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SDG4 優質教育

ESG CSR 綠色大學 USR

<高大南向教育系列報導> 菲國大學校長團參訪觀摩災防、SDGs成果 簽署MOU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國際事務處_吳宜蓉;公共事務組編修】【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7-12 拓展結盟東南亞高教資源,國立高雄大學腳步不停歇,9日邀請「菲律賓公立大專院校協會(The Philippine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PASUC)」會長Tirso A. Ronquillo等一行近60人到校,參訪「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等運作及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成果,吸引PASUC中Western 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 (菲律賓西民答那峨州立大學)等多校簽署MOU,未來將攜手學術交流。該菲律賓大學校長團來台參與「2019臺菲校長論壇」,行程之一是參訪高雄大學,特別指定觀摩災防研究成果,以及為菲國在台公民免費開設實用推廣課程,高大校長王學亮、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一民親自接待簡報。王學亮強調,校方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展現大學社會責任(USR),特別將高教深耕計畫接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而其中「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以及終身學習)」具體落實方法就是設立「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PLC@NUK)」,為在台菲籍公民提供進修學習管道。陳一民補充說明,PLC@NUK開設「初階華語文」、「台灣文化」,以及「菲常跳有氧」與「健康按摩工作坊」等4門免費推廣課程,主要授課對象為來台菲籍移工,除了是全國第1個,也經過事前調查,配合其工作輪班需求,採網路結合面授形式,兼顧彈性與教學品質。吳明淏舉上(6)月底赴菲、與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等單位合作舉辦「韌性城市」工作坊為例,台、菲同處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經常遭受天然災害威脅,本於SDGs指標11(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13(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精神,更應相互協助、共榮共好。吳團隊長期支援高雄市政府進行災害防救科研調查,累積豐富經驗但不藏私,慷慨分享永續環境、社區營造、災害管理及水資源管理等多年實務成果,並協助菲國校長團安排參訪高雄市災害應變中心。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國際事務處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千禧年世界最佳年輕大學」評比 高雄大學名列全球第56

sdgs icon sdgs icon
國立高雄大學辦學再獲國際評鑑肯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近日公布「千禧年成立、世界最佳年輕大學(The best millennial universities 2019)」排名,高雄大學名列全球第56,也是台灣唯一入榜的國立大學。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該項「千禧年世界最佳年輕大學」評比,項目包括各大學2017年間的教學、研究、論文被引用率及國際合作、產學合作等5大面向數據進行分析,今年6月24日公布結果。評比中,高雄大學各面向數據表現不俗,例如攜手「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2017年底成立全球第40所、全台第3所「尤努斯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向諾貝爾和平獎得主(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致敬,學習「社會型企業」經營理念,陸續舉辦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尤努斯中心、社企學者分享研究案例成果。2018年結合高教深耕計畫,接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開展一系列課程、講座、體驗學習,諸如「水煮地球SDG講座」、「棉蘭國際共學營」,師生造訪印尼Padang Sidempuan地區,見習當地社會企業推廣「友善雨林咖啡、樹糖」作法。此外,高雄大學自2016年起,與泰國姐妹校、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展開系列不間斷交流,包括共同舉辦泰國文化論壇,拓展師生、民眾對東南亞認識,以及合辦全台唯一泰國官方認證的「泰語能力檢定(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oficiency Test of Thai as a Foreign Language,簡稱CUTFL)」,今年第4度舉辦,將於8月初登場。產學合作方面,高雄大學則與全球半導體大廠「台灣恩智浦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學生實習計畫,也與台灣汽車電子大廠「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跨領域「汽車電子商管學分學程」表現傑出者優先轉正職。其他還有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煉製事業部」、「高雄市青年創業協會」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攜手進行教師研習、學生實習、人才培訓等事項。教學成果方面,高雄大學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教學創新計畫」連續3年(2015至2017)獎勵,推出跨領域學習的相聲課程、重視實作的深碗課程、培養自主學習的微學分課程,並開發校園實境遊戲帶大一新生認識校園、邀請企業大廠主管員工加入教學團隊帶學生進行企業診斷與方案規劃、鼓勵學生前進東協國家實習、參加國際競賽與會議等。今年4月初,高雄大學就曾獲THE公布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肯定,名列全球201-300名,其中項次8「提昇工作尊嚴及經濟成長」,獲得全球第72名;項次11「永續城市及社區」,也獲得全球第94名的佳績。資料來源: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student/best-universities/best-young-universities-millennials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 受邀赴微軟總部 人工智慧法律倫理研討會交流 發表研究成果

sdgs icon sdgs icon
【照片提供:財法系特聘教授張麗卿;公共事務組編修 】2019-06-25 國立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暨生醫科技及人工智慧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張麗卿,日前受全球軟體巨擘「微軟(Microsoft)」公司邀請,前往美國西雅圖總部訪問、參與研討會,分享長期研究人工智慧及其對倫理及法律政策面影響。微軟該場「人工智慧(AI)倫理原則」研討會,期望透過研討會議,對AI法律倫理原則,進行跨國家、跨社會、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尤其隨著AI技術日益發達,已成為人類生活日常,甚至挑戰傳統倫理、法律規範。與張麗卿同行的,還有德國符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uerzburg)、南韓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等知名法律專家。張麗卿強調,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同時亦存在倫理風險,故需於國際框架下建設治理機制,協調各國研發機構與企業,以免AI脫離管控形成危害。全球現有多個國家、機構,在進行AI倫理的相關研究,因此應思考是否需建設一個國際框架下的機制,進行協調和合作。微軟公司在這個思維上所提供本項目的意義及目標,的確令人佩服。張一行學者訪問行程於17到20日進行,參觀體驗微軟最新技術部門的設施,包括Azura Cloud Collaboration、Hololen Lab及微軟公司現在、未來兩年、未來五年將投入市場的AI產品,涉及工業、航空、醫療、辦公環境及販售等不同行業。重頭戲則是17日午後研討會,與微軟公司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Julie Brill帶領的微軟數據隱私保護團隊,進行人工智慧倫理及隱私數據保護的探討。張麗卿提出台灣個人資訊保護法,對隱私數據保護的一些規範及例外。17日晚上,張麗卿再與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前AI研究院院長沈向陽交流,沈分享推動長期總體技術戰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與開發工作,並進一步提出微軟六個AI倫理原則的願景,也親簽贈予著作「計算未來(The Future Computed)」,允諾撥空訪台。18日訪問團成員中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發表「AI與倫理道德」演說,張麗卿與談自駕車倫理困境的解決模式。除了微軟研討會,張一行也拜會華盛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Ryan Calo,參訪其科技政策研究室(Tech Policy Lab)。Ryan乃全美公認的機器人法律和科技政策專家,是美國律師協會機器人與AI委員會的聯合主席,並在國家機器人周計劃委員會任職。會議針對AI應用的法律問題加以討論,張麗卿介紹台灣警務AI協助辦案的City Eye,以及司法院量刑建議系統。

Type:

活動

Office:

法學院 財經法律學系

高雄大學、荷蘭新創加速器Midasia 簽署合作備忘錄 協助師生、業者布局歐洲市場

sdgs icon sdgs icon
【文字提供:研發處產學育成中心經理劉建成,公共事務組編修 】2019-06-10 國立高雄大學、荷蘭新創加速器公司「Midasia」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締結夥伴關係,往後將共同協助高大師生新創團隊、產學育成中心進駐廠商量身打造佈局歐洲市場方案,以及對等提供荷國(新創團隊)鏈結台灣產學界窗口。高雄大學研究發展處主導安排該合作,校長王學亮、Midasia創辦人Lily Wang代表簽約,雙方團隊也為Midasia在台聯絡處(設於高大育成中心)舉行揭牌儀式。王學亮表示,高雄大學持續推動產官學研合作,諸如去年掛牌運作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整合相關領域教授,與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開展一系列AI機器人競賽。再如攜手「TXI Partners 弈恩智匯」,成立全台大學第1所「AVR+ School」,將於9月開設學程專班,攜手培育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體感科技人才,學成可投入建築、製造、防災、能源等領域產業鏈的數位應用升級。Lily Wang表示,Midasia為設立於荷蘭之新創加速器公司,專注於醫療、智能環境和物聯網的亞洲新創團隊,連結歐洲當地企業、新創公司所組成的生態系統,提供適合當地(歐洲)商業模式和市場建議,並協助創投資金申請加速企業成長。Midasia媒合台灣業者打入歐洲的產品包括「鴿子病毒快篩套組」、「穿戴式全景攝影機」、「電子積木」,分別訴求鴿賽、滑雪(或極限)運動、幼童玩具市場,尤其歐洲鴿賽熱度不下足球,戰績彪炳的賽鴿自是身價非凡,其健康馬虎不得。業務承辦人、高雄大學育成中心經理劉建成說,此次合作為去年執行國際產學聯盟計畫延續,Lily Wang為前往歐洲打拼的台灣人,深知台灣業者擁有優秀研發、製造能力,因此雙方一拍即合。今年8月研發長林東毅將再率團出訪歐洲,拜會更多類似Midasia的新創公司,將台灣優秀廠商推往世界舞台。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研究發展處

高雄大學、TXI Partners 攜手成立 全台大學第1所AVR+學校 培育體感科技人才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5-09 看準數位經濟蓬勃發展,國立高雄大學、TXI Partners 弈恩智匯今(9)日簽署MOU(合作備忘錄),成立全台大學第1所「AVR+ School」,將於9月開設學程專班,攜手培育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體感科技人才,學成可投入建築、製造、防災、能源等領域產業鏈的數位應用升級。「AVR+ School」簽約儀式上,由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TXI Partners董事長林榮恩代表雙方簽署。未來AVR+學程專班聘請經國際認證的講師授課,對象除了大專校院師生也包括企業員工,塑造南台灣AR和VR的全新產業生態鏈進而擴大全國效益。王學亮表示,包括日前赴菲姊妹校畢業典禮等公開場合致詞,他常提醒學生不論所學領域為何,都要正視世界改變速度比想像中快速的事實,而幕後推手則是AR、VR、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等科技迅速發展。諸如風靡時下的遊戲「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日前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發表「AR路標」都是相關應用,顯示高科技已融入日常生活。面對科技浪潮襲來,是挑戰也是機會,多分準備多分競爭力,他十分支持AVR+ School成立,鼓勵學生申請修習。共同簽約方、台灣最大AVR+平台「TXI Partners 弈恩智匯」董事長,也是台以投資合作中心創辦人林榮恩指出,透過合作案將在高雄大學進行AR/VR人才培育課程,提供國際實習機會,最後進行畢業生的就業輔導與創業育成的完整一條龍服務。林強調,計畫將在3年內為高雄培育出至少500名具備AR/VR產業應用開發技能的專家,輔導出至少20家AR/VR新創公司,並主導承接至少6個大型的產官學合作開發案,進一步讓高雄做到「技術賣出去,將投資帶進來」。經濟部工業局電子資訊組副組長顏鳳旗、高市經發局副局長高鎮遠、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Asher Yarden(游亞旭)、台灣中油集團處長黃三泰、日月光半導體資深副總周光春出席見證。除了簽約儀式,還舉辦「2019建築視界新趨勢AVR+跨域應用論壇」、「產業交流商洽媒合活動」與「虛擬城市創造與AVR體驗活動」3大主題專場,邀請AVR國際大廠美商Eon Reality、日商Forum 8,及以創新聞名的以色列分享相關科技、教育訓練與創新加速平台,並同步展示應用成果及供師生民眾實際體驗。會場也安排校內建築學系展出參與「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競賽(Virtual Design World Cup,VDWC)」歷屆(年)得獎作品,包括對澳洲墨爾本、緬甸仰光、中國上海市的城市規劃案,自2015年參賽迄今已獲多次冠亞軍。該賽事由Forum 8舉辦,每屆選定1城市真實遭遇問題,參賽者必須使用其軟體建築資訊模型、虛擬實境(VR)等技術,進行設施功能、永續設計與防災規劃之分析模擬。更多詳情可見活動網站:http://sprout.nuk.edu.tw/main/ModelTemplete1View.aspx?Smid=12&Mtid=2711&fbclid=IwAR0w2oD0Tk0D0_0Lc7Is64blHv3kKzdIe1qxjzQK5QcRfgP2JY550NeGMM0 。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秘書室

高雄大學開辦 菲在台公民免費進修課程 體現大學社會責任 培養菲籍移工第2專長

sdgs icon
【文字提供:推廣教育中心曾一凡,公共事務組編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3-05 菲律賓在台公民未來也有免費進修管道了,國立高雄大學爭取教育部補助,體現大學社會責任,4月起陸續推出「初階華文」等多門推廣課程,採線上結合面授形式,兼顧彈性與教學品質。今(5)日舉辦招生說明會,邀請楠梓加工出口區內近50名菲籍移工,獲得熱烈迴響報名相當踴躍,課程持續開放報名中,詳情可見:https://goo.gl/G7fvmy。高雄大學爭取設立「PLC@NUK(菲律賓公民在台學習中心)」,第1年針對菲籍人士開辦「台灣文化」、「初階華文」、「菲常跳有氧」、「健康按摩工作坊」等4門推廣課程,由校內推廣教育中心負責執行。說明會上,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以「Magandang Umaga(菲律賓語,早安)」問候在場菲籍移工。王表示,校方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且高教深耕計畫特別接軌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關心來台打拼的菲籍移工、開辦進修學習,就是具體落實(目標4):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教育,以及終身學習,也是展現大學社會責任。高雄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陳一民補充,所開設課程均經事先調查,符合菲籍移工興趣、需求與實用性,可開展第2專長,回國更具就業競爭力,對企業主、勞工、台灣、菲國都是多贏。此外,配合其工作(輪班)特性,未來學習可以電腦、手機、平板等載具線上學習,部分實作單元則會面授形式教學。-

Type:

教學與課程

Office:

行政單位 推廣教育中心

學生社團「志服團」、「紅絲帶社」前進屏東內埔東勢國小 營隊宣導正視氣候變遷

sdgs icon sdgs icon sdgs icon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推廣】2019-02-15 正視氣候變遷觀念,從小建立,國立高雄大學學生社團「志願服務團」、「紅絲帶社」展現社會服務精神,日前前進屏東縣內埔鄉東勢國小、舉辦「天災防治營」,透過影片觀摩、團康遊戲、桌遊、DIY氣壓計等多個活動,帶領學童認識常見天災類型與因應作為。活動總召王裕閔表示,志服團成立宗旨以服務弱勢族群為目標,包括學童安親課輔、公益捐血,寒暑假則會走訪偏鄉國小、安養機構、新住民社區等舉辦營隊,服務過程學習傾聽、同理心、知福惜福,以及自我檢視不足處。此次為東勢國小舉辦的「天災防治營」,內容包括如何形成、造成結果、防治之道等3層面,引用去(2018)年台灣南部823水患、山竹颱風肆虐港澳地區、地震海嘯襲擊印尼、美國加州乾旱引發森林大火等多個天災影音新聞,讓學童更真實感受極端氣候的嚴重及危險性。除了嚴肅的環境議題,為了增加學習興趣,設計氣壓計DIY科普遊戲,將氣球封膜(罩)於飲料杯口,再水平黏以吸管。當高氣壓狀態時封膜則凹陷,使吸管末端抬高;反之(低氣壓)封膜鼓起、吸管下垂,從中認識高、低氣壓與天氣樣態,令學童嘖嘖稱奇。營隊也在團康遊戲中不忘宣導反菸毒、反(網路)霸凌、愛滋防治觀念,鼓勵學童遭遇問題能勇敢及時求助師長家人。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學生事務處

高雄大學「e-Eureka資訊志工團」 前進蘭嶼 推廣資訊教育、智慧機器人

sdgs icon
「裝上它,就變成智慧『蝙蝠車』!」國立高雄大學師生,日前造訪蘭嶼舉辦「機器人體驗營」,教導學童撰寫簡易程式及組裝機器人自走車,從中認識超音波、紅外線原理及運用,不僅寓教於樂也啟蒙科學興趣。該體驗營由高雄大學「e-Eureka資訊志工團」、人工智慧(AI)研究中心、教學發展中心,攜手南科「AI Robot自造基地」共同舉辦,結合時下熱門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議題,目的在縮短城鄉數位落差、推廣科普教育。此次授課對象為蘭嶼國小12名學童(全校31名學童),2天課程滿滿,志工利用套裝「mbot機器人」及「積木式程式」建立學童基礎知識,再導入「超音波」、「紅外線」兩項感測器的應用。「超音波」感測器運作原理同於蝙蝠、鯨豚等,藉由超音波傳輸反射原理,判斷前方障礙物距離。「紅外線」則是感測特製黑底白線場地循跡前進。為了增加學童印象,志工特地開啟手機攝錄模式,對著一般電視(或冷氣等)常見遙控器,當按下遙控器按鍵,手機螢幕就出現亮光,令他們嘖嘖稱奇。有了基礎知識後,學童再學習組裝mbot、灌入程式及加裝感測器,便完成智慧『蝙蝠車』,成就感十足。學員之一的謝姓學童原先興趣缺缺,但認識LED、馬達等各零組件,及學習透過電腦(程式)教導機器人運作,愈接觸愈著迷,欲罷不能。高大AI中心執行長,也是e-Eureka資訊志工團指導老師的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志宏,帶領團員長期耕耘偏鄉教育超過15年,團員有教授也有學生,服務場域主要為高雄市茂林區多納國小、台東縣蘭嶼鄉蘭嶼國小、印尼泗水台灣學校等。吳團隊的教學課程與時俱進,從早期的Flash動畫、數位影像處理、網頁製作,到現在熱門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學,期待每次營隊將新想法新事物帶入偏鄉,希望讓偏鄉學童減少數位落差,也培養志工學生關懷社會、奉獻付出精神。「機器人體驗營」服務成員: 電機系教授吳志宏、應數系教授吳宗芳、教學發展中心博士研究員張雅淨、助理張慧慈、AI研究中心經理郭香君、經理陳詣翰、電機系學生劉信銘、張育仁、賴正齡、徐家瀚、張惠善、郭峰碩。

Type:

活動

Office:

行政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