台灣的高雄、台南出發,遍及彰化、新竹、桃園、花蓮、墾丁等地,試圖用建築的方式,解決基地內的問題以及構思未來生活的藍圖。自然人文組石紫艵創作《共與自然 - 沙之美術館》,嘗試以多面向去組構能夠連結環境與人活動覺知的空間,將以墾丁風吹砂作為操作基地,以沙丘體系的多變性與沈丁生態觀光間重啟一趟山海地理之間的感知遊歷。自然人文組鄭致和創作《還水於生 - 堆煤場的入水儀式》,試圖使人們重新 入水,以身體感知環境中的訊息,重新建構人與自然的關係於這片過渡承載的土地之上。場所再譯組麥紀涵創作《連續學習場景 - 城市路徑與高中校園的交錯系統》,藉由校園空間以各個模塊不同開放的組成向周邊接觸,使校園中教育的連續風景能向都市生長,建立一系列的「學習路徑」,引發更多的城市活動,讓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以享受最佳的交流和學習條件,將整個區域交織成擁有多種組態的學習環境。都市涵構組黃宇涓創作《隱沒的城市記憶 - 臨港線的重構與再生》,在面對兩條截然不同的都市涵構,置入新型態的活動和機能空間,利用人的感知和活動,跨越邊界串連人和場所,藉此活化城市介面和增加都市活動的多元性,進而修補都市和區域間的關係,重新詮釋場域的價值。生活革新組李心萱創作《簇居共庭之市 - 水仙宮永樂市場地域生活圈》,設計試圖以如生活於街區般的簇居組成,達到混居之共享空 間結合地方文化、產業、居民生活的地域圈解決現代城市發展中傳統市場面臨式微的狀態與永樂市場既有的社會問題,使逐漸混合的城市具備變化或適應的能力,足以與更多元素結合而促成新的互動,維持多樣性的城市發展。三日評圖特別邀請到王喆、陳永興、廖偉立、林宛蓁、姜樂靜、賴人碩等六位重量級建築師蒞臨指導,評圖過程獲學生熱烈迴響,擔任指導老師的謝宗哲更以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的事務所為例,指出學生應更勇於嘗試,在「試誤」中尋找建築設計的最佳解。#SDG11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創新學院師生走讀梓官區赤西里 鑑古知今 見證漁村百年風華 學習與在地共榮共好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300年前的台灣先民的生活日常如何?國立高雄大學師生走讀梓官區赤西里,邀請當地里長劉英凱導覽信仰中心「赤崁清水宮」、昔日望族「劉家古厝」、「赤崁古井」、「百年老榕」等人文自然景觀,一窺當時產業活動與商圈運作概況,從中認識文史脈絡與社區發展,見證漁村百年風華。5月下旬該場赤西社區走讀之旅,體現學生在地連結精神,為「敘事力與企業個案分析」課程單元之一,由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陳一民、創新學院助理教授李育齊共同開設,主要訓練學生敘事力練習、社區走讀踏查、社區利害關係人訪談等能力。李育齊表示,高雄大學致力鏈結多元產業、社區,並落實SDGs永續發展教育融入課程規劃,同時透過高教深耕計畫挹注,促進與在地社區鄰里多元連結。走讀赤西里幫助學生鑑古知今,學習與在地共榮共好。赤西社區赤西里屬於赤崁村落,位處梓官區西境,尚有赤東、赤崁共3個里。赤西里居民早期多從事捕魚工作,因此村落的環境風貌呈現漁村的景色,近年人口外移明顯,多數古厝人去樓空,目前當地居民約900人左右。赤西里里長劉英凱猶如行動圖書館,對當地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相當熟悉,帶領高大師生走入300年漁村發展的時光隧道。對比今日生活圈發展出的產業型態、信仰寄託、民生消費乃至燈紅酒綠,往昔赤西里一應俱全,包括赤崁清水宮奉祀主神「開臺清水祖師」消災解厄的顯靈神蹟;或是融合中西的劉家古厝,洋樓建築透露當時門庭若市的大戶風範;3口古井也訴說早期人口旺盛、水資源高度需求,其中年代最久、將近300年歷史的赤崁古井迄今仍有湧泉不乾涸。劉英凱指出,當地過去有劉、洪、李、吳四大家族,劉家是最大的聚落,劉家古厝、劉家洋樓、百年古井都是保存下來的景點。至於古厝建材主要分成洋樓、磚造房、咾咕石、編竹牆等4級,顯示大戶人家與市井小民的差別。劉英凱身為當地望族後代,肩負復甦百年聚落的重要使命,彙整耆老口述、田調資料中蒐集許多社區地理環境、特色商家,搭配文化、歷史與宗教故事製作「赤西社區地圖」。此外還與志同道合友人成立「港仔門工作協會」,發揚在地文化觀光、執行國教扎根等多方推動地方創生。修課學生莊承諺指出,透過透過實地探訪與劉里長在地故事分享,更深入理解地方建築、神話傳說,也初步探索社區轉型的可能性。#SDG4 #SDG11【文字提供:教學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李育齊;公共事務組編修】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建築系、臺灣建築學會合辦「建築研究成果國際發表會」 產官學交流 發表180篇論文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單位: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梁凱翔;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臺灣建築學會今(27)日共同舉辦「第35屆建築研究成果國際發表會暨第7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會中共發表「建築教育」等14項相關領域共計180篇論文,為歷屆之最。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陳啓仁表示,高大建築學系是全台國立大學該學門中最新成立的,師生衝勁十足,例如系主任陳怡兆多次帶領學生赴日競逐「VDWC(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多次榮獲大獎;又如學生曾於「鳳山黃埔新村」基地分享期末學習成果,這次(首屆)畢業生更將於衛武營文化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向民眾展現經過5年砥礪磨練的作品。陳啓仁也說,「不停地與社會、環境對話,是建築人的責任。」高大建築系創系宗旨不僅提供南台灣面對未來變遷挑戰、國家政策轉型上的知識,也建立高雄人才培育的智庫。發表會是睽違十多年後再次回到高雄舉辦,與會者除了可欣賞在地建築設計,建築系師生也將陪同導覽亞灣區城市,共同見證這座城市進步成果。高雄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陳怡兆表示,本屆成果發表會議程分為「永續建築」與「AI建築教育」兩大主軸;與會者發表論文主題範圍包括建築教育、生態社區、安全城鄉、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計畫與設計、都市與景觀、建築物理與環境、工程技術與防災、建築經濟與產業、電腦應用、環境行為、永續發展、建築維護與管理、其他等14項領域,投稿、收錄論文篇數都是歷年之最。尤其系上師生投稿踴躍,表現豐碩的研究成果。會場周邊同步進行高雄大學建築學系師生設計展,展出系上業師(建築師)作品及學生學習成果。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曾光宗致詞指出,當代建築界遭遇許多重大議題如「淨零碳排」、「社會住宅」,需要產、官、學通力合作,找出對應解方,透過發表會彼此對話就是很好的方式,高雄大學建築系協辦就是南方力量的展現,並有別於過去,本屆創新作法,特別將學術研究結合實質都市開發,如午後參訪亞灣區內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等高雄重大建設。今日出席貴賓包括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曾光宗、監察委員范巽綠、營建署副署長徐燕興、高雄市秘書長郭添貴、工務局長楊欽富、高雄港區土地開發總經理蘇志勳、農委會農水署高雄管理處處長呂文豪、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呂萬卿、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陳奎宏、台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徐岩奇、中華民國室內裝修專業技術人員學會理事長陳文亮、大高雄不動產開發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光佐,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建築師事務所及相關從業人員之代表。#SDG4 #SDG11 @研究

Type:

其他

Office:

教發中心SDGs永續行動點子大蒐羅!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 實戰表達敘事力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教學發展中心/李育齊、教學發展中心/梁瀞云、周恩禧同學】【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創新學院舉辦之「口語表達敘事力工作坊-SHOW我的3分鐘SDGs提案工作坊」,邀請到中英語雙語活動主持人王純蕙老師,分享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表達,以實務上的經驗交流,鼓勵同學踴躍報名創新學院一年一度舉辦的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講師帶領同學在便條貼寫下心中對於「表達」的問題以及困擾,在工作坊互動過程中,提及表達常常會出現因「咬字不清」、「語速過快」、「提及專有名詞」而延伸溝通不良的情形出現。講師特別提到要讓溝通的對象可以聽得懂內容,需要先站在聽者的角度換位思考,並且釐清議題的問題與方向,練習以一句話表達重點,利用數據資料佐證說服聽眾議題的嚴重性,收尾時則再次強調議題中的重點。以創新學院每年舉辦的3分鐘電梯簡報競賽情境中,要用何種情緒表達能吸引評審與聽眾注意演講,產生講者與聽眾之間的共感連結,進而讓傳達產生意義等種種情節皆是上台以前需要多次練習與安排的,同學們可以在實際競賽之前,像親友練習,並且透過對方的回饋,確認其所接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課程中,也讓各組同學實際到台前來實戰演練「自身與SDG有關的議題」同學們的提案創意滿滿,其中最印象深刻的SDG7、9、11、12議題為疫情造成了口罩使用量的大增,而這樣的情況根據統計3個月製造出了5500億的垃圾量,垃圾的暴增也進而影響了生態破壞,同學運用土環系的專業,透過機台回收口罩將口罩拆成四個部分做處理,並且效仿他國,再製成為遮陽板以及衣物等品項。另外,講師也特別提醒到,應在組織內容的過程當中,考量相關的利害關係人,以多方的角度來思考議題,有助於將提案的可行性提升,令聽眾認同自身觀點。透過一系列的練習,學員們學會了透過釐清因果關係、使用統計和研究法、回饋確認等方法組織演講內容,並且以咬字清晰、語言流利、適當掌握語速和音量,選擇適合的詞彙和專有名詞等技巧,以便能夠清晰、生動、吸引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聽眾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關注的永續議題。#SDG4 #SDG7 #SDG9 #SDG11 #SDG12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高大「全人菁英社」大手牽小手 前進國教端 引領學童建立品德、正向價值觀

「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田野調查」 兼任助理教授翁烔慶帶領走讀 學習尊重、欣賞多元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照片提供單位:通識教育中心/教師翁烔慶;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田野調查」兩門通識課程日前舉辦期末發表會,修課學生分享課堂收穫,以及走讀校園在地廟宇、社區舊聚落觀察所得,諸如寺廟如何使用龜殼占卜抽籤,或是古宅門匾堂號由來,從中了解臺灣民間多元社會融合過程乃至學習尊重、欣賞,體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精神。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翁烔慶開設「籤詩文學與寺廟文化」課程,教導學生認識籤詩由來,內容包羅萬象,例如自古即有從歷史人物、故事情節、天候、植物等面向,進而衍生出籤詩文學的民間文化。而隨著早期先民遷徙,將閩、粵各地神祇分靈來臺供奉形成的寺廟文化,兩者交互融合發展出此一特色。除了課堂講解,翁烔慶也帶領學生走入校園周圍廟宇如藍田里仁壽宮、蚵子寮朝天宮,實際觀察各種層面文化與美學,例如進廟參拜與抽籤,感受過程中籤筒(竹籤)攪拌聲,以及半月形竹頭(木刻)擲筊(珓)拋於地上而此起彼落的喀嘎聲。翁烔慶解釋,籤詩(文化)帶有隱喻、勸勉、迷和信以及學習自我思辨和改進建議,為台灣民間盛行許久的文化,其緣起古代文人雅士的創作,將自身經歷和得失人生際遇所訴諸於「五字一句」或「七字一句」而成四句一張的籤詩。臺灣宮廟常見「六十甲子籤詩」、「關帝百籤詩」、「觀音百籤詩」、「天后媽祖百籤詩」、「二十八星宿籤詩」、「頭字藏頭詩」、「自創籤詩」。翁烔慶費心找出臺灣古法占卜抽籤,學生不僅體驗箇中樂趣,同時感受肅穆、寧靜等氛圍,以及籤詩文化「誠信」而不「迷信」文學面向。另門課「田野調查」也經常被學生敲碗詢問內容,翁烔慶幽默回以「不用種田,不用種菜,也不是割稻。」主要建立學生對「調查對象所在處」直接收集社會資料研究的基礎觀念,包括現地觀察、個案研究、訪談等多種方式。翁烔慶解釋,高雄大學坐落楠梓區藍田里,昔日多為農田(村),歷經社會變遷今僅存2座謝家(堂號陳留)和1座林姓(堂號西河 )門楣傳統建築,鄰近的援中港社區也存在傳統聚落、新建大樓並存的特殊景觀,因此期末報告則是鼓勵學生發掘周遭的藍田里、援中港、橋頭區頂鹽里、梓官區蚵仔寮的人文歷史特色。#SDG4 @教學與課程

Type:

其他

Office:

成功爭取興建現代化足球場!校長陳月端:完整串接足球產業 共辦國際賽事 培育四級人才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 國立高雄大學將有嶄新現代化的人工草皮足球場,校長陳月端爭取、立法委員劉世芳協助,日前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南下場勘,同意補助3,000萬元興建,不僅讓校內運動競技學系足球組學生、足球隊球員安心、安全精進球技,也可作為推廣及支援各大賽事舉辦或訓練場地,共創足球產業價值鏈。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表示,校方積極配合國家政策、發揮大學價值、鏈結產業與社會,響應教育部足球人才培育計畫,本(111)學年運動競技學系(運技系)增設足球組,考量師生教學、練習減少運動傷害、提高場上競爭力,因此向教育部提出人工草皮足球場需求,感謝次長林騰蛟傾聽回應高大師生需求、立委劉世芳積極奔走促成。球場興建總經費3,333萬元,教育部補助3,000萬元。陳月端強調,高雄三級足球(國小、 國中、 高中職)環境已相當完善,高雄大學發揮大學責任,與在地共榮共好,努力建立高雄足球人才培育第四級(大學)管道,提供在地子弟就近安心升學、發展生涯。高大足球場興建完成後,可與鄰近的國教端足球名校(後勁、右昌、莒光等三所國小)、高雄市立楠梓足球場、高雄國家體育場、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串接成為最完整的足球產業園區,不僅可共同舉辦國內、國際賽事,更扎根強化國家足球人才培育。高雄大學運技系足球組目前以田徑場為主要教學訓練場地,考量足球是高頻率身體接觸、碰(衝)撞運動,以及踢傳球可能誤傷他人,故規劃於遠離宿舍、教學區的校園東側場域興建人工草皮足球場,總面積為4,896平方公尺(96公尺 X 51公尺),完工球場面積為4,050平方公尺(90 公尺 X 45公尺)。除了後續管理養護容易,低成本、低耗能(水)、高使用壽命、高擴充性也都是優點。此外,人工草皮、填充顆粒材質也預計申請FIFA認證,確保球員場上安全,尤其專業足球場更能培養臨場感,累積經驗能力。#SDG4

Type:

其他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